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发现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利群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3,I0012-I0014,F0002,F0003,共11页
邺下佛学在北朝晚期达到全盛,并于公元六世纪中期前后取代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中心。自1950年代以来,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尤其是2012年初邺城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最为重... 邺下佛学在北朝晚期达到全盛,并于公元六世纪中期前后取代洛阳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中心。自1950年代以来,河北邯郸邺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尤其是2012年初邺城东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最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邺城地区的主要佛教遗迹、造像的出土情况及时代特征,并就东魏北齐时期邺城造像的材质产地、工匠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城 北朝 佛教造像
原文传递
杭州将台山南观音洞造像调查记略 被引量:7
2
作者 常青 《石窟寺研究》 2019年第1期24-39,共16页
南观音洞是杭州地区重要的一处石窟遗迹,洞内造像始雕于南宋开禧年间,最初的设计包括正壁主尊与胁侍、侧壁下层的十八罗汉与二天王像。到了南宋嘉定年间,信徒们即开始补雕罗汉等像于壁面所剩空间。到了明代仍在补雕。位于上层的文殊与... 南观音洞是杭州地区重要的一处石窟遗迹,洞内造像始雕于南宋开禧年间,最初的设计包括正壁主尊与胁侍、侧壁下层的十八罗汉与二天王像。到了南宋嘉定年间,信徒们即开始补雕罗汉等像于壁面所剩空间。到了明代仍在补雕。位于上层的文殊与普贤像相互对称,或为最初设计,或为后期补做。嘉定之后补雕的诸像,在造像的配置方面多没有统一规划,且题材雷同,有多尊白衣观音与罗汉像,应属个人的不同功德。现存洞内诸像均重塑于1986~1991年,而从'文革'后的幸存残像以及20世纪50年代所拍照片来看,当年的石雕像均已被改作了泥塑像,但应大体延续着原石雕像的题材与基本姿态。而现存洞内的重塑则是大体延续着原有泥塑像的样式。因此,现存的重做塑像也应该大体反映着原像的题材与基本姿态,但风格已非原始面貌。洞内诸像体量小,且均为头身比例不协调的头大身小,应是沿袭了五代、北宋时期杭州地区的民间造像风格,如胜果寺吴越国时期的十八罗汉雕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佛教艺术 佛教 佛教造像 南观音洞 石窟寺 罗汉 南宋
原文传递
龙门隋代和唐代贞观期龛像及其保守与多样风格 被引量:3
3
作者 常青 王振国 《石窟寺研究》 2018年第1期130-165,433,共37页
龙门石窟的唐太宗贞观期龛像,是龙门唐代石窟造像的第一期内容,主要位于宾阳南洞。该窟正壁的一铺五身大像应为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601~636年)所作的功德,代表了当时龙门造像的最高水平。位于宾阳南洞南、北两壁... 龙门石窟的唐太宗贞观期龛像,是龙门唐代石窟造像的第一期内容,主要位于宾阳南洞。该窟正壁的一铺五身大像应为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601~636年)所作的功德,代表了当时龙门造像的最高水平。位于宾阳南洞南、北两壁的几个大龛的地位与技艺也明显高于其周围的众小龛,也应由高官显贵资助、造于贞观年间。其他如众星捧月一般分布在南、东、北壁间的小龛造像的普遍特点是雕凿水平不一,风格多样,且多数小龛造像雕技低劣,衣纹刻法不规范,无任何写实感。根据拥有题记的众多贞观纪年龛的样式与风格,可以将这些龛中的大部分划归贞观时期。此外,零星分布在龙门别的洞窟内外的贞观纪年龛像也表现着类似的特点。纵观唐太宗时期的龙门造像,风格多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时代风格。有些明显继承着北齐、北周、隋代的风尚,有的风格甚至可以上溯到北魏晚期或东魏时期。另外,对一所具体造像龛而言,也往往表现为样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如有的龛中造像兼具北周、北齐风格。有些龛像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带有长安传来的造像新风尚,也就是日后流行于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典型唐代风格。换句话说,龙门贞观期龛像主要表现为以多样的旧风格为主、新旧风格并存、工匠雕刻技艺参差不齐的特点。在全国其他地区发现的唐代贞观纪年龛像风格也是如此。唐代初年中国佛教艺术界的保守性,应与唐高祖与唐太宗二位皇帝对佛教的不提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佛教造像 贞观 唐太宗
原文传递
四川广元千佛崖武周至开元时期佛教造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八木春生 姚瑶(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8,共15页
武周至开元时期(690—740年左右),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活动兴盛。期间,千佛崖诸窟的营建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690至700年代,以第535窟为代表,造像诸形式上可见650年代皇泽寺石窟的强烈影响;第二期为710年代初至720年代前半,形成... 武周至开元时期(690—740年左右),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活动兴盛。期间,千佛崖诸窟的营建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690至700年代,以第535窟为代表,造像诸形式上可见650年代皇泽寺石窟的强烈影响;第二期为710年代初至720年代前半,形成了以第366、513窟为代表的两大造像系统;第三期约从720年代前中期至741年,出现了完全融合第二期两大系统形式的造像风格。这应是广元千佛崖造像体系自立性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周时期 开元时期 广元千佛崖 佛教造像
