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290
1
作者 曾小峰 艾脉兴 +3 位作者 甘晓丹 史艳萍 宋琴芳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阳性率 ,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以根据已知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 2 94例RA ,1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 ,1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 目的 检测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中的阳性率 ,探讨抗CCP抗体检测在RA中的意义。方法 以根据已知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检测 2 94例RA ,1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 ,135例非风湿性疾病中的抗CCP抗体的分布。比较抗CCP抗体与抗核周因子 (APF)、抗角蛋白抗体 (AKA)、类风湿因子 (RF)以及HLA DR4的相关性。结果 2 94例RA病人中 ,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 46 6 % ,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 5 3 % ,非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 1 5 %。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46 6 % ,96 6 %。抗CCP抗体与APF、AKA以及HLA DR4之间有相关性 ,与RF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46 6 % )和特异性 (96 6 % ) ,能用于RA的诊断。抗CCP抗体与APF、AKA有相关性 ,但不完全重叠。抗CCP抗体可视为RA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CCP抗体 抗核周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AKA、抗CCP、抗RA33抗体和AP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正 邹毅 +3 位作者 袁文娟 周珣 胡小平 唐艳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P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四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RA患者,56例RA疑似患者和148例非RA的风湿... 目的通过比较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RA33抗体和抗核周因子抗体(APF)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四者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RA患者,56例RA疑似患者和148例非RA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AKA、抗CCP、抗RA33和APF检测,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A、抗CCP、抗RA33和APF四种抗体在RA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1%、66.3%、34.7%、31.6%,联合检出率为94.9%;特异性分别为97.97%,94.59%,95.95%,99.32%,联合检测特异性为87.84%。在RA疑似组中检出率分别为16.1%,23.2%,8.9%,3.6%,联合检出率为39.3%。非RA疾病组中检出率分别为2.0%,5.4%,4.1%,0.7%。在RA组中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RA组中四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RA疑似组和非RA疾病组(P<0.01)。四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RA疑似组中显著高于非RA疾病组(P<0.01)。结论四种抗体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RA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不影响其特异性;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RA疑似组中的高阳性率提示四种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RA33抗体 抗核周因子抗体
下载PDF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钱龙 李向培 +4 位作者 厉小梅 汪国生 陶金辉 张宏 王玮 《安徽医学》 200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诊断意义 ,并了解其与抗核周因子 (APF)及IgM型类风湿因子 (RF)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ELISA法检测 3 3例RA、2 8例非RA病例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结果  3 3例RA病人...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诊断意义 ,并了解其与抗核周因子 (APF)及IgM型类风湿因子 (RF)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ELISA法检测 3 3例RA、2 8例非RA病例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结果  3 3例RA病人中 ,抗CCP抗体阳性 18例 ,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 75 .8%;对照组阳性率7.4%( 4 / 5 4) ,特异性为 92 .6%。 3 3例RA中抗CCP抗体与APF同时阳性 18例 ,同时阴性 4例 ,两者一致率为 66.7%;与RF同时阳性 2 1例 ,同时阴性 4例 ,一致率为 75 .8%。抗CCP抗体与APF及RF抗体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CCP抗体是一种新的对RA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CP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抗核周因子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核周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超 徐升强 +2 位作者 王银 蒋冰 胡先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APF、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及血沉在RA中的意义,并探讨以上7种常用检查项目的联合检测在RA诊断...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并比较APF、CCP、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及血沉在RA中的意义,并探讨以上7种常用检查项目的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PF、AKA,抗RA33抗体及使用速率散射比浊定量法检测RF,点化学发光法检测CRP及魏氏法检测血沉。共检测160例确诊RA患者、90例非RA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PF、AKA、抗RA33抗体、抗CCP抗体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45.6%、33.8%,27.5%,80.0%,62.5%,71.9%及74.4%,特异度分别为94.2%,94.7%,92.1%,90.0%,68.9%,56.8%and 79.2%。RA患者这五种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中,RA阳性组,APF+RF+CCP联合筛查阳性率已经达到95.0%。结论 7种指标在检测RA均有显著意义,APF、抗CCP及RF联合筛查即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更多指标的联用更有助于早期发现R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核周因子抗体(AP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抗RA33抗体 C反应蛋白 血沉 类风湿因子(RF)
