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女性参与教育管理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钟婉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3-36,共4页
美国女性在教育管理中的状况可以概括为:比例少、职位低、职权小,其中有制度的、文化层面的原因。只有依据差异化、多元化原则重构教育管理的知识才是改变这种状况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美国女性 教育管理 举荐制度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妇女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丽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史学界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妇女历史的研究,在妇女应对危机、妇女与就业、妇女与社会保障、女性主义和妇女组织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中国史学界关于 20 世纪30年代美国妇女的研究尚属空白。
关键词 美国妇女 20世纪30年代 大危机
下载PDF
美国女性迈向教育机会平等的30年历程——以美国《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为背景 被引量:5
3
作者 俞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1-64,共4页
自1972年颁布《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TitleIX)以来,美国女性在获得教育机会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文章根据《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以及1997年和2003年的两个报告,概述了美国女性迈向教育机会平等的30年历程。
关键词 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 美国女性 教育机会平等 进步
下载PDF
是社会规范的叛逆者还是遵循者?——从文化视角看《觉醒》中单身女人赖茨的生存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叶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在凯特·肖邦的《觉醒》中,赖茨小姐总是被当理想女性形象的对立面。考诸19世纪美国社会中与女性相关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法律概念等文化语境,分析单身女人赖茨小姐之生存模式,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社会规范的遵循者而非叛逆者。
关键词 凯特·肖邦 《觉醒》 美国妇女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妇女社会改革活动述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淑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8-71,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美国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年代。社会转型为妇女发展创造了历史条件,使妇女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广泛投入到改革事业中。妇女的改革提高了自身地位,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美国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年代。社会转型为妇女发展创造了历史条件,使妇女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广泛投入到改革事业中。妇女的改革提高了自身地位,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型妇女向社会型、政治型妇女的角色转型,也帮助解决了转型时期美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为社会转型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妇女 改革 社会转型 新女性
下载PDF
“快乐的家庭主妇”: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形象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自强 张浩娜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3-60,共8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上千万男性应征入伍直接导致了后方劳动力严重不足,美国女性开始接替男性的工作,"钻工罗西"是战争年代美国女性的典型形象。然而,二战结束后,美国妇女却掀起一股回归家庭生活的高潮。"快乐的家庭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上千万男性应征入伍直接导致了后方劳动力严重不足,美国女性开始接替男性的工作,"钻工罗西"是战争年代美国女性的典型形象。然而,二战结束后,美国妇女却掀起一股回归家庭生活的高潮。"快乐的家庭主妇"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这一形象的形成,与美国传统的妇女观、冷战的阴影、学术理论和现实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女性 家庭主妇
原文传递
战后美国幼托体系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侠 孙群郎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3年第7期49-55,共7页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改变,大量女性受战争时期劳动力紧缺的需求,以及战后社会繁荣发展的影响,开始从家庭步入劳动力队伍,参与社会生活。伴随女性劳工的增多,家庭责任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建立完善...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改变,大量女性受战争时期劳动力紧缺的需求,以及战后社会繁荣发展的影响,开始从家庭步入劳动力队伍,参与社会生活。伴随女性劳工的增多,家庭责任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建立完善的幼托体系对于保障女性的持续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美国政府对此一向采取漠视态度,从政府的各项体制和政策制定上都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导致女性在就业道路的发展中阻碍重重。本文从美国幼托体系发展的梳理中探析了幼托体系不健全的原因,以及此社会事实对女性就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窥见美国政府对女性就业一贯无视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美国 女性就业 托管体系
原文传递
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特点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莉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5-71,共7页
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呈现新的特点,出现“伙伴关系”的婚姻,女性在物质享受和感情需求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孕观念被普遍接受,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家务劳动大为简化,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呈上升趋势。女性在家庭中承... 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呈现新的特点,出现“伙伴关系”的婚姻,女性在物质享受和感情需求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孕观念被普遍接受,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家务劳动大为简化,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呈上升趋势。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新的角色,但传统的职责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美国妇女 婚姻和家庭生活特点 角色变迁
下载PDF
新角色 旧职责——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和家庭生活特点及其角色变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莉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4,81,共6页
20世纪年代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呈现新的特点,出现“伙伴关系”的婚姻,女性在物质享受和感情需求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孕观念被普遍接受,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家务劳动大为简化,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呈上升趋势。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 20世纪年代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呈现新的特点,出现“伙伴关系”的婚姻,女性在物质享受和感情需求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孕观念被普遍接受,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家务劳动大为简化,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呈上升趋势。女性在家庭中承担了新的角色,但传统的职责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婚姻家庭 生活特点 角色变迁
下载PDF
试论美国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贤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4-180,共7页
美国60年代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为妇女争取堕胎权利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罗诉韦德案中作出判决,妇女拥有决定是否生育的宪法权利,堕胎是妇女的隐私权。这标志着美国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罗诉... 美国60年代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为妇女争取堕胎权利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罗诉韦德案中作出判决,妇女拥有决定是否生育的宪法权利,堕胎是妇女的隐私权。这标志着美国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罗诉韦德案后,主张维护妇女堕胎"选择权"的自由派与保护未出生胎儿"生命权"的保守派之间的较量更为激烈;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持赞成或反对堕胎的立场,使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变得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堕胎权 胎儿“生命权”
下载PDF
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5-92,共8页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包括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用、女性慈善行为的内在理性、影响女性慈善决策的因素和针对女性的慈善工作策略等。我国当前对女性慈善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美国同领域研究中获得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慈善 美国女性 慈善研究
