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角蛋白-20基因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强 李毅 刘树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 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胀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 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前列胀癌、肾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卑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k-20mrna
下载PDF
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血中CK-20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士兴 乔昕 宋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从而判断肿瘤微转移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方法),以CK-20 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38例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CK-20mRNA表达情况。结果结肠良性疾病组CK-... 目的探讨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从而判断肿瘤微转移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RT-PCR方法),以CK-20 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38例结肠癌病人手术前后CK-20mRNA表达情况。结果结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肠癌组(38例)术前CK-20 mRNA阳性率为23.7%(9/38),术后阳性率为37%(14/38),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A组(术中先结扎回流静脉及切断相应系膜)术前术后阳性率为30%(6/20),B组(不结扎回流静脉及不切断相应系膜)术前阳性率为35%(7/20),术后阳性率为50%(19/20),B组术后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结肠癌病人(B期、C期)术前已有部分病人血中存在游离癌细胞,手术中的牵拉刺激可能增加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术中先结扎回流静脉及切断相应系膜可起到阻止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 血中游离癌细胞 ck-20 mrna
下载PDF
胃癌病人手术前后CK-20 mRNA与CD44v6表达的关系
3
作者 乔士兴 郭立娟 郭春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8-959,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与CD44v6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以CK-20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胃癌病人4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手术病人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癌病人术后肿瘤标本中CD...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与CD44v6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以CK-20mRNA为靶基因,检测了胃癌病人4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手术病人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癌病人术后肿瘤标本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术前术后CK-20mRNA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40例),术前阳性率为22·5%(9/40),术后阳性率为37·5%(15/40),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CD44v6在CK-20mRNA表达阳性病例中表达率为73·3%(11/15),在CK-20mRNA表达阴性病例中表达率为32%(8/25),二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癌病人手术前已有部分病人血中CK-20mRNA表达阳性,说明血中已存在游离癌细胞。术后阳性率明显升高,说明术中牵拉、刺激、挤压,可增加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CD44v6的表达与血中CK-20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k-20 mrna CD44V6 RT-PCR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门静脉血CK20mRNA和CEA mRNA检测及其意义
4
作者 李强 黄建武 钱定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 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门静脉血中CEA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CEAm 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上述指标在外周血... 目的 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门静脉血中CEA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CEAm RNA和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上述指标在外周血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以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门静脉血CK20 mRNA (79.7%)和CEA mRNA(84.4%)的阳性表达率与手术前(62.5%,67.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门静脉血CK20 mRNA和CEA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外周血(43.8%,51.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门静脉血中CK20 mRNA(mean=3.00)和CEA mRNA(mean=3.56)表达量与手术前(mean=2.34,2.58)和外周血(mean=1.16,1.9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血中CK-20 mRNA,CE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 循环肿瘤细胞 CEA mrna ck20 mrna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肠癌腹腔冲洗液游离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钱俊 郑树 +3 位作者 加藤知行 中西速夫 金光幸秀 平井孝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4-29,共6页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病人腹腔中脱落的游离癌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在日本爱知癌症中心采集81例手术大肠癌腹腔冲洗液标本,从mRNA提取cDNA,用两种引物合成(随机引物和寡核苷... 目的 运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病人腹腔中脱落的游离癌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在日本爱知癌症中心采集81例手术大肠癌腹腔冲洗液标本,从mRNA提取cDNA,用两种引物合成(随机引物和寡核苷酸引物)进行CEA和CK-20 mRNA的定量分析。结果 CEA和CK-20mRNA的值与肿瘤的侵润度,肿瘤的期别,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CEA和CK-2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00%和100%,100%,而常规的细胞学检查只有33%和100%。结论 结果提示CEA和CK-20mRNA的定量分析是研究大肠癌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癌细胞的敏感和特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CEA ck-20 实时定量RT-PCR 定量RT-PCR检测 腹腔冲洗液 游离癌细胞 实时荧光 ck-20mrna 步研究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与白细胞介素-10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毅 冯强 +2 位作者 刘树延 叶欣 张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 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 - 2 0信使核糖核酸 (CK - 2 0mRNA)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 1 0 (IL - 1 0 )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 - 2 0mRNA ;应用ELISA检测其血浆IL - 1 0浓度。结... 目的 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 - 2 0信使核糖核酸 (CK - 2 0mRNA)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 1 0 (IL - 1 0 )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 - 2 0mRNA ;应用ELISA检测其血浆IL - 1 0浓度。结果 对照组2 5例健康查体者 ,其外周血中未见CK - 2 0mRNA的表达 ;观察组 46例大肠癌患者 ,2 5例外周血中CK - 2 0mRNA表达阳性。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 - 2 0mRNA的表达与Dukes分期关系为 :A期 2 0 .0 % (1 / 5)、B期 2 7.3 % (3/ 1 1 )、C期 61 .1 % (1 1 / 1 8)、D期 83 .3(1 0 /1 2 ) ;其中C、D期与A、B期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大肠癌患者血浆IL - 1 0浓度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 ,且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外周血CK - 2 0mRNA阳性表达的大肠癌患者血浆IL - 1 0水平高于阴性者。