下载PDF
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葡萄糖-磷酸异构酶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春秋 王俊杰 邹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 分析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RA患者(RA组),同期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1例(非RA组)。比较... 目的 分析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RA患者(RA组),同期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1例(非RA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分期、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中AKA、APF、GPI阳性率;分析AKA、APF、GPI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RA组AKA、APF、GPI阳性率高于非RA组(P<0.05);活动期AKA、APF、GPI阳性率高于非活动期(P<0.05);重度组AKA、APF、GPI阳性率高于轻度组(P<0.05);AKA+APF+GPI检测R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93.41%、94.50%、96.59%,高于三因子单独检测(P<0.05)。结论 AKA、APF、GPI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参考信息,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角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4种自身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利民 巩瑞 吴俊琪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比较4种自身抗体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3至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检查的257例RA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APF、抗... 目的比较4种自身抗体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3至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检查的257例RA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APF、抗AKA,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速率散射法检测RF,计算4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抗APF、抗AKA、抗CCP、RF在257例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80%、31.13%、79.77%、83.66%。4项联合抗APF/抗CCP/RF/抗AKA和3项联合抗APF/抗CCP/RF的阳性率均为94.16%,高于抗CCP的7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PF与抗CCP、RF呈负相关(r=-0.470、-0.231,均P<0.05),与抗AKA、RA病程、晨僵均呈正相关(r=0.488、0.132、0.130,均P<0.05)。抗APF和抗CCP与RA关节外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抗APF最佳临界值为2.5时,AUC为0.886,灵敏度87.2%。结论抗APF在RA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并且抗APF与RA病程、晨僵以及关节外器官受累相关,抗APF在RA诊断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核周因子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明 丁玲华 +1 位作者 金跃 葛志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及其相关自身抗体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 112例血清标本 ,包括RA 6 4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2 0例 ,骨关节炎 (OA) 16例 ,强直性脊柱炎 (AS) 12...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及其相关自身抗体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 112例血清标本 ,包括RA 6 4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2 0例 ,骨关节炎 (OA) 16例 ,强直性脊柱炎 (AS) 12例 ,正常对照 30例 ,检测抗CCP、抗Sa、抗核周因子 (APF)和类风湿因子 (RF)。结果  4种自身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抗CCP 5 1 6 %和 97 9% ;抗Sa 4 6 9%和 10 0 % ;APF 4 8 4 %和 97 9% ;RF 5 6 3%和 83 3% ;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抗CCP、抗Sa和APF诊断RA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三者均高于RF(P <0 0 1)。RF阳性率在RA患者抗CCP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抗Sa和APF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抗CCP是RA的又一个特异性抗体 ,联合检测抗CCP及RF对于RA的诊断与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SA抗体 抗核周因子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在预防胆管结石再发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海涛 王晖 +2 位作者 杨晶 范震 吕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支架内结石生成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共119例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并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或堵塞。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 目的前瞻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支架内结石生成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共119例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并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或堵塞。采用免疫定量分析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APF)含量,细菌培养分析支架内细菌学,红外光谱分析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盐含量。