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注二氧化碳驱油效果的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何应付 高慧梅 周锡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量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以芳48断块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研究改善注CO2驱油效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气能够提高油藏压力和初期产能,降低特低渗...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为特低渗透、低流度和低产量的油层,在注水开发条件下无法有效动用。以芳48断块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Eclipse软件研究改善注CO2驱油效果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气能够提高油藏压力和初期产能,降低特低渗透油藏早期的产量递减;周期注气能够有效改善流度比,扩大CO2的波及体积,降低黏性指进的影响;注轻烃段塞可以提高油藏的混相程度,增大驱油效率;水平井注气可以有效延缓气窜,增大波及面积。4种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善注CO2驱油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 数值模拟 周期注气 轻烃段塞
下载PDF
注CO_2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的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霞 马发明 +4 位作者 陈玉祥 钟水清 严云奎 张志东 兰祥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6,共4页
利用CO2驱提高采收率是一项极有前途的3次采油方法。上世纪6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相继开展了CO2驱的室内实验和小规模的矿场试验。随着小型CO2气藏的发现,CO2驱的单井吞吐措施作业项目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采收... 利用CO2驱提高采收率是一项极有前途的3次采油方法。上世纪6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相继开展了CO2驱的室内实验和小规模的矿场试验。随着小型CO2气藏的发现,CO2驱的单井吞吐措施作业项目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采收率可以提高15%-25%。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注入CO2会引起油田设备的腐蚀性增加。通过分析CO2的驱油机理,剖析了CO2驱油中的腐蚀因素及腐蚀机理,并提出了注CO2驱油中控制腐蚀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腐蚀机理 腐蚀因素 防腐措施 采收率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多相渗流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程杰成 朱维耀 姜洪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6-251,共6页
根据一系列实验成果,对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渗流数学描述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反映特低渗透储层CO_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过程中油和CO_2的混相作用以及水、油、溶剂(CO_2)的相互作用与传输、... 根据一系列实验成果,对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渗流数学描述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反映特低渗透储层CO_2混相和非混相驱油过程中油和CO_2的混相作用以及水、油、溶剂(CO_2)的相互作用与传输、质量的相互转换,包括对流扩散、质量转换和气、液间的转换,并能反映各相流体的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及有效黏度等特性。运用该模型在扶杨油层进行了注CO_2开发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驱油 多相渗流理论 数学模型 扶杨油层 驱油试验
下载PDF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机理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国忠 杨清彦 +2 位作者 唐文锋 曹维政 郑宪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33,共8页
从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分析出发,综合运用理论、实验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特低渗储层非达西渗流机理、压敏性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CO2驱有效动用机理以及空气驱开发的可行性等问题。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低渗... 从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田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分析出发,综合运用理论、实验和计算方法研究了特低渗储层非达西渗流机理、压敏性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CO2驱有效动用机理以及空气驱开发的可行性等问题。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低渗透储层开发机理和规律的认识,给出了有效开发动用这类储层的思路和建议:注水开发实践表明,这类储层难以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一般要实施人工压裂、缩小井距才能达到工业产量和注水量,并提高采收率;南于压力敏感性和非达西渗流规律的存在,注水开发能量损失大,要求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力水平开采;另外,注气开发比注水易于建立有效驱动体系,驱油机理表明还可能带来额外采收率,是具有一定前景的开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孔隙结构 渗流特征 非达西 压敏性 co2 空气驱
下载PDF
普通稠油蒸汽吞吐转换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蔺玉秋 杨纯东 +3 位作者 赵辉 姜淑春 鲍君刚 秦艳玲 《中外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46-50,共5页
辽河锦45块于Ⅱ组为普通稠油油藏。经历22年的蒸汽吞吐开发,采出程度27.52%,油层压力由原始的9.8MPa降到4MPa左右。在国内外类似油藏开发效果及研究成果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于Ⅱ组260℃蒸汽驱驱油效率71.71... 辽河锦45块于Ⅱ组为普通稠油油藏。经历22年的蒸汽吞吐开发,采出程度27.52%,油层压力由原始的9.8MPa降到4MPa左右。在国内外类似油藏开发效果及研究成果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于Ⅱ组260℃蒸汽驱驱油效率71.71%,200℃热水驱驱油效率66.03%,表面活性剂/碱驱驱油效率74.33%,CO2驱驱油效率36.6%。数值模拟计算得出,转蒸汽驱开发采收率可达47.61%,转热水驱中间根据水窜情况进行一次调剖采收率可达48.67%,转表面活性剂/碱驱中间根据水窜情况进行一次调剖采收率可达51.1%,但净产油低,转CO2驱效果较差。由于于Ⅱ组井况差,尽可能选用蒸汽驱以外的转驱方式。推荐蒸汽吞吐后转200℃热水驱,热水驱结束后再进行短期的表活剂/碱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蒸汽驱 热水驱 表面活性剂 碱驱 co2
