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3例首诊发现的中国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戴懿 李太生 +11 位作者 王爱霞 邱志峰 谢静 韩扬 刘正印 马小军 王焕玲 范洪伟 左玲燕 李雁凌 邓国华 盛瑞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57例无临床症状,经常规检查发现;86例有临床症状,全身症状中发热50例、消瘦18例,系统症状中呼吸系统34例、皮肤黏膜17例、消化系统16例。合并的常见机会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27例(34.2%),口腔念珠菌感染16例(20.2%),结核感染15例(19.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9例(11.4%)。所有患者多种机会感染均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而合并CMV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时该计数多小于100/mm3。血浆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20,P=0.001)。结论HIV/AIDS患者全身症状以发热、气短、消瘦最为明显。机会感染多侵及呼吸系统、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并以PCP最常见。真菌是引起机会感染最多的病原。机会感染的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临床表现 机会感染 血浆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2015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对抗病毒治疗脱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玄华 朱秋映 +7 位作者 苏锦明 孟琴 周信娟 沈智勇 唐振柱 杨文敏 阮玉华 邵一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不同水平对治疗脱失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ART库选取2008-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首次开始ART、年龄≥18岁的HI...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ART)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不同水平对治疗脱失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ART库选取2008-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首次开始ART、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分析其ART脱失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5月30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RT时基线CD。不同水平对ART脱失的影响。结果共计58502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平均脱失比例为4.8/100人年。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感染途径、ART前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改变、ART开始年份等因素后,基线CD4为200~、351~、≥500个/ul组HIV感染者的脱失风险分别是〈200个/μl组的1.110(95%CI:1.053~1.171,P〈0.001)、1.391(95%CI:1.278~1.514,P〈0.001)、1.695(95%CI:1.497~1.918,P〈0.001)倍。HIV感染者因为依从性差而停药的比例为56.0%(1601/2861)。结论随着HIV感染者接受ART时CD4水平提高,ART脱失风险明显增加。为减少ART脱失,应充分考虑开始ART时CD4水平,加强依从性宣传教育和治疗机构人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脱失
原文传递
不同CD4^+水平HIV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机会性感染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佩佩 何纲 +4 位作者 陈晓华 甄沛林 吴兴柳 李志杰 黄劲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对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成人HIV阳性患者启动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时机以指导治疗。方法 179例HIV感染者分为A组(CD4^+≥350/μL),B组(200/μL≤CD4^+<350... 目的对不同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成人HIV阳性患者启动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年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病死率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时机以指导治疗。方法 179例HIV感染者分为A组(CD4^+≥350/μL),B组(200/μL≤CD4^+<350/μL),C组(CD4^+<200/μL)三组。使用ART治疗,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结果三组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C组最高(62.50%),A组最低(6.52%),B组为(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感染C组(15.28%),高于A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则C组(36.11%)高于B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启动ART治疗可以预防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于CD4^+细胞数较低的患者,ART治疗的前3个月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cd4^+T细胞计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机会性感染 病死率
原文传递
CD4^+T细胞水平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璐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80-1083,1098,共5页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转归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筛选在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共88例,将病人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A组)和40岁以下(B组),每组人数均为44人。定...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转归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筛选在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共88例,将病人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A组)和40岁以下(B组),每组人数均为44人。定时定量服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进行治疗。研究者每隔3个月对患者血液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每隔6个月,对患者病毒载量(VL)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患者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受试者CD4^+T淋巴细胞的个数与治疗初期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几个月的治疗中,CD4^+T淋巴细胞的个数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与治疗初期的基线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接受治疗6个月后,受试者VL水平显著降低(P<0.05),12个月后,VL水平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与治疗初期的基线相比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12个月后,患者转归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VL水平变化情况相反,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VL水平变化情况相反,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不考虑年龄、性别、传播途径、用药方式等外界因素的条件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转归与CD4^+T细胞水平增加、VL水平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河南省AIDS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清霞 孙燕 +3 位作者 何云 刘春礼 福军亮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7月—2007年12月住院的河南地区1638例AIDS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8例AIDS患者中,1316例(80.34%)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输血感染774例,有偿献血感...