结果对照组和UDCA组APF蛋白定量分析数值分别为(10.17±2.38)和(17.55±9.39)ng/m L,两组发生支架堵塞率分别为58.3%和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UDCA组支架内生物膜的胆红素钙和碳酸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阻塞支架包含多种胆道感染的细菌种群,多由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结论 UDCA可能通过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分泌,增加APF含量,来减缓胆道支架蛋白生物膜的形成,而减少胆石生成保持胆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胆道支架 胆道结石 熊去氧胆酸 胆红素钙 抗核周因子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预防胆道塑料支架再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海涛 吕文 +4 位作者 王霞 金杭斌 方洁 张筱凤 张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年第11期628-630,共3页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塑料支架再阻塞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将胆道疾病十二指肠塑料支架引流术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睛况,采集支架内胆泥,测定内膜...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在预防胆道塑料支架再阻塞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将胆道疾病十二指肠塑料支架引流术患者随机分成UDCA组和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支架,肉眼判断支架阻塞睛况,采集支架内胆泥,测定内膜抗核周因子(APF)含量,分析胆红素钙、胆固醇和碳酸钙盐含量,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共收集88例患者的支架,UDCA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支架阻塞率分别为8.9%和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CA组APF蛋白高于对照组[(17.29±9.52)μmol/L比(10.39±2.17)μmo]/L,P〈0.05];而胆泥中的胆红素钙、碳酸钙含量[(13.90±3.80)%、(12.60±5.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92±7.07)%、(16.52±4.11)%,P均〈0.05];细菌培养多为单一细菌,其中40.0%培养出大肠埃希杆菌(75%产B-葡萄糖醛酸苷酶),低于对照组的72.1%。结论UDCA可能通过提高APF含量,抑制细菌繁殖,从而降低胆道塑料支架再阻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阻塞 胆红素 熊去氧胆酸 抗核周因子
原文传递
抗核周因子抗原片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丽霞 郭惠芳 +1 位作者 刘凤珍 孙彩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分析抗核周因子 (AP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 ,并探讨制备APF抗原片的规律性。方法 从 15 2例不同供体中颊黏膜取材制备核周因子抗原片 ,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结缔组织病、正常对照共 4组对象检测... 目的 分析抗核周因子 (AP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 ,并探讨制备APF抗原片的规律性。方法 从 15 2例不同供体中颊黏膜取材制备核周因子抗原片 ,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结缔组织病、正常对照共 4组对象检测APF ;同时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 (AKA)、类风湿因子 (RF)。结果 只有 5 0 %的供体颊黏膜上皮适宜做APF的抗原片。以 1∶2 0为阳性阈值 ,APF的阳性率分别为 :早期RA 73.3% ;典型RA 6 3.3% ;非RA的结缔组织病组 3.3% ;正常对照组 3.3%。R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APF与AKA、RF均有相关性。结论 APF抗原的选择与性别无相关性 ;结缔组织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亦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周因子 抗原片 筛选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下载PDF
检测抗聚丝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脉兴 冷晓梅 曾小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抗聚丝蛋白抗体(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并比较与RA的其他早期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从人表皮细胞中提取并部分纯化聚丝蛋白(filaggrin)抗原,用于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103例RA血清标本和140例对照血清,包括... 目的探讨抗聚丝蛋白抗体(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并比较与RA的其他早期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从人表皮细胞中提取并部分纯化聚丝蛋白(filaggrin)抗原,用于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103例RA血清标本和140例对照血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骨性关节炎(OA)95份及正常人45份。APF和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103例RA病人的AFA阳性率、特异性分别为35.9%,93.7%,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人(P<0.001)。在AFA阳性的37例中,AKA也阳性的为26例,重叠率为70.3%;APF亦阳性的为31例,重叠率为83.8%,AFA与AKA、APF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AFA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AFA的检测可用于RA的临床诊断。AFA与APF及AKA有相关性,但不能完全取代它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聚丝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下载PDF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莉芸 李小峰 +2 位作者 赵春阳 王来远 董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类风湿关节炎 (15 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6 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 )的患者以及 17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 APF的检测。结果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 APF阳性率 7.5 % ,比健康对照者增高 (1.1% ,P<0 .0 5 ) ,与寻常型银屑病 (3.1% )和非炎症性风湿病 (3.3% )患者阳性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 4 .0 % ,P<0 .0 0 1)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3.4 % ,P<0 .0 0 1) ,3例 APF阳性的银屑病关节炎均为多关节炎累及 ,其类风湿因子阳性。结论  APF检测有助于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和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阳性率 关节炎患者 抗核周因子 APF 底物 上皮细胞
