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5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14
1
作者 汪复 朱德妹 +2 位作者 胡付品 吴湜 张婴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方法  1999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在上海市 11家医院共分离 1485 5株细菌 ,并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 ,按统一方案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1999判断标准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流行趋势。方法  1999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在上海市 11家医院共分离 1485 5株细菌 ,并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 ,按统一方案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 ,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 1999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 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 6 4%和 77% ,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株分别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 3 .5 %和 1.7%。大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约占 5 0 %或以上。此外 ,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有显著增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亦已分别增至 2 7%和 2 0 %。结论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监测 抗药性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原文传递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研究现状 被引量:96
2
作者 胡伏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17-518,共2页
中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的国家,H.pylori的感染率42%~90%,所以H.pylori感染的治疗是H.pylori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而H.pylori感染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H.pylori感染治疗中... 中国是一个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的国家,H.pylori的感染率42%~90%,所以H.pylori感染的治疗是H.pylori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而H.pylori感染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H.pylori感染治疗中核心问题是日.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其耐药性也是H.pylori感染研究中的重点课题。近年我国对H.pylori耐药研究已有新j生展,本文重点介绍如下5个方面:①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地区差异性;②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随时间变迁而逐渐上升;⑧H.pylori对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④H.pylori耐药对H.pylori根除效果的影响;⑤如何克服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 被引量:91
3
作者 张翊 卢建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 分析 2 0 0 0~ 2 0 0 2年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 111株 ,以 ICU内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平均 ...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 分析 2 0 0 0~ 2 0 0 2年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 111株 ,以 ICU内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平均 5 .4 % ,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 ,以头孢菌素类尤甚。结论 警惕并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 ,注意病原菌及耐药率的监测 ,规范抗生素应用 ,保持敏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4
作者 李晓宇 胡伏莲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3-446,共4页
介绍了治疗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感染的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菌药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PPI)以及胶体次枸橼酸铋等 ,常用... 介绍了治疗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感染的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抗菌药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PPI)以及胶体次枸橼酸铋等 ,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含铋制剂的三联疗法及含PPI的三联疗法。阐述了影响Hp感染治疗效果的因素如耐药性和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菌药 质子泵抑制剂 耐药性
下载PDF
抗生素耐药性的来源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83
5
作者 朱永官 欧阳纬莹 +2 位作者 吴楠 苏建强 乔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5年第4期509-516,共8页
抗生素除了大量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外,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就是指微生物能够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生长和繁殖。抗生素耐药性是环境微生物固有的,即所谓的内在抗性,但是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带... 抗生素除了大量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外,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就是指微生物能够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生长和繁殖。抗生素耐药性是环境微生物固有的,即所谓的内在抗性,但是人类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扩散和传播普遍存在,且已开始威胁到全球人群的健康。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主要有3个机制:(1)抗生素的外排;(2)抗生素的降解或修饰;(3)抗生素作用位点的保护。大量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抗性的蔓延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而且环境微生物的抗性可以通过基因横向转移向人类致病菌扩散,最终可能导致超级细菌的爆发,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抗性问题,必须加强:(1)全球抗生素使用和环境排放的监管政策和管理体系;(2)建立快速和透明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体系,使其涵盖医院、养殖业、污水处理厂等;(3)建立抗生素药物创新基金,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加快新型药物的研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新药创制走上可持续之路;(4)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包括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生态学机制,消除和缓解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环境技术及其系统解决方案等,包括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削减出水中抗性基因和抗性菌的比例;(5)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的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耐药性的认知能力,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抗生素在农业和医疗方面的滥用及其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抗生素 耐药性 超级细菌 环境健康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83
6
作者 阳志勇 匡艳华 +1 位作者 刘双全 张秋桂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181-5183,共3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菌株同源性分...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应用纸片增敏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的菌株,设计外排泵抑制试验对耐药菌株的外排泵进行检测。结果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以环丙沙星、多黏菌素E较低;同源性研究结果显示,共有8个型别;7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株中,13株为金属酶阳性;外排泵抑制剂可以使34株美罗培南耐药株的MIC值较单药时降低≥4倍。结论该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以A、B型为主;严重感染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产金属酶和外排泵等耐药外排系统可能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耐药性 金属Β-内酰胺酶 外排泵
原文传递
2007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76
