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轮纹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康玲 郝红梅 +2 位作者 杨振英 李晓旭 康国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191,共4页
随着苹果主栽品种的更迭,易感轮纹病品种—富士的大面积推广,苹果轮纹病成为中国苹果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给苹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时可对果园造成毁灭性破坏。为了供进一步研究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笔者就近些年来对苹果轮纹病... 随着苹果主栽品种的更迭,易感轮纹病品种—富士的大面积推广,苹果轮纹病成为中国苹果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给苹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时可对果园造成毁灭性破坏。为了供进一步研究和生产防治提供参考,笔者就近些年来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发病规律、抗病机理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将来开发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防菌种将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建议开展寄主植物与病原菌间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与抗性/感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为揭示抗性/感病的机理及相关基因挖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抗病机理 蛋白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有性阶段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的发生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洲烨 李保华 国立耘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5-1010,F0003,共7页
【目的】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的病原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Ces.et De Not.)的有性生殖阶段在我国是否发生及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的发生情况,【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我国山东等8个苹果主产省市的38个果园进... 【目的】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的病原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Ces.et De Not.)的有性生殖阶段在我国是否发生及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的发生情况,【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我国山东等8个苹果主产省市的38个果园进行了调查与采样,对田间发现的子囊孢子通过形态观察、ITS序列的比对进行种类鉴定,并对子囊孢子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在北京、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和辽宁7个省市的20个果园的干腐型枯枝上发现了葡萄座腔菌的有性阶段,占调查省份的87.5%,占调查果园的52.6%;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枯枝上形成的葡萄座腔菌的子囊孢子不仅可侵染苹果果实引起果腐,而且可侵染苹果枝条引起枝干溃疡。【结论】葡萄座腔菌的有性生殖在我国苹果主产区果园中发生普遍,子囊孢子不仅是葡萄座腔菌的一种越冬方式,也可以成为引起苹果轮纹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在今后的轮纹病防治中,加强对苹果轮纹病田间干腐型枯枝的处理,将有助于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葡萄座腔菌 有性生殖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彭斌 刘丽锋 +3 位作者 吴会杰 田莉莉 周增强 古勤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5-1135,共11页
【目的】分析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遗传多样性并确认其优势类群。【方法】对采集分离的64个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对部分菌株的进行了ITS序列测序,采用ISSR分析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通过形态... 【目的】分析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的遗传多样性并确认其优势类群。【方法】对采集分离的64个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对部分菌株的进行了ITS序列测序,采用ISSR分析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通过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明确了所分离的64个菌株是苹果轮纹病菌。17个菌株ITS序列与贝格伦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piricola(Nose)Koganezawa et Sakuma)的序列一致,并且被分成两个类型H1和H2。用13条ISSR引物从64个菌株中扩增出121条条带,其中8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2%。64个菌株的遗传相似性从0.44到0.99,并且被分成2个ISSR类群,类群1包含21个菌株、类群2包含43个菌株。【结论】本研究中贝格伦葡萄座腔菌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的地域、症状以及分离部位没有相关性。苹果轮纹病菌被分成2个ISSR类群,类群2是优势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贝伦格葡萄座腔菌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苹果种质资源枝干轮纹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珲 张恒涛 +3 位作者 周增强 王丽 阎振立 王生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9-1568,共10页
