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源培养条件下链格孢菌培养特征的差异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席兴文 刘兴强 +3 位作者 王其峰 吴建军 柴可婷 邵文莉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75-76,79,共3页
利用不同的氮源培养基培养7种链格孢菌,观察各种链格孢菌培养特征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培养特征的差异规律,可为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氮源 培养基 链格孢菌 培养特征
下载PDF
4株水果采后链格孢属真菌的rDNA ITS区序列与碳源代谢指纹图谱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向峰 姚婷 +2 位作者 张萌 张燕 王友升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94,共8页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冬枣、樱桃、杏及蓝莓果实中分离到4株丝状病原真菌231#、320#、322#和333#。由形态学特征观察可确定4株病原菌均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r DNA ITS区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樱桃320#和杏322#与A.altern... 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病的冬枣、樱桃、杏及蓝莓果实中分离到4株丝状病原真菌231#、320#、322#和333#。由形态学特征观察可确定4株病原菌均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r DNA ITS区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樱桃320#和杏322#与A.alternata(AY625056.1)处于同一分枝,置信度达100%;而蓝莓333#与A.tenuissima(KP324980.1)处于同一分枝,冬枣231#与蓝莓333#和A.tenuissima(KP324980.1)的亲缘性很近,在同一分支上的置信度达100%。对95种碳源的代谢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表明,4株链格孢属真菌对吐温80、N-乙酰-D-葡萄糖胺、N-乙酰-β-D-甘露糖胺等86种碳源的代谢特征相同,包括78种最适碳源和8种不可利用碳源,其中冬枣231#与A.alternata(Fr.)Keissl的代谢指纹图谱最为相近。4株链格孢属真菌的ITS区序列系统进化树分类与碳源代谢聚类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链格孢菌 RDNA ITS序列分析 碳源代谢指纹图谱
下载PDF
我国部分区域链格孢属rDNA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劲 康冀川 +2 位作者 谢红艳 雷帮星 文庭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5-2427,共3页
[目的]对我国部分区域链格孢属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使用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分离自我国部分区域不同寄主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34个菌株进行ITS基因(ITS1-5.8S-ITS2)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目的]对我国部分区域链格孢属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使用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分离自我国部分区域不同寄主链格孢属(AlternariaNees)34个菌株进行ITS基因(ITS1-5.8S-ITS2)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8S rDNA全长为159 bp,保守程度高,参试的34株菌均一致;ITS区变化相对较大。与A.tenuissima或A.alternata100%同源的分离菌株均表现出对地域和基质的广适性;菌株在5.8S/ITS存在的差异,说明寄主本犀科的丁香叶、蔷薇科、茄科等部分植物的链格孢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发现ITS序列标记在链格孢属部分种间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序列ITS1-5.8S-ITS2聚类关系与其地理来源和寄主相关性不大。[结论]ITS序列分析法可为链格孢属的分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 序列分析 ITS 5.8SrDNA
下载PDF
叶斑病在广德市主要经济树种上的发生与防治
4
作者 任建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89-93,153,共6页
2020—2023年在广德市主要经济树种毛竹和茶属(山茶花、茶树)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叶斑病,镜检后均发现链格孢属真菌。该研究调查了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通过对比调查,发现城市绿地种植的山茶花上病斑明显,危害重,在林地混交种植或林下... 2020—2023年在广德市主要经济树种毛竹和茶属(山茶花、茶树)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叶斑病,镜检后均发现链格孢属真菌。该研究调查了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通过对比调查,发现城市绿地种植的山茶花上病斑明显,危害重,在林地混交种植或林下种植的茶树上无典型病斑,危害轻微;发病毛竹林采取了适宜林分密度、留养乡土树种等措施,逐渐恢复健康。不当的栽培管理方式和生物多样性缺乏是该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链格孢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光照对曼陀罗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葛妍 刘文亚 魏书琴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4-15,58,共3页
从曼陀罗黑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Alternaria daturicola],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凹玻片法,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对曼陀罗黑斑病的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 从曼陀罗黑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Alternaria daturicola],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凹玻片法,通过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条件对曼陀罗黑斑病的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陀罗黑斑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孢子萌发率
下载PDF