下载PDF
商13-22单元CO_2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振泉 李相远 +2 位作者 袁明琦 黄代国 张国刚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胜利油田商 1 3 2 2单元进行的CO2 驱室内实验研究 ,确定了商 1 3 2 2单元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与CO2体系的基本物性、CO2 对原油的膨胀降粘效果以及现场进行驱替时的合理注入方式。提出了胜利油田CO2 驱室内研究的一般思路 ,对... 通过对胜利油田商 1 3 2 2单元进行的CO2 驱室内实验研究 ,确定了商 1 3 2 2单元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与CO2体系的基本物性、CO2 对原油的膨胀降粘效果以及现场进行驱替时的合理注入方式。提出了胜利油田CO2 驱室内研究的一般思路 ,对胜利油田利用CO2 驱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驱油效率 二氧经碳 混相驱油
下载PDF
油田绿色开采技术——CO_2驱油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帆 李治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环保、“绿色”成为了现在工业化的标准。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作者来说,注CO2不仅能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同时还能够将以往认为是废气的CO2利用起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CO2驱油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环保、“绿色”成为了现在工业化的标准。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作者来说,注CO2不仅能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同时还能够将以往认为是废气的CO2利用起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CO2驱油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介绍了CO2驱油技术的发展历史、CO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机理、CO2驱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以上调研CO2驱的特点,对CO2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发展动态 技术机理 展望
下载PDF
杂质气体对二氧化碳驱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恩磊 顾岱鸿 +1 位作者 何顺利 高旺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116,共3页
二氧化碳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为设计经济可行的二氧化碳驱方案,需要对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对原油相态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纯二氧化碳——原油体系模型,计算不同杂质气体对该体系的相态影响;... 二氧化碳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为设计经济可行的二氧化碳驱方案,需要对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气体对原油相态和驱替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纯二氧化碳——原油体系模型,计算不同杂质气体对该体系的相态影响;采用细管实验和状态方程方法确定最小混相压力,分析杂质气体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通过拟合长岩心纯二氧化碳驱替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杂质气体对驱替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和甲烷的混入不利于原油降粘和膨胀;最小混相压力随氮气和甲烷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中间烃组分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中间烃组分能使二氧化碳的驱油效率增加,而氮气和甲烷的存在使驱油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最小混相压力 杂质气体 细管实验 驱替实验
下载PDF
高凝油藏注CO2开采方式优选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新征 李薇 +1 位作者 郭睿 李香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2,120,共4页
高凝油具有高凝固点和高含蜡的特点,若开发方式不当,极易发生储层伤害,降低采收率。为针对研究区块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了连续注CO2驱、水气交替注入、CO2吞吐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油藏条件,CO2吞吐的驱油效率可达到甚至超过... 高凝油具有高凝固点和高含蜡的特点,若开发方式不当,极易发生储层伤害,降低采收率。为针对研究区块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了连续注CO2驱、水气交替注入、CO2吞吐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油藏条件,CO2吞吐的驱油效率可达到甚至超过水气交替注入。为进一步研究驱替机理并证明宏观实验的结论,进行了微观可视驱油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压力增加,CO2对原油性质的改变以及良好的储层物性是驱油效率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结合该油田的实际条件和注CO2吞吐经济高效的特点,研究认为注CO2适合于该高凝油藏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藏 长岩心实验 co2 水气交替 co2吞吐 微观驱替实验
下载PDF
CO_2非混相驱油过程中流体参数修正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东霞 苏玉亮 +1 位作者 高海涛 耿艳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建立考虑CO2驱油特性和毛管力的一维非混相CO2驱油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测点压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1.322%,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原油黏度... 建立考虑CO2驱油特性和毛管力的一维非混相CO2驱油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测点压力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1.322%,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原油黏度越高CO2降黏作用越明显,但CO2突破越快,同等注入体积倍数时采出程度越低;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CO2在原油中溶解度下降;毛管力使前缘含气饱和度降低,促使开发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非混相驱 数学模型 黏度 密度
