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泉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54,共11页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美学 以善为美 艺术真实 审美创造
下载PDF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被引量:45
2
作者 屠苏莉 范泉兴 《中国园林》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意境 古典园林 园林艺术 中国
下载PDF
什么是动画 被引量:30
3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3,95,共8页
动画在电影诞生之前便已存在,与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的电影完全不同,动画的源头是漫画和叙事连环画。这两种绘画的形式一般来说不被作为美术造型的学科所认同,因为漫画强调的是讽刺和幽默,即一种图示的意指性;叙事连环画强调的则是故... 动画在电影诞生之前便已存在,与以纪实为基本美学特征的电影完全不同,动画的源头是漫画和叙事连环画。这两种绘画的形式一般来说不被作为美术造型的学科所认同,因为漫画强调的是讽刺和幽默,即一种图示的意指性;叙事连环画强调的则是故事在时间上的因果呈递,与空间艺术无涉。动画混合了漫画的意指和连环画的叙事,成为了一种意指的叙事。由于意指和叙事都不是一般美术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动画本体与美术也拉开了距离。动画只有在脱离叙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向美术靠拢,在脱离意指的情况下则向一般故事电影靠拢,同时脱离意指和叙事的情况下混同于先锋艺术,这便是动画的边界,它们分别隶属于艺术动画、仿真动画和先锋动画这些不同的动画类型。由于连环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西方早期宗教的故事画,它的功能和特点都是为了宗教教育服务的,因此动画也就自然地具有了教育的特性,动画本体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可以从认知哲学和符号学得到支持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动画 漫画 连环画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意指叙事
下载PDF
情感——审美想像的动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永顺 刘雪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8-61,共4页
情感是审美想象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在情感的驱使下,驰骋想像的翅膀,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接受者也才能更好地解读艺术作品。想像因情感破土而出,情感是推动想像力的强大内驱力,情感的融入推动想像层层深入扩展,直... 情感是审美想象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在情感的驱使下,驰骋想像的翅膀,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接受者也才能更好地解读艺术作品。想像因情感破土而出,情感是推动想像力的强大内驱力,情感的融入推动想像层层深入扩展,直至"神与物游"的自由境界;情感制约着想像的选择定位,情感的倾向性制约着主体去想像、选择储存于大脑的多元表象中的最能与情感倾向相呼应的内容,构成具有丰富意蕴的话语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审美想像 艺术创作 艺术接受
下载PDF
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曾利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5-8,30,共5页
本文从实证分析出发,通过对一篇中译英文本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艺术“创造性叛逆”特征的个案研究,探讨中文文本特征及其内在规约性与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作出阐释和论证,以其形成可参照性、可印证性、可... 本文从实证分析出发,通过对一篇中译英文本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艺术“创造性叛逆”特征的个案研究,探讨中文文本特征及其内在规约性与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作出阐释和论证,以其形成可参照性、可印证性、可描写性的理论表征。文章提出主体性理论范畴的建构,以此促进翻译系统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艺术创造性 实证分析 社会文化语境
下载PDF
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夏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5-97,共3页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的谐音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民风现象存在于汉人的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一直为汉族人所乐道。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关系,更重...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的谐音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民风现象存在于汉人的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一直为汉族人所乐道。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弄清楚汉语谐音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汉语交际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谐音 民俗艺术 文艺创作 文化心理 语音结构 汉民族
下载PDF
论黄自艺术歌曲创作之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林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5-97,共3页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歌曲风格清新、格调高雅;在传承我国优秀古典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技巧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典范。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并充满诗化...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艺术歌曲风格清新、格调高雅;在传承我国优秀古典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技巧等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典范。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并充满诗化意境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自 艺术歌曲 创作特征 美学意蕴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作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浩华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8-121,共4页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及灵活性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很多艺术创作中都实现了数字化的有效支持,尤其是创作方式与创作领域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及灵活性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很多艺术创作中都实现了数字化的有效支持,尤其是创作方式与创作领域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及数字媒体艺术的具体概念,对二者之间在创作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做了解释和分析,确定了二者内涵、关系、优势、特征。初步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具体措施及现实意义,以更好地促进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数字媒体 艺术创作