结论 联合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 -2 0mRNA与IL - 1 0 ,掌握检测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指标 ,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大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乔士兴 乔昕 王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的检测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表达。结果: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的检测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表达。结果: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术后CK-20 mRNA表达阳性率(37.5%,15/40)明显高于术前(22.5%,9/40)(P<0.05)。术中先结扎肿瘤周围回流静脉组(A组)术后CK-20 mRNA表达阳性率为35%,不结扎回流静脉组(B组)术后阳性率为40%,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20 mRNA阳性检出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12,P>0.05),与Bormann分型亦无明显相关性(r=0.024,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已有部分患者血中存在游离癌细胞,手术中的牵拉刺激可增加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术中单纯靠结扎回流静脉的方法无法完全阻断癌细胞播散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循环细胞 ck-20 mrna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CK-20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冯强 李毅 +1 位作者 叶欣 赵书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CK-20 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大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思路。方法用ELISA法检测4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白介素-2(IL-2),IL-6,IL-10,干扰素(INF)γ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4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结... 目的通过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CK-20 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大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思路。方法用ELISA法检测4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白介素-2(IL-2),IL-6,IL-10,干扰素(INF)γ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4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FN-γ,IL-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IL-6,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CK-20 mRNA阴性患者相比,CK-20 mRNA阳性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IFN-γ,IL-2,IL-6,IL-10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CK-20 mRNA的表达有相关性,对于及时监测大肠癌的微转移,为大肠癌患者相应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免疫状态 ck-20mrna RT-PCR
下载PDF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樊祥奎 曹洪明 +1 位作者 李毅 李宝江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早期转移的生物标记物CK 2 0mRN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 2 9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 2 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 9例贲门癌患者中12例外周血CK 2 0mRNA表达阳性 ,按U... 目的 探讨贲门癌早期转移的生物标记物CK 2 0mRN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 2 9例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 2 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2 9例贲门癌患者中12例外周血CK 2 0mRNA表达阳性 ,按UICC国际TNM标准分期外周血CK 2 0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 :Ⅰ期 0 /5 ,Ⅱ期 2 / 10 ,Ⅲ期 8/ 12 ,Ⅳ期 2 / 2。结论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CK 2 0mRNA阳性表达可作为贲门癌血行转移的分子指标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RT-PCR ck-20mrna 外周血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
10
作者 冯强 李毅 《泰山卫生》 2002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 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结果 大肠癌细胞株CK-20mRNA阳性;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株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未见CK-20mRNA的表达。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25例CK-20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0%。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为:A期14.3%(1/7)、B期25.0%(3/12)、C期55.0%(11/20)、D期83.3(10/12);其中C、D期与A、B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K-20mRNA可以作为对大肠癌血行转移进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并能监测大肠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大肠癌 外周血 ck-20mrna
下载PDF
胃肠恶性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11
作者 章希炜 范萍 +2 位作者 杨宏宇 杨力 陈国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58例大肠癌患者和6例非恶性病手术志愿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随访1年。结果6例健康志愿者无CK20 mRNA阳性... 目的研究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58例大肠癌患者和6例非恶性病手术志愿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并随访1年。结果6例健康志愿者无CK20 mRNA阳性表达;47例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41/47)和85.1%(40/47);58例大肠癌患者骨髓、门静脉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和74.1%(43/58)。单次外周血采样CK20 mRNA阳性表达率胃癌患者为42.6%(20/47),大肠癌患者为44.8%(26/58);两次采样总阳性率胃癌患者为74.5%(35/47),大肠癌患者为69.0%(40/58)。外周血总阳性率略低于骨髓和门静脉血(P>0.05),外周血重复采样阳性率高于单次采样(P<0.05)。Duke C期患者CK20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DukeA、B期(P<0.05)。1年局部或远处复发率CK20 mRNA外周血阳性表达患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 RT-PCR检测有与骨髓、门静脉血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检测胃肠癌微转移的指标并指导其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外周血微转移 ck20 RT-PCR法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detection for CEA, CK20 and CK19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被引量:27
12
