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及生物被膜形成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洋 张欣 +7 位作者 夏雨婷 赵瑞利 李颖 张振洲 于恩远 曾君 张湟溆 刘湘荃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25-32,共8页
为了研究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本试验检测了抗菌肽(T-La(FS)、RGD-T-La(FS)、T-La(S)、RGD-T-L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对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以及生物被膜... 为了研究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本试验检测了抗菌肽(T-La(FS)、RGD-T-La(FS)、T-La(S)、RGD-T-L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对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icaA,fib)进行检测;检测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中胞外蛋白含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其生物被膜的形态及结构。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菌球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以及生物被膜相关基因(icaA,fib)PCR结果为阳性;扫描电镜观察抗菌肽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荧光定量PCR法结果表明,抗菌肽作用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基因的转录水平;抗菌肽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胞外蛋白合成与分泌。因此,抗菌肽主要通过影响生物被膜胞外蛋白合成与分泌和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抗菌肽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雁京 刘原 +6 位作者 柯蕊 和平 张立然 杨妮 敬蓉 马淑珍 刘聪蕊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66.13%的鲍曼不动杆菌可形成生物被膜...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66.13%的鲍曼不动杆菌可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csuC、csuD、csuE、bap、bfms及aba I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7.9%、91.1%、79.0%、50.8%、70.2%、60.5%.除csuC、abaI基因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阳性株csuD、csuE、bap、bfms基因阳性率高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阴性株(P<0.0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csuD、csuE、bap、bfms基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春妹 张能华 +3 位作者 傅跃青 陈兴英 金烨 沈晓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2期1717-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替加环素及亚生物膜清除浓度替加环素对MRSA生物膜的作用,RT-PCR法检测分析不同浓度替加环素作用下MRSA生物膜形成量与生物膜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亚抑菌浓度的替加环素(1/8、1/4、1/2、1MIC)对MRSA作用下可显著抑制MRSA体外生物膜形成,所有检测的菌株在亚抑菌浓度的替加环素作用下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均降低。亚生物膜清除浓度的替加环素对膜有微弱的消除作用,1/2、1/4、1/8MBEC替加环素的消除作用没有差异性(P>0.05)。生物膜形成量和其基因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亚抑菌浓度、亚生物膜清除浓度的替加环素均可抑制MRSA生物膜的形成,菌株间存在差异性,不同浓度替加环素作用下产生的生物膜量有所不同,抑制比例也不同,生物膜形成量和其特定基因表达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浓度替加环素作用于MRSA生物膜的机制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生物膜相关基因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菌株生物膜相关基因分析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东迅 王艳 +5 位作者 马爱静 王毅 刘凯 刘东鑫 王和 叶长芸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5期387-393,共7页
目的了解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菌株与其他血清型菌株的生物膜相关基因和抗生素耐药性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9个生物膜相关基因全长扩增测序分析,并与参考菌株EGD-e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变异情况;根据K-B纸片法对选... 目的了解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菌株与其他血清型菌株的生物膜相关基因和抗生素耐药性是否有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9个生物膜相关基因全长扩增测序分析,并与参考菌株EGD-e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变异情况;根据K-B纸片法对选取的实验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1/2c血清型菌株的fla 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141位点发生突变,其他血清型菌株则没有,1/2c血清型菌株在prf A基因编码的89氨基酸位点、lux S基因编码的112和140氨基酸位点都不发生突变,其他血清型菌株则发生突变。78.43%的1/2c血清型菌株对头孢西丁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利福平和呋喃妥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不同血清型单增李斯特菌的fla A、lux S、prf A 3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某些位点突变有一定的规律性;1/2c血清型单增李斯特菌对某些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血清型 生物膜相关基因 点突变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和厚朴酚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 被引量:19
5
作者 乔瑞红 谢鲲鹏 谢明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6-1272,共7页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NK)抑制MRSA生物被膜(BF)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TC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BF的形成和成熟BF的抑制作用;刚果红平板法定性检测了HNK对PIA合成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eDNA释放量的影响;RT-PC...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NK)抑制MRSA生物被膜(BF)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TC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BF的形成和成熟BF的抑制作用;刚果红平板法定性检测了HNK对PIA合成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eDNA释放量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了HNK对供试菌株icaA、cidA以及agrA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HNK对MRSA 41573 BF的形成和成熟BF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HNK抑制MRSA 41573 BF形成的MIC和MBC分别为10μg/mL和20μg/mL;抑制成熟BF的MIC和MBC分别为50μg/mL和100μg/mL。当用亚抑菌浓度的HNK与万古霉素联合作用后,可显著提高成熟BF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HNK能显著抑制PIA的合成,且呈浓度剂量依赖。HNK能抑制供试菌株eDNA的释放量,其中1/8 MIC的HNK作用供试菌株16 h后,与对照组相比,e DNA的释放量降低了28.3%。HNK可抑制供试菌株BF形成的相关基因,其中1/2 MIC的HNK作用供试菌株16 h后,与对照相比,icaA的表达量降低了59.1%,cidA的表达量降低了56%,agrA的表达量降低了72.3%。【结论】HNK能显著抑制MRSA 41573 BF的形成,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icaA和cidA基因表达量,影响PIA和eDNA的合成,进而抑制BF的形成。此外HNK也可通过调控细菌的QS系统影响BF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MRSA41573 和厚朴酚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纠敏 闫鹏 +1 位作者 李晶晶 汪伦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5-1571,共7页
