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1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DS-Ⅰ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48
1
作者 周英操 杨雄文 +2 位作者 方世良 刘伟 纪荣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共6页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能有效解决窄密度窗口钻井涌漏同存的问题,提高钻井时效,但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为此,在对比分析国外Weatherford、Schlumberger和Halliburton三大公司精细控压钻井系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控压钻井原... 精细控压钻井技术能有效解决窄密度窗口钻井涌漏同存的问题,提高钻井时效,但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为此,在对比分析国外Weatherford、Schlumberger和Halliburton三大公司精细控压钻井系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控压钻井原理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井底恒压的PCDS-I精细控压钻井系统。介绍了PCDS-I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和功能,阐述了该系统实现精细控压钻井的工艺方法,并在四川蓬莱9井进行了精细控压钻井试验。结果表明:PCDS-I精细控压钻井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无故障,经受住了现场工况的考验,实现了恒定井底压力控制和微流量控制,全工况回压控制精度达到0.5 MPa,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自动节流 井口压力 压力控制 现场试验 蓬莱9井
下载PDF
背压变化对汽轮机功率影响的计算修正 被引量:30
2
作者 林湖 周兰欣 +4 位作者 胡学武 姚雅秋 郭锦鹏 丁千玲 陆海清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凝汽器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认为是汽轮机背压,背压变化对机组的功率有很大的影响。把机组变工况和热力系统变工况理论结合起来,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对现有的通用曲线进行修正,提出有效的修正系数,提高计算的实用性和精确度,扩大计算的适... 凝汽器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认为是汽轮机背压,背压变化对机组的功率有很大的影响。把机组变工况和热力系统变工况理论结合起来,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对现有的通用曲线进行修正,提出有效的修正系数,提高计算的实用性和精确度,扩大计算的适应范围。所得结果能适应不同系统结构及负荷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 汽轮机功率 影响 修正
下载PDF
定向钻井中托压机理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2
3
作者 薄玉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解决定向钻井过程中的托压问题,通过分析下部钻具组合的受力,研究了托压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了影响托压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主要技术对策。分析研究表明,托压主要是由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造成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井眼轨迹、井眼... 为了解决定向钻井过程中的托压问题,通过分析下部钻具组合的受力,研究了托压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了影响托压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主要技术对策。分析研究表明,托压主要是由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造成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井眼轨迹、井眼清洁程度、钻具组合、钻井液的润滑性及地层类型等。控制托压的技术对策包括优化井眼轨道和钻具组合、提高井眼清洁程度和钻井液的润滑性及采用改善托压的井下工具等,并介绍了控制托压技术措施在D15-X14井和Y123-5HF井的应用情况。研究与应用表明,控制托压的技术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但能有效降低托压的频率与程度,而且能有效提高机械钻速,能够为定向钻井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托压 摩阻 井眼轨道 钻具组合
下载PDF
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卜永东 杨立军 +1 位作者 杜小泽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66-73,共8页
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空冷系统,其热力性能都受到环境气象条件的显著影响。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机组热负荷和操作条件下机组背压的变化规律,对于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优化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建立了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的计... 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空冷系统,其热力性能都受到环境气象条件的显著影响。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机组热负荷和操作条件下机组背压的变化规律,对于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优化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建立了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的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分别以典型直冷和间冷系统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环境气象条件下,直冷系统空冷凝汽器空气流量和进口空气温度,以及间冷系统空冷散热器空气流量和进口空气温度。以变工况数值计算为基础,分析了直接和间接空冷机组背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接空冷系统热力性能随风速和风向发生显著变化,并随风速增加而降低,导致机组背压随风速增加而升高。对于间接空冷系统,其热力性能先随风速增加而降低,随后又增加,使机组背压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电站空冷系统变工况性能的数值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空冷系统 空冷凝汽器 空冷散热器 流动传热性能 背压
下载PDF
射流元件附壁与切换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汪志明 薛亮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57,共6页
