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族佛寺教育之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科 刀福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佛寺教育的主要特点,简要地分析了佛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它对傣族社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傣族地区发展佛寺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 德宏 傣族 佛寺教育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教育世俗化与边疆文化安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张志锋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傣族佛寺教育是傣族传统的教育手段,对于傣族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地处边疆地区的傣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以往对傣族文化研究多关注南传佛教文化、傣族民族教育以及西南边疆文化安全,多涉及... 傣族佛寺教育是傣族传统的教育手段,对于傣族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地处边疆地区的傣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以往对傣族文化研究多关注南传佛教文化、傣族民族教育以及西南边疆文化安全,多涉及宗教渗透,但这些社会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南传佛教佛寺教育通过自身桥梁纽带作用把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南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傣族文化统一体。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社会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使得傣族佛寺教育出现了世俗化现象,佛寺教育发展呈现出与世俗教育分离、去超验性(祛魅化)和私人化的特点,解构着傣族群体的传统观念,为异质文化元素的进入提供了契机,从而影响了西南边疆傣族地区的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佛寺教育 边疆文化安全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孟连县芒沙村佛寺教育探析
3
作者 张智林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长期居住在云南西南部,主要信仰南传佛教,而佛寺作为信仰的主要载体,其传统功能主要是祭祀诵经、教育教化,以一种教育空间的形式展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群观念的转变,当代的佛寺功能已从传统教育空间... 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长期居住在云南西南部,主要信仰南传佛教,而佛寺作为信仰的主要载体,其传统功能主要是祭祀诵经、教育教化,以一种教育空间的形式展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群观念的转变,当代的佛寺功能已从传统教育空间转变为象征符号,这种转变的过程同时反映出佛寺作为符号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文章在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中论证佛寺教育的象征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教育 象征符号 学校教育
下载PDF
傣族佛寺教育存在原因的文献分析
4
作者 张志锋 李杰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我国南传佛教的主要信仰地区,傣族居民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而南传佛教的佛寺教育正是傣族人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直到今天仍然被广大傣族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佛寺教育的繁荣与延续主要与其高度的灵活性、内容的...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我国南传佛教的主要信仰地区,傣族居民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而南传佛教的佛寺教育正是傣族人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直到今天仍然被广大傣族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佛寺教育的繁荣与延续主要与其高度的灵活性、内容的实用性以及近现代民族教育方针的影响有关。通过回顾对南传佛教佛寺教育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长期存在于傣族社会的可能原因,为傣族佛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教育 存在原因 西双版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