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患者血清IL-4、IL-8、TNF-α、CC16水平变化与气道炎症损伤的探讨 被引量:43
1
作者 程艳慧 张勇 何东初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及TNF-α、CC16的水平变化,评价咳喘合剂的临床疗效及探讨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94例COPD患者,其中中药复方治疗组(50例)及西药治疗组(4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及TNF-α、CC16的水平变化,评价咳喘合剂的临床疗效及探讨COPD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94例COPD患者,其中中药复方治疗组(50例)及西药治疗组(44例),中药复方组给予口服咳喘合剂,西药组给予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余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AE-COPD及缓解期患者进行血清中IL-4、IL-8、TNF-α、CC16浓度检测。结果(1)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急性期较缓解期增高(P<0.05);CC16浓度较COPD缓解期(P<0.05)降低,(2)随着病情的严重分级,患者血清中IL-4、IL-8、TNF-α含量增多,CC16含量减少,(3)中药治疗组较西药组血清中IL-4、IL-8、TNF-α比较无差异(P>0.05),(4)中药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CC16含量有差异,(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中IL-4、IL-8及TNF-α浓度升高,CC16浓度降低,可作为AECOPD气道炎症损伤的指标;咳喘合剂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TNF-Α cc 16 AECOPD
下载PDF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Clara细胞分泌蛋白、巨噬细胞刺激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少敏 刘芝芳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联合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和纳美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病例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按照均等...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联合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和纳美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病例收集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按照均等单盲法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NIPPV联合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和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水平、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CC16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MS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NIPPV与纳美芬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血清CC16水平,降低MSP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巨噬细胞刺激蛋白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高知义 李朋昆 +4 位作者 赵金镯 蒋蓉芳 杨斌杰 章敏华 宋伟民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个体采样器监测上海市区外勤交通警察和小区居民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检测免疫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中性粒细胞比率(NE%)、淋巴细胞计数(Ly)、淋巴...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个体采样器监测上海市区外勤交通警察和小区居民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检测免疫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中性粒细胞比率(NE%)、淋巴细胞计数(Ly)、淋巴细胞比率(Ly%)、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IgE,比较交警和居民细颗粒物暴露及免疫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交警组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115.4±46.2)μg/m3]显著高于普通居民[(74.9±40.1)μg/m3](P<0.01),两组Ly%、CD4+、CD8+、IgM、IgG、IgE、Clara细胞蛋白(CC1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大气细颗粒物可导致血液中某些免疫指标发生改变,影响免疫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免疫球蛋白 cc16 C-反应蛋白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内皮素-1、Clara细胞蛋白和Copept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钏丽波 王丹 +6 位作者 陈国兵 杨晓华 樊楚明 茹金 蒋兴鹏 李正超 丁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内皮素(ET)-1、Clara细胞蛋白(CC)16、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BiPA... 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内皮素(ET)-1、Clara细胞蛋白(CC)16、和肽素(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 w后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及血清ET-1、CC16和Copeptin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肺动脉压(PAS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呼吸流量峰值(PEF)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1、CC16和Copeptin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低较多(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头痛、恶心、发热等,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726)。结论BiPAP呼吸机联合坎地沙坦酯对老年患者肺心病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坎地沙坦酯 肺心病 呼吸衰竭 Clara细胞蛋白16 和肽素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敏 邵换璋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790-2794,共5页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每12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的消失时间、病情程度、氧合指数、血氧分压、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肺啰音、肺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氧合指数、血氧分压、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氧合指数、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ALB、CC16、NL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CRP/ALB、CC16、NL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提高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重症肺炎 APACHEⅡ评分 氧合指数 克拉拉细胞蛋白16
原文传递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神经发育和血清BMP-7、CC16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袁建平 王芳 +2 位作者 袁昊 程煜娟 张秀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940-944,共5页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神经发育和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RDS...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神经发育和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RDS早产儿9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接受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和实验组(接受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治疗),例数分别为46例、47例。对比两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失败率、血气分析指标、神经发育指标、BMP-7、CC16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 h后pH值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24 h后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结束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展指数(MDI)高于对照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结束后血清BMP-7、CC1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治疗早产儿RDS可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促进氧合恢复,同时还可改善血清BMP-7、CC16水平,促进患儿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神经发育 BMP-7 cc16