下载PDF
论翻译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从译者主体思维特征看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典型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利沙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118,共5页
通过实证分析就文学翻译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翻译艺术的本质特征典型性地体现于译者主体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过程中的操作理据和心理表征———主体的思维形态、思维形式和思维特征。此外,还就翻译活动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通过实证分析就文学翻译艺术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翻译艺术的本质特征典型性地体现于译者主体艺术再现与艺术表现过程中的操作理据和心理表征———主体的思维形态、思维形式和思维特征。此外,还就翻译活动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区别性特征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艺术创造性 艺术再现 艺术表现 主体
下载PDF
哈代的小说创作及其宗教观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世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21-12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哈代的长篇力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创作艺术和作品中主要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指出邪恶虚伪的宗教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更是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元凶。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批判邪恶宗教的立场... 本文通过对哈代的长篇力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创作艺术和作品中主要人物性格命运的分析,指出邪恶虚伪的宗教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更是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元凶。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批判邪恶宗教的立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创作艺术 宗教观点
下载PDF
论融媒时代网剧的接受动机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146,共14页
融媒时代网剧观众的审美习惯呈现出功利化、情绪化、网感化倾向,文化特点则体现为流动性加强、后现代弥漫、连续性犹存,上述不少时代性的艺术接受者审美和文化维度的新变,促发了对艺术接受动机的再研再论。媒介融合时代网剧观看的特殊性... 融媒时代网剧观众的审美习惯呈现出功利化、情绪化、网感化倾向,文化特点则体现为流动性加强、后现代弥漫、连续性犹存,上述不少时代性的艺术接受者审美和文化维度的新变,促发了对艺术接受动机的再研再论。媒介融合时代网剧观看的特殊性,赋予上述接受动机新的指涉和蕴含,并启示着创作端在艺术创意、传播、取向、品级等方面需有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网剧 传媒艺术 叙事 接受动机 艺术接受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楚小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9,共9页
技术作为艺术表现手段或左右艺术形态的一种内在性因素,决定了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显状态。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表征的影响可以从技术进步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技术进步导致艺术呈现形态的虚拟化、技术进步造就了艺术欣赏的随意... 技术作为艺术表现手段或左右艺术形态的一种内在性因素,决定了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显状态。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表征的影响可以从技术进步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技术进步导致艺术呈现形态的虚拟化、技术进步造就了艺术欣赏的随意化这三个方面概括。从艺术的程式上看,一个时代的技术生态往往决定着这一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程式作为一种时代艺术面貌的固化,必然映射出时代的印痕。艺术当随时代,技术也在不断推动和造就新的时代。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促成艺术表达程式的丰富和衍化,直至促成新的艺术类型。在当代,技术对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生产注定了艺术接受从小众走向普泛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向。技术在沿着高科技前进的路途中逐步脱离低级的技术范式,就艺术呈现的方式而言,现实物质性的约束被逐步打破,虚拟表现的方式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流。虚拟艺术创作由艺术欣赏者和艺术创作者共同参与完成。当代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产生的新媒介,生成了能够促使社会大众产生视觉审美愉悦的日常生活化的符号和影像,并具备广泛的现实基础。技术进步对新艺术类型或艺术作品新形式的催生,使得传统艺术存在的场域被突破,场所精神被淡化,仪式感遭到削弱。当下技术环境的变化,使得艺术呈现形式不断变革,艺术信息无孔不入,艺术接受空间得到延伸,体现传统宏大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逐渐在碎片化中成为一个个短小、快捷的图像片段,艺术欣赏过程变得更为灵活的、随意,并深深融入大众的娱乐生活。技术进步的基础性拓展以此造就了实现艺术欣赏随意化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艺术创作 艺术程式 影响 艺术形态 虚拟艺术 艺术接受
下载PDF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理论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宣国 李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城市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是城市发展中人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是城市与人性、与人的生活、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理论正具有这样的意义。它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 城市美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是城市发展中人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是城市与人性、与人的生活、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理论正具有这样的意义。它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将城市看成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将城市看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关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些观点均涉及城市审美的根本,有助于人们深层次地思考城市美学问题,形成具有精神深度和建设性的城市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 美学意义 艺术创造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过春天》:电影是拍情绪和气氛的——白雪访谈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雪 索亚斌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2,共6页