作者 XU Dong LI Xu-fen ZHENG Shu JIANG Wen-zh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5-451,共7页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sensitive approach to detect disseminated tumor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 total of 198 blood samples including 168 from colorectal carcin...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stablishing a sensitive approach to detect disseminated tumor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 total of 198 blood samples including 168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patients and 30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examin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cytokeratin 20 (CK20) and cytokeratin 19 (CK19) mRNA. CEA mRNA was detected in 35.8% of patients and 3.3% of controls, CK20 mRNA in 28.3% of patients and 6.7% of controls, and CK19 mRNA in 41.9% of patients and 3.3% of controls. CEA and CK20 mRNA positive ratio increased with the advancing Dukes stage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itive ratio between any two stages (P>0.05). Also, relatively high positive ratio of CEA, CK20 and CK19 mRNA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some CRC patients with earlier Dukes stages. A higher positive ratio was obtained when two or three detection markers were combined compared to a single marker.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detection for CEA, CK20 and CK19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is a valuable tool for monitoring early stage dissemination of CRC cells in blood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rcinoma Real-time RT-PCR CEA mrna ck20 mrna ck19 mrna
下载PDF
Detection of micrometastasis in peripheral blood by multi-sampl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25
13
作者 Xi-WeiZhang Hong-YuYang PingFan LiYang Guo-Yu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36-438,共3页
AIM: To evaluate the reverse transcriptase-PCR assay and multiple sampling for detection of cytokeratin-positive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 AIM: To evaluate the reverse transcriptase-PCR assay and multiple sampling for detection of cytokeratin-positive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icrometastasis in peripheral blood.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K20 mRNA by RT-PCR was investigated in bone marrow, portal vein and peripheral blood in 58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12 controls without known cancer. The peripheral blood was sampled twice at intervals of 3 d before operat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RESULTS: There was no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20mRNA in 12 volunteer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20mRNA was 77.6% (45/58) in bone marrow, and that in portal vein was 74.1% (43/58)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K20mRNA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rose from 44.8% (26/58) to 69.0% (40/58) (P<0.01).The total positivity of CK20mRNA expression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similar to the positivity of CK20mRNA in bone marrow and portal vein. The positive rates became higher in later clinical stages than in early stages. The CK20mRNA positive patients had a higher relapse rate within one year than the CK20mRNA negative patients.CONCLUSION: Multiple blood sampling can increase the detection of tumor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by RT-PCR for CK20mRNA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 and it is as sensitive and specific as that of bone marrow and portal vein. This technique may be reliable and convenient to diagnose micro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prognosis of cance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ck20mrna MICROMETASTASIS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患者外周血CK_(20) 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青 陈瑞新 +3 位作者 王志伟 倪启超 钱晶晶 沈洪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 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 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58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高中分化MVD计数为30.2±12.7,低分化大肠癌23例MVD计数为86.6±19.1;2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染色(44.8%)。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5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32例CK20mRNA阳性表达(32/58),术后48h有35例阳性表达(35/58),其中根治性切除组有21例阳性表达(21/44),非根治性手术组12例阳性表达(12/14),2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d有11例转为阴性,12例非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d有11例阳性表达。CK20mRNA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1)。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大肠癌组织中MVD计数(88.5±15.1)与VEGF阳性表达率(65.6%)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MVD计数(31.0±12.9)和VEGF阳性表达率(19.2%)(分别P<0.0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血管生成 外周血 mrna表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临床研究 ck20mrna Dukes分期 微血管密度(MVD) 大肠癌组织 MVD计数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大肠癌患者 根治性切除 免疫组织化学法 阳性表达率 癌细胞微转移 PCR法检测
原文传递
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和CK20m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雅卿 冯建国 羊正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术前检测250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8名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术前检测250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8名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和24%,而在妇科良性肿瘤中分别为3.0%和0%,18例健康自愿者无一例表达CK19、CK20 mRNA阳性(P<0.01);CK19、CK20 mRNA的单独阳性表达率除与脉管瘤栓显著相关外(P<0.01),与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如分期、分化、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CK19、CK20mRNA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及近期盆腔外的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但对预后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ck19 mrna ck20 mrna 外周血 RT-PCR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及其血中CK20 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陆飞 沈洪薰 +3 位作者 陈瑞新 钱晶晶 陈莉 陈玉泉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2-23,26,共3页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检测血中 CK2 0 m RNA表达 ,应用于结肠癌肝转移的防治研究。方法 :BAL B/ C裸鼠 12只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 ,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细胞悬液( L S174 t) 0 .1m l,含细胞数...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检测血中 CK2 0 m RNA表达 ,应用于结肠癌肝转移的防治研究。方法 :BAL B/ C裸鼠 12只 ,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 ,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细胞悬液( L S174 t) 0 .1m l,含细胞数 1× 10 6 个 ,切除脾脏 ,喂养 2 0天后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随后 ,心脏采血检测血中 CK2 0 m RNA表达 ,处死裸鼠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和肝转移癌灶数目及大小 ,作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法 ,检测裸鼠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结果 :12只裸鼠均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无1只死亡。初期活跃如常体形无改变 ,10天后裸鼠出现消瘦、精神差 ,摄食量减少。裸鼠尸解肝脏表面均有灰白色转移癌结节形成 ,其它脏器未发现转移癌灶。病理组织学示肝转移癌灶具有人结肠癌低分化腺癌特征。血中 CK2 0 m RNA均阳性表达。结论 :经脾脏注入 L S174 t细胞悬液可建立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 ,裸鼠血中 CK2 0 m RNA阳性表达 ,证实血中存在着结肠癌细胞 ,是形成肝转移灶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174t细胞株 肝转移 裸鼠 ck20mrna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结肠癌