下载PDF
敦煌捺印佛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璐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4,共9页
敦煌捺印佛像是敦煌版画艺术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中捺印佛像的分析研究,就如何正确辨别捺印佛像,捺印佛像的用途以及捺印佛像演变为雕版印刷术的原因做了探讨。
关键词 敦煌 捺印 佛像
下载PDF
蔡家河与喇嘛帽山千佛院——陕西麟游的两处佛教窟龛造像调查
6
作者 常青 《石窟寺研究》 2015年第1期20-47,451,共29页
本文是陕西省麟游县的两处佛教艺术遗迹考古调查简报。麟游蔡家河摩崖造像共有22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龛像雕造于初唐时期的七世纪下半叶,造像题材有弥勒佛、药师佛、佛与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并昆仑奴,还有西方三圣像与单身的... 本文是陕西省麟游县的两处佛教艺术遗迹考古调查简报。麟游蔡家河摩崖造像共有22龛,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龛像雕造于初唐时期的七世纪下半叶,造像题材有弥勒佛、药师佛、佛与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并昆仑奴,还有西方三圣像与单身的菩萨与坐佛像等。在造像风格方面主要表现为唐高宗时期的特点。第二阶段龛像约造于七世纪末期的武周时期至八世纪初的唐玄宗执政初期,主要是在第一阶段完成以后的崖面插空补凿。造像题材有弥勒佛与二弟子、西方三圣像、一佛二弟子像,以及可能的释迦与多宝佛并立、单身的立佛与立菩萨像等,主要表现唐武周时期的图相特点。第三阶段龛像约造于唐代至北宋,题材有地藏菩萨与毗沙门天王等。蔡家河摩崖造像既表现唐宋时代特色,也有麟游的地方风格。喇嘛帽山的千佛院是麟游地区的另一处重要的佛教遗迹,本文旨在系统地报导千佛院的五处佛教遗迹。它们包括第2号窟唐高宗时期的三坐佛像,中唐时代的八世纪晚期相继雕凿的第4号千佛壁主龛像与第3号大龛的等身立佛像,北宋开凿的第1号龛、第5号的二小龛、第4号千佛壁主龛之外的麟游地方风格浓厚的众小千佛像。这些窟龛造像为我们研究初唐至中唐、北宋时期关中一带的佛教艺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佛教艺术 唐代佛教艺术 麟游 佛教造像 摩崖造像 蔡家河 石窟
原文传递
川西南纸本经图的文旅资源数字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赛兰 李昕昕 龚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09-317,共9页
目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川西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主要目的,对川西南地区以纸本保存的图像文化遗存进行研究和数字化修复,探索其活化的路径和方法。方法从四川冕宁、石棉、九龙、木里、大小凉山等地区采集超过400... 目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川西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主要目的,对川西南地区以纸本保存的图像文化遗存进行研究和数字化修复,探索其活化的路径和方法。方法从四川冕宁、石棉、九龙、木里、大小凉山等地区采集超过400张纸本经图资料,对这些图像文献的宗教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再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与再现,并根据数字化后的文化符号在当地景区进行了设计实践。结论川西南大量的纸本经图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重要艺术价值的民族文化符号。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对这些经图进行重现,并且赋予其现代审美和设计的意味,最终形成以旅游为平台的文化传播产品,是民族文化与旅游行为有机结合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经图 文旅资源 数字化
下载PDF
南诏头囊与西藏、敦煌等地吐蕃缠头渊源考——兼论缠头佛教造像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91,共11页
本文从勘误《蛮书》所载南诏王红色头囊的对应图像入手,考订了以往对《南诏图传》梵僧头饰文图对应和意涵释读的错误。结合对卫藏、敦煌、藏东等地吐蕃缠头佛教造像的梳理,厘清了南诏大理国头囊的正确图像和形制特征,证实了《南诏图传... 本文从勘误《蛮书》所载南诏王红色头囊的对应图像入手,考订了以往对《南诏图传》梵僧头饰文图对应和意涵释读的错误。结合对卫藏、敦煌、藏东等地吐蕃缠头佛教造像的梳理,厘清了南诏大理国头囊的正确图像和形制特征,证实了《南诏图传》中梵僧红色头饰“赤莲冠”为南诏头囊原型,其源头为吐蕃缠头。吐蕃缠头佛教造像对南诏大理国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头囊 《南诏图传》 吐蕃缠头 赤莲冠 佛教造像
下载PDF
东晋写本《杂阿毗昙心论》背印佛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方晓阳 吴丹彤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7,17,共8页
对东晋写本《杂阿毗昙心论》背面的佛像从印制地点、时间、工艺、模拟实验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佛像印制地点为敦煌,印刷时间为北周,印刷工艺为雕版印刷。初步推定该佛像为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关键词 东晋 《杂阿毗昙心论》 佛像 北周 雕版印刷
下载PDF
北宋东京城寺院反映的佛教发展情况
10
作者 车星璇 《石窟寺研究》 2020年第1期106-138,共33页