将田间自然发病抗性鉴定法与利用苹果轮纹病菌ZZ26人工接种枝条鉴定法相结合,对189份栽培种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苹果轮纹病综合抗性鉴定,并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对其进行抗病类型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苹果种质资源抗病性表现存在差异... 将田间自然发病抗性鉴定法与利用苹果轮纹病菌ZZ26人工接种枝条鉴定法相结合,对189份栽培种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苹果轮纹病综合抗性鉴定,并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对其进行抗病类型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苹果种质资源抗病性表现存在差异,但参试种质中未发现免疫种质。通过人工接种,189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抗病类型可分为:高抗(16个);中抗(75个);中感(81个);高感(17个)。通过田间调查,2012年得到抗病类型3种,即高抗(144个);中抗(44个);中感(1个)。2013年同样是3个抗病类型:高抗(14个);中抗(162个);中感(13个)。两年调查均无高感品种。2017年再次调查,结果显示田间调查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有随种植年限增加一致率逐渐提高的趋势,2012年为13.23%,2013年为38.62%,2017年则超过一半,达到57.14%。经过综合抗性筛选,最终得到表现一致性较好的高抗种质2份:北之幸和秦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种质资源 苹果轮纹病:苹果轮纹病菌 抗病性评价
原文传递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在苹果果实上的侵染过程(英文)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广旭 沈永波 +2 位作者 高艳敏 陈杰 严在烈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F0003,共5页
对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皮孔侵入果实的过程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d分生孢子完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接种后10d,菌丝体在皮孔表面缓慢生长。从20 ̄30d菌丝体加速扩展并形成几个分枝,通常从皮孔外围侵入... 对Botryosphaeria dothidea通过皮孔侵入果实的过程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d分生孢子完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接种后10d,菌丝体在皮孔表面缓慢生长。从20 ̄30d菌丝体加速扩展并形成几个分枝,通常从皮孔外围侵入果实,但仅限于皮孔表面组织。从40~50d,菌丝体扩展更为繁茂,一些菌丝开始突入皮孔的第2层组织。接种皮孔中可检测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但活性比对照高。皮孔有3层,第1层为含果胶的死组织,易被病菌侵染降解,底部的第3层非常坚固,是阻止病菌侵染的有效屏障。随果实发育,皮孔大小、数目和裂口均有规律地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苹果轮纹病的潜伏侵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苹果轮纹病 侵入过程 皮孔
下载PDF
韭菜提取物及其主要活性物质防控苹果轮纹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刚 张卫娜 +1 位作者 左存武 黄永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80,共8页
本文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以苹果枝条和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韭菜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韭菜提... 本文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形态的影响;以苹果枝条和果实为材料,研究了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韭菜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韭菜提取液为1:250(1 g韭菜/250 mL水)和1:100(1 g韭菜/100 mL水)的平板上生长5 d后,苹果轮纹病菌斑直径分别为对照的43.25%和4.62%;在提取液浓度为1:20(1 g韭菜/20 mL水)的平板上,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被100%抑制。韭菜提取液对菌丝形态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韭菜提取液对苹果轮纹病的发生也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1:100的韭菜提取液处理的枝条和果实上病斑直径分别为相应对照菌斑直径的46.25%和42.35%;而浓度为1:20韭菜提取液处理则100%抑制了苹果轮纹病的发生。韭菜所含的4种主要活性成分中,二甲基三硫和甲基烯丙基三硫醚对苹果轮纹病菌生长具有最强的抑制效果,在浓度达1:4000(v/v)时即可100%抑制菌丝生长。以上结果表明韭菜提取液及其主要成分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由该病原菌引起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提取物 活性物质 苹果轮纹病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枝条侵染时期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增强 侯珲 +2 位作者 冯桂馨 杨朝选 赵飞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3-845,共3页
通过不同时期人工接种苹果轮纹病菌菌丝,观察其对苹果当年生新梢和多年生枝条的侵染。结果表明5-8月份是苹果轮纹病菌侵染当年新梢的时期,其中5-7月份是侵染的高峰期,8月处于低谷,9月以后病菌不再侵染。同时看出5月病菌对各种枝龄枝条... 通过不同时期人工接种苹果轮纹病菌菌丝,观察其对苹果当年生新梢和多年生枝条的侵染。结果表明5-8月份是苹果轮纹病菌侵染当年新梢的时期,其中5-7月份是侵染的高峰期,8月处于低谷,9月以后病菌不再侵染。同时看出5月病菌对各种枝龄枝条均能侵染,并且枝龄越小越易侵染;7月病菌对1~2年生枝条能够侵染,但对3年生以及多于3年生枝条难以侵染;9月病菌对各种枝龄枝条均不能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枝条 侵染时期
下载PDF
杨树溃疡病、苹果轮纹病等病原菌的ITS-rDNA-RFLP解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余仲东 曹支敏 张星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该文从ITS rDNA PCR RFLP方面揭示了杨树溃疡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轮纹病菌、流胶病菌之间的划分分子依据 ,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形成特征性带谱 ,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均具有 12 0bp的特征性谱带 ,且轮纹病菌具有 2 10bp的特征性谱带 ;流... 