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家俊 廖坚文 +5 位作者 张振伟 李征 黄明龙 陈泽华 庄加川 余少校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临床现象,探讨其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建立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确立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并对36指仅吻合单根动脉存活的指尖再植进行总结。结果实验证实该流体力学试验模... 目的分析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临床现象,探讨其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建立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确立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并对36指仅吻合单根动脉存活的指尖再植进行总结。结果实验证实该流体力学试验模型的成立。临床上36指指尖再植,存活34指,失败2指,成活率为94.5%。再植术后2周彩色超声检查证实:仅吻合单根动脉吻合口的近端侧支存在回流。结论仅吻合单根动脉指尖再植存活机制主要是动脉吻合口近端的侧支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再植术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贺杰 漆正堂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8年第6期34-37,共4页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该技术在人体成分的测量、血液及血流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可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借鉴;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EIT)为无创、实时、... 生物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提取人体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该技术在人体成分的测量、血液及血流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可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借鉴;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EIT)为无创、实时、动态地监测运动人体器官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体成分 血流动力学 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 运动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振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4期106-107,116,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探讨。方法选4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或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Ⅱ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每组20例。两组病人全麻的诱导、维持方法相同,Ⅰ组...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探讨。方法选4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或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Ⅱ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每组20例。两组病人全麻的诱导、维持方法相同,Ⅰ组病人术中间断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观察麻醉、苏醒期间心率、血压的变化和苏醒期苏醒质量及并发症。结果Ⅰ组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Ⅱ组平稳(P<0.05),苏醒及清醒快,且并发症少。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 上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璟洁 关正 +5 位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卜宁 杜赟 姚丽 王虎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观察粥样斑块的部位、性质,比较两组管腔内径、SPV、EDV以及RI。结果BIF、CCA、ICA斑...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观察粥样斑块的部位、性质,比较两组管腔内径、SPV、EDV以及RI。结果BIF、CCA、ICA斑块的发生率依次是60.4%、29.2%和10.4%;软斑、硬斑及扁平斑、溃疡斑的发生率依次是58.3%、34.4%和7.3%。两组CCA和ICA内径及SPV无显著性差异:在CCA有斑块组EDV显著低于无斑块组,而RI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在ICA两组EDV及R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祥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依次是BIF,CCA,ICA;斑块性质依次为软斑,硬斑及扁平斑,溃疡斑。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导致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强心滴丸对正常大鼠心肌收缩及左室后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炜宁 张烨 程丑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强心滴丸对正常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及左室后负荷的影响。方法: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组动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强心滴丸混悬液、地高辛溶液、生理盐水。并于注射药物前及给药后15、30、60、90min分别记录... 目的:观察强心滴丸对正常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及左室后负荷的影响。方法: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组动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强心滴丸混悬液、地高辛溶液、生理盐水。并于注射药物前及给药后15、30、60、90min分别记录动物LVP、BP、ECG波形。全部实验结束后,通过微分转换得dp/dt曲线,通过压力信号处理器得(dp/dt)p-1曲线,通过X-Y轴转换得LVP-(dp/dt)p-1,并经放大后测量记取左室内压峰值(LVSP)、动脉收缩压(SA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实测心肌收缩成分最大缩短速率(Vpm)。结果:强心滴丸能明显升高正常大鼠的LVSP、+dp/dtmax、Vpm、明显降低正常大鼠的SAP。结论:强心滴丸能增强正常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减轻其心脏后负荷,从而增加其心排出量,改善其心泵功能,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滴丸 大鼠 心肌收缩 左室后负荷 血流动力学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与丙泊酚TCI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涛 王在义 +1 位作者 伍湘伊 徐桂萍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 目的:观察七氟醚靶控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维持的临床规律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求靶控下的药物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20~60岁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P组(丙泊酚)常规实施全凭静脉TCI靶控麻醉;S组(七氟醚),实施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BIS值40)。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T2)、15(T3)、30(T4)45(T5)、60(T6)、90(T7)、120(T8)min时的、MBP、HR、;Sev组患者加记各个时点的七氟醚IT、ET的MAc值。结果:T2点两组均比T1降低(P〈0.05),S组高于P组(P〈0.05),两组比较T3至T7无显著性差异(P〉0.05);S组T3至T7各点ET值无统计学差异,ET%:2.46,约1.4MAc。结论:(1)七氟醚诱导较静脉麻醉诱导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2)低流量七氟醚靶控吸入麻醉维持平稳,调控简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低流量 靶控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全身热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鲍升学 童建成 +3 位作者 袁建国 杜中东 黄云峰 董玲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4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全身热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患者 38例 ,观察体外循环全身热疗中的升温期、平台期、降温期对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温度升高对病人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影响 ,主要为血压下降、心率上升 ...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全身热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患者 38例 ,观察体外循环全身热疗中的升温期、平台期、降温期对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 温度升高对病人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影响 ,主要为血压下降、心率上升 ,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体外循环全身热疗对病人血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影响 ,但只要维持适度的麻醉和采用必要的血管活性药物及有效的监测是可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顺利完成体外循环全身热疗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热疗 体外循环 病人 心率 血压 血流动力学 人血 影响 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
下载PDF
经颅多谱勒对偏头痛患者间歇期的血液动力学检测研究
8
作者 仲云霞 陆爱晶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8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TCD)对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偏头痛患者经TCD直接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TCD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血液速度加快65例,血液速度减慢7例,血流速度正常14例中,存在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者5...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TCD)对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偏头痛患者经TCD直接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TCD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血液速度加快65例,血液速度减慢7例,血流速度正常14例中,存在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者5例。伴有频谱形态改变者42例,血流音粗糙或高调者51例。对照组中血流速度加快5例,减慢者1例,频谱形态改变者2例,血流音粗糙3例,两组间TCD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TCD能较好地反映偏头痛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偏头痛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能提供较好的帮助,且检测无痛、无创伤能反复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偏头痛 间歇期 多谱勒