射流元件是射流式井底增压器的换向控制部件,元件内部射流具有稳定附壁和快速换向的特性。文中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射流元件内部射流稳定附壁与切换的流动过程。通过背压和控制流对射流附壁与切换过程影响规律的分析,揭示... 射流元件是射流式井底增压器的换向控制部件,元件内部射流具有稳定附壁和快速换向的特性。文中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射流元件内部射流稳定附壁与切换的流动过程。通过背压和控制流对射流附壁与切换过程影响规律的分析,揭示了射流元件流场附壁与切换的过程和机理,发现了控制流上游来流位置对射流附壁影响很大,可以通过合理选择信号道引流位置来增强附壁稳定性。研究结果对射流元件结构优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元件 附壁流动 射流切换 背压 控制流
下载PDF
饱和砂土三轴试验中反压设置与抗剪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黄博 汪清静 +2 位作者 凌道盛 丁浩 陈云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3-1319,共7页
为增加试样饱和度而采用反压饱和是室内三轴试验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但现行规范对试样中反压取值没有具体规定。通过对福建标准砂的一系列固结不排水和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反压、围压下饱和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发展规... 为增加试样饱和度而采用反压饱和是室内三轴试验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但现行规范对试样中反压取值没有具体规定。通过对福建标准砂的一系列固结不排水和固结排水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反压、围压下饱和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发展规律,并分析了几种常用破坏取值标准下土体强度指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中,反压对砂土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发展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强度取值;而在固结排水试验中,施加不同的反压对于砂土抗剪强度则基本无影响。在不排水剪切中,建议反压设为300~500 kPa,且在同一组试样中采用统一的反压对试样进行饱和。在破坏标准上,建议采用最大有效主应力比(1/3)max对应强度作为砂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而在考虑土体残余强度时,建议采用超静孔压下降为零为破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压 剪胀性 抗剪强度 三轴试验
下载PDF
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高潮 朱宝田 +1 位作者 陈胜利 彭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82,86,共4页
采用η-NTU法,建立了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对某台600MW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迎面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机组排汽流量变化对背压影响的规律,为确定空冷凝汽器在变工况下的合理运行方式提供... 采用η-NTU法,建立了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对某台600MW空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迎面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机组排汽流量变化对背压影响的规律,为确定空冷凝汽器在变工况下的合理运行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机组 直接空冷 变工况 环境温度 排汽流量 背压
下载PDF
Measures against the adverse impact of natural wind on air-cooled condensers in power plant 被引量:22
8
作者 YANG LiJun,DU XiaoZe & YANG YongPing Key Laboratory of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for Power Plant Equipme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320-1327,共8页
The natural wind plays disadvantageous roles in the operation of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s in power plant.It is of use to take various measures against the adverse effect of wind for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a... The natural wind plays disadvantageous roles in the operation of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s in power plant.It is of use to take various measures against the adverse effect of wind for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air-cooled condensers.Based on representative 2×600 MW direct air-cooled power plant,three ways that can arrange and optimize the flow field of cooling air thus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of air-cooled condensers were proposed.The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air-cooled condensers with various flow leading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and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f cooling air were obtained by CFD simulation.The back pressures of turbine were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heat transfer model of air-cooled condens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condensers is improved thus the back pressure of turbine is lowered to some extent by taking measures against the adverse impact of natural w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ooled CONDENSER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back pressure power plant
原文传递
背压对泵与风机变速调节节能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符永正 吴克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16,共4页
认为风机、水泵变速调节的节能效果与管路系统特性有密切关系。通过分析发现 ,泵与风机的变速调节节能效果随系统背压的增大而降低 。
关键词 背压 风机 水泵 变速 建筑节能
下载PDF
Urea-SCR催化器压力损失及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辛喆 王顺喜 +3 位作者 张寅 李钊婧 张云龙 云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173,共5页