7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23 位作者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阮斐怡 胡云健 艾效曼 孙自镛 简翠 徐英春 孙宏莉 俞云松 杨青 苏丹虹 卓超 王传清 薛建昌 贾蓓 黄文祥 张泓 李万华 魏莲花 吴玲 季萍 张朝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了解2007年我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3988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07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 目的了解2007年我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3988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2007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7年12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398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4.3%自住院患者中分离,76.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0%。上海华山医院的临床分离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北京医院除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9%,上海儿科医院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甘肃省人民医院除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2%。结论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医院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6
8
作者 陈欢 胡云建 +1 位作者 毛永辉 刘建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 调查了解2004年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间,北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007份尿培养标本及其分离出的632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2004年尿路... 目的 调查了解2004年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间,北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007份尿培养标本及其分离出的632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2004年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8.29%;其次为肠球菌属(18.67%)、念珠菌属(17.41%)、链球菌属(8.07%)、变形菌属(3.4%)、葡萄球菌属(3.95%)、铜绿假单胞菌(3.17%)及肺炎克雷伯菌(2.3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保持100%敏感;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较高;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2001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2004年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是肠杆菌属,并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真菌感染旱明显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 被引量:66
9
作者 马越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理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医疗机构缺乏指导、监督与检查,医务人员缺乏抗生素合理应用继续教育,大众科普教育缺乏等。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以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现象的的出现和蔓延,保护抗生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公共健康
原文传递
全球关注:重视抗生素发展与耐药风险的对策 被引量:66
10
作者 刘昌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目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十分严重,抗生素耐药性正在对全球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构成威胁。因此全球关注和重视抗生素发展与耐药风险的对策已经成为共识的世界大事。本文结合全球关注的社会(包括国...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目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十分严重,抗生素耐药性正在对全球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构成威胁。因此全球关注和重视抗生素发展与耐药风险的对策已经成为共识的世界大事。本文结合全球关注的社会(包括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学术团体、公众、医护和患者)重视抗生素的发展和耐药性的对策的现状,从抗生素发展与风险并存、新抗生素研发受阻和全球抗生素滥用与耐药问题亟需解决3方面予以阐述。同时关注质量创新理念的发展,认识从"质量源于检验"到"质量源于设计"革命在质量提高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开发 合理应用 耐药性 质量 风险
下载PDF
三维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5
11
作者 陈东科 张志敏 张秀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0-604,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三维法检测 β内酰胺酶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采用琼脂和肉汤两种不同增菌法及冻融和超声两种不同裂解菌体方法制备酶粗提液 ,以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为底物 ... 目的 探讨影响三维法检测 β内酰胺酶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采用琼脂和肉汤两种不同增菌法及冻融和超声两种不同裂解菌体方法制备酶粗提液 ,以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头孢西丁为底物 ,克拉维酸、邻氯西林、EDTA为酶抑制剂 ,用三维试验法检测 β内酰胺酶。 结果 琼脂增菌与肉汤增菌的结果一致 ,-10~ -18℃ ,冻融5~ 9次与超声法对菌体的裂解效果无差别。菌量 <10 11CFU/ml ,冻溶液为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无菌蒸馏水 ,冻融 1~ 3次残余菌量 >10 6 CFU/ml,水解底物、沟槽与抗生素纸片间的距离 >10mm ,抑制剂浓度 <10mmol/L ,加样量 <2 0 μl时 ,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大。菌龄 2 4~ 96h、冻融温度 -10~ -80℃、抑制剂与粗提酶液作用时间 0~ 90min、贴抗生素纸片与加酶液时间 5~ 90min、粗提酶液保存条件 4℃、-2 0℃、-3 5℃、-80℃等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结论 三维试验法是检测质粒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法 检测 Β内酰胺酶 影响因素 抗生素 细菌耐药性
原文传递
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对环境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王兰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针对抗生素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对医用、饲用、农用和工业生产中抗生素污染对环境微生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辨证地认识其危害。
关键词 抗生素 耐药 微生态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1
13
作者 李茜 孙仁华 陈敏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338-3340,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VAP和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5月确诊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以单因素分析评价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VAP患者所有痰标本培养后共分离出82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9.51%;其他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5.61%)和真菌(4.88%);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8%,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机械通气时间>5 d,年龄>65岁,曾使用抑酸剂以及白蛋白<30 g/L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MRSA为VAP重要的病原菌,应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当代抗生素发展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60
14
作者 刘昌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回顾了曲折的抗生素发展历史要点,看到了抗生素耐药性对新药发展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国在后抗生素时代为新药和抗生素耐药研究所做出的贡献。面对21世纪抗生素发展的挑战,作者思考后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研究予以重视:一是重视抗菌药... 本文回顾了曲折的抗生素发展历史要点,看到了抗生素耐药性对新药发展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国在后抗生素时代为新药和抗生素耐药研究所做出的贡献。面对21世纪抗生素发展的挑战,作者思考后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研究予以重视:一是重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二是重视新一代抗菌药物的新靶标研究,三是重视新抗生素发现和开发的策略;同时建议利用世界和我国的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开展一些耐药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从中发现一些微生物在耐药过程中的基因变化,为抗生素合理应用和新抗生素研发提供新的靶标、增加新的研究途径;还希望在实施这些发展策略时,政府、社会、学界和产业界,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更多的责任。在不同的激励机制下,希望21世纪抗生素研究开发和应用获得可喜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研究开发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新靶标 发展策略
下载PDF
Spectrum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mainland of China 被引量:58
15
作者 YE Feng HE Li-xian +6 位作者 CAI Bo-qiang WEN Fu-qiang CHEN Bai-yi Mangunnegoro Hadiarto CHEN Rong-chang YUAN Jin-ping SUN Hong-l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207-2214,共8页
