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的耐药基因突变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敬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0年第2期195-197,200,共4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是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及新型靶点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已确定了200多个各种类型HIV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耐药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对HIV的耐药基因突变,及其对耐药的作用和对复制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今后耐药性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耐药基因突变 抗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世新 张捷 +4 位作者 陈莲 黄秀兰 黄素如 黄飞燕 黄健新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采取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案,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来宾市8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及其所生82例婴儿(双胞胎1例)按疗程给予... 目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采取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案,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来宾市8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及其所生82例婴儿(双胞胎1例)按疗程给予足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要求在婴儿出生42d、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随访3次并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抗体检测。结果 81例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中74例按疗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91.36%。82例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按疗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服药率100%。对产后婴儿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方案要求在婴儿出生42d、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追踪随访并进行HIV抗体检测,共检出1例艾滋病抗体阳性婴儿,婴儿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1.22%,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显著。结论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感染艾滋病病毒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艾滋病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对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孕产妇 抗病毒药物 阻断传播
原文传递
艾滋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金永梅 李玉叶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HAART药物作用于HIV复制周期的各靶点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包括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s)、逆转录酶抑制剂(reverse transcripta...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最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HAART药物作用于HIV复制周期的各靶点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包括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s)、逆转录酶抑制剂(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和药代动力学增效剂(boosters)。随着抗病毒药物数量和种类的不断问世,HAART方案不断更新,及早开始HAART并选择适宜的方案,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患者免疫功能。HAART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前评估、治疗后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进展
下载PDF
HIV耐药的现状趋势与应对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敬云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是目前艾滋病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随着药物的更新换代和治疗方案的改进,全球耐药毒株发生和流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介绍了目前全球获得性耐药和治疗前耐药流行的状... 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是目前艾滋病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随着药物的更新换代和治疗方案的改进,全球耐药毒株发生和流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介绍了目前全球获得性耐药和治疗前耐药流行的状况,分析了药物及治疗方案改进对耐药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和控制耐药的主要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耐药 抗病毒治疗 耐药监测
原文传递
依非韦伦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后对AIDS病人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爱新 王爱芝 +3 位作者 李在村 邵英 叶江竹 孙丽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依非韦伦(EFV)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后,对艾滋病(AIDS)病人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SAD症状)的影响情况。方法共62例AIDS病人,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用药情况,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 目的探讨依非韦伦(EFV)更换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后,对艾滋病(AIDS)病人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症状(SAD症状)的影响情况。方法共62例AIDS病人,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用药情况,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调查病人SAD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62例中,男性占98.39%,平均年龄(32.84±8.54)岁,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2.58%,同性性传播占75.81%,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70.97%)、皮疹(9.68%)、一线治疗失败(8.06%)。62例AIDS病人基线平均PSQI值为(8.19±3.90)分,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焦虑评分(HAD-A)为(6.32±4.52)分,抑郁评分(HAD-D)为(6.40±4.91)分。换用LPV/r 3个月后分别为(6.56±2.97)分、(5.27±3.58)分和(5.58±4.76)分(P值分别为0.000、0.029和0.081)。基线时PSQI、HAD-A和HAD-D评分>7分的病人分别占48.39%、38.71%和43.55%,换药3个月分别为35.48%、27.42%和32.26%(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00)。结论经治AIDS病人中,含EFV抗病毒治疗方案存在神经精神相关不良反应,即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症状,是导致更换治疗方案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案更换为LPV/r的组合后,病人SAD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药物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Anti-retroviral drugs: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decade 被引量:6
6
作者 Xingquan Zha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The pace of discovery of new antiretroviral(ARV) drugs has slowed, although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nce-daily fixed dose combination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Several traditional ARV drugs remain in pha... The pace of discovery of new antiretroviral(ARV) drugs has slowed, although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nce-daily fixed dose combination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Several traditional ARV drugs remain in phase Ⅲ clinical trial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 information on ARV drugs in phase Ⅲ clinical trials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V drugs in the next dec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retroviral drugs Long-acting formulations Attachment inhibitors Maturation inhibitors NANOMEDICINE