【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及加工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膜,引起食品腐败和疾病的传播,威胁食品安全。【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镜... 【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在食品及加工器具表面形成生物膜,引起食品腐败和疾病的传播,威胁食品安全。【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镜观察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刚果红平板法定性检测冬凌草甲素对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合成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冬凌草甲素对供试菌株胞外DNA(eDNA)释放量的影响,RT-PCR技术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供试菌株ica A、cid A、agr A和sar A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PIA的合成,且呈浓度剂量依赖;冬凌草甲素能抑制供试菌株e DNA的释放量,其中1/4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16 h后,与对照组相比,e DNA的释放量降低了48.62%;冬凌草甲素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1/2MIC的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16 h后,ica A、cid A、agr A和sar A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91.6%、94.7%、77.6%和70.4%。【结论】冬凌草甲素通过抑制ica A和cid A基因的表达,影响PIA的合成和eDNA的释放,进而干预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冬凌草甲素 生物膜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基因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伊萨兰 张荣 +4 位作者 王洪志 赵燕英 陈娟 刘骥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9-133,139,共6页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茶多酚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不同菌株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以实验室保存的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4种生物被膜形成...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茶多酚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不同菌株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以实验室保存的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4种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通过微孔板法研究不同浓度茶多酚和Nisin对不同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茶多酚和Nisin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结果表明:14种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中有10种被检出,其中cna、ebp S、fib和ica AD基因检出率为100%,sas C为87.5%、fnb A为68.75%、sas G为68.75%、clf B为68.75%、eno为62.5%,ica BC为56.25%;16株菌株中均不携带bbp、bap、clf A和fnb B基因。16株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但形成能力有差异,其中F23、F44、F58、F64、F71、F86、F107和F109等8株菌株为被膜强形成菌株,F7、F19、F40、F46、F60、F99、F101、F106等8株菌株为被膜弱形成菌株。茶多酚和Nisin对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菌株的MIC范围分别为0.1~0.2 g/L和0.125~1 g/L,茶多酚和Nisin在1/2MIC和1/4MIC浓度下对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明显(p<0.05),且茶多酚抑制效果强于Nisin。本研究结果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 最小抑菌浓度 茶多酚 乳酸链球菌素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钱卫东 沈兰芳 +4 位作者 王婷 李永东 刘婵婵 薛仁政 杨婵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139,共8页
为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其耐药谱,组合利用刚果红平板测试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分析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应用PCR技术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并分析这些... 为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7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其耐药谱,组合利用刚果红平板测试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分析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应用PCR技术检测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并分析这些菌株耐药谱与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其中97.14%的菌株具有耐药性;所有菌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能形成强、中等与弱粘附生物被膜能力的菌株分别占71.43%、18.57%和10%;生物被膜相关基因fnbA、fnbB和clfB的检出率分别为57.14%、20.00%和44.29%;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其耐药谱更广,且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性和生物被膜普遍存在,已成为食品安全中的隐患来源,研究结果为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膜形成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文飞 熊展博 +4 位作者 吴旭光 韩雨希 王红 徐中强 李槿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35-3344,共10页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黄颡鱼病变脏器分别接种EPC细胞与培养基(TSB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分离病原,并通过人工感染回归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表型鉴定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成膜能力及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病变脏器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株(HSY-2),对黄颡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5×10^6 CFU/mL。