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想、比较与思考:费孝通“天人合一论”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铭铭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167,178,共26页
近年来,国内外社会人类学界对于天人或自然文化对立的宇宙观展开了批判,其中,尤以“天人合一论”和“本体论转向”为代表。此前,社会科学的问题大多与造成“同而不和”的功利个体主义有关,这些新的建设性批判,均主张重建文化-自然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社会人类学界对于天人或自然文化对立的宇宙观展开了批判,其中,尤以“天人合一论”和“本体论转向”为代表。此前,社会科学的问题大多与造成“同而不和”的功利个体主义有关,这些新的建设性批判,均主张重建文化-自然意义上的“和而不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是“总体的人”,是“容有他者的己”,从“我”的范畴谱系考据中,可以重新发现天人双关的“广义人文关系”内涵。当下盛行的视角主义观点虽有其建树,但却因袭了其批判的西方宇宙观的不少范畴,实为某种静态主义本体观的再现。中国以动为本的“生生论”传统,可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填补巨大空间,也可为自他物我融通的新人类学做出独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本体论转向 泛灵论 自然-文化 社会人类学
原文传递
万物有灵论与原始宗教观念——读泰勒《原始文化》散札 被引量:10
2
作者 孔又专 《三峡论坛》 2011年第6期27-29,147,共3页
在万物有灵论观念下对原始部族进行文化和宗教研究是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论述的主要内容。灵魂观念的产生和万物有灵信仰是原始宗教思维的重要特征,支配着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万物有灵 灵魂 原始宗教观念
下载PDF
澳大利亚苗族的传统宗教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亚(著) 侯万平(编译)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共10页
苗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群体,至今仍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本文以定居澳大利亚的苗族的传统宗教为关注对象,展示了他们以前在老挝高地生活时遵从的传统信仰,以及1975年以来为躲避老挝内战而移民到澳大利亚以后的新生活中依然... 苗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群体,至今仍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本文以定居澳大利亚的苗族的传统宗教为关注对象,展示了他们以前在老挝高地生活时遵从的传统信仰,以及1975年以来为躲避老挝内战而移民到澳大利亚以后的新生活中依然保持的习俗。同时,本文还揭示了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和法律中反对当地苗族祖先崇拜和泛灵论的现象,及其对当地苗族未来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苗族 传统宗教 祖先崇拜 泛灵论
原文传递
神秘数字的法文化蕴含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柏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45,共15页
神秘数字起源于原始文化,遗存于文明社会的文化里。神秘数字的出现与万物有灵、巫术、互渗等观念的存在有关。神秘数字对人类法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神秘数字的起源及含义的理解,有助于搞清一些法律制度的起源并准确把握其意蕴。从一... 神秘数字起源于原始文化,遗存于文明社会的文化里。神秘数字的出现与万物有灵、巫术、互渗等观念的存在有关。神秘数字对人类法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神秘数字的起源及含义的理解,有助于搞清一些法律制度的起源并准确把握其意蕴。从一到十的数字都是神秘数字,十以上的神秘数字多是十以下神秘数字的倍数。十以下以及少数十以上的神秘数字皆有法文化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 法律制度 神秘数字 巫术
原文传递
与狼共舞:《说文解字》狼文化意识精义锥指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 20世纪以来,狼文化崛起于中国文坛,尤以《狼图腾》影响最大。《说文解字》作为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字书元典,折射了先民对狼之认知历程,以《说文解字》与狼有关的字词训诂为考察目标,从汉字文化学之理论视阈,在万物有灵、铁血精神、生态文明三大维度系统剖古代中国狼文化意识。狼因其勇猛、执着、群居习性与人类的坚忍不拔、团结奋进和集体主义精神相似而被剔选为灵瑞动物、血缘始祖和氏族图腾,进而升华成敢于亮剑、自强不息的战斗意志、铁血精神。“虎狼之仁”“狼不残亲”等动物理念演绎为“万物同齐”的古典哲学论断,对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世价值及经典案例。《说文解字》狼文化嬗变历程就是一部炎黄子孙赓续祖志、发愤图强、永不言弃的民族秘史、励志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万物有灵 铁血精神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兔隈明处弄精神:《说文解字》兔文化意识谫论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32-45,共14页
兔子起源古老,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因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繁殖力、亲和力被中华先民喜闻乐见,并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生肖动物和文化符号。《说文》作为中国最早的字书,乃忠实记录亘古以来汉字文化之重要里程碑,故以《说文》兔类... 兔子起源古老,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因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繁殖力、亲和力被中华先民喜闻乐见,并演绎成为一种重要的生肖动物和文化符号。《说文》作为中国最早的字书,乃忠实记录亘古以来汉字文化之重要里程碑,故以《说文》兔类字为考察对象,从物竞天择、狩猎文化、万物有灵等三大维度集中剖阐中华先民的兔文化意识,证实兔对炎黄子孙具有独特隽永的生命哲思,丰富了国民的美食认知,尤为重要的是,在万物有灵的文化熏陶下,兔跃升为月神受到万众膜拜,其遗泽至今方兴未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物竞天择 狩猎文化 万物有灵