该文从ITS rDNA PCR RFLP方面揭示了杨树溃疡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轮纹病菌、流胶病菌之间的划分分子依据 ,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形成特征性带谱 ,干腐病菌和轮纹病菌均具有 12 0bp的特征性谱带 ,且轮纹病菌具有 2 10bp的特征性谱带 ;流胶病菌具有 2 10bp的特征性谱带而无 10 0bp的特征性谱带 ,杨树溃疡病菌既无 12 0bp ,也无 2 10bp的特征性带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rDNA 杨树溃疡病 苹果干腐病 苹果轮纹病 流胶病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NCPSJ7对采后苹果轮纹病的生物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玲玲 裘纪莹 +5 位作者 唐琳 陈相艳 刘孝永 周庆新 王永慧 陈蕾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解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及其抗菌蛋白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以及对采后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以NCPSJ7发酵液、菌悬液及无菌胞外抗菌蛋白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果实打孔法试验对苹果轮纹病菌LW182的平板抑制效果和果体抑制... 为了解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及其抗菌蛋白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以及对采后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以NCPSJ7发酵液、菌悬液及无菌胞外抗菌蛋白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牛津杯法和果实打孔法试验对苹果轮纹病菌LW182的平板抑制效果和果体抑制效果进行检验。采用果实喷洒防腐试验,检验对采后苹果的防腐效果。结果显示,试验材料对轮纹病菌LW18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悬液和发酵液对轮纹病菌LW182的平皿抑制效果比胞外抗菌蛋白粗提液好。胞外抗菌蛋白粗提液对苹果轮纹病菌LW182的果体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减轻苹果的腐烂和变色程度,以及抑制轮纹病菌LW182菌丝的生长。果实防腐试验显示,胞外抗菌蛋白粗提液对采后苹果轮纹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与纳他霉素相当,而发酵液的效果不明显。解淀粉芽胞杆菌NCPSJ7及其抗菌蛋白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NCPSJ7产抗菌蛋白对于采后苹果轮纹病的生物防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 苹果轮纹病 抗菌蛋白 纳他霉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infection of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apple cells 被引量:5
10
作者 Li Xin Rui Zhang +6 位作者 Xianpu Wang Xiuxia Liu Yicheng Wang Peiran Qi Lishuang Wang Shujing Wu Xuesen Chen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9-223,共15页
Apple ring rot,which is caused by Botryosphaeria dothidea,severely affects apple production.The mechanisms employed in apple cells against B.dothidea remain unknown.In this research,the pathogen infection mode and the... Apple ring rot,which is caused by Botryosphaeria dothidea,severely affects apple production.The mechanisms employed in apple cells against B.dothidea remain unknown.In this research,the pathogen infection mo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dea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Fuji’/B.dothidea interaction pathosystem were investigated.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our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 infects apple cells both intracellularly and extracellularly.However,compared with that in immature fruit,the incidence of hyphae in the interior of mature apple fruit cells increased dramatically,suggesting that cell wall-mediated penetration resistance could be important in apple resistance against B.dothidea.TEM ultra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identified the nuclear morphology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duction in both apple fruit and callus cells under B.dothidea infection.Overexpression of MdVDAC2(MDP0000271281),which encodes an outer-membrane localized anion channel protein in mitochondria,significantly promoted cell death under B.dothidea infection and simultaneously inhibited pathogen infection,suggesting that cell death represents a disease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apple against B.dothidea infection.Furthermore,BdCatalase(KAF4307763),a cytochromeP450 family protein BdCYP52A4(KAF4300696),and subtilisin-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swere identified fromB.dothidea-secreted proteins,which suggested the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phytoalexins in combating B.dothidea infection and triggering or dampening apple resistance.Collectively,our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cell wall-mediated penetration resistance,programmed cell death machinery and microbial effector-interrelated signaling were among strategies recruited in apple to combat B.dothidea.The current resear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ap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apple ring rot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Penetration resistance MdVDAC2 Programmed cell death