原文传递
加味定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困阻型患者的疗效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晏海飞 陈玲 +4 位作者 曾晋俊 饶娟 桂勇 晏玮 李少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定喘汤口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困阻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因AECOP... 目的:探讨加味定喘汤口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困阻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因AECOPD于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就诊且中医证型属于痰热困阻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则联合加味定喘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TNF-α、SP-D、CC-1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6/45),对照组为17.78%(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困阻型患者联合加味定喘汤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炎性因子 SP-D cc-16 血脂
下载PDF
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裴戌锋 严友纪 +3 位作者 黄芳 简宇 将磊 代凌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3期2570-25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脓毒症并发ARDS...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59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ESM-1、VE-Cad、CC16及炎症因子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SM-1、VE-Cad、CC16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按照预后分作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3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与IL-6、CRP、PCT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较高)以及血清ESM-1(升高)、VE-Cad(升高)、CC16(升高)、IL-6(升高)、CRP(升高)、PCT(升高)均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氧合指数(升高)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血清ESM-1、VE-Cad、CC16水平存在明显升高,且与炎性因子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SM-1 VE-Cad cc16 炎性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者CC16与气道炎症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一禄 黄平 +3 位作者 杜秀芳 宋冰 陈济明 李志莹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CC16与气道炎症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测定血浆中CC16、干扰素-γ(IFN-...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CC16与气道炎症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测定血浆中CC1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水平;用RT-PCR法检测PBMC转录因子T-bet和Gata-3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哮喘组CC16及IFN-γ分别为(21.96±7.31)ng/ml,(118.73±22.5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88±25.27)ng/ml和(145.53±29.50)pg/ml,(均P<0.01)],哮喘组IL-4(425.22±4.37)pg/ml高于对照组(69.72±10.15)pg/ml,(P<0.01)。2.哮喘组T-betmRNA、T-bet/GATA-3表达水平(0.12±0.01,0.25±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48±0.12,1.894±0.65)(均P<0.01),GATA-3mRNA表达(0.45±0.05)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30±0.08)(P<0.01)。3.CC16与T-betmRNA表达水平、T-bet/GATA-3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2,0.761,均P<0.01);与GATA-3mRNA无明显相关性(r=-0.146,P=0.551)。结论 CC16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并以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c16 干扰素-Γ 白介素-4 T-BET GATA-3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袁泉 李斌 陈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ECOPD提供指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ECOPD提供指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事先进行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利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在优先保证患者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鼻导管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气参数、KL-6、CC15及和肽素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NIPPV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气参数等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清KL-6、CC16及和肽素水平,缓解肺部损伤,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KL-6 cc16 肽素
下载PDF
CC1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青 王导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1-634,共4页
CC16是支气管黏膜上皮Clara细胞分泌的一种组织特异性蛋白,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作用,与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CC16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且可为研制新型肺保护药物提供新的线索。
关键词 cc16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C16的表达及其对肺局部炎症反应的调控 被引量:12
12