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毒力及保鲜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建国 姜兴印 张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冬枣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39.56和208.48mg/L,与对照药剂咪鲜胺、异菌脲相比... 研究了不同浓度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冬枣低温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冬枣浆胞病菌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39.56和208.48mg/L,与对照药剂咪鲜胺、异菌脲相比,EC90值无显著差异;经500~1000mg/L的纳他霉素处理可显著抑制冬枣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并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提高,对保持果实硬度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含量的下降。经1000mg/L纳他霉素处理的冬枣贮藏到60d其商品率迭87.3%,高于对照组的商品率(72.9%);贮藏到100d其商品率仍可达到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浆胞病菌(alternaria nees ex Wallr.) 毒力 生理效应 冬枣
下载PDF
培养基对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种级形态分类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瑞清 张天宇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10,共6页
通过对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12个种在自然奇主、PDA培养基、1/4PDA培养基、水洋菜麦秆培养基和滤纸培养基上的测定表明:生长在自然寄主上的本属真菌形态特征典型,滤纸培养纸上的特征最接近自然培养基。分生孢子的着生方式,分生孢... 通过对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12个种在自然奇主、PDA培养基、1/4PDA培养基、水洋菜麦秆培养基和滤纸培养基上的测定表明:生长在自然寄主上的本属真菌形态特征典型,滤纸培养纸上的特征最接近自然培养基。分生孢子的着生方式,分生孢子隔膜,分生孢喙部形态和喙长与孢身长的比值等形态特征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相对稳定,可做为该属真菌形态分类的种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培养基 分生孢子
下载PDF
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Fr.)的2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3
8
作者 曹以勤 文玲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报道2种国内未记述过的链格孢属真菌,即分离自一种供观赏的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叶片上的多隔孢链格孢[Alternaria phragmospora vanEmden]和引起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斑病的莲子草... 本文报道2种国内未记述过的链格孢属真菌,即分离自一种供观赏的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叶片上的多隔孢链格孢[Alternaria phragmospora vanEmden]和引起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斑病的莲子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ntherae Holcomb etAntonopou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链格孢属 新记录种
下载PDF
产生鬼臼毒素菌株的诱变选育
9
作者 王芳 黄建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2476-2479,共4页
目的:提高原始菌株鬼臼毒素的产量,以期组织工业化生产,从而扩大鬼臼类化合物的资源。方法:以交链孢霉Ty为研究对象,进行紫外线和He-Ne激光复合诱变,再对所获得高产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鬼臼毒素高产菌株Ty4-16-13,... 目的:提高原始菌株鬼臼毒素的产量,以期组织工业化生产,从而扩大鬼臼类化合物的资源。方法:以交链孢霉Ty为研究对象,进行紫外线和He-Ne激光复合诱变,再对所获得高产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鬼臼毒素高产菌株Ty4-16-13,产量达4.213μg/L,比原始菌株提高96%。结论:诱变后的菌株经7次传代,产量较稳定,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交链刨霉 紫外线 HE-NE激光 诱变育种
原文传递
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损伤接种杏黑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刁春英 毕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经损伤接种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的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用0.2%、0.5%、1%和2%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兰州大接杏的黑斑病发... 经损伤接种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的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用0.2%、0.5%、1%和2%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兰州大接杏的黑斑病发病率,抑制病斑的扩展速度。4种浓度处理中,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1%效果次之。但各浓度壳聚糖处理均可造成果实药害,壳聚糖浓度越高,药害就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链格孔 壳聚糖 涂膜处理 采后处理 损伤接种 黑斑病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齿瓣石斛病原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仕玉 萧凤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43-246,共4页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 对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进行分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齿瓣石斛叶片中分离黑斑病病原物链格孢菌,以PS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培养基pH值、附加不同碳源和氮源、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齿瓣石斛链格孢菌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25℃,20℃最宜产孢;最适宜的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产孢量以光暗交替下培养最多;在PSA培养基上加入淀粉或硝酸铵对菌丝生长最好,产孢则以葡萄糖较好,在其他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上极少产孢。齿瓣石斛链格孢菌适宜在PSA培养基pH值为5—6,附加一定葡萄糖和硝酸铵,25℃和光暗交替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瓣石斛 黑斑病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铜胁迫下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登义 李晶 +2 位作者 王兴明 李征 黄永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6-1404,共9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胁迫下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对源自Cu污染区(记作种群Ⅰ)和非污染区(记作种群Ⅱ)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群白车轴草在Cu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0~150...