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隐忍到反抗:贝特丽采的救赎之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卢路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钦契》是雪莱的五幕诗剧。诗剧女主角贝特丽采命运多舛,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无助的境地。她对于父亲的暴行从隐忍到反抗的过程,也是其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自我救赎,贝特丽采最终在一群懦弱的男人中间擎起了一面反抗暴政的旗帜... 《钦契》是雪莱的五幕诗剧。诗剧女主角贝特丽采命运多舛,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无助的境地。她对于父亲的暴行从隐忍到反抗的过程,也是其实现自我救赎的过程。通过自我救赎,贝特丽采最终在一群懦弱的男人中间擎起了一面反抗暴政的旗帜。在这部诗剧中,诗人以女主角贝特丽采为其代言人,批判了暴政的肆虐、宗教的伪善和法律的不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契》 贝特丽采 隐忍 反抗 自我救赎
下载PDF
解析贝阿特丽丝之“毒”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111-114,130,共5页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代表作。主人公贝阿特丽丝被认为是有毒的妖孽,但是她却无异于常人,也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危害。她的"毒"实际上来源于小说中其他三位主人公——拉帕西尼医生...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代表作。主人公贝阿特丽丝被认为是有毒的妖孽,但是她却无异于常人,也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危害。她的"毒"实际上来源于小说中其他三位主人公——拉帕西尼医生、乔瓦尼以及巴格利欧尼教授内心之恶。贝阿特丽丝之"毒"是他们不愿承认的内心深处的傲慢、情欲、嫉妒的心理投射。贝阿特丽丝之"毒"不仅象征着清教的原罪,也折射了人类内心隐密的罪恶,从中读者可以感受到霍桑对人性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阿特丽丝 《拉帕西尼的女儿》 投射
下载PDF
但丁《天国篇》的空间想象
3
作者 陆扬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5-11,F0003,共8页
但丁随《天国篇》部分手稿呈流亡时期庇护人的《致斯加拉大亲王书》,再度强调诗为寓意说。这一诗学可以上溯到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但丁安排秉承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阿奎那来主持协调信仰与理性的太阳天,可以说适得其所。但丁天国的九重天空... 但丁随《天国篇》部分手稿呈流亡时期庇护人的《致斯加拉大亲王书》,再度强调诗为寓意说。这一诗学可以上溯到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但丁安排秉承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阿奎那来主持协调信仰与理性的太阳天,可以说适得其所。但丁天国的九重天空间结构,分别呼应中世纪以“自由七艺”为基础的十一大学问。贝雅特丽齐形象天上人间相互映照,《天国篇》与《新生》可为互文。布鲁姆认为贝雅特丽齐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其人无从稽考,即便她果真是某个银行家的女儿,那也无关紧要,因为她说到底是但丁本人独特个性和伟大诗情的理想化投影。《天国篇》中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最后一别,终究还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 《天国篇》 阿奎那 贝雅特丽齐 空间
原文传递
雌雄同体的巾帼英雄比阿特丽斯
4
作者 李秋宇 李天娇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在《荒原蚁丘》中,比阿特丽斯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她身上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和谐共生,成就了其完美与伟大。而同时作为女性楷模与革命领袖的她,也最终成为了卡根革命的希望。文章试图通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解析书中... 在《荒原蚁丘》中,比阿特丽斯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她身上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和谐共生,成就了其完美与伟大。而同时作为女性楷模与革命领袖的她,也最终成为了卡根革命的希望。文章试图通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解析书中的巾帼英雄比阿特丽斯,进而证明,比阿特丽斯的成功是她个人雌雄同体特质下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特丽斯 雌雄同体 男性气质 女性气质
下载PDF
在Beatrice油田采用油管传输枪负压射孔的经验
5
作者 J.C.Allan P.C.Moore 唐愉拉 《油气井测试》 1989年第4期160-167,174,共9页
本文描述了在 Beatrice 油田生产井中负压射孔情况。因为完井层段很长,故应用了油管传输射孔枪。发展了一种控制负压进行射孔的技术,借助于随后的回流能使孔眼清洁。进行压力恢复分析确定生产指数,该分析有助于电潜泵的选型。保证泵在... 本文描述了在 Beatrice 油田生产井中负压射孔情况。因为完井层段很长,故应用了油管传输射孔枪。发展了一种控制负压进行射孔的技术,借助于随后的回流能使孔眼清洁。进行压力恢复分析确定生产指数,该分析有助于电潜泵的选型。保证泵在推荐的参数范围内工作,这是很必要的。到目前为止,用油管传输枪对九口生产井进行了射孔。与正压射孔相比,井的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降低了泵载,所以也提高了泵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射孔 beatrice 射孔弹 射孔枪 压力恢复分析 正压射孔 电潜泵 生产井 生产指数 封隔器坐封深度
下载PDF
绝望的哀歌:《倩契》的弑父伦理悲剧
6
作者 胥越 刘晓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7-81,共5页