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上安装SCR催化器会有效降低NOx排放,但同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排气背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带来负面影响。该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IRE和发动机热力循环软件BOOST相耦合的方法,对SCR催化器的压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对... 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上安装SCR催化器会有效降低NOx排放,但同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排气背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带来负面影响。该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IRE和发动机热力循环软件BOOST相耦合的方法,对SCR催化器的压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对带Urea-SCR催化器的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器载体的沿程阻力损失是催化器压力损失的主要来源;柴油机排气系统上安装SCR催化器后,其动力性、经济性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5%左右。研究结果对SCR催化器的设计和安装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催化转化器 排气背压 性能 仿真
下载PDF
背压变化对200MW汽轮机综合运行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勇 孙海波 曹祖庆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2-275,279,共5页
汽轮机的背压值不仅对汽轮机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汽轮机的调节性能,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轮机的循环水消耗量及向大气中排放热水( 汽) 量的大小。以200MW 汽轮机为例,对背压变化时上述各... 汽轮机的背压值不仅对汽轮机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汽轮机的调节性能,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轮机的循环水消耗量及向大气中排放热水( 汽) 量的大小。以200MW 汽轮机为例,对背压变化时上述各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背压 经济性 安全性 环境保护 运行性能
下载PDF
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8,共5页
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存在着与地质预测偏差大、轨迹调整频繁、中靶难度大和定向托压严重等难题,为此,开展了井眼轨道参数及剖面优化设计,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协同优化等研究,引入了旋转导向技术... 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大,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存在着与地质预测偏差大、轨迹调整频繁、中靶难度大和定向托压严重等难题,为此,开展了井眼轨道参数及剖面优化设计,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协同优化等研究,引入了旋转导向技术和近钻头随钻测量技术等导向钻井技术,配套了超短保径PDC钻头、PDC-牙轮复合钻头及水力振荡器等降摩减阻及提速工具,形成了适用于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现场应用表明,通过井眼剖面优化、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协同优化等措施,提高了定向施工效率;应用旋转导向和近钻头随钻测量等导向钻井技术,机械钻速提高161%,储层钻遇率达到90%以上;通过配套降摩减阻及提速工具,机械钻速提高20%以上,定向托压现象得到缓解。涪陵江东与平桥区块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为钻井提速提效、加快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井眼轨迹 托压 旋转导向 江东区块 平桥区块 培陵页岩气田
下载PDF
定向滑动钻进控制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智鹏 易先中 +3 位作者 陶瑞东 尤军 张建荣 许京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用螺杆钻具进行定向钻井时,由于井眼摩阻大,常导致工具面调整困难和滑动钻进托压。针对该问题,研究了有效结合了顶驱可编程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滑动钻进控制新方法。首先,分析研究了钻具滑动前后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扭矩旋转钻具减小... 在用螺杆钻具进行定向钻井时,由于井眼摩阻大,常导致工具面调整困难和滑动钻进托压。针对该问题,研究了有效结合了顶驱可编程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滑动钻进控制新方法。首先,分析研究了钻具滑动前后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和控制扭矩旋转钻具减小井眼摩阻的方法。然后,通过5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采集,依据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操作方法,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控制程序,建立了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人机控制界面,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了调整工具面所需的旋转角度,并将工具面准确调整到设计的角度;根据大钩悬重和压差Δp判断是否出现托压,出现托压时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不改变工具面的旋转扭矩,以计算的扭矩为限值左右旋转钻具减小井眼摩阻,直到压差Δp>0,解决滑动托压。相关应用表明,新方法能大幅减小井眼摩阻,提高机械钻速,是目前螺杆钻具滑动钻进中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滑动钻进 工具面角 托压 扭矩 控制系统
下载PDF
间接空冷和直接空冷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新宇 史建良 +3 位作者 李国宝 刘海鹰 尚卫军 陈胜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2,共4页
介绍了北方地区发电机组空冷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和投资分析,得出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维护和技术经济性上有着较多优势,如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夏季运行安全性均较好,基本无噪音,容易清洗等。采用国产化大... 介绍了北方地区发电机组空冷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和投资分析,得出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维护和技术经济性上有着较多优势,如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夏季运行安全性均较好,基本无噪音,容易清洗等。采用国产化大型间接空冷系统可提高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间接空冷 表面式凝汽器 混合式凝汽器 散热器 背压