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胁迫下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对源自Cu污染区(记作种群Ⅰ)和非污染区(记作种群Ⅱ)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群白车轴草在Cu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0~1500mg·kg^-1时叶片电导率、MDA含量均高于未接种组,且随浓度增加而升高,2000mg·kg^-1时电导率低于未接种组,MDA含量降低但仍高于未接种组.两种群接种后叶绿素、蛋白质含量较未接种组下降,且随Cu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叶绿素含量与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种群Ⅰ和种群Ⅱ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和-0.961^**.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SOD活性低浓度(0和500mg·kg^-1)高于未接种组,高浓度则降低.接种后POD活性随Cu浓度增加先增后减,500mg·kg^-1浓度下接种组POD高于未接种组,而在其他浓度下,显著低于未接种组.0~1000mg·kg^-1时接种组CAT活性高于未接种组,随土壤Cu浓度增加先增后减.3种保护酶对胁迫的敏感性为POD>SOD>CAT.高浓度Cu(2000 mg·kg^-1)胁迫下,白车轴草保护酶系统的受损打破了体内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正常平衡状态,积累了过量的活性氧,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白车轴草产生毒害,且这种毒害在接种链格孢菌后表现更为严重.两种群白车轴草相比,种群Ⅰ植物在土壤Cu<2000mg·kg^-1时可生存,感染链格孢菌后生长土壤Cu浓度应控制在1500mg·kg^-1以内;种群Ⅱ在Cu胁迫浓度不超过1500mg·kg^-1,链格孢菌和Cu双重胁迫时不超过1000mg·kg^-1可生长.种群Ⅰ在Cu处理、链格孢菌单一或双重胁迫下表现的抗逆性较Ⅱ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轴草 链格孢菌 酶活性 CU
下载PDF
玉米链格孢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离体活性筛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媛媛 刘彬 +3 位作者 周园园 朱晓峰 高增贵 陈立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为了满足生产中对玉米链格孢叶斑病进行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的需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玉米链格孢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 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显著影响。病菌生长最适... 为了满足生产中对玉米链格孢叶斑病进行防治以及抗病育种的需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玉米链格孢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室内药剂筛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 H值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显著影响。病菌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蛋白胨,30℃、p H值为6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最适产孢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产孢温度和p H值与最适生长条件基本一致。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连续光照却明显有利于产孢过程。病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10min;孢子致死温度52℃,10min。药剂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异菌脲对病菌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值仅为0.365 mg·L-1;霜·锰锌、咪鲜胺锰盐等药剂对玉米链格孢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A new isocoumarin from metabolites of the endophytic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 T.Nees:Fr.) Wiltshire 被引量:6
14
作者 Zhen Feng Fang Shi Shan Yu +4 位作者 Wan Qi Zhou Xiao Guang Chen Shuang Gang Ma Yong Li Jing Q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17-320,共4页
A new isocoumarin,tenuissimasatin(1),was isolated from metabolites of the endophytic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 T.Nees:Fr.) Wiltshire,which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er,toge... A new isocoumarin,tenuissimasatin(1),was isolated from metabolites of the endophytic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 T.Nees:Fr.) Wiltshire,which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er,together with 11 known compounds(2- 12).The structure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1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NMR and CD analysis.Compound 3 shows selective cytotoxic activity o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HCT-8(IC_(50) = 1.78μmol/L) by MTT test in vitro.Other compounds show no such activities(IC_(50)〉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phytic fungus alternaria tenuissima(nees T.nees:Fr.) Wiltshire Tenuissimasatin
原文传递
白车轴草病原菌链格孢菌及其症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晶 刘登义 +2 位作者 李征 储玲 刘爱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通过对不同白车轴草无性系病叶样本的病原菌分离、接种、鉴定及致病力测定,并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安徽铜陵铜尾矿区白车轴草叶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