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蒲志忠 王红兵 +2 位作者 邓彬 郑伦辉 邹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7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比较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给予保肛术治疗,对照... 目的:比较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按照乱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观察组给予保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Miles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评分量表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复发率、吻合口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Miles术比较,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肛术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低位直肠癌 生活质量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一次性切开挂线根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戈 李师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一次性切开挂线根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一次性切开挂线根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23例,实施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评价术后3、6、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与肛门失禁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满意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保肛术 效果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新飞 孙威海 《医学综述》 2016年第9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探究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5例,按照患者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前... 目的探究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5例,按照患者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治疗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在直肠癌保肛手术前行新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肛门功能评价,包括向量测压、Saito功能问卷、Wexner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最大肛门静息压、最大肛门收缩压、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术后3个月、6个月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排便频率、连续Wexner评分、排便截断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止泻药物使用率、护垫应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分辨排便排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率低于对照组[18.0%(6/33)比44.0%(3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治疗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前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术 新辅助治疗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宗林 王月 王龙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23例,实施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 目的探究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实施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照组23例,实施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评价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满意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失禁评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低位结肠癌的有效手段,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癌保肛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梦娜 陈钰芬 +2 位作者 温晓云 彭健宏 阳霞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与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分析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量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广州市某大...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与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分析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量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广州市某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201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总分为(68.04±7.64)分;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25.30±6.20)分;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与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399,P<0.01),手术方式、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及社交管理是影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主要因素。结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越少,则采用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的频率越低,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的肠道症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术 肠道症状 自我管理行为 肠道功能
下载PDF
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66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尹井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直肠癌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低位保肛术组和miles组,各66例,低位保肛术组采取低位保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miles组采用Miles术式进行治疗。结果:低... 目的:探讨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直肠癌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低位保肛术组和miles组,各66例,低位保肛术组采取低位保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miles组采用Miles术式进行治疗。结果:低位保肛术组术后出血量(117.6±20.5)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1±1.2)d,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6.1%,住院时间(16.5±2.3)d。miles组术后出血量(271.6±23.5)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1.1)d,术后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16.7%,住院时间(25.5±5.5)d,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保肛术组患者在躯体化、敌对、抑郁、恐惧、焦虑方面评分明显低于mile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手术过程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保肛手术 直肠癌 MILES DUKES分期
下载PDF
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覃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2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Mile手术疗法;试验组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比较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Mile手术疗法;试验组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直肠癌患者采用保肛手术进行治疗较常规Mile手术疗法更好,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e手术 保肛手术 直肠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老年患者直肠癌保肛术后焦虑及抑郁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8
作者 王强 秦乐运 +3 位作者 张学忠 腾和泰 苏超 曹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其生存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82例,对患者手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其生存质量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82例,对患者手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其SF-36分值为(64.7±2.46)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与生存质量呈现负相关。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治疗后需要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直肠癌保肛手术 抑郁 焦虑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导致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贞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4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导致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78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对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究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导致吻合口瘘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78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对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为12. 82%。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无吻合口瘘患者在BMI、肠梗阻与术前放化疗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肠梗阻、术前放化疗是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BMI、肠梗阻与术前放化疗是影响微创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子,临床应做好肠道准备、加强术中操作技巧、积极对抗感染、充分引流,保证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吻合口瘘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追踪护理管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玉贞 刘洁珍 +2 位作者 曾晓颖 林侃侃 郭满弟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6期845-846,共2页
目的探讨追踪护理管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6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回归社区进行排便功能训练的患者实施追踪护理管理,3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减少,95.65%的患者有便意时... 目的探讨追踪护理管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6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回归社区进行排便功能训练的患者实施追踪护理管理,3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减少,95.65%的患者有便意时可忍受,91.30%排便时无疼痛感,89.13%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良好,对社区护士延续护理的满意度达10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实施追踪护理管理,可减少排便次数,提高排便的控制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追踪护理管理 排便功能训练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盖学银 周翠娥 宿传青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251-252,共2页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实...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加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展开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进而更好的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生活质量 影响性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用效果评估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明利 朱畅 +3 位作者 林烈文 胡海军 夏利刚 潘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0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观...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尽管手术时间更长,但其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维 韦万程 胡自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543-1544,共2页
目的探讨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Miles治疗,观察组采用保肛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 目的探讨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Miles治疗,观察组采用保肛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健康情况和生活能力)、盆腔复发率、吻合口复发率及术后1年总生存率(OS)。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健康情况和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盆腔复发率和吻合口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1年OS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Miles比较,保肛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改善其预后情况和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围术期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8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后SDS、...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8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后SDS、SAS、VAS评分。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30.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SAS、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有利于预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的效果
15
作者 车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5期206-207,共2页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对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的护理服务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化的护理服务组开展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对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00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的护理服务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化的护理服务组开展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住院时间、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量;护理前后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以及应激心理状态;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并发症概率。结果综合化的护理服务组满意度、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以及应激心理状态、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住院时间、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量、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并发症概率对比常规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0.05。综合化的护理服务组出现1例,常规的护理服务组出现了8例,综合化的护理服务组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并发症概率更少,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保肛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直肠癌低位保肛术 效果
下载PDF
双吻合器联合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有恩 朱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36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5年5月5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DST联合TME治疗,...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5年5月5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DST联合TME治疗,观察其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5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次性吻合成功,无中断及二次吻合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2-30 d,平均(20.37±3.28)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3例,神经性膀胱排空障碍2例,对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吻合口狭窄3例,经定期直肠指检并行扩肛后基本痊愈。术后随访18个月,其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成功率为86.79%,其中死亡5例,复发2例,其余均存活,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DST与TME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T TME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三管”管理20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皮超 任美萍 +2 位作者 虞湘 刘静 陈素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总结20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三管"(骶前血浆引流管,经肛引流管,留置尿管)管道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0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术后患者所采取的"三管"护理管理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本组病例... 目的:总结20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三管"(骶前血浆引流管,经肛引流管,留置尿管)管道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0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术后患者所采取的"三管"护理管理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本组病例200例,均无管道脱落;6例吻合口漏,4例吻合口出血,4例拔除尿管后尿储留。结论:制定统一的护理观察标准和管理制度,重视对管道的固定管理,保持管道引流的通畅,及时准确观察,辅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地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护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引流管护理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尼龙扎带阻断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春华 黄平 +9 位作者 戴青松 吴作友 张伟伟 陈启 翁和语 周备胜 栾海飞 夏文豪 洪勇智 王昕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268-1271,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直肠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肠管并进行直肠冲洗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直肠冲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中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肠管并进行直肠冲洗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均成功置入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及直肠冲洗。手术时间110~350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术后住院时间9~18d。单例标本获取淋巴结数目12~25枚。31例随访3~15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借助持针器和加长Trocar使用尼龙扎带阻断肿瘤远端肠管,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进行直肠冲洗,达到无瘤操作、减少腹腔感染和肿瘤局部复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 尼龙扎带 直肠冲洗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汉卿 罗水祥 吴云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4例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23/32),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探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4例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23/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的疗效确切,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更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直肠癌前侧切除术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下载PDF
吻合器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对老年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
作者 郑明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吻合器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iles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吻... 目的:探讨并分析吻合器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iles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生存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84%、5.88%、80.39%、7.84%,对照组分别为33.33%、29.41%、50.98%、29.4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时,采用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效果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保肛手术 MILES手术 老年低位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