下载PDF
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2-76,共5页
在美国妇女研究中,对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却反映着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美国妇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体现了其妇女地位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男女不平等到男女相对平等的过... 在美国妇女研究中,对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却反映着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美国妇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体现了其妇女地位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男女不平等到男女相对平等的过程,这与女权主义者的斗争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受深层次社会客观原因的影响。妇女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但并不是绝对相关的,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还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使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一定的话语权,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对于现代社会的贡献越来越不可忽视,导致美国政府和社会无法忽视妇女这一庞大的政治力量而不得不承认妇女的平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妇女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变迁
下载PDF
法律精英“她世界”的困境与反思--以美国女性法官职业现状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燕 孙爽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3-99,共7页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曾是法律精英典型象征的女性在现代法律社会遭遇截然不同的命运。通过考察美国女性法官职业现状可知,司法"金字塔"男女失衡,法律精英"她世界"困境重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性别观念将法律精英视为...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曾是法律精英典型象征的女性在现代法律社会遭遇截然不同的命运。通过考察美国女性法官职业现状可知,司法"金字塔"男女失衡,法律精英"她世界"困境重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性别观念将法律精英视为男性,已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固定范式,社会性别理论虽然阐释了法律精英"她世界"困境产生的原因,却掩盖了女性大规模进入公共领域后所具备的与法律精英相符的一系列特质。女性成为法律精英的道路并不遥远,消除对女性的隐性歧视,引入"性别定额",争取"赋权妇女"以及宣扬法律的女性特质都是当前值得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精英 美国女性 女性法官 职业困境
下载PDF
美国建国初期妇女在印刷文化中的参与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美国革命后,印刷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印刷品的发行和流通遍及城乡各地。其间妇女话题的不断出现、女性读者的迅速增长以及女性作者的积极参与,成为这一时期印刷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妇女在印刷文化中的参与不仅体现出社会上新的妇女... 美国革命后,印刷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各类印刷品的发行和流通遍及城乡各地。其间妇女话题的不断出现、女性读者的迅速增长以及女性作者的积极参与,成为这一时期印刷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妇女在印刷文化中的参与不仅体现出社会上新的妇女观念的出现,更表明女性开始从传统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的公共领域,从而使这一时期美国的公共生活呈现出新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文化 美国妇女 公共生活
下载PDF
美国女性与宗教和政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恩铭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8,共7页
美国妇女的宗教虔诚性远远高于美国男性,其参与教会活动的频率和程度也高于男性。伴随着女性教徒人数的增多和女性参与教会事务的深入,美国妇女不仅在教会事务上增加了发言权,而且在政治事务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女... 美国妇女的宗教虔诚性远远高于美国男性,其参与教会活动的频率和程度也高于男性。伴随着女性教徒人数的增多和女性参与教会事务的深入,美国妇女不仅在教会事务上增加了发言权,而且在政治事务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女性与宗教信仰和政治态度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女性性别和宗教信仰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宗教信仰 政治态度
原文传递
从道德天使到实践先锋——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嬗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铭 金莉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2,共6页
本文探讨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塑造,将之放于美国的拓荒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和环保运动兴起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发现美国女性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次经历了"花园里的天使"、"病... 本文探讨美国女性的环保角色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塑造,将之放于美国的拓荒时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和环保运动兴起的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发现美国女性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次经历了"花园里的天使"、"病态的落伍者"和"实践先锋"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女性 环保 文化角色
原文传递
美国独立战争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17
作者 洪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2-35,共4页
美国独立战争在美国妇女发展史上书写着重要的篇章。通过积极参与这场战斗,妇女们逐渐把自己从传统的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革新了女性形象,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立战争还给妇女们提供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唤醒了她们的政治觉悟,... 美国独立战争在美国妇女发展史上书写着重要的篇章。通过积极参与这场战斗,妇女们逐渐把自己从传统的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革新了女性形象,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立战争还给妇女们提供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唤醒了她们的政治觉悟,使人们对母性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开始强调妇女的母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妇女 家庭地位 教育机会 政治觉悟 母德
下载PDF
角色的转变与回归——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下的妇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爱华 李芙霞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随着战争结束,原有的主流文化重新回归,要求妇女回归到战前状态,将工作岗位归还给退伍军人。通过探索这种角色的转变与回归,可以看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妇女生活中的巨大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主流文化 二战 美国妇女 角色转变 回归
下载PDF
女性政治团体“艾米莉名单”对美国女性参政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蒿琨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1-78,共8页
1985年成立的“艾米莉名单”(EMILY’s List)是目前美国极为活跃的女性政治团体之一。其使命是让支持选择权(即支持堕胎权)的民主党女性当选公职。“艾米莉名单”的工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取“捆绑”筹款模式为候选人募捐;二是挑... 1985年成立的“艾米莉名单”(EMILY’s List)是目前美国极为活跃的女性政治团体之一。其使命是让支持选择权(即支持堕胎权)的民主党女性当选公职。“艾米莉名单”的工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取“捆绑”筹款模式为候选人募捐;二是挑选和培训女性候选人;三是动员选民支持“艾米莉名单”背书的女性候选人。“艾米莉名单”进一步唤醒了美国女性的参政意识,提高了美国女性候选人竞选成功的概率,为改变美国政治精英的性别失衡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艾米莉名单”也存在关注议题过于狭隘、助长美国“金钱政治”之风等问题。“艾米莉名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局限为其他国家的女性团体提供了启示和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名单” 美国女性 女性参政 女性政治团体
下载PDF
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就业状况探析
20
作者 周莉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1-66,共6页
大萧条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已婚妇女就业增长显著。就业妇女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家庭生存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但由于大萧条所造成的特殊环境,歧视、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依然存在,对美国妇女的就业发展产生了... 大萧条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已婚妇女就业增长显著。就业妇女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家庭生存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但由于大萧条所造成的特殊环境,歧视、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依然存在,对美国妇女的就业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萧条 美国妇女 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