雪莱创作的唯一戏剧《倩契》讲述了一桩弑父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从弑父动机与弑父行为两方面来分析贝特丽采的弑父情节,并从人物身世与伦理禁忌的悲剧性来解读其弑父的伦理悲剧,分析贝特丽采做出的悲剧性伦理选择。贝特... 雪莱创作的唯一戏剧《倩契》讲述了一桩弑父伦理悲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从弑父动机与弑父行为两方面来分析贝特丽采的弑父情节,并从人物身世与伦理禁忌的悲剧性来解读其弑父的伦理悲剧,分析贝特丽采做出的悲剧性伦理选择。贝特丽采弑父的悲剧性,不仅是出于身世之殇,更是出于伦理禁忌的悲剧,体现了雪莱对于人类道德的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倩契》 贝特丽采 文学伦理学批评 弑父 伦理悲剧
下载PDF
但丁进步性新探
7
作者 高晓娜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通过对维吉尔、贝阿特丽采、上帝三个人物形象的分析,阐发了但丁文学上的进步性:即处于具有双重文化意味的历史环境中的但丁,以他特有的文化智慧,冲玻了中世纪宗教文化的樊篱,使其思想和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关键词 维吉尔 贝阿特丽采 上帝 人文主义 宗教人文主义
下载PDF
女性之善——但丁女性观新探
8
作者 高晓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1-24,共4页
以西方神话为文化链接,从希腊文化的世俗性和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理性以及以基督教为主流的中世纪入手,揭示女性在逻各斯、菲勒斯父权语境中所扮演的堕落而又罪恶的角色。但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却以他独有的文化智慧颠覆和超越了基督... 以西方神话为文化链接,从希腊文化的世俗性和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理性以及以基督教为主流的中世纪入手,揭示女性在逻各斯、菲勒斯父权语境中所扮演的堕落而又罪恶的角色。但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思想家却以他独有的文化智慧颠覆和超越了基督教对女性的"敌视",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女性之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性 宗教理性 基督教 《圣经》 贝阿特丽采 女性之善
下载PDF
国殇?人殇?——哈里森、杜普蕾、马友友对《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不同演绎 被引量:3
9
作者 籍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作为大提琴音乐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自1919年问世至今,一直是众多优秀大提琴家的必演曲目。文章主要选择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的演奏家,通过对其演奏录音的比较,来看对作曲家及作品的不同诠释,并试... 作为大提琴音乐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自1919年问世至今,一直是众多优秀大提琴家的必演曲目。文章主要选择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的演奏家,通过对其演奏录音的比较,来看对作曲家及作品的不同诠释,并试图展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尔加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版本比较 哈里森(beatrice Harrison) 杜鲁蕃(Jacqueline du pre) 马友友(Yo-Yo Ma)
下载PDF
论真与诚:羞耻的表征与操控——雪莱《钦契恨歌》中欲言又止的沉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丹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随着人文学科研究“情感转向”的发展和深入,学者们日益关注某些微妙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和阐释。文章基于情感理论和威廉斯关于“真理与真诚”“羞耻与必然性”之间关系的论述,对雪莱剧作《钦契恨歌》女主人公碧娅瑞丝羞耻情感的表... 随着人文学科研究“情感转向”的发展和深入,学者们日益关注某些微妙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和阐释。文章基于情感理论和威廉斯关于“真理与真诚”“羞耻与必然性”之间关系的论述,对雪莱剧作《钦契恨歌》女主人公碧娅瑞丝羞耻情感的表征及其对他人的操控进行了探讨,揭示她自欺行为背后的情感动机及产生的效果,试图说明文学作品中的羞耻情感或许会造成伦理诠释的模糊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而提出提高情感审美功能是文学情感批评研究的关键任务之一,而完成这个任务尤其需要建立敏感的情感符号批判性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与诚 羞耻 表征 操控 钦契恨歌
下载PDF
无声的言说——《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中的“沉默”书写
11
作者 郭国良 赵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在加拿大当代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中,“沉默”构成了一项突出的艺术特征。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聚焦大屠杀难以言表之痛,并探讨这一历史事件在当下的言说问题。这些对话中,沉默与言语交织而生,具有多重形式和深... 在加拿大当代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中,“沉默”构成了一项突出的艺术特征。小说以大量人物对话聚焦大屠杀难以言表之痛,并探讨这一历史事件在当下的言说问题。这些对话中,沉默与言语交织而生,具有多重形式和深刻内涵。小说中的沉默不仅直接指向大屠杀所面临的言说困境,也是不同叙事层、不同角色有关这一“不可言说之事”重要的言说方式之一。同时,作为小说中一种典型的文学表达,沉默参与了小说主题的建构,即参与了马特尔以文学想象书写大屠杀暴行、打破艺术虚构在大屠杀写作中失声传统的尝试。沉默的不确定、对话性和个体聚焦等特质使其承载了丰富想象空间和情感可能,折射出作家用文学想象抵达“情感和心理层面的真切”这一独特的当代大屠杀文学创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马特尔 《标本师的魔幻剧本》 大屠杀 沉默 文学想象
下载PDF
Beatrice 端庄却不失浪漫
12
《流行色》 2011年第4期90-90,共1页
Beatrice B:设计灵感来源于欧洲的冬季,端庄却不失浪漫。以舒适的面料为基础,为女性带来一种舒适的时尚感。Beatrice B认为2011年秋冬,大地色仍是主流,皮草,金属,蕾丝仍是展现女性魅力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 设计灵感 性魅力 时尚感 beatr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