本文建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了北宋东京城内寺院的相关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当时佛教发展情况。认为除宋徽宗朝以外,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没有受到大的阻碍,东京城内寺院分布呈现出自然发展状态。寺院内造像与壁画体现的思想... 本文建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了北宋东京城内寺院的相关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当时佛教发展情况。认为除宋徽宗朝以外,北宋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没有受到大的阻碍,东京城内寺院分布呈现出自然发展状态。寺院内造像与壁画体现的思想和信仰丰富多样,反映了人们注重现实利益的情况。这一时期寺院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佛教世俗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东京城 佛教寺院 佛教图像
原文传递
唐代小雁塔北门楣图像的构图特点与艺术特征
11
作者 王乐庆 《文博》 2017年第5期70-76,共7页
小雁塔是西安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位于现西安博物院院内荐福寺遗址南北中轴线上大雄宝殿以北、白衣阁以南的核心位置。在塔的底层南北门楣上,遗留有唐代佛教题材的线刻图像和明代文人雅士题刻的题记文字,在证明小雁塔的原真性和文化... 小雁塔是西安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位于现西安博物院院内荐福寺遗址南北中轴线上大雄宝殿以北、白衣阁以南的核心位置。在塔的底层南北门楣上,遗留有唐代佛教题材的线刻图像和明代文人雅士题刻的题记文字,在证明小雁塔的原真性和文化遗存延展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小雁塔的历史演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雁塔 门楣 佛教图像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苏轼凤翔诗所见下马碛及南山僧人形象考
12
作者 党永辉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110-114,共5页
苏轼凤翔诗中有两首述及斜谷一带的地理,其中下马碛在诗中颇为关键,却莫详其地,不利于苏诗之准确解读。以传世文献与遗址调查相互印证,可以断定下马碛位于今岐山县蔡家坡镇、枣林镇与眉县常兴镇交界处,而怀贤阁在下马碛南、斜谷北、五... 苏轼凤翔诗中有两首述及斜谷一带的地理,其中下马碛在诗中颇为关键,却莫详其地,不利于苏诗之准确解读。以传世文献与遗址调查相互印证,可以断定下马碛位于今岐山县蔡家坡镇、枣林镇与眉县常兴镇交界处,而怀贤阁在下马碛南、斜谷北、五丈原东。下马碛在后来的沿袭与弃用则是造成讹误的主要原因。在苏轼凤翔诗地理考据中,下马碛及其相关地理位置的指认不仅可以修正苏轼诗文整理中的不足和讹误,还能够厘清苏轼在南山一带的行迹及所见僧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凤翔诗 下马碛 僧人形象
下载PDF
论寺院佛教图像的宗教意蕴及影响
13
作者 高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寺院图像作为佛教文化的物质实体,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内涵,是佛教观念、情感、精神与艺术形式的结合物。其宗教意义的建构主要是依经行事,借助图像叙事的方式,把佛经故事转化成具体直观的视觉图像,来辅助佛教传播经义。它内在的宗教象征... 寺院图像作为佛教文化的物质实体,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内涵,是佛教观念、情感、精神与艺术形式的结合物。其宗教意义的建构主要是依经行事,借助图像叙事的方式,把佛经故事转化成具体直观的视觉图像,来辅助佛教传播经义。它内在的宗教象征、隐喻之义,发挥着弘扬佛法、摄心去妄、觉醒悟道的功用。为营造强烈的宗教氛围,佛教图像遍布寺院,摄人心魄,气象万千,构造出统一、连续、宏大的图像空间,实现了寺院视觉层面的占有。在文化传播上,寺院佛教图像能直接触动观者内在的想象与感知,促使其觉悟图像之意,产生深层次的宗教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 佛教图像 宗教意蕴
下载PDF
浅谈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中的玄学之风
14
作者 李沫 李妍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中期的佛教造像中流行一种"秀骨清象"的造像艺术风格。它表现的是当时玄学清谈家所崇尚的道骨风韵,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佛教与玄学融合交流的重要的时期,而佛教造像玄学化的重要标志即佛教造像的&qu... 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中期的佛教造像中流行一种"秀骨清象"的造像艺术风格。它表现的是当时玄学清谈家所崇尚的道骨风韵,这个时期正是南北朝佛教与玄学融合交流的重要的时期,而佛教造像玄学化的重要标志即佛教造像的"秀骨清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骨清象 玄学 佛教 佛像
下载PDF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3,共18页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第169窟 西秦佛教图像 犍陀罗文化 梵天 执金刚力士
下载PDF
天门·天宫·兜率天宫——敦煌第275窟弥勒天宫图像的来源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志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 四川、陕北、河西本土汉晋以西王母为主神的天门图像、长江流域汉晋佛像和犍陀罗弥勒天宫等,促成了敦煌第275窟北凉弥勒天宫图像的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流行并影响云冈。中土早期弥勒天宫图像的形成是犍陀罗佛像与汉地西王母神灵信仰传统的契合,也是佛教艺术中国本土化的早期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 汉晋佛像 敦煌第275窟阙形龛 弥勒天宫