下载PDF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慧珍 李明忆 +1 位作者 周作春 张学镭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3-426,共4页
以北京电网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通过试验确定了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抽凝模式下机组群负荷、供热量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性能和调峰性能。结果表明,背压运行模式下,二拖一运... 以北京电网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通过试验确定了背压模式下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抽凝模式下机组群负荷、供热量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性能和调峰性能。结果表明,背压运行模式下,二拖一运行时供热量的变化范围为1 330GJ/h^2 417GJ/h,一拖一运行时供热量的变化范围为600GJ/h^1 099GJ/h;在抽凝模式下,二拖一和一拖一运行时最大供热量分别为1 769GJ/h、780GJ/h;在抽凝模式下,随着供热量的增大,机组群的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越来越小,联合循环机组的调峰能力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供热 背压 调峰
下载PDF
数值模拟外转角半径及背压对纯钛ECAP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继忠 丁桦 +1 位作者 赵文娟 陈彦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78-2184,共7页
使用DEFORM-3D软件模拟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中外转角半径及背压对纯钛应力和应变分布的影响,探讨不同R值对材料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R=6mm时,工件上下表面应力状况较为平衡,从而得到均匀的等效应变分布;当R<6mm时,在外转角形... 使用DEFORM-3D软件模拟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中外转角半径及背压对纯钛应力和应变分布的影响,探讨不同R值对材料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R=6mm时,工件上下表面应力状况较为平衡,从而得到均匀的等效应变分布;当R<6mm时,在外转角形成的死区使材料之间相互搓动,导致工件底部区域出现剧烈畸变,工件不同区域之间的等效应变量差别较大;当R>6mm时,工件上表面与模具内转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使工件顶部变形加剧并导致工件等效应变量不均匀;施加背压(pb)后,能有效提高等效应变量;适当的R值与pb匹配可使工件得到均匀的应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外转角半径 数值模拟 背压 纯钛
下载PDF
移动唇口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 被引量:17
17
作者 潘瑾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在来流马赫数为3.85条件下,开展了移动唇口可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内收缩比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抗反压性能和起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内收缩比大小影响其抗反压能... 在来流马赫数为3.85条件下,开展了移动唇口可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内收缩比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抗反压性能和起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内收缩比大小影响其抗反压能力,内收缩比1.19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3.42倍反压,内收缩比1.24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6.44倍反压,内收缩比较大的进气道抗反压能力强;不能自起动的侧压式进气道,通过移动唇口减小其内收缩比,可以顺利实现自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压式进气道 可变内收缩比 超声速 自起动 反压 风洞实验
原文传递
风机群分区调节对空冷岛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杨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空冷系统轴流风机群分区调节,可削弱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改善空冷岛的运行特性。以典型2×300 MW空冷电站为例,对风机群分区调节前后空冷岛冷却空气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CFD模拟,获得了不同气温、风速、风向下冷却空气的流场和温度场,... 空冷系统轴流风机群分区调节,可削弱环境风的不利影响,改善空冷岛的运行特性。以典型2×300 MW空冷电站为例,对风机群分区调节前后空冷岛冷却空气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CFD模拟,获得了不同气温、风速、风向下冷却空气的流场和温度场,计算得到了空冷岛迎面风速、进口空气温度以及机组背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整个空冷岛外围空冷单元轴流风机群的安装角,可提高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空冷岛迎面风速,降低空冷岛进口空气温度,减小机组运行背压。轴流风机群分区调节方案,可为空冷岛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传热特性 轴流风机 背压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高压燃料电池系统空气供应解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凤祥 陈俊坚 +1 位作者 许思传 章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6-1100,共5页
利用高压空压机测试平台,通过相关技术辨识了高压燃料电池空气供应子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基于前馈补偿解耦技术实现了空气流量和背压的相对独立控制.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较大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高压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解耦控制 空气流量 背压
下载PDF
锥形节流阀中背压对空化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贺杰 李文华 +2 位作者 李怀义 李贝贝 刘秀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对锥形节流阀进行了流场模拟及其特性研究,分析了流道背压对锥形节流阀流道内压力、速度和空化区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锥形节流阀阀腔内节流口后部区域,流体流速增高、压力降低,是空化发生的主要区域。随着背压的减小,空化区域... 对锥形节流阀进行了流场模拟及其特性研究,分析了流道背压对锥形节流阀流道内压力、速度和空化区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锥形节流阀阀腔内节流口后部区域,流体流速增高、压力降低,是空化发生的主要区域。随着背压的减小,空化区域不断增大,空化强度增强。背压越小,空化区域越靠近阀座壁面,空化强度越大。研究结论可为工程人员设计高性能液压阀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节流阀 背压 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