下载PDF
枝干苹果轮纹病人工接种方法与品种抗性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增强 侯珲 +1 位作者 王丽 朱发亮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2-955,共4页
研究了枝干苹果轮纹病菌接种的方法,并对9个苹果品种做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菌饼接种法接后35—40 d开始发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孢子接种法处理。涂抹法、滤纸条沾液法、点滴法等孢子接种法接种均可致病,但各处理发病程度较... 研究了枝干苹果轮纹病菌接种的方法,并对9个苹果品种做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菌饼接种法接后35—40 d开始发病,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孢子接种法处理。涂抹法、滤纸条沾液法、点滴法等孢子接种法接种均可致病,但各处理发病程度较轻。用菌饼接种法对9个苹果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意大利早红、初津轻、斗南等抗病,弘前富士、红富士、新世界等高感,菌饼接种法与田间调查的自然发病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枝干接种方法 抗病性
下载PDF
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防治苹果树病害的田间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芹 兰杰 司乃国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5-907,共3页
[目的]明确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苹果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 90~120 mg a.i./kg处理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 [目的]明确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苹果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 90~120 mg a.i./kg处理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效优于生产常规使用药剂50%多菌灵WP、12.5%腈菌唑EC、15%三唑酮WP的效果。[结论]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上述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褐斑病、黑点病也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建议在苹果病害综合治理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烯肟菌酯·氟环唑悬浮剂 苹果轮纹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白粉病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苹果轮纹病危害损失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洁 王树桐 +2 位作者 胡同乐 王亚南 曹克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92,129,共4页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而其造成的产量损失情况尚不清楚。为此,2010-2012年生长季在河北省清苑县进行了苹果轮纹病危害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用杀菌剂进行防治的情况下,采收时苹果产量损失率为6.61%~38.02%,3a平...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而其造成的产量损失情况尚不清楚。为此,2010-2012年生长季在河北省清苑县进行了苹果轮纹病危害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施用杀菌剂进行防治的情况下,采收时苹果产量损失率为6.61%~38.02%,3a平均损失率为22.84%。经过室温45d储藏后,因病害造成的果实损失进一步增加,累计损失率为30.00%~65.39%,3a平均累计损失率为51.58%。储藏期由于轮纹病引起烂果造成的平均损失率为28.74%。苹果轮纹病是苹果生产上的重大威胁,防治不力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轮纹病 产量损失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ES2-4的生防潜力及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锋 何群 +3 位作者 陈兴帮 吴茂华 李维 何兵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9-1466,共8页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苹果轮纹病易对苹果贮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从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ES2-4,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为79.5%(扫描电镜观察到菌丝畸形),其无菌发酵滤液处理苹果果实亦可显著...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苹果轮纹病易对苹果贮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从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细菌ES2-4,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为79.5%(扫描电镜观察到菌丝畸形),其无菌发酵滤液处理苹果果实亦可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的发病程度.为探究其拮抗机制,采用Illumina和Pacbio第三代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于管家基因gyrA测序鉴定,结合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和数字DNA杂交(dDDH)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将ES2-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ES2-4基因组长3929792 bp,平均GC含量46.5%,共编码基因4016个,不含质粒.antiSMASH共预测到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14个,其中9个与surfactin、iturin、fengycin、macrolactin、difficidin、bacillaene、bacilysin、bacillibactin、amylocyclicin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簇完全一致或高度相似.此外,其基因组存在能够降解真菌细胞壁的糖苷水解酶、蛋白酶以及诱导系统抗性的化合物乙偶姻和2,3-丁二醇相关的基因.本研究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通过生产活性化合物、合成真菌细胞壁裂解酶和诱导寄主植物的全身反应来生物防治病原体;结果可为阐明植物病原真菌生物防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苹果轮纹病 全基因组测序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苹果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基因MdPGL4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5