下载PDF
CO_2驱提高煤层气开采效果注入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辉 李想 +2 位作者 曾云 王有良 梅光远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2585-2588,共4页
我国煤层气面临低渗、含气饱和度低和储层压力低等问题,CO_2具有较好的置换、驱替煤层气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对CO_2注入参数优化至今尚没有具体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对影响CH_4采收率的参数:注气时机、注气方式、注气速度和... 我国煤层气面临低渗、含气饱和度低和储层压力低等问题,CO_2具有较好的置换、驱替煤层气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对CO_2注入参数优化至今尚没有具体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对影响CH_4采收率的参数:注气时机、注气方式、注气速度和温压体系进行合理的水平设置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得到最佳的注气方式为衰竭式开采采收率为20%时转注CO_2,注入方式采用间歇注入,段塞大小为0.2 PV,注入速度为0.2 m L/min,室温、压力9 MPa条件下,注气约17 PV后衰竭式开采效果最好。注气时机和注气方式对CH_4采收率有显著影响,注气速度影响比较显著,温压体系影响较小。希望对我国煤层气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注入参数 正交试验 co2 方案优化
下载PDF
炼油厂排放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埋存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友启 赵峰华 +1 位作者 刘柏林 李顺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3,共4页
二氧化碳捕集和驱油埋存是目前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方法。为分析炼油厂排放的CO2用于油田驱油同时埋存的可行性,通过聚合物驱的吨聚增油和CO2驱油埋存的CO2利用系数2个指标,建立了等效CO2利用系数、CO2等效成本上限、CO2经济极限成... 二氧化碳捕集和驱油埋存是目前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方法。为分析炼油厂排放的CO2用于油田驱油同时埋存的可行性,通过聚合物驱的吨聚增油和CO2驱油埋存的CO2利用系数2个指标,建立了等效CO2利用系数、CO2等效成本上限、CO2经济极限成本和极限供气距离等计算公式。以N公司所属的炼油厂和油田为例,估算了炼油厂CO2的排放量、捕集量和适合CO2驱油田CO2的有效埋存量。分析结果表明,当CO2利用系数为0.25t/bbl且CO2捕集成本为30美元/t时,炼油厂捕集的CO2用于驱油埋存是可行的,CO2在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埋存可以达到聚合物驱在高渗透油藏的驱油效果,建议有关油田和炼油厂联合开展CO2捕集和驱油埋存先导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捕集与埋存 co2 有效埋存量 co2利用系数 埋存年限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技术对油藏岩石和原油的适应性研究
13
作者 鲁守飞 翟亮 +2 位作者 杨雯欣 胡小茜 武杨青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文章针对CO_(2)驱过程中对油藏的适应性以及驱替效果的问题,研究在驱油过程中原油及岩石的性质变化,并探究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性、孔隙性以及原油的黏度、密度、原油组分等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调研结果表明,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 文章针对CO_(2)驱过程中对油藏的适应性以及驱替效果的问题,研究在驱油过程中原油及岩石的性质变化,并探究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性、孔隙性以及原油的黏度、密度、原油组分等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调研结果表明,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加,岩石的孔隙半径、渗透率增大、不变或减小,亲油性增强。随着温度以及作用压力增加,原油的密度降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作用压力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_(30+)的含量会降低;在作用压力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原油的黏度会降低,C_(30+)的含量降低幅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适应性 油藏基本参数
下载PDF
注入伴生CO_2以提高北部湾油田采收率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怀颖 张宝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7-629,共3页
分析北部湾油田的地质情况后认为注入CO2气体可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筛选论证,将东方1-1气田在海南岛陆上终端分离出的CO2注入北部湾的C油田,CO2日分离量1 000 t时,正好能满足油田驱油需要的注入量,可实现20年的稳定注入。虽然180 km的... 分析北部湾油田的地质情况后认为注入CO2气体可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筛选论证,将东方1-1气田在海南岛陆上终端分离出的CO2注入北部湾的C油田,CO2日分离量1 000 t时,正好能满足油田驱油需要的注入量,可实现20年的稳定注入。虽然180 km的管线费用较大,但是驱油提高的采收率产生的效益更大,不仅能覆盖前期所有的投入,还能有不少获利,如果计算碳税或者碳交易的一些收入,CO2驱油的前景更加光明,具有很好的经济、环保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油田 东方1-1气田 co2驱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碳税 碳交易
下载PDF