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分离株HSY-2为简达气单胞菌。其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条件是将细菌接种TSB培养基于30℃培养静置96 h,可形成中等强度的生物膜。同时,分离菌株携带气单胞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D编码基因glpD、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基因luxS和LuxI家族蛋白同系物编码基因ahyI三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但未检测到甘露糖敏感型血凝素菌毛合成蛋白Q编码基因。【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简达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并且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简达气单胞菌感染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达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生物膜形成能力 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鹏飞 王婷 +2 位作者 钟楠 张伟松 王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49,共9页
为了解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携带情况。采用刚果红琼脂法和96孔板法测定22株食源性MRSA菌株(包括:原料乳分离株4株,鸡肉、速冻水饺和即食食品分离株各6株... 为了解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携带情况。采用刚果红琼脂法和96孔板法测定22株食源性MRSA菌株(包括:原料乳分离株4株,鸡肉、速冻水饺和即食食品分离株各6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通过PCR方法对MRSA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15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22株MRSA菌株中,刚果红琼脂法和96孔板法分别检测出21株(95.45%)和22株(100.00%)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96孔板法测定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弱、中等和强的检出率分别为54.55%、40.91%和4.55%。MRSA菌株生物被膜相关基因clfA、fib和eno的携带率最高均为95.45%,其次是clfB(90.91%)、fnbB(54.55%)、icaBC和ebpS(都为45.45%)、agr(27.27%)、icaAD和cna(都为22.73%)、fnbA(13.64%),sar,bbp和sigB(都为4.55%)。此外,来自原料乳和即食食品的MRSA菌株较生鸡肉和速冻水饺MRSA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p<0.05)。结果表明,96孔板法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生物膜的形成,而刚果红琼脂法只能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两者的定性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96孔板法定量检测的结果表明食源性MRSA菌株普遍能形成生物被膜,其中存在一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MRSA菌株,同时大部分MRSA菌株不依赖ica途径形成生物被膜,提示产肠毒素MRSA菌株形成生物被膜定植在食品加工过程的环境中,不易清除,成为食品安全中的潜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
下载PDF
冷激条件下预形成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发展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文英 韩乔 +4 位作者 宋雪迎 刘海泉 Pradeep KMalakar 潘迎捷 赵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8,共13页
【目的】生物被膜可附着在食品或医药生物材料表面引起持续性的感染,而现今极少有关于温度变化对预形成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冷激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预形成生物被膜的发展变化。【方法】以改进的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总量... 【目的】生物被膜可附着在食品或医药生物材料表面引起持续性的感染,而现今极少有关于温度变化对预形成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冷激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预形成生物被膜的发展变化。【方法】以改进的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总量,以改进的超声法和Lowry法量化胞外多糖和蛋白质,以RNA试剂盒提取并纯化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基因。同时,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直观显示了冷激条件下预形成生物被膜形态结构的变化,并深入分析了生物被膜结构的变化,以及生物被膜结构参数和基因转录的相关性。【结果】在冷激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总量增加,同时,副溶血性弧菌预形成的生物被膜胞外多聚物的主要成分胞外多糖和蛋白质也逐渐增加,被膜形成相关鞭毛基因和毒力基因的转录活跃。生物被膜的平均厚度(MT)、平均扩散距离(ADD)、孔隙率(P)、生物被膜粗糙度(BR)和均匀性(H)在冷激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这些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而生物被膜结构参数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转录的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因此,4°C和10°C冷激不能完全抑制副溶血性弧菌预形成生物被膜的生长,风险评估人员在制定控制食源性感染风险的战略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激 预形成生物被膜 副溶血性弧菌 被膜相关基因的转录 被膜结构
原文传递
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纪佳丽 刘广锋 +2 位作者 冯娟 杨文斌 管淑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研究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成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尝试从分子水平阐释其抑制菌膜形成的机理.方法以耐药哈维氏弧菌X140701为实验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 目的研究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成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尝试从分子水平阐释其抑制菌膜形成的机理.方法以耐药哈维氏弧菌X140701为实验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采用qRT-PCR检测广藿香对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广藿香对X140701 MIC为31.25 mg/m L(以生药计).0.782 mg/m L广藿香水提物对X140701生物膜抑制率达37.6%;广藿香水提物可使X140701生物膜相关基因lux R、fla B基因表达量上调,lux S、hfq、omp W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广藿香能有效抑制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5个成膜相关基因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广藿香 哈维氏弧菌 成膜相关基因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