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7月—2007年12月住院的河南地区1638例AIDS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8例AIDS患者中,1316例(80.34%)经血液途径感染,其中输血感染774例,有偿献血感染542例;性传播感染203例(12.40%);母婴传播感染45例(2.74%);感染途径不明74例(4.52%)。84.31%的患者存在多系统混合机会性感染,主要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HIV与HCV、HBV混合感染率高,HIV/HCV混合感染993例(60.62%),HIV/HBV混合感染97例(5.92%)。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临床特征、预后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已处于疾病晚期。结论早期诊断HIV感染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是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cd4+T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201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CD_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晶 汤后林 +1 位作者 李健 许娟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201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新报告且至少接受过2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首次CD_4^+T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201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1年新报告且至少接受过2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首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D_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 222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月均CD_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速率中位数为-2.00(IQR:-7.81~3.601)cell/μl,其中60.9%的HIV感染者末次CD_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且随着首末次检测间隔时间的延长,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较大和同性传播的HIV感染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结论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大部分仍处于疾病进展阶段,应加强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尤其是高年龄组以及同性传播感染者的随访,定期进行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自然变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多种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评价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的长期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金艳涛 王东利 +4 位作者 贾皇超 袁君 马秀霞 许前磊 郭会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 探讨在观察性临床研究中最佳的控制研究对象基线信息均衡性的倾向性评分(PS)匹配(PSM)方法,并运用最佳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的长期影响。方法 以既往艾滋病治疗数据为信息来源,收集河南省2006年参与“中医... 目的 探讨在观察性临床研究中最佳的控制研究对象基线信息均衡性的倾向性评分(PS)匹配(PSM)方法,并运用最佳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的长期影响。方法 以既往艾滋病治疗数据为信息来源,收集河南省2006年参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医项目)地区的艾滋病患者信息,对其CD4^(+)T细胞计数进行12年的随访。按是否参与中医项目分为中医组和非中医组。分别采用一般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法、一般化加速建模(GBM)和神经网络模型(NNET)估计PS值;采用“最邻近匹配”(NNM)并设定“卡钳值”。“卡钳值”分别设定为0.01、0.2倍的两组PS值logit合并方差(σ),和0.1倍σ及“最优匹配”(OM),共12种PSM方法进行1:1无放回匹配。使用两组协变量的均值标准化差异评价PSM后两组患者基线信息的均衡性,并绘制匹配后中医组与非中医组CD4^(+)T细胞计数变化趋势。所有分析均采用R 4.1.1软件包。结果 共纳入2 783例艾滋病患者,其中中医组544例,非中医组2 239例。Log 0.01 NNM,Log 0.2σNNM模型匹配效果最好。使用Log 0.01 NNM模型数据分析中医治疗对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影响的结果显示:在治疗初期两组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均逐年升高,第6年CD4^(+)T细胞计数达到400个/μL左右时,增势消失。第1年中医组CD4^(+)T细胞计数均值高于非中医组(P<0.05),其余随访年两组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Logistic回归计算PS值并用NNM匹配可以更好的控制观察性临床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基线信息的均衡性;中医药在艾滋病患者CD4^(+)T细胞<350个/μL时,可以快速提升CD4^(+)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学 倾向性评分匹配 cd4~+T细胞计数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与HIV患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静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62-64,65,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与HIV患者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血清HIV-1感染阳性者126例,其中合并口腔念珠菌病患者67例,合并单纯疱疹性口炎患者29例,无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患者30例,检测... 目的 :探讨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与HIV患者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血清HIV-1感染阳性者126例,其中合并口腔念珠菌病患者67例,合并单纯疱疹性口炎患者29例,无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患者30例,检测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IL-4、IL-17(A/F)、IFN-γ等。结果 :合并口腔念珠菌病HIV患者CD4+T细胞计数和IL-17(A/F)分别为76(199.00)mm3和19.08(14.15)pg/m L,低于其他患者,而病毒载量为160772(401525.00)VLcopies/m L,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单纯疱疹性口炎HIV患者与无口腔念珠菌病/单纯疱疹性口炎HIV患者外周血相关检测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IV患者口腔念珠菌病发生与IL-17(A/F)有关,IL-17(A/F)为罹患口腔念珠菌的保护因素。结论 :合并口腔念珠菌病HIV患者CD4+T细胞计数和IL-17(A/F)水平低,病毒载量高,其中IL(A/F)发挥重要作用;合并单纯疱疹性口炎HIV患者暂未查见有意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单纯疱疹性口炎 HIV cd4+T细胞计数 IL-17(A/F)