CO_2驱油后的矿物捕获——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淼 刘立 +4 位作者 杨会东 刘娜 王玉洁 宋土顺 明晓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CO2是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利用CO2驱油并将CO2封存于油藏中,成为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通过研究松辽盆地南部油藏中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共生序列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尝试探讨CO2驱油后矿物捕获... CO2是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利用CO2驱油并将CO2封存于油藏中,成为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通过研究松辽盆地南部油藏中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共生序列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尝试探讨CO2驱油后矿物捕获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含片钠铝石砂岩岩性为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其成岩共生序列和包裹体特征显示,含片钠铝石砂岩记录了研究区油气注入、构造调整和天然CO2充注驱油3种地质现象,其中,片钠铝石、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等形成于CO2充注驱油后的固碳矿物,进一步证明利用CO2驱油并进行地质封存的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矿物捕获 片钠铝石 流体包裹体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气体解吸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酆春博 袁野 邢晓凯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3-98,共6页
CO2气体从采出液中迅速和高效地解吸已经成为国内CO2驱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主要的气体解吸理论,分析传统解吸技术、膜解吸技术和超声波解吸技术的特点,指出目前各类解吸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气体解吸技术的研... CO2气体从采出液中迅速和高效地解吸已经成为国内CO2驱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阐述主要的气体解吸理论,分析传统解吸技术、膜解吸技术和超声波解吸技术的特点,指出目前各类解吸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气体解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介绍了课题组利用自行搭建的超声波促进CO2驱采出液气体解吸实验装置在超声波解吸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建议将新型解吸技术与传统解吸技术联合应用于采出液的CO2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解吸 膜解吸 超声波解吸
下载PDF
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婷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7年第4期341-342,364,共3页
针对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排放CO_2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同时为满足油藏高效开发的要求,介绍一种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分析其驱油机理,并总结目前国内外EOR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现状,指出目前我国EOR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co2驱油 原油采收率 EOR技术 co2捕捉与封存
下载PDF
CO_2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
18
作者 刘永辉 张楠 +2 位作者 潘若生 张德平 王武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注CO_2驱油已在吉林油田开发低渗透油藏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采油井出现典型的小液量、高气液比特征,导致在常规油井中运行良好的有杆泵采油工艺出现了较强的不适应性。为此,在分析常规重力类气锚和螺旋气锚分气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 注CO_2驱油已在吉林油田开发低渗透油藏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采油井出现典型的小液量、高气液比特征,导致在常规油井中运行良好的有杆泵采油工艺出现了较强的不适应性。为此,在分析常规重力类气锚和螺旋气锚分气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低液量高气液比的新型井下气锚结构,采用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作为抽油泵工作过程,修正了CFD模型的上边界条件,将地面气液比修正为入泵气液比并考虑气泡的破碎和凝聚,模拟了新型井下气锚工作原理,单因素敏感分析了柱塞的抽汲参数对新型井下气锚分气效率的影响。X井现场试验表明,采用新型井下气锚后,井口套压由9.5 MPa降至0.4 MPa,产液量由措施前的1.5 t/d升至17.4t/d,在产气量达到792 m^3/d情况下,泵效高达84.6%,明显高于同区块其余井平均泵效40.1%。该研究成果对于CO_2驱油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类似的高气液比油井有杆泵抽油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低渗透油藏 井下气锚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分析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CO_2驱混相范围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冉新权 赵继勇 +1 位作者 何永宏 樊建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3,194-195,共5页
超低渗透油藏岩性致密、孔喉细微、物性差,注水开发提高单井产量难度大,需要探索新的开发方式。CO2驱可降低注入介质与地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和毛管阻力,提高微观驱油效率。针对超低渗透油藏更适合CO2驱的特点,提出采用注采压力剖面初... 超低渗透油藏岩性致密、孔喉细微、物性差,注水开发提高单井产量难度大,需要探索新的开发方式。CO2驱可降低注入介质与地层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和毛管阻力,提高微观驱油效率。针对超低渗透油藏更适合CO2驱的特点,提出采用注采压力剖面初步分析静态混相范围,进一步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动态展示注气开发过程中不同开发阶段的混相范围,为快速筛选更适合CO2驱的超低渗透油藏试验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 co2 混相范围 注采压力剖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碳氧比能谱测井在草舍油田CO_2混相驱阶段的应用
20
作者 徐晨 薛玉军 龚劲松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的开发经历了弹性驱动、水驱、CO_2混相驱等三个阶段,在水驱、CO_2混相驱后,储层流体进一步复杂化,采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通过开展高精度碳氧比测井能在套管中对储层水淹程度、剩...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的开发经历了弹性驱动、水驱、CO_2混相驱等三个阶段,在水驱、CO_2混相驱后,储层流体进一步复杂化,采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通过开展高精度碳氧比测井能在套管中对储层水淹程度、剩余油饱和度等作可靠的评价,从而为后期测试选层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比能谱测井 co2混相驱 剩余油饱和度 草舍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