下载PDF
全麻患者导尿时机和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9
作者 葛铭华 戴泓 陈肖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通过全麻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探讨其对插尿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尿管刺激症引起躁动的影响,从而减轻导尿不良反应,降低护理难度。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麻醉后实施导尿术)、B组(... 目的通过全麻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探讨其对插尿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尿管刺激症引起躁动的影响,从而减轻导尿不良反应,降低护理难度。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麻醉后实施导尿术)、B组(麻醉加局麻后实施导尿术)和C组(麻醉前实施导尿术),比较3组患者插尿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插尿管成功率和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结果插尿管时,A和B组患者SPB、DBP、HR及插尿管一次成功率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加局麻后行导尿术可明显降低患者插尿管时的心血管反射,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及苏醒期患者对尿管刺激的耐受性,减少躁动,降低了护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 血流动力学 全麻 躁动
原文传递
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阻滞用于食道癌根治术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任元华 王义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4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持硬复合全麻用于食道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全麻作比较。方法1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I组持硬复合全麻;II组:全麻组,观察心率、血压的术前、术中、术毕变化及吸入麻醉剂浓度。结果I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均低... 目的观察持硬复合全麻用于食道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全麻作比较。方法1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I组持硬复合全麻;II组:全麻组,观察心率、血压的术前、术中、术毕变化及吸入麻醉剂浓度。结果I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均低于术前,且术中失血少于II组。结论持硬复合全麻用于食道癌手术较全麻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硬复合全麻 全麻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傅磊 祁宝成 《海峡药学》 2015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4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4d为1个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4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4d为1个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5%VS 81.94%,P<0.05);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和红细胞黏度均有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参麦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下载PDF
针刺曲池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鸿波 闫禹竹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7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穴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健康志愿者40例,针刺被测者的双侧曲池穴,在针刺前、入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 目的:探讨针刺曲池穴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健康志愿者40例,针刺被测者的双侧曲池穴,在针刺前、入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CD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针刺曲池穴,入针时和行针时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快,但出针时、出针后血流速度无显著变化,搏动指数(PI)的变化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曲池穴能增加大脑中动脉血流量,但其后遗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曲池穴 脑血流动力学 针刺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莹 李刚 +1 位作者 薛建伟 李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引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不同。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奎硫平和氯丙嗪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TC-2021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比较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服用奎...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氯丙嗪引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不同。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奎硫平和氯丙嗪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TC-2021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比较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服用奎硫平前后脑内大动脉平均血流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服用氯丙嗪后脑内大动脉平均血流数值显著下降。治疗8周后,氯丙嗪组脑内大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奎硫平组。结论:奎硫平对脑部大血管无明显舒张作用,对血压无显著影响,是一种安全的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4
作者 许廷斌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1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1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5天,每组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qd,治疗前后检测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2~2.25,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t=3.55~4.37,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改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颈内动脉系统TIA 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流线法的轴流式心室辅助血泵叶片的设计
15
作者 杨俊培 刘晓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4年第4期226-230,共5页
设计轴流式血泵叶片,并在三维绘图软件中进行建模,为流体动力学分析(CFD)和实体加工做准备。应用流线法,依据线性修正环量分布规律和翼型加厚规律,合理选择叶片进出口冲角,通过给定血泵流量和扬程,获得绘制翼型叶栅的数据参数,应用绘图... 设计轴流式血泵叶片,并在三维绘图软件中进行建模,为流体动力学分析(CFD)和实体加工做准备。应用流线法,依据线性修正环量分布规律和翼型加厚规律,合理选择叶片进出口冲角,通过给定血泵流量和扬程,获得绘制翼型叶栅的数据参数,应用绘图软件进行建模。对翼型叶栅工作面和背面曲线点数据进行处理,在UG NX中完成了血泵叶片的建模。与升力法设计相比,应用流线法设计轴流式血泵叶片,减少了凭经验修正产生的误差,减小了叶片的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血泵 流线法 升力法 翼型叶栅 UG NX 计算流体力学(CFD)
下载PDF
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
16
作者 张磊艺 范修来 张国阳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以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用依那普利(Enalapril)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用药后30分,血液动力学各参数即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心输出量(CO)增加11%。总外周阻力(SVR)下降15%,... 本文以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用依那普利(Enalapril)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用药后30分,血液动力学各参数即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心输出量(CO)增加11%。总外周阻力(SVR)下降15%,总肺阻力(TPR)下降21.4%。于药后6h 作用未消失。提示整体条件下,依那普利对心功能的改善,主要通过影响负荷状态,增加心肌灌注,增加心输出量,减轻充血性心衰和休克的程度,以产生有益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心肌梗塞 血液动力学 心力衰竭
下载PDF
62例脑鸣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玲云 周利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11期122-122,共1页
目的:分析就诊脑鸣患者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利用TCD观察脑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7月神经科门诊筛选主诉为脑呜,且无其它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62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s环和椎一基底... 目的:分析就诊脑鸣患者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利用TCD观察脑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7月神经科门诊筛选主诉为脑呜,且无其它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62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s环和椎一基底动脉各血管。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占48.39%;女性32例,占51.61%;有血流变化者38例,占61.29%,其中男性20例,占男性就诊人数的66.67%;女性18例,占女性就诊人数的56.25%。血流改变率最高的为51—60岁之间的患者,为12例,占75.00%。结论:脑呜一般发生在41—60岁年龄段的人群,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脑鸣患者普遍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脑鸣与耳呜在脑血流动力举变化方面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鸣 TCD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