下载PDF
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对结直肠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绍勤 支宇 +3 位作者 曹永晋 戴起宝 蔡伟华 许东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5-FU门静脉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癌细胞血液微转移的影响。方法:研究组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接受门静脉化疗,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血液中CK20mRNA;同时取23例单纯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 目的:探讨5-FU门静脉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癌细胞血液微转移的影响。方法:研究组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接受门静脉化疗,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血液中CK20mRNA;同时取23例单纯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外周静脉血中CK20mRNA的阳性率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抽取的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之间CK20mRNA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门静脉化疗后,术后第8、30天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率较术后(即刻)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第8、30天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率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操作可能会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血液微转移,而术后早期5-FU门静脉连续化疗可以降低血液微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门静脉化疗 角蛋白20mrna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转移
下载PDF
肠复方对晚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伟 梁慧 谢胜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肠复方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人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复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并随访1年,计算... 目的观察肠复方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人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复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并随访1年,计算患者半年及1年生存率。采集正常组外周血,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时采集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 20)mRNA表达,并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端粒酶表达量;治疗2个月后通过CT检查评估瘤体控制率;治疗后观察疾病进展时间。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瘤体控制率分别为66.67%、26.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02)。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端粒酶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2个月外周血CK20 mRNA、端粒酶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2个月外周血CK20 mRNA、端粒酶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2个月治疗组外周血CK20 mRNA、端粒酶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疾病进展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1年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2)。结论肠复方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能提高瘤体控制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远期生存获益,并降低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及CK20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肠复方 外周循环血 ck20mrna 端粒酶
原文传递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广军 沈洪薰 +2 位作者 王志伟 陈瑞新 陈玉泉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CK2 0 m 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 ,探讨CK2 0 m 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 ,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CK2 0 m 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 ,探讨CK2 0 m 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 ,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RT- PCR)的方法 ,对大肠癌 4 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5例、对照组 (非癌肿 ) 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 CK2 0 m 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 (非癌肿 ) 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 CK2 0 m RNA均为阴性表达。大肠癌组 4 2例 ,手术前外周血中 CK2 0 m RNA阳性表达率为 5 0 .0 % ( 2 1/ 4 2 ) ,手术后 4 8h外周血中 CK2 0 m RNA阳性表达率为 5 9.5 % ( 2 5 / 4 2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CK2 0 m 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 ,与 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CK2 0 m 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 ,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及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操作会促使肿瘤细胞向血液中播散 ,手术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癌细胞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外周血 ck20mrna 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建伟 华映坤 +3 位作者 贾玲 林人龙 杨昆宪 陈居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 0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4 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及 2 0例大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标本中CK2 0mRNA的表达 ,另以 2 0例健康成年自愿者作对照。结果 ...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 0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4 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及 2 0例大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标本中CK2 0mRNA的表达 ,另以 2 0例健康成年自愿者作对照。结果  4 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2 0mRNA呈阳性表达者术前为 19例(45 .2 4 % ) ,术后为 14例 (33.33% ) ;2 0例大肠癌患者新鲜癌组织中CK2 0mRNA表达均为阳性。而正常对照组2 0例外周血CK2 0mRNA表达均为阴性。且大肠癌外周血CK2 0mRNA阳性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 (P<0 .0 5 )。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CK2 0mRNA表达将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外周血 ck20mrna 基因表达 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