下载PDF
西方人类学界万物有灵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树海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134,M0006,共19页
万物有灵论于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是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万物有灵论即关于“灵性存在”的一般信仰,牵涉生物的灵魂与其他精灵、神灵。继泰勒之后,朗格、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进行了深入推进与修... 万物有灵论于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是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万物有灵论即关于“灵性存在”的一般信仰,牵涉生物的灵魂与其他精灵、神灵。继泰勒之后,朗格、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进行了深入推进与修正批评。20世纪90年代,德斯科拉、卡斯特罗等人基于南美印第安人的相关研究,重新定义万物有灵论为一种本体论类型,即人们认同自身与他者在内里(灵魂)相同、相通,而外身(肉体)存在差异、区分。随后,这种所谓的新万物有灵论研究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域与其他学科。新旧万物有灵论的转换,实质是其由一种泛化的“宗教性”转向区域化、实体化的“本体论”,见证了人类学学科内部的一种重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论 宗教性 本体论 西方人类学界
原文传递
武术演进过程中原始巫术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校中 谭广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止的文化传统,而这种历史悠久,连绵不断的文化形式,保存了太多的文化遗留,主流文化很早便完成了从蒙昧向文明的转变,而未被理性教化的民间社会却从未脱离原始思维,充斥于民间的神话、巫术...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止的文化传统,而这种历史悠久,连绵不断的文化形式,保存了太多的文化遗留,主流文化很早便完成了从蒙昧向文明的转变,而未被理性教化的民间社会却从未脱离原始思维,充斥于民间的神话、巫术、神坛祭祀等"迷信"活动,无不显露出这些原始信仰在民间社会的重要地位。武术根植于民间,在充满遗留文化的神秘环境中完成了自身的演进,从神话传说与神灵崇拜、巫术仪式、巫术修炼的角度解析武术,以一种文化遗存的态度来对待武术,将会扩展了解武术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 原始巫术 原始文化 万物有灵
下载PDF
从文化科学的角度探求神话的起源与意义
9
作者 李懿霖 《西部学刊》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神话普遍存在于一切文化当中,并展现出了神奇传说的形式,它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化创造。神话的起源是早期人类生存中所接触到的日常经验事实,推动神话产生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作为人类智慧早期阶段的神学思维在创作者头脑中形塑了神话;二... 神话普遍存在于一切文化当中,并展现出了神奇传说的形式,它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化创造。神话的起源是早期人类生存中所接触到的日常经验事实,推动神话产生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作为人类智慧早期阶段的神学思维在创作者头脑中形塑了神话;二是语言在神话流传过程中起到了二次形塑的作用。研究神话的意义,一方面是发掘蕴含着历史真实性的神话的历史价值;二是神话作为早期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可以作为研究早期人类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万物有灵论 语言 神学精神 历史
下载PDF
本体论碰撞下羌族人与树的多重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卞思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在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泛灵论”与“自然主义”被视为两种相反的本体论,前者代表着社会与自然的合一,后者则反映出两者的割裂,是一种具有支配性的现代性本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川西北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树的多种知识在地方空间... 在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泛灵论”与“自然主义”被视为两种相反的本体论,前者代表着社会与自然的合一,后者则反映出两者的割裂,是一种具有支配性的现代性本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川西北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树的多种知识在地方空间叠加、交织和共存,形成了人与树的多重关系,较为明显地呈现了两种本体论的碰撞。通过辨别和取舍具有不同本体论逻辑的有关树的观念与实践,可以看到当地人在不同情境中形成了对待树与森林的不同态度,最终韧性保持了由人物关系形成的归属感,同时也包容了外来的观念与实践,实现了经济转型。传统与现代资源管理模式在地方共同发挥着作用,并达到某种平衡。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只有认清两种本体论知识并将其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本体论 树与森林 泛灵论 自然主义
下载PDF
泛灵想象与“阿比库”表征——《宠儿》的文化身份重建与文化寻根
11