作者 罗佛全 傅华群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研究CC16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致伤后0.5、1、2、4、6、24h组。用体视学方法测定大鼠肺泡隔面积密度(PASAD)和肺泡隔中性粒细胞(PMN)数。大鼠肺组织匀浆液中CC16蛋白含量测定用... 研究CC16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致伤后0.5、1、2、4、6、24h组。用体视学方法测定大鼠肺泡隔面积密度(PASAD)和肺泡隔中性粒细胞(PMN)数。大鼠肺组织匀浆液中CC16蛋白含量测定用Westernblot法,促炎因子TNF和IL-6含量测定用放免分析法。肺组织CC16mRNA表达水平测定用半定量RT-PCR法。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NF-κB的表达与活化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法。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内毒素后6h内,大鼠PASAD逐渐增大,于6h达最大,24h基本恢复至正常,肺泡隔PMN数进行性增多,于6h达峰值,24h恢复。伤后各时相点CC16蛋白水平分别为(0.740±0.212)、(0.630±0.148)、(0.603±0.111)、(0.570±0.125)、(0.529±0.124)、(0.614±0.1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致伤后各时相点大鼠CC16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后各时相点肺组织中NF-κB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致伤后各时相点大鼠肺匀浆液中IκB-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匀浆液中促炎因子TNF水平于致伤后0.5h开始迅速升高,于伤后1h达峰值,其后维持在一种高水平状态,于6h后开始恢复。肺匀浆液中IL-6水平于伤后1h开始明显升高,于伤后4h达峰值,6h后开始恢复。CC16与上述多种指标显著相关,提示CC16对肺局部炎症反应有调控作用。CC16表达变化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cc16 内毒素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AQP5及CC16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芳 苏杭 周惠联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血及肺灌洗液Clara细胞蛋白(CC16)在急性肺损伤早期的动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4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两批(每批70只),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及内毒素(LPS)组(LPS组,7个亚组)。LPS组予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血及肺灌洗液Clara细胞蛋白(CC16)在急性肺损伤早期的动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4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两批(每批70只),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及内毒素(LPS)组(LPS组,7个亚组)。LPS组予腹腔注射5 mg/kg LPS制作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各亚组分别在注射后0.5、1、2、4、8、16 h和24 h处死后取材,第一批收集肺行组织病理和肺湿/干重比值检测,采集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C16含量。第二批取肺组织,用免疫印迹法测肺组织AQP5的表达,观察其动态改变。结果①LPS注射0.5h后在病理上动物出现点状肺出血,随时间推延渐发展为片状肺出血;LPS 2 h、4 h组肺湿/干重比(W/D)明显增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②LPS 0.5 h组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开始下调,1~2 h组达到最低,继而AQP5表达渐上升,8h组与正常水平接近,之后再次下调至24 h。③LPS致伤后大鼠BALF中CC16水平迅速下降,LPS组各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LPS组血清CC16水平较对照组上升,从注射LPS 2 h后开始有差异,4 h达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但8 h、16 h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新生大鼠AQP5、CC16的改变反映了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及Clara细胞损伤,三者可作为早期反映ALI的敏感实验室指标。②LPS组AQP5、BALF及血清CC16与对照组有差异的时间点有差别,早期发现干预ALI对前两者监测更好。③AQP5表达变化提示可能存在治疗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水通道蛋白5 cc16 新生大鼠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on EVLW and Lung Capillary Permeability of Pigle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used by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Insults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秋杰 袁茵 +2 位作者 李玉梅 孙乐英 袁世荧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1期93-98,共6页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 at early stage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 lung capillary permeability, CC16 and s ICAM-1 in piglets with pulmonary or extr...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 at early stage o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 lung capillary permeability, CC16 and s ICAM-1 in piglets with pulmonary or extrapulmona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was explored. Central vein pressure(CVP) and 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 CCO) were monitored in 12 anesthetized and intubated healthy piglets. Pulmonary ARDS(ARDSp) and extrapulmonary ARDS(ARDSexp) models were respectively established by lung lavage of saline solution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oleic acid. Then the piglets received HFOV for 4 h. EVLW index(EVLWI), EVLW/intratroracic blood volume(ITBV) and 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modeling(T0 and T1), and T2(1 h), T3(2 h), T4(3 h) and T5(4 h) after HFOV. CC16 and s ICAM-1 were also detected at T1 and T5. Results showed at T1, T3, T4 and T5, EVLWI was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ARDSp group than in ARDSexp group(P〈0.05). The EVLWI in ARDSp group was increased at T1(P=0.008), and sustained continuously within 2 h(P=0.679, P=0.216), but decreased at T4(P=0.007) and T5(P=0.037). The EVLWI in ARDSexp group was also increased at T1(P=0.003), 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3(P=0.002) and T4(P=0.019). PVPI was increased after modeling in both two groups(P=0.004, P=0.012),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within 4 h(T5) under HFOV in ARDSp group, while PVPI showed the increasing trends at first, then decreased in ARDSexp group after HFOV. The changes of EVLW/ITBV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PVPI.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ΔEVLWI(P=0.13), ΔPVPI(P=0.28) and ΔEVLW/ITBV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63).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both CC16 and s ICAM-1 were found in both two groups 4 h after HFOV,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t was concluded that EVLWI and lung capillary perme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lung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 cc16 s ICAM-1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CC16和γ干扰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派 秦瑞玲 +1 位作者 刘剑波 程艳华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2-563,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CC16、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IP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C16、IFN-γ水平,同时对观察...