下载PDF
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的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彤昕 李彩凤 +3 位作者 何晓琥 王江 邝伟英 周怡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6例JRA及54例非JRA患儿,健康对照30例血清,测定其AKA、APF和抗CCP水平,对JR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并对...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在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6例JRA及54例非JRA患儿,健康对照30例血清,测定其AKA、APF和抗CCP水平,对JR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并对JRA患儿中3种抗体阳性和阴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KA、APF和抗CCP及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略高于0.5,但Pa>0.05。单一抗体检测灵敏度为30%~50%,联合检测灵敏度无增加。单一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50%~80%,联合检测特异度增加至80%~85%。JRA组AKA(+)病例较多出现关节强直,心包积液,骨质稀疏,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相对高,且ASO、ESR、CRP水平较高,Pa<0.05;APF(+)病例较多出现关节强直,骨质稀疏,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相对高,而且ASO、ESR、CRP水平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抗CCP(+)病例与抗CCP(-)病例比较,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AKA、APF、抗CCP抗体对JRA缺乏早期诊断意义及特异性,AKA、APF对判断疾病的活动性、病理损害程度和预后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角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下载PDF
RF、CPA、APF之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秀明 胡维峰 侯云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抗核周因子(APF)三者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1例RA患者血清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法,CP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APF检测采用间...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CPA)、抗核周因子(APF)三者间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1例RA患者血清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法,CPA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APF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结果 RF与APF、CPA无明显相关性(P>0.05),APF与CPA有相关性(P<0.05)。在RA患者中,RF检测的阳性率为45.5%,CPA检测的阳性率为53.5%,APF检测的阳性率为56.4%,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达87.9%。经统计学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F与CPA有相关性,RF、APF、CPA三种试验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RA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抗核周因子滴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龙 曾庆馀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抗核周因子 (APF)滴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4 3例RA患者血清中IgG型APF ,阳性血清作倍比稀释至其滴度为 1∶2 5 6 0。所得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APF滴度将 97例APF阳... 目的 探讨抗核周因子 (APF)滴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4 3例RA患者血清中IgG型APF ,阳性血清作倍比稀释至其滴度为 1∶2 5 6 0。所得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APF滴度将 97例APF阳性RA分为 4组 ,即 1∶1 0~ 1∶2 0组 6例 ,1∶4 0~ 1∶80组 1 8例 ,1∶1 6 0~ 1∶32 0组 5 2例 ,大于或等于 1∶6 4 0组 2 1例。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指数、医生病情活动评价、患者病情活动评价、ESR、CRP、RF阳性率、RF平均滴度等随APF滴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APF滴度与RF滴度呈正相关。结论 APF的滴度一定程度反应了RA病情的活动性 ,可能为RA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度 RA 抗核周因子 APF 病情活动 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 结论 生病 指数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检测比对
16
作者 白伊娜 宋宁 +9 位作者 胡朝军 李萍 李丽君 邓垂文 史艳萍 郑文洁 赵岩 曾小峰 张奉春 李永哲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在我国的检测水平及各种自身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由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向参与比对的实验室寄发比对品,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将实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回报。比对项目包括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在我国的检测水平及各种自身抗体检测的准确率。方法由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向参与比对的实验室寄发比对品,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将实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回报。比对项目包括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比对品发放和结果分析采用随机双盲法,由北京协和医院对各家医院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各实验室。结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正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8.6%、95.3%、73.4%及79.2%。结论目前全国大部分实验室开展了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其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正确率高,而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的检测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角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抗体