原文传递
HIV-1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病毒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娟 颜晓明 +5 位作者 牛佳鸣 林元龙 陈晓红 王福祥 邵冰 宋波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HIV-1前病毒总DNA和RNA的定量结果,并分析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7—2018...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HIV-1前病毒总DNA和RNA的定量结果,并分析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7—2018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就诊的6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20 ml,分离PBMCs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PBMCs内HIV-1总DNA和HIV-1 RNA的含量,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01(87.5~451.0)个/μl;HIV-1总DNA定量检测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38×10^(3)(8.41×10^(2)~5.74×10^(3))拷贝/10^(6)个细胞;HIV-1 RNA定量检测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64×10^(2)(9.65×10^(1)~1.06×10^(3))拷贝/10^(6)个细胞。PBMCs细胞内HIV-1总DNA与HIV-1 RNA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3,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PBMCs HIV-1 RNA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53,P<0.01);HIV-1 RNA与总DNA定量检测结果的比值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间存在最大的负相关关系(R=-0.57,P<0.01)。结论HIV-1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PBMCs细胞内HIV-1 RNA、RNA与DNA定量检测结果的比值呈负相关。对PBMCs细胞内HIV-1 RNA的定量检测有助于对感染者的疾病进展情况进行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 单个核细胞 DNA RNA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大理市HIV感染者中HCV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燕 王万海 +4 位作者 夏雪山 王永恒 冯悦 苏田溶 张晓燕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并了解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云南大理市招募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方法检测HCV混合感染。结果在526例HI...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并了解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云南大理市招募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方法检测HCV混合感染。结果在526例HIV-1感染者中,静脉吸毒者占94.3%,其余为性途径感染。86.9%(457/526)为HCV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其中HCV核酸阳性者占78.3%。在HCV血清学阴性的69例中,24例HCV RNA>1 000 IU/mL。由于引入HCV核酸检测方法,现场HCV混合感染的发现率增加了4.6%(24/526),所调查的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率为91.4%。HCV混合感染者的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1单纯感染者。结论在HCV感染的高流行区或髙危人群中,HCV与HIV-1共感染率较高。筛查HIV-1感染时应加强对HCV的检测,有助于对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开展HCV的早期治疗,减少HCV对HIV-1感染者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混合感染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梅州市HIV/AIDS患者接受HAART后CD4^+ T淋巴细胞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平森 钟志雄 +3 位作者 曾沛斌 董志会 赖必发 黄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了解梅州市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CD4^+T细胞变化及影响因素,建立健全本地区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监测平台,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调查并随访66例梅州市本地加入免费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利用... 目的了解梅州市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CD4^+T细胞变化及影响因素,建立健全本地区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监测平台,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调查并随访66例梅州市本地加入免费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HAART治疗患者治疗前后CD4^+T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HAART治疗3个月以后,患者的CD4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同治疗基线CD4^+T细胞数目相比,治疗3、6、9、12和15个月后CD4^+T细胞平均数显著升高,分别增加110、128.9、143.2、108.4和190.8个(均为P<0.05)。治疗后,女性患者CD4^+T细胞平均数提高幅度大于男性。各年龄组CD4^+T细胞平均数升高趋势不同。结论接受HAART治疗可不同程度的提高HIV/AIDS患者CD4^+T细胞数目。CD4^+T细胞数目升高情况受性别、年龄和治疗时间影响。定期监测CD4^+T细胞计数的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HIV/AIDS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HAART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敏 范学工 +1 位作者 黄维亮 徐丹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21-525,共5页
通过检测74例处于不同病期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外周血浆HMGB1、TNF-a和IL-2水平,比较各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发现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在A... 通过检测74例处于不同病期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外周血浆HMGB1、TNF-a和IL-2水平,比较各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发现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在AIDS病人组明显高于感染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IDS患者经HAART治疗后疗效差组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浆HMGB1含量也明显高于疗效好组(P<0.05);而经HAART治疗后效果好且免疫功能恢复的患者HMGB1 mRNA的表达及血浆HMGB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当CD4+T细胞数低于200/μL时,血浆HMGB1含量以及PBMCs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显示HMGB1在HIV/AIDS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MGB1血浆含量及PBMCs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低与HIV/AIDS患者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HIV/AIDS cd4+T细胞