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CC16、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IP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C16、IFN-γ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血清CC16、IFN-γ水平,观察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与IFN-γ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CC16、IFN-γ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血清CC16水平与IFN-γ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s=-0.998,P=0.000),血清CC16水平与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均呈显著正相关(rs=0.880,P=0.000;rs=0.922,P=0.000),血清IFN-γ水平与VC%pred、DLCO%无显著相关性(rs=0.337,P=0.069;rs=0.286,P=0.125)。结论CC16可能通过调控IFN-γ参与IPF发病,检测血清CC16、IFN-γ可用于IPF的辅助诊断,且血清CC16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纤维化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cc16 Γ干扰素
下载PDF
矽肺患者血清CC16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兴年 戴军 刘杰 《当代医学》 2010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清CC16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19例I期、15例II期、8例III期矽肺患者和32例健康人血清中CC16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血清中CC16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I期矽肺组血清中C... 目的探讨矽肺患者血清CC16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19例I期、15例II期、8例III期矽肺患者和32例健康人血清中CC16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血清中CC16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I期矽肺组血清中CC16含量的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检测矽肺患者血清CC16水平对了解患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cc16 临床意义
下载PDF
CC16与肺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峰 丁伯应 杨小龙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689-1691,共3页
人克拉拉细胞(Clara Cell)最早由Kolloker发现存在于细支气管黏膜上,后由MaxClara详细描述了此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是由Clara细胞分泌的一种组织特异性蛋白,其相对分子量为16000,故称之为CC16,近年来... 人克拉拉细胞(Clara Cell)最早由Kolloker发现存在于细支气管黏膜上,后由MaxClara详细描述了此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是由Clara细胞分泌的一种组织特异性蛋白,其相对分子量为16000,故称之为CC16,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发现Clara细胞作为支气管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16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肺部疾病 支气管干细胞 支气管黏膜 形态学特征 特异性蛋白 相对分子量
下载PDF
配网自动化仿真系统智能重合器与分段器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满宇航 魏金军 马永光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12期40-44,共5页
针对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故障隔离,设计了重合器、分段器的智能控制器。基于ATMEGA16单片机与ATT7026C多功能基波谐波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讨论了控制器的软、硬件的实现问题。详细介绍了ATMEGA16单片机通过SPI接口与ATT7026C进行通信,获... 针对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故障隔离,设计了重合器、分段器的智能控制器。基于ATMEGA16单片机与ATT7026C多功能基波谐波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讨论了控制器的软、硬件的实现问题。详细介绍了ATMEGA16单片机通过SPI接口与ATT7026C进行通信,获取分相电压、电流值,并通过TI公司生产的Zigbee芯片CC2530进行无线组网,实现实时传输数据,按照配网自动化的要求进行跳闸,并根据现场要求,按工作人员预设值进行合闸与判断,以达到自动故障诊断和智能故障隔离的目的。与传统以电磁型继电器组成的重合器、分段器逻辑电路相比,具有可与上位机自由通信、可远程复位、故障发现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为电力电子领域重合器、分段器的智能控制器的硬件实现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所设计电路与程序均已在配网自动化仿真系统中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自动化 分段器 重合器 ATME GA16 ATT7022B cc2530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C16水平的变化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佛全 傅华群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肺源性抗炎因子CC16在内毒素 (LPS)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及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的影响。方法  6 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rhGh预处理组 (rhGh组 )和无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 (NS组 )。经rhGh或无菌NS连续预处理 7d后 ,... 目的 探讨肺源性抗炎因子CC16在内毒素 (LPS)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及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的影响。方法  6 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rhGh预处理组 (rhGh组 )和无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 (NS组 )。经rhGh或无菌NS连续预处理 7d后 ,各组动物又分为两个亚组 ,即LPS伤前组 (LPS 0h组 )和LPS致伤组 (LPS2 4h组 )。LPS2 4h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射 5mg/kg体重LPS ,于注射LPS后 2 4h收集肺行病理学观察 ,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用Westernblot法半定量分析其中的CC16含量。LPS 0h组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LPS ,余处理同LPS致伤亚组。结果 LPS注射后 2 4h两组动物均出现明显的炎性肺损伤 ,BALF中CC16水平较LPS注射前明显降低 ,同时间点两组大鼠CC1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肺源性抗炎因子CC16水平下降可能是LPS致ALI的发病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cc16 重组人生长激素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中CC16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文志 刘春涛 +4 位作者 王曾礼 罗凤鸣 章晓红 张杰 刘小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中CC16mRNA及其蛋白水平与肺内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经支气管接种制备小鼠感染模型,肺组织切片病理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了解炎症反应程度,RT-PCR检测CC16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中CC16mRNA及其蛋白水平与肺内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经支气管接种制备小鼠感染模型,肺组织切片病理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了解炎症反应程度,RT-PCR检测CC16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CC16蛋白质水平。结果 接种细菌后24h肺内炎症反应最明显,CC16表达水平最低;至72h炎症反应减弱,CC16水平有所恢复。结论 CC16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同时亦可能对抗炎症反应所致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cc16 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