下载PDF
抗核周因子在胆道塑料内支架再阻塞中表达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吕文 王霞 +4 位作者 黄平 黄海涛 范震 张筱凤 张啸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7期741-743,共3页
目的通过胆道内支架再阻塞内容物的生物化学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胆道内支架阻塞机制。方法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分为支架阻塞组(20例)及未阻塞组(48例)。进行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APF)的定量分析、细... 目的通过胆道内支架再阻塞内容物的生物化学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胆道内支架阻塞机制。方法收集胆道疾病患者十二指肠内引流术(ERBD)后塑料内支架,肉眼分为支架阻塞组(20例)及未阻塞组(48例)。进行支架内膜抗核周因子(APF)的定量分析、细菌学和胆固醇、结晶钙盐红外透光率分析。结果阻塞组和非阻塞组APF蛋白定量分析分别为(10.39±2.17)和(17.29±9.52)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阻塞组支架内生物膜的胆红素钙和胆固醇含量均明显高于未阻塞组(<0.01)。与未阻塞的支架相比,大多阻塞的支架内含多种类的细菌。结论阻塞支架内生物膜的主要成份是胆红素钙和胆固醇。APF有助于减缓胆道支架蛋白生物膜的形成,从而保持胆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胆红素钙 抗核周因子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塑料内支架
下载PDF
抗核周因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高丽霞 刘凤珍 +1 位作者 郭惠芳 孙彩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抗核周因子(APF)对类风湿关节炎(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同时探讨选择APF底物的规律性。方法 首先从152例供体中就其性别、有无结缔组织病分别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做底物的个体后制备抗原片,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 目的 分析抗核周因子(APF)对类风湿关节炎(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同时探讨选择APF底物的规律性。方法 首先从152例供体中就其性别、有无结缔组织病分别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做底物的个体后制备抗原片,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结缔组织病、正常对照共4组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结果 76例健康供体中女性42例,适宜作底物的23例;男性34例,适宜作底物的15例;另76例供体中有结缔组织病者39例,适宜作底物的22例;健康供体37例,适宜作底物的17例;性别和有无结缔组织病对底物的结果均无影响。以1:20为阳性阈值,APF的阳性率在4检验组中分别为:早期RA73.3%;典型RA63.3%;非RA的结缔组织病组3.3%;正常对照组3.3%。早期RA和典型RA比非RA的结缔组织病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PF、AKA与RF三种指标在检测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8.33%,48.33%,55.00%;特异性分别为96.67%,95.00%,91.66%。若同时检测两种自身抗体,则敏感性53.3%,特异性提高为98.33%。结论 选取底物时应适当用力深刮,涂片时应快速充分干燥。APF对于RA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周因子 抗角质蛋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底物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学早期诊断 被引量:57
19
作者 李小峰 张乃峥 +5 位作者 李鸿斌 甘晓丹 唐福林 董怡 崔京涛 张帆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索抗核周因子(APF) 、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 抗体及抗RA33/36 抗体检测对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未肯定诊断的关节痛/ 关节炎病人116 例进行上述四种抗体检测并随访观察。APF和AKA用间... 目的 探索抗核周因子(APF) 、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 抗体及抗RA33/36 抗体检测对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未肯定诊断的关节痛/ 关节炎病人116 例进行上述四种抗体检测并随访观察。APF和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抗Sa 抗体和抗RA33/36 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 对116 例未肯定诊断的关节痛/ 关节炎患者随访4 ~18 个月。APF阳性的29 例中,最后确诊为RA20 例(69 % );AKA30 例中确诊RA16 例(53-3 % );抗Sa 抗体39 例中确诊RA19例(48-7 %) 。而APF、AKA和抗Sa 抗体阴性组中,追随后确定为RA 者比例不高,而发展为肯定非RA的患者明显高于阳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四种自身抗体均可出现在RA 确诊前的病人中,任何两种以上自身抗体阳性对RA 诊断早期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诊断 APF AKA
原文传递
AKA、APF、RF和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庆松 刘小信 +1 位作者 杨宜娥 林梅青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RA患者127例,非RA其它风湿病患者102例及正常人对照组43例,采用速率... 目的探讨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RA患者127例,非RA其它风湿病患者102例及正常人对照组43例,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RF;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AKA、APF,并采用四格表法计算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RA组,RF、APF、AKA、抗-CCP抗体的敏感度分别为65.4%、48.8%、32.3%、83.5%;特异性分别为73.5%、92.2%、93.1%、94.1%。同时出现3种抗体和4种抗体的特异性为99.0%、100%;非RA组,无4种抗体同时出现的情况。结论RF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APF、AKA、抗-CCP三种自身抗体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在RA早期即可出现。4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和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Rheumatoid Arthritis 特异性 联合检测 散射免疫比浊法 免疫荧光法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抗核周因子抗体 敏感度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自身抗体 患者 定量检测 正常人 四格表 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