《过春天》是青年导演白雪的院线长片处女作,以其新颖的故事题材、鲜活的视听形式而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次访谈围绕电影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导演的创作理念以及青年导演初次创作可能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键词 《过春天》 艺术风格 创作理念
原文传递
建筑夜景照明的艺术营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安平 刘劲芳 王彪 《华中建筑》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建筑夜景照明已成为展现当代都市经济繁荣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筑夜景照明是将人工光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要满足科学的量化指标,还应考虑光的艺术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光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挖掘和梳理建筑夜景... 建筑夜景照明已成为展现当代都市经济繁荣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筑夜景照明是将人工光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要满足科学的量化指标,还应考虑光的艺术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光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挖掘和梳理建筑夜景照明中灯光与建筑之间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的艺术营造手法,为建筑夜景照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建筑夜景照明成为展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美丽景象,进而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夜景 灯光 艺术营造
下载PDF
艺术城市建构策略及其规划设计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邰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8,共7页
艺术城市构建的意义在于艺术直接与城市形态发生作用,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非标准"工具,还作为一种都市日常生活行为的方式,使城市艺术空间系统充满着弹性和可变性。文章结合城市设计尺度下的几种公共艺术类型,分... 艺术城市构建的意义在于艺术直接与城市形态发生作用,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非标准"工具,还作为一种都市日常生活行为的方式,使城市艺术空间系统充满着弹性和可变性。文章结合城市设计尺度下的几种公共艺术类型,分析了规划目标与艺术、文化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艺术城市建构的四大要素耦合策略,进而提出对我国艺术城市构建的规划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城市 公共艺术规划 城市设计 空间建构 场所制造
下载PDF
AIGC机器创作时代学校美育的人性之维 被引量:7
17
作者 毛迎新 谭维智 于家杰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3年第9期18-27,共10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凭借其“内容生成”的卓越性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机器摄入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练习场——艺术创作,昭示了美育场域的“机器出场”。鉴于此,本研究以机器创作的“...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凭借其“内容生成”的卓越性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机器摄入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练习场——艺术创作,昭示了美育场域的“机器出场”。鉴于此,本研究以机器创作的“内容”为切入点,阐释机器创作在拓展创意边界、交互修正审美、“人人创作”促发审美进化等方面赋予美育的内在变革,探索机器创作介入下美育所面临的“感性—理性”“内生—外铄”“慢养—速成”等“去人化”的矛盾风险,并从情感表达、生命能动、人格塑形三重维度探赜美育不可撼动的人性逻辑,借此对机器创作时代“谁的创作更重要?怎样的创作更重要?创作什么更重要?”进行哲学辨思,最后提出机器创作时代美育如何保持“让人在场”的回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创作 艺术创作 学校美育 人性逻辑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杨家将故事的产生与嬗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裴效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42,共8页
杨家将故事具有民间文艺的所有特点和优点,它的形成过程更是劳动人民、民间艺人、进步文人协同合作的典范。杨家将故事的产生,经历了奠基期(宋元)、鼎盛期(明清)两个时期,考察杨家将故事产生与嬗变的过程,对于揭示我国民间传说、民间故... 杨家将故事具有民间文艺的所有特点和优点,它的形成过程更是劳动人民、民间艺人、进步文人协同合作的典范。杨家将故事的产生,经历了奠基期(宋元)、鼎盛期(明清)两个时期,考察杨家将故事产生与嬗变的过程,对于揭示我国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形成的一般规律,了解文人创作与民间文艺结缘的现象,都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将故事 产生 嬗变 民间文艺 文人创作 结缘
下载PDF
论艺术家的孤独体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投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59-62,共4页
艺术家的孤独体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审美体验 ,能对艺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孤独体验成因的基础上 ,概括出孤独体验的驱动功能、超越功能。
关键词 艺术家 审美体验 孤独体验 驱动功能 超越功能
下载PDF
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苏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的相同处 :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终极关怀 ;具有非功利性 ;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带有神秘感 ;具有超越性。两者的差异 :宗教体验是消极的 ,审美体验则是积极的 ;宗教体验以知识性信仰为基础 ,审美体验则是对客体...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的相同处 :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终极关怀 ;具有非功利性 ;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带有神秘感 ;具有超越性。两者的差异 :宗教体验是消极的 ,审美体验则是积极的 ;宗教体验以知识性信仰为基础 ,审美体验则是对客体的直接和直觉的领悟 ;宗教体验不自由 ,审美体验却是完全自由的 ;宗教体验缺乏个性 ,审美体验带有明显的个体特性 ;宗教体验较之审美体验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具有统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体验 审美体验 艺术创作 统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