原文传递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曾点点 金永梅 +2 位作者 田波 李重熙 刘俊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医的1200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 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医的1200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接受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例HIV/AIDS患者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4.9%、30.7%、39.2%,同时发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11.0%,同时合并焦虑、抑郁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有稳定工作、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下为焦虑的保护因素,接受依非韦伦治疗方案为焦虑的危险因素;男性、有稳定工作为抑郁的保护因素,接受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方案为抑郁的危险因素;有稳定工作为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接受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方案为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HIV/AIDS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受抗病毒治疗影响较大,整合酶抑制剂神经精神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蛋白酶抑制剂,应加强对患者精神状况的监测,根据患者情况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药 艾滋病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状况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前 王临虹 +3 位作者 方利文 王潇滟 张璐 张志慧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AIDS)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5省23个市(县、区),对1 414名HIV-1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AIDS)高流行地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对高发的5省23个市(县、区),对1 414名HIV-1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随访管理,收集研究对象所应用ARV药物种类、方案等一系列信息。结果1 414名研究对象中,2005-2008年各年分别有77.13%、77.73%、78.26%和84.20%的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了ARV药物,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χ2=5.90,P=0.01)。艾滋病感染产妇三联ARV药物应用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单一NVP应用比例逐年下降(χ2=237.17,P<0.000 1;χ2=276.49,P<0.000 1)。预防性及治疗性三联药物方案应用比例仍不足40%和15%,上升幅度有限(χ2=45.79,P<0.0001;χ2=151.96,P<0.0001)。结论继续扩大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覆盖面,提高ARV药物的可及性,尤其是三联ARV药物方案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 儿童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我国艾滋病抗病毒药品年度需求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霞 赵燕 +4 位作者 于兰 豆智慧 马烨 刘中夫 张福杰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合理预测抗病毒药品年度需求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需求模型和经验需求模型预测药品需求公式中的参数。下年度某药品需求量=下年度预计正在治疗的人数×预计某药物的使用人数百分比×用量/天&... 目的探讨合理预测抗病毒药品年度需求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需求模型和经验需求模型预测药品需求公式中的参数。下年度某药品需求量=下年度预计正在治疗的人数×预计某药物的使用人数百分比×用量/天×365天×(1+缓冲百分比)-该药品的库存剩余数量。结果以过去三年的抗病毒治疗人数线性预测,2011、2012年在治人数分别约为8.69万和10.30万,考虑到近年正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治疗覆盖率,未来两年的在治人数将更多。未来两年内拉米夫定的使用比例约为100%,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49%~60%、6%~20%、26%~30%范围内逐渐增加;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的使用比例将分别在20%~41%和50%~64%范围内逐渐减少。缓冲百分比一般为25%。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的需求受治疗指南,政策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力度等多方面影响。结论药品需求预测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将标准需求模型与经验需求模型相结合,力求更为准确地预测药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艾滋病药品 年度需求计划 预测
原文传递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IV感染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琪 齐唐凯 卢洪洲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对HIV进行长期的有效抑制是现阶段治疗HIV感染最有效的手段。ARVs推广以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负担等,影响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和依从性,耐药问题导致部分患者未能取得良好的病毒学... 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对HIV进行长期的有效抑制是现阶段治疗HIV感染最有效的手段。ARVs推广以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负担等,影响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和依从性,耐药问题导致部分患者未能取得良好的病毒学疗效。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当前研究聚焦在长效ARVs,固定剂量组合与单片疗法,二联口服疗法和新化学药物单体研发等方面,这些进展将大大提高ARVs的可接受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文就现阶段ARVs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固定剂量组合 二联口服疗法
原文传递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与美沙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俊 潘佩佩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08-310,306,303,296,共6页
美沙酮主要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替代维持治疗。吸毒成瘾者是HIV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于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HIV阳性携带者,了解、熟悉美沙酮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戒断症... 美沙酮主要用于镇痛和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替代维持治疗。吸毒成瘾者是HIV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于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HIV阳性携带者,了解、熟悉美沙酮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戒断症状的出现或者美沙酮相对过量。本文主要论述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和AIDS时,美沙酮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已报道或有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卫芳 鲍慧慧 +3 位作者 熊爱珍 夏晶 谢珊珊 梁佳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10期12-15,33,共5页
随着更有效安全的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预期寿命已超过60岁。与普通人群相比,HIV感染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心肌梗... 随着更有效安全的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患者预期寿命已超过60岁。与普通人群相比,HIV感染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心肌梗死和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风险更高。同时进行ARV和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人群将越来越普遍。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心血管领域主要用于不适合华法林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随着其剂量固定、无需常规监测、患者服用依从性高等相对华法林应用上的优越性,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逐渐被发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系统综述NOACs和ARV药物之间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为临床使用NOACs及联用ARV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抗逆转录病毒药 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 P-糖蛋白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双阳 殷志梓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妊娠合并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的10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方案,给予产妇和婴儿(单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 目的:探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妊娠合并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的10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方案,给予产妇和婴儿(单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在婴儿出生后42d、12个月和18个月分别给予随访,检测婴儿体内艾滋病诊断性抗体的表达情况,观察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产妇的肝功能受损、血液系统问题和胎儿出生缺陷等不良反应。