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贵州发酵米粉与新玉米中椰毒伯克氏菌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桂兰 许成栋 +2 位作者 赵松华 张莹 陈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了解我省发酵食品与新收玉米中椰毒伯克氏菌及米酵菌酸的污染情况 ,对贵州省 9个地区的 10 4份发酵米粉类食品与 1986年新收未入库的 53份玉米样品进行调查。对分离的 3株可疑菌 ,3份可疑食品进行确证试验 ,并对 3起因椰毒伯克氏菌污... 为了解我省发酵食品与新收玉米中椰毒伯克氏菌及米酵菌酸的污染情况 ,对贵州省 9个地区的 10 4份发酵米粉类食品与 1986年新收未入库的 53份玉米样品进行调查。对分离的 3株可疑菌 ,3份可疑食品进行确证试验 ,并对 3起因椰毒伯克氏菌污染食品产生米酵菌酸所致的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毒样品中检出椰毒伯克氏菌及米酵菌酸 ,经细菌学鉴定、菌株产毒试验、动物毒性试验、中毒样品水浸液的动物毒性试验证实其中毒均系椰毒伯克氏菌污染食品产生米酵菌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玉米 椰毒伯克氏菌 米酵菌酸 污染调查 贵州 食品卫生检验
下载PDF
一种固氮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表型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管福来 陶元勇 +1 位作者 李赫 赵乃昕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对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有关的4株重要的菌株进行表型性状描述,以证明它们是同一个菌种。方法着重用传统的底物利用试验和GC及专用软件(Sherlock系统6.1)分析菌细胞的脂肪酸,做全面的表型描述。结果 4株菌的3... 目的对与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有关的4株重要的菌株进行表型性状描述,以证明它们是同一个菌种。方法着重用传统的底物利用试验和GC及专用软件(Sherlock系统6.1)分析菌细胞的脂肪酸,做全面的表型描述。结果 4株菌的30项生化反应完全一致,170项底物利用试验95%一致,12种脂肪酸及脂肪酸组合基本一致;4株菌都是固氮菌。结论 4个株菌为同一个菌种,都可称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 酵米面食物中毒菌 底物利用试验
原文传递
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新发现的固氮菌及其简易鉴定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乃昕 彭效祥 +2 位作者 高淑萍 朱长义 朱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验证椰毒霍尔德氏菌 (伯克氏菌 )的固氮能力并提出此菌的简易鉴定方法。方法 用无氮的无机盐基础培养基 (MBM) ,以葡萄糖为碳源 ,以微量接种此菌连续多次传代 ,与已知的非固氮菌和固氮菌进行比较。用 5项组合试验 (固氮、OF、脂... 目的 验证椰毒霍尔德氏菌 (伯克氏菌 )的固氮能力并提出此菌的简易鉴定方法。方法 用无氮的无机盐基础培养基 (MBM) ,以葡萄糖为碳源 ,以微量接种此菌连续多次传代 ,与已知的非固氮菌和固氮菌进行比较。用 5项组合试验 (固氮、OF、脂粒染色、氧化酶、黄色素 )鉴定此菌。结果 全部 18株椰毒伯克氏菌能在无氮MBM上多次传代仍旺盛生长 ,比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存活更长 ;5项试验 ,椰毒伯克氏菌呈独特的表型特征 ,与对照的 13株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鉴别。结论 椰毒伯克氏菌为固氮菌 ,5项试验鉴定法可以准确简易地鉴定此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伯克氏菌 固氮 鉴定试验 椰毒霍尔德氏菌 葡萄糖 黄色素 固氮菌
下载PDF
一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致死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健 张强 +7 位作者 赵凌国 陈凤萍 黎琅文 姜华 李浩 邱燚 徐宝学 雷蕾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 调查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快速检测确定致病因子,根据致病因子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及食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样及检测结果,判定... 目的 调查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快速检测确定致病因子,根据致病因子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及食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样及检测结果,判定中毒餐次及食物。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食物与发病之间存在关联,病例发病潜伏期及临床表现符合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留样食物和病例血液检出米酵菌酸。结论 中毒餐次为2020年7月19日晚餐,中毒食物为炒河粉,原因是某食品厂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存在违规操作,使河粉受到细菌污染,细菌增殖并产毒,导致此次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酵菌酸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食物中毒分离株的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董银苹 王伟 +2 位作者 江涛 徐进 李凤琴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对1株引起聚集性米酵菌酸中毒的生吊面浆食品样品分离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cocovenenans)DBJ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解析菌株产毒及致病的基因特征。方法提取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 目的对1株引起聚集性米酵菌酸中毒的生吊面浆食品样品分离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v.cocovenenans)DBJ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解析菌株产毒及致病的基因特征。方法提取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DBJ基因组DNA,对菌株进行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完成图,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序列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菌株DBJ基因组由两个染色体(G1和G2)和一个质粒(P)组成,其中两个染色体大小均为4 Mb左右,质粒大小约为300 kb。两个染色体的GC含量也相仿,约为68.0%,质粒则稍低为63.0%。进一步分析发现,G2染色体上存在产米酵菌酸的bon基因簇。遗传进化分析后发现,菌株DBJ在亲缘关系上与加拿大玉米分离株UCD-UG_CHAPALOTE最为接近,两株菌处在同一进化分支。且255株菌种中有31株携带bon基因簇的菌株,较不携带该基因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有明显遗传进化倾向。结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DBJ分离株基因组中携带产米酵菌酸的bon基因簇,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 米酵菌酸 bon基因簇 食物中毒
原文传递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污染调查及其生长与产毒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兵 叶青华 +4 位作者 赵美平 陈维 黄乙卿 吴清平 张菊梅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289,共7页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GC)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调查广州市市售湿米面制品、银耳及木耳中BGC的污染状况,同时掌握在不同培养条件下BGC的生长与...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GC)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调查广州市市售湿米面制品、银耳及木耳中BGC的污染状况,同时掌握在不同培养条件下BGC的生长与产毒规律,依据GB 4789.29-2020对100份食品样品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测定BGC菌株在各培养条件下菌液的OD600值和毒素含量,分析了不同的温度、时间、pH及NaCl浓度下BGC的生长状况与产毒能力。结果表明,100份食品样品中共检出1份(湿木耳)BGC阳性样品,污染率为1%(1/100);BGC的生长与产毒受培养基的影响较大,碱性(pH值为9.5~10.5)与一定渗透压(NaCl质量浓度为0.02~0.04 g/mL)环境下,BGC在马铃薯葡萄糖水中能生长,而在脑心浸液肉汤中几乎不生长,BGC在马铃薯半固体琼脂中的产毒量(231.24μg/mL)远大于BHI半固体琼脂和LB半固体琼脂;BGC适宜生长和产毒的温度为20~37℃、适宜pH值为4~8.5,其中最适生长温度与pH值分别为37℃、6.0,最佳产毒温度与pH值为30℃、7.0;BGC在低温(4~15℃)下仍能存活,且有少量的毒素产生(2.11μg/mL);当NaCl质量浓度为0.005 g/mL时,产毒量从未添加前的139.80降至52.27μg/mL,达到0.04 g/mL时,产毒为0。结果提示,广州市市售木耳中存在BGC污染的风险,在食品加工或贮存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Cl可减少由BGC引起的食物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 污染调查 生长特性 产毒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