作者 张阳阳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宠儿》呈现出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身份重建与文化寻根策略。托妮·莫里森以记忆书写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创伤,建构了非裔民族的集体身份特征,并利用非洲泛灵想象形式的文化策略对文化创伤进行编码,刻画了美国非裔民族文化身份中的... 《宠儿》呈现出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身份重建与文化寻根策略。托妮·莫里森以记忆书写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创伤,建构了非裔民族的集体身份特征,并利用非洲泛灵想象形式的文化策略对文化创伤进行编码,刻画了美国非裔民族文化身份中的文化独特性。此外,莫里森将非洲泛灵信仰中的幽灵儿童“阿比库”引入小说,以幽灵表征串联起历史与现实,不仅是对美国非裔民族文化创伤的观照,也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的重建,强化了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莫里森在《宠儿》中以记忆书写创伤、以文化编码创伤、以表征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身份建构策略不仅强化了民族的文化意识,也是关于美国非裔民族的文化寻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文化创伤 文化身份 泛灵论 阿比库
下载PDF
被送走的“祖先”——云南德宏景颇族丧葬仪式的宇宙观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琪 高松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8-221,11,共15页
神、鬼、祖先,历来被认为是汉人民间宗教的核心体系,其中,对于祖先的供奉与崇拜,以及由此而获得的祖先对后人的庇佑,被认为是典范意义上人与祖先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一场景颇族丧葬仪式进行了细致描述,由此指出其与汉人不同的祖先观,即... 神、鬼、祖先,历来被认为是汉人民间宗教的核心体系,其中,对于祖先的供奉与崇拜,以及由此而获得的祖先对后人的庇佑,被认为是典范意义上人与祖先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一场景颇族丧葬仪式进行了细致描述,由此指出其与汉人不同的祖先观,即后人没有对祖先进行供奉的义务,而致力于将其送离人间社会。接着分析了景颇族的两种祖先范畴,即“送得好”的祖先与“咬人”的祖先鬼,并对相关的仪式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景颇族的起源神话,揭示这样一种祖先观念背后的宇宙观,以及“人”在宇宙秩序中的位置。联系人类学新近的一些讨论,本文试图呈现该个案所具有的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丧葬仪式 祖先 万物有灵
原文传递
品牌似人视角下品牌自信的结构与测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艳 郭锐 张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0-161,共12页
品牌似人理论认为,物体是有生命的,并且有意志,品牌也可以有生命特征,具有类似生命的品质。品牌自信的树立和呈现,是企业展示品牌实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必不可少的。论文基于深度访谈法,并运用扎根理论,对品牌似人视角下品牌自信的概念和... 品牌似人理论认为,物体是有生命的,并且有意志,品牌也可以有生命特征,具有类似生命的品质。品牌自信的树立和呈现,是企业展示品牌实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必不可少的。论文基于深度访谈法,并运用扎根理论,对品牌似人视角下品牌自信的概念和维度进行了质性研究,同时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开发了品牌似人视角下品牌自信测量量表,具体包含品牌能力自信、品牌品质自信、品牌形象自信、品牌行为自信以及品牌思想自信5个维度共15个测量题项,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结果为品牌自信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也为品牌管理实践提供了品牌自信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自信 品牌似人 品牌个性 品牌形象
下载PDF
儿童文学中的自然意象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岩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大自然意象的梳理,证明大自然意象在儿童文学中的普遍存在,尝试解释这种存在深层原因,并分析这些意象对儿童的益处,从而得出“儿童文学中的大自然意象的创作是一举双得”的结论。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大自然 泛灵论
下载PDF
大地情结和敬畏生命——论徐俊国的生态诗歌
15
作者 汪树东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在中国当代生态诗人中,徐俊国的身影较为独特。他曾长期生活在胶东半岛东部一个乡村里,躬耕于野,与大自然耳鬓厮磨。在梭罗、利奥波德、雅姆、希尼、陶渊明等作家的熏陶下,他形成了一种明晰的生态意识,相信万物有灵,孕育出浓郁的大地情... 在中国当代生态诗人中,徐俊国的身影较为独特。他曾长期生活在胶东半岛东部一个乡村里,躬耕于野,与大自然耳鬓厮磨。在梭罗、利奥波德、雅姆、希尼、陶渊明等作家的熏陶下,他形成了一种明晰的生态意识,相信万物有灵,孕育出浓郁的大地情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对当前日益紧迫的生态危机深怀忧虑。他的大部分诗歌是典型的生态诗歌,他对前现代乡村的生态歌咏在中国当代生态诗歌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俊国 生态诗歌 生态批评 万物有灵
下载PDF
藏传佛教羌姆袍“百衲”结构的意涵
16
作者 孔旭 刘瑞璞 《服饰导刊》 2023年第3期54-62,共9页