作者 高子涵 王佳 +6 位作者 常源升 王海波 何平 王森 郑文燕 李林光 何晓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2,共7页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PGL)是氧化戊糖-磷酸途径的关键酶,在糖代谢以及植物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对轮纹病有强烈响应的基因MD01G1226300,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PGL)是氧化戊糖-磷酸途径的关键酶,在糖代谢以及植物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对轮纹病有强烈响应的基因MD01G1226300,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6 d后,‘鲁丽’苹果的病斑面积显著小于其亲本‘皇家嘎啦’和‘藤牧1号’;qRT-PCR分析发现MD01G1226300被强烈诱导表达,但在‘鲁丽’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皇家嘎啦’和‘藤牧1号’。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D01G1226300的cDNA全长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MD01G1226300蛋白相对分子量为28.04 kDa,理论等电点为5.85,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SugarP_isomerase超家族,存在6个可能的活性位点,无跨膜结构域且整体位于膜外区,三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形成;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后命名为MdPGL4,与梨PbPGL4进化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13%。超表达MdPGL4的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对轮纹病的抗性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表明MdPGL4负调控苹果对轮纹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苹果中PGL家族基因响应生物胁迫的理论体系,为苹果抗病分子机制解析和通过遗传性状改良创制抗病苹果新种质提供了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MdPGL4 轮纹病 基因克隆 功能验证
下载PDF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控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洪晨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明确几种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500mg,L、75%肟菌酯·戊唑醇WG150mg/L、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120m昏也、20%... 【目的】明确几种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500mg,L、75%肟菌酯·戊唑醇WG150mg/L、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120m昏也、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150m昏,L,间隔10~15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苹果主要病害的为害。【结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75%肟菌酯·戊唑醇WG、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对几种苹果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苹果病害防治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BILURINS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轮纹病 防治效果
原文传递
蜡样芽孢杆菌挥发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拮抗活性
17
作者 覃艮红 袁洪波 +7 位作者 王卓妮 史冰柯 范洋洋 王丽 张猛 涂洪涛 徐超 侯珲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3-1412,共10页
为了探索苹果轮纹病生物防治方法,分析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株G3-1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拮抗活性。平皿对扣试验显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菌株G3-17不同浓度的挥发物均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为了探索苹果轮纹病生物防治方法,分析了蜡样芽孢杆菌菌株G3-17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拮抗活性。平皿对扣试验显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菌株G3-17不同浓度的挥发物均能显著抑制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显示,菌株G3-17主要分泌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苯甲醛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25~625μL·L^(-1)范围内抑制率为57.24%~100.00%。苯甲醛处理还能破坏苹果轮纹病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并能诱导苹果果实病程相关蛋白基因(Md PR1和Md PR5)的表达。防效试验结果显示,苯甲醛处理能有效防治苹果轮纹病,在浓度为125、250和500μL·L^(-1)时的防效分别为39.80%、84.77%和90.67%。研究表明,蜡样芽孢杆菌菌株G3-17挥发物及主要成分苯甲醛对苹果轮纹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苹果轮纹病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苯甲醛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调控苹果响应轮纹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8