下载PDF
评价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时机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鹏 蒋忠胜 +2 位作者 温小凤 韦静彬 覃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判断HIV/AIDS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HIV/AIDS患者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3年内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CD4+T细胞数为100—200/μL的患者,治疗第... 目的探讨判断HIV/AIDS患者发生免疫重建不良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HIV/AIDS患者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分析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3年内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CD4+T细胞数为100—200/μL的患者,治疗第1年时CD4+T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高于其治疗第2年时的增长数(平均增长80个);CD4+T细胞数为〈50/μL的患者,治疗第2年时的免疫重建率较治疗第1年时的免疫重建率高,且治疗第3年时的免疫重建率较治疗第2年时的免疫重建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T细胞数为50~100/μL的患者免疫重建率比较,治疗第1年时与其治疗第2年时比较和其治疗第2年时与其治疗第3年时分别别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CD4+T细胞数为50~100/μL的患者,治疗第1年时的CD4+T细胞增长数与其第2年时的CD4+T细胞增长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HAART治疗后,大部分HIV/AIDS患者可产生免疫重建,但基线CD4+T细胞数为50~100/μL的患者在治疗1年时如果未出现免疫重建,建议更换二线方案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 cd4+T细胞数
下载PDF
吉林省≥50岁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彦 范吉祥 +4 位作者 邱柏红 黄黎宁 李紫璇 李娜 吴丹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晚发现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吉林省的≥50岁HIV/AIDS患者首次CD4+T细胞(简称“CD4... 【目的】了解吉林省≥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晚发现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吉林省的≥50岁HIV/AIDS患者首次CD4+T细胞(简称“CD4细胞”)值推测晚发现者,并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1996—2021年吉林省新报告≥50岁HIV/AIDS病例首次检测CD4细胞计数平均值是230.55±191.97,低值组占比最大(50.8%),晚发现率为59.3%(1397/2325),晚发现病例主要来源于性传播(同性46.8%,异性48.2%)。从样本来源来看,大部分晚发现患者来自其他就诊者检测,其次是检测咨询。接触史中,男男同性传播病例晚发现的情况较高。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婚姻、样本来源和报告年份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男性晚发现率较高,已婚有配偶更易被晚发现。随着报告年份的递增晚发现率降低,检测咨询能有效地降低AIDS晚发现率。【结论】吉林省≥50岁HIV/AIDS整体首次检测CD4细胞计数较低,男性病例的晚发现率较高。近几年吉林省扩大自愿咨询检测,检测咨询有效地降低了AIDS晚发现率,同时应加强中老年群体的性教育,提倡健康的婚姻关系并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T细胞计数 晚发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会娟 张肖肖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46-4048,共3页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以来我们中心开展的课题资料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血常规、免疫学指标(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值,影响因素分析采...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检出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以来我们中心开展的课题资料的人口学信息、实验室血常规、免疫学指标(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检测值,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纳入分析146例资料,其中89例外周血病毒载量<40 copys/ml(未检出组),57例外周血病毒载量≥40 copys/ml(检出组)。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3个影响病毒载量是否检测出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较低年龄分段(<30岁,OR=15.875,P=0.001;30~39岁,OR=6.317,P=0.002;40~49岁,OR=2.387,P=0.129)、确认年限(OR=2.251,P=0.038)和CD4+T细胞计数分段(OR=0.382,P=0.014)。结论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病毒载量是否检出的影响因素有确认时间、年龄分段和CD4+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外周血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皖南地区HIV感染者中HCV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敏敏 王毅 +2 位作者 邵慧 张艳 李萍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05-707,共3页
目的调查皖南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探讨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对皖南地区234例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CV-Ab、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调查皖南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探讨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对皖南地区234例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CV-Ab、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CVRNA含量;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数量。结果 234例HIV-1感染者中,性途径感染占83.7%(男男途径占48.7%;异性途径占35.0%);吸毒者占4.2%;住院患者占2.6%;母婴传播占2.1%。HCV-Ab阳性30例,占12.8%;血清HCV-RNA阳性27例,占11.5%,其中26例均为血清HCV-Ab阳性,1例为HCV-Ab阴性,其血清HCV-RNA为3.60×103拷贝/mL;PBMC中HCV-RNA阳性14例,占6.0%;以3种指标任一阳性计算HCV感染率,则HIV-1 HCV合并感染率为13.2%。CD4+T细胞计数在HIV HCV合并感染者平均为322个/mL,HIV单纯感染者为477个/mL。结论皖南地区HIV-1 HCV混合感染率为13.2%,筛查HIV感染时应加强对HCV的检测,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HIV感染者中HCV的监测,须考虑血清和PBMC中HCV-RNA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
17