结果:102例妊娠合并艾滋病的研究对象中有94例完成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过程,服药率为92.16%;102个婴儿全部按疗程完成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治疗过程,服药率为100%。在出生后42d随访,检测出1例婴儿体内艾滋病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0.98%;治疗期间,6例孕产妇出现肝功能受损,11例孕产妇出现血液问题,未出现胎儿出生缺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停药后均好转。结论:妊娠早期联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妊娠合并艾滋病 阻断 母婴传播 安全性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久聪 郑晓凤 +1 位作者 汪泳 刘鑫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732-737,共6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造成的一种严重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30年来,全球科学家和医学家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造成的一种严重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30年来,全球科学家和医学家对其病毒学、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能够寻找出预防、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抗HIV药物作用靶点的不同,可将抗HIV药物分为六大类,即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入胞抑制剂或辅受体拮抗剂、整合酶抑制剂。治疗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抑制HIV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病毒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104例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蒙艳 陆铭 +1 位作者 许云亚 胡海燕 《世界感染杂志》 2008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04例艾滋病病人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皮疹为最常... 目的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04例艾滋病病人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皮疹为最常见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疲倦、脱发、失眠、脂肪分布异常、四肢肢端麻木、血细胞减少为较常见的不良反应,而胰腺炎、皮肤色素沉着和乳酸性酸中毒则为较少见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可能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及较少见的不良反应要有一定了解,在对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告知病人,让病人对所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并能正确认识,使病人在以后的长期治疗中有更好的依从性,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抗艾滋病毒治疗的药物联用模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孝彰 卢洪洲 沈银忠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7-10,共4页
抗艾滋病毒(HIV)治疗就是联用不同的抗HIV药物以达到抗病毒作用最大化。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抗HIV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且许多新的药物联用模式的有效性已被临床证实。目前,抗HIV治疗的药物联用模式主要是以双核苷类药物为基础,再联... 抗艾滋病毒(HIV)治疗就是联用不同的抗HIV药物以达到抗病毒作用最大化。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为抗HIV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且许多新的药物联用模式的有效性已被临床证实。目前,抗HIV治疗的药物联用模式主要是以双核苷类药物为基础,再联用非核苷类药物(依非韦仑)、蛋白酶抑制剂或整合酶抑制剂。美国2011年的抗病毒指南对抗HIV治疗的药物联用模式进行了更新,本文予于介绍以供国内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抗艾滋病毒药物
下载PDF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瑞 吴苑妮 +3 位作者 韩晓旭 刘辉 王玉琪 李鑫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90-495,共6页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已成为全世界控制艾滋病公认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对于造成部分HIV/AIDS患者短期或长期的肝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转氨酶...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已成为全世界控制艾滋病公认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对于造成部分HIV/AIDS患者短期或长期的肝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黄疸,甚至可造成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断、亚临床肝炎,或致死性肝衰竭,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导致肝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对抗病毒药物的类型、可能造成肝损伤的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肝损伤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发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晓蕾 付淑军 孙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442-1447,共6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疾病之一,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从HIV-1病毒发现后的30余年,已有大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投入研发,抑制病毒复制增殖周期的关键阶段。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延长了患者生命,...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疾病之一,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从HIV-1病毒发现后的30余年,已有大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投入研发,抑制病毒复制增殖周期的关键阶段。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延长了患者生命,同时也产生了病毒的耐药变异,因此需要开发针对耐药的新药物。简述美国已上市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信息,重点关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非临床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HIV-1 非临床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小莉 肖寒 《医学综述》 2019年第7期1363-1369,共7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近40年来,全球感染HIV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患者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是最有效的治疗AIDS的方法,由于HIV细胞潜伏库的存在,ART...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近40年来,全球感染HIV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大部分患者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是最有效的治疗AIDS的方法,由于HIV细胞潜伏库的存在,ART不能彻底清除HIV,但能有效抑制HIV复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HIV传播。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治疗时机提前、治疗方案的优化,AIDS治疗及预防有了巨大进展,使AIDS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下载PDF
HIV母婴阻断及HIV感染婴幼儿抗病毒药物致线粒体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连玉婷 赵燕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15,共3页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及儿童治疗中有广泛应用,但抗病毒治疗药物由于对γ多聚酶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线粒体损伤,虽然目前对婴幼儿的线粒体损伤研究较少,但却需更多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外...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在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及儿童治疗中有广泛应用,但抗病毒治疗药物由于对γ多聚酶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线粒体损伤,虽然目前对婴幼儿的线粒体损伤研究较少,但却需更多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外母婴阻断、婴幼儿治疗中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对线粒体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阻断 婴幼儿 抗病毒治疗药物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