羌姆袍是藏传佛教羌姆仪轨中的重要服饰,它以独特的“百衲”结构蕴含着深刻藏汉融合的宗教文化。文章采用实物与文献结合的类型学研究方法,对羌姆袍“百衲”结构进行释读。研究认为:①百衲结构在藏汉佛教的三衣、曲贵等僧侣服饰中多有体... 羌姆袍是藏传佛教羌姆仪轨中的重要服饰,它以独特的“百衲”结构蕴含着深刻藏汉融合的宗教文化。文章采用实物与文献结合的类型学研究方法,对羌姆袍“百衲”结构进行释读。研究认为:①百衲结构在藏汉佛教的三衣、曲贵等僧侣服饰中多有体现,是具有深刻“苦修”象征意义的宗教图符,这种宗教图符在藏传佛教的羌姆袍中又有着“无量”的特点;②羌姆袍百衲结构既是藏传佛教“万物有灵”的精神寄托,又有着中华民族俭以养德的传统,是中华传统服饰结构形态天人合一精神内涵的藏族范式;③羌姆袍百衲结构既有对物的敬畏,又有对神的敬畏,既是僧服又是神服,其平面“回”字百衲形式具有以羌姆仪轨感召俗众的宗教普渡众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羌姆袍 百衲 万物有灵 节俭 敬畏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泛灵论及其英译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全功 常敏扩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10,共8页
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性,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物体。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泛灵论话语,体现了诗人的泛灵论思想,也是诗歌艺术感染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译者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泛灵论话语的处理可分为五种策略,具体包括删除、弱化、... 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性,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物体。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泛灵论话语,体现了诗人的泛灵论思想,也是诗歌艺术感染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译者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泛灵论话语的处理可分为五种策略,具体包括删除、弱化、等化、强化和增添,五种策略形成了一种连续体关系,审美效果相对原文而言依次增强。其中,强化和增添策略更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也有利于提高译文作为独立文本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泛灵论 英译 策略
下载PDF
中国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干钧 《云梦学刊》 2021年第6期49-55,共7页
中国文明在技术化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人对自然的巫术对待,巫术的本质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前科学”研究。到伦理化时代,中国文明确立了对自然的伦理化理解,把自然万物理解为与人的生命类似的存在,强调人与... 中国文明在技术化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人对自然的巫术对待,巫术的本质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前科学”研究。到伦理化时代,中国文明确立了对自然的伦理化理解,把自然万物理解为与人的生命类似的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对自然的永续利用。其共同点是对自然的生命化或活的理解,这与当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的死的理解形成了鲜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 永续利用
下载PDF
论《他们眼望上苍》中的泛灵论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莹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2-76,共5页
《他们眼望上苍》采用了泛灵论思想,在该作品中,自然被赋予神灵般的身份,人物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作品所反映的泛灵论思想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传统,对于当今社会人类远离工业社会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重建人与自然、... 《他们眼望上苍》采用了泛灵论思想,在该作品中,自然被赋予神灵般的身份,人物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真正意义。作品所反映的泛灵论思想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传统,对于当今社会人类远离工业社会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灵论 《他们眼望上苍》 赫斯顿
下载PDF
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的文化人类解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权新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山、树和动物崇拜是白马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在白马人精神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极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加剧了白马人对山、树和动物等生存资源的依赖,而正是这一依赖孕育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意识。虽然,在白马人的山、树和动... 山、树和动物崇拜是白马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在白马人精神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极为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生存环境加剧了白马人对山、树和动物等生存资源的依赖,而正是这一依赖孕育了白马人山、树和动物崇拜意识。虽然,在白马人的山、树和动物崇拜的具体实践中从未提及"环境意识"这一概念,但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客观上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山、树和动物崇拜 万物有灵 生态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