Background Bacteria-induc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has been long considered to be the major cause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Therefore,a clear picture about the distributi... Background Bacteria-induc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has been long considered to be the major cause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Therefore,a clear picture about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lower airways should be helpful for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So far,data on this topic among Chinese are lacking.Methods A surveillanc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ECOPD at five areas in China between October 2006 and April 2008.The sputum from these patients was cultured and isolated for bacteria.Agar 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of levofloxacin and other 15 antibiotics against these strains.Results Three hundred and fifty-nine pathogenic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among 884 patients with AECOPD.The predominant bacteria wer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21.7%),Klebsiella pneumoniae (12.3%),Haemophilus influenzae (14.2%)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11.7%),followed by 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9.5%),Acinetobacter baumannii (7.8%),Moraxella catarrhalis (6.4%) and Escherichia coli (3.6%).The majority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solated in this study were susceptible to fluoroquinolones,ceftazidime,cefepime and imipenem.Conclusions Gram-negative bacilli are the leading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in China.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may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in AECOPD.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for local surveillance of AECOPD pathogens and appropriate choice of antimicrobial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bacteriology antibiotics drug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6
作者 潘秀珍 彭孝纬 彭如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6-813,共8页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胃黏膜的G^-的螺旋形细菌,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与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的关系密切.因此,H pylori的根治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临床上H pylori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胃黏膜的G^-的螺旋形细菌,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与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的关系密切.因此,H pylori的根治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但是临床上H pylori根除率却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日益突出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本文就有关H 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近况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及抗性研究方法 被引量:51
17
作者 王丽梅 罗义 +1 位作者 毛大庆 周启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抗生素在医药、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中抗性耐药菌和抗性基因日益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其在水、土壤、空气等环境介质... 抗生素在医药、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中抗性耐药菌和抗性基因日益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其在水、土壤、空气等环境介质中和动,植物体内的传播扩散,以及开展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有关抗生素抗性(包括抗性细菌和抗性基因)的研究方法,指出抗性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 抗性耐药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
原文传递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韩一凡 于新娟 +3 位作者 王莉莉 张永菊 张凤君 董全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64-669,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探讨耐药率的变化趋势及耐药率的地区差异。方法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并筛选H.pylori对各种抗生素耐药的文献,计算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的H.pylori耐... 目的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探讨耐药率的变化趋势及耐药率的地区差异。方法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并筛选H.pylori对各种抗生素耐药的文献,计算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的H.pylori耐药率。结果截止到2015年8月,共检索到30篇符合要求的关于中国H.pylori耐药情况的文献。分析发现,H.pylori对克拉霉素总体耐药率为20.8%(95%CI:18.2%~23.7%),耐药率自1999年的15.4%上升到2014年的29.6%,以平均每年0.9%的速度增长,耐药率与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2=0.6031,P<0.001);南方耐药率与北方相以。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总体耐药率为8.9%(95%CI:5.6%~13.7%),耐药率由2006年的2.9%上升到2014年的18.9%,平均每年升高约1.8%,耐药率与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2=0.8506,P<0.001);与北方相比,南方地区耐药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对甲硝唑总体耐药率为83.7%(95%CI:75.0%~89.8%),以2.4%的增长速度,由1994年的26.3%升高为2014年的77.1%;南方地区耐药率明显高于北方。结论近年来,我国H.pylori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上减少抗生素滥用并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可以阻止耐药率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谢志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1-472,共2页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间 ,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 10 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占 5 7.... 目的 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间 ,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 10 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占 5 7.9%;其次为肠球菌属、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及真菌 ;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保持 10 0 %敏感外 ,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也相当严重 ,仅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为 10 0 %。结论 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 ,由于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临床医师应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0
20
作者 朱吉超 魏莲花 +5 位作者 杨永清 邵海鑫 邹凤梅 刘刚 吴玲 李军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在2013-2015年医院就诊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47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2016... 目的了解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在2013-2015年医院就诊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947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2016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指南判定药敏结果,并对MRSA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MRSA 382株,检出率40.3%,每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1.2%、40.2%;9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伤口分泌物和痰液,分别占30.7%、28.9%;烧伤科及耳鼻喉科分别占18.7%、11.5%;MRSA检出率较高科室是ICU和烧伤科,其检出率分别为68.8%、62.7%;MRSA对青霉素G、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唑林、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为10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MRSA的检出率日趋严重,需要定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MRSA的流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