作者 李雪琴 卢祥婵 +1 位作者 刘升 黄爱春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 53例AIDS合并表浅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给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进行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4例和晚期组29例,检测两组ART前、ART后3个月、6... 目的探讨AIDS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与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 53例AIDS合并表浅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给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进行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根据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4例和晚期组29例,检测两组ART前、ART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CD4+T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患者CD4+T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50个/μl早期组3例,晚期组24例;CD4+T细胞计数50~100个/μl早期组7例,晚期组5例;CD4+T>100个/μl均是早期组。早期组治疗前CD4+T细胞计数高于晚期组(P<0.01)。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CD4+T细胞水平可能与其淋巴结结构改变有关,但患者淋巴结结构改变可能并不影响其ART后的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淋巴结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62
18
作者 韩晶 汤后林 毛宇嵘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情况,为提高CD4细胞检测及时性,推动及早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使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HIV感染者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情况,为提高CD4细胞检测及时性,推动及早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使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HIV感染者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444 698例。在14天内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从2012年的49.2%(31 229/63 490)升高到2016年的60.0%(692 251/115 346)(趋势χ~2=2 483.0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男性、未婚、离异或丧偶、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注射吸毒、来源于医疗机构、羁押场所检测和献血员体检的HIV感染者及时检测比例较低。2012—2016年,诊断一年内进行了CD4细胞检测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检测结果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下降(趋势χ~2=254.088,P〈0.001)。高年龄组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低于350个/μL的比例更高。结论新报告HIV感染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逐年提高,CD4细胞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降低。随访管理工作中,针对年龄较大、注射吸毒传播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应加强咨询、促进及早CD4细胞检测,有助于帮助其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d4+T淋巴细胞检测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CD4细胞水平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徐珮琦 饶佳为 +3 位作者 刘杰伟 梁焕辉 周勇 古羽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72-1476,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7-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首次检测结果,了解并估计其免疫水平及疾病的进展情况,为HIV/AIDS患者早期发现及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 目的通过对2017-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首次检测结果,了解并估计其免疫水平及疾病的进展情况,为HIV/AIDS患者早期发现及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白云区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资料,对患者CD4细胞首次检测及时性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D4细胞首次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2017-2022年白云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首次CD4细胞检测率为98.13%(2355/2400)。首次检测CD4细胞数<200个/μL的比例平均为32.06%(755/2355),历年的晚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74,P=0.132);首次检测日期与确证日期间隔时间≤14 d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8.84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婚姻状况为已婚、离异或丧偶,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的HIV/AIDS患者,晚发现的可能性更大(OR=1.648、1.309、1.714、2.109,P均<0.05);年龄越小,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和其他,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农民和其他的HIV/AIDS患者,更不易及时检测(OR=0.726、1.999、1.475、2.099、1.935、2.049、3.465,P均<0.05)。结论低流行水平阶段,建议加强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知识宣传,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加大检测力度,及早发现感染者,及时提供CD4细胞检测,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2008-2019年广东省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时间趋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珺 付笑冰 +5 位作者 杨放 宋铁 谢仕兰 黎健荣 刘优招 李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7,205,共7页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 目的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趋势变化转折点,2008-2012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β=0.3,P<0.001),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随访检测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时间、地区、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及流动情况,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随访检测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8―2019年广东省AIDS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2013年后随访管理工作进展较缓慢。非珠三角地区、高年龄组人群应引起关注。下一步应因地制宜,根据人群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进一步加强各随访单位的业务能力,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随访 cd4 T淋巴细胞检测 流动 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