下载PDF
中国古代石雕论--石兽、石人与石佛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松日奈子 杨效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91,共13页
In China,during the Han dynasty,large-scale,three-dimensional stone sculpture appeared.Stone animals and stone human figures were erected in front of tombs and on their approach routes.Chinese art,which had long loath... In China,during the Han dynasty,large-scale,three-dimensional stone sculpture appeared.Stone animals and stone human figures were erected in front of tombs and on their approach routes.Chinese art,which had long loathed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body,began to turn towards the human body.However,these stone human figures were cloaked in thick garments,and their expression was nothing more than generalized surface treatments.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5th century,Chinese stone sculpture met an unprecedented foreign influence in its encounter with Buddhist art,and there wa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figural sculpture viaBuddhist sculptures.In the Tang dynasty,a Chinese style of Buddhist sculpture,fitted with both bodily expression and decorative qualities,matured.On the other hand,the erection of stone sculptures and steles spread in the general classes and in regional areas,given the undercurrent of China’s native preference for,and reverence of,jade.Chinese stone sculpture developed amidst a repetition of being greatly swayed by the "foreign" and held back by the ’traditiona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one sculpture,it was always foreign cultures that brought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birth of new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雕 石兽 石人 石佛
下载PDF
吴越国石刻佛教造像的造型及组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赖天兵 《石窟寺研究》 2019年第1期155-190,共36页
晚唐五代中国佛教重心开始南移,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十世纪东南吴越国石刻佛教造像的造型及其尊像组合,归纳造像特征,指出五代宋初的吴越国首府杭州流行着一种富有地域、时代性的佛教造像样式('杭州样式')。
关键词 吴越国时期 石刻佛教造像 杭州造型 尊像组合
原文传递
关于藏传佛教图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清凡 《西藏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55-63,共9页
藏传佛教图像是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在对相关资料作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藏传佛教图像的基础文献、研究史上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密教图像研究状况予以回顾和评介,并就藏传佛教图像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略作探讨。
关键词 藏传佛教图像 研究 回顾 思考
下载PDF
武威博物馆藏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陀 常红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9,I0006-I0008,共12页
论文通过对武威博物馆藏的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特征及其背景的分析,并对照敦煌第465窟及相关造像义理与风格,否定了这组塑像制作于明代说,其制作之地极可能是在13世纪中期的西藏,并证实了它们在汉藏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武威塑像似乎... 论文通过对武威博物馆藏的喜金刚与大黑天金铜造像特征及其背景的分析,并对照敦煌第465窟及相关造像义理与风格,否定了这组塑像制作于明代说,其制作之地极可能是在13世纪中期的西藏,并证实了它们在汉藏关系史上的重要意义:武威塑像似乎与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有着密切关系,萨班极有可能在举行喜金刚坛城仪轨时使用过这组金铜佛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金铜佛 喜金刚 大黑天 敦煌第465窟 汉藏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