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耐药性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晨 何晓静 菅凌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00-1702,共3页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常见病原菌情况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某院ICU患者的住院病历,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常见病原菌情况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某院ICU患者的住院病历,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结果 ICU送检样本共检出644株菌株,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最高(28.4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2.27%)。多重耐药菌(MDRO)分离率为47.45%(473株/644株),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主。结论某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较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管,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病原菌 使用强度 耐药性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多模式策略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广芬 王福斌 +3 位作者 秦瑞 刘丹丽 袁妍妩 章晓军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多模式策略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多模式策略管理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和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多模式策略... 目的评价多模式策略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多模式策略管理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和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多模式策略后,2020年7-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达到国家规定,与2020年1-6月相比下降14.24%,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生合理用药观念得到较大提升。结论多模式策略措施规范了我院抗生素的使用,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而不增加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策略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持续改进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子焕 范翠琼 +2 位作者 王恬 林冠文 林茂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0年7月开始对血培养的送检模式实施干预措施。通过设置血培养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等10个血培养相关质控指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考核,观察10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 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6 246瓶,其中对照组7 512瓶,干预组8 734瓶。干预组2套及以上送检比率(24.91%)高于对照组(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平均送检时间18.56 min(达到质控目标),平均上机时间18.83 min(达到质控目标),报阳结果平均报告临床科室时间148.28 min,未达到质控目标(≤1 h)。干预组的平均送检时间、上机时间、报阳结果报告临床科室时间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血培养采集时机正确率(98.33%VS 74.67%)、采集方法正确率(82.67%VS 67.67%)、报阳临床科室处理正确率(70.67%VS 62.00%)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高(9.43%VS 6.56%);污染率较对照组低(0.77%VS 1.28%);不合格率较对照组低(1.19%VS 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环比分别下降2.78%、42.36%、27.82%、39.4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环比上升8.10%。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率 多部门协作 标本送检 重点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口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成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松花 丰奕恒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通过以数据为导向的PDCA质量持续改进活动,降低口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按照PDCA戴明循环四大步骤进行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分析造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并实施改善对策。结果开展以数... 目的通过以数据为导向的PDCA质量持续改进活动,降低口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方法按照PDCA戴明循环四大步骤进行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分析造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并实施改善对策。结果开展以数据为导向的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后,口腔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降低,由改善前的87 DDDs/百人天降低为34 DDDs/百人天。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在规范口腔科抗菌药物使用中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持续改进 PDCA循环管理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伟 陈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2014年第1季度~第4季度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第1季度~第4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用药... 目的了解2014年第1季度~第4季度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第1季度~第4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及抗菌药物使用率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我院通过不断加大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重视抗菌药物合理运用、加强医院行政干预等方案,使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由48.88 DDD下降至41.61 DDD;全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结论2014年我院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在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医院应继续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同时加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力度及加强医院行政干预力度,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抗菌药物使用率
下载PDF
2016~2018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素芹 李亚伟 +1 位作者 李红 侯盼飞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2016~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2016~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情况、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016~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2018年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0%,但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耐药率仍较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较严峻,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规范临床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下载PDF
儿童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机制建设与效果评价
7
作者 廖莉 王萍萍 +2 位作者 刘印 李才学 严俊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第11期57-59,27,共4页
目的观察专案管理联合关键绩效指标法对降低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应用效果,从而促进儿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率作为管理指标,实施药剂、医务、临床科室多学科协作的专案管理,同时联合关键绩效干预措施... 目的观察专案管理联合关键绩效指标法对降低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应用效果,从而促进儿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率作为管理指标,实施药剂、医务、临床科室多学科协作的专案管理,同时联合关键绩效干预措施对未完成指标的科室予以经济处罚及行政管理处罚。结果与2019年实施专案管理之前相比,干预组(2020年)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明显下降,下降率为19.73%(p<0.01),其中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构成比也有明显下降(p<0.0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从26.61%下降至17.50%,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构成比从5.39%上升至1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部门团队协作的专案管理联合关键绩效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同时促进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结构优化,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案管理 关键绩效指标法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儿童
下载PDF
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沈绍清 郭晓辉 +2 位作者 任浩洋 周利军 黄幼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计算该医院2014~2015年的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比例、各类别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构成比、DDDs排前十位抗菌药物明细、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 目的探讨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并计算该医院2014~2015年的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比例、各类别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构成比、DDDs排前十位抗菌药物明细、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等指标,通过制作图表比较两年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该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比例保持在17%左右,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的复方制剂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最高(约占35%),各类别抗菌药物DDDs前3位的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单品种用药频度前3位的依次为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与2014年相比,门、急诊和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了0.23%、-14.77%和3.2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了4.15 DDDs/(100人·d),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了9.21%,总体、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分别提升了21.57%、19.42%和31.63%。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趋于合理,但部分指标尚未达到国家要求,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率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任小兵 喻萍 +2 位作者 郑高峰 贺雪萍 刘焱银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前后的变化,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采用前瞻性...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前后的变化,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分析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以来,该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日趋规范,2011年6月-12月、2012年1月-12月、2013年1月-12月,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00%、29.09%、19.31%,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00%、32.81%、28.9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1.00%、57.76%、53.28%;同时,在3年时间内,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病原学送检率持续上升,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得到下降。结论推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成效 分析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发现:①28个被评科室中仅有18个科室评价结果相同,占比64.29%;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比DDD单一评价下调级别的科室有5个;③CMI调节下DDD评价比单一评价上调级别的科室5个。结论①秩和比法可以通过区分高优和低优指标统一不同的指标量纲,形成综合评价;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考虑到疾病收治因素、搁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抗菌药物DDD的管控迅速提供管理线索;③通过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更加集中有效地对DDD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病例组合指数(CMI) 秩和比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