作者 张洋红 李爽 +2 位作者 陈昊伟 李佳 徐继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为筛选苹果轮纹病抗性基因,以苹果轮纹病抗、感株系为材料,白藜芦醇处理后针刺法接种轮纹病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菌0 h和96 h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试验共构建了24个文库,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173.80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 为筛选苹果轮纹病抗性基因,以苹果轮纹病抗、感株系为材料,白藜芦醇处理后针刺法接种轮纹病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菌0 h和96 h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试验共构建了24个文库,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173.80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6.05 Gb,Q30值在90.67%及以上。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后抗病材料的DEGs多于感病材料,接菌96 h的DEGs多于接菌0 h的。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抗病材料富集的通路远远多于感病材料,且富集到抗病相关通路如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的基因也多于感病材料;此外,抗病材料还富集到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可见,在白藜芦醇处理后接菌,抗病材料叶片内的防御机制变化更丰富,可以更好地应对轮纹病菌的侵染。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白藜芦醇影响苹果轮纹病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选育苹果抗轮纹病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白藜芦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拮抗真菌Pa2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史冰柯 王卓妮 +5 位作者 覃艮红 黄天祥 王丽 涂洪涛 袁洪波 侯珲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1125,共13页
为了分离和筛选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有抑制效果的拮抗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苹果轮纹病抗性品种的枝条上分离出内生真菌。结果从40个分离菌株中得到5个拮抗真菌菌株,其中鉴定为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的Pa... 为了分离和筛选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有抑制效果的拮抗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苹果轮纹病抗性品种的枝条上分离出内生真菌。结果从40个分离菌株中得到5个拮抗真菌菌株,其中鉴定为砖红镰刀菌(Fusarium lateritium)的Pa2菌株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7.49%。菌株Pa2上清液不仅可以破坏B.dothidea菌丝细胞膜,还可以诱导果实中致病相关基因MdPR1的表达。在苹果接种B.dothidea后5 d,菌株Pa2对苹果轮纹病的控制效果为6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拮抗真菌 砖红镰刀菌 防效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及相关类群的系统学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娜 张伟伟 +3 位作者 高小宁 林月莉 康振生 黄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133,共11页
【目的】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及其相关类群的rDNA-ITS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他们之间的系统学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源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及四川5个省份的113株苹果轮纹... 【目的】对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及其相关类群的rDNA-ITS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他们之间的系统学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源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及四川5个省份的113株苹果轮纹病菌和2株梨轮纹病菌的rDNA-ITS区段直接测序,经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BLASTn)及DnaSP 4.0软件分析后,结合GenBank下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的邻接树和最大简约树,同时计算遗传距离和序列核苷酸差异数。【结果】115株供试菌株分为9个单倍型(Hap_1~Hap_9),其中Hap_7(B.obtusa)来源于山西省;Hap_9(苹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B.stevensii)来源于四川省;其余单倍型均为B.dothidea,其中Hap_1的出现频率最高,包含86株分离株。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析结果显示,用于构建发育树的序列均形成了3个大的聚类组。聚类组Ⅰ包含B.obtusa、B.rhodina(柑橘葡萄座腔菌)和B.stevensii等3个种,其中B.obtusa和B.rhodina各自独立聚为一支,而B.stevensii全部序列分为3支。聚类组Ⅱ包含2个分支:其中B.lutea单独聚为一支;B.ribis(茶麃子葡萄座腔菌)和B.parva亲缘关系较近,共同聚为一支。聚类组Ⅲ由B.dothidea和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berengeriana)共同构成,支持B.dothidea与B.berengeriana为同物异名的观点。遗传距离及序列核苷酸差异数显示,B.dothidea与其他种间的遗传距离在4.91%~7.57%,序列核苷酸差异数为31~54bp;B.dothidea不同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1.93%,序列核苷酸差异数为1~10bp。【结论】B.stevensii显示出了复合种的特性,其分类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B.dothidea与其他相似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且在B.dothidea种内存在核苷酸序列的分化,但分化程度较低。B.dothidea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存在差异,但地理分化特征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同源性 单倍型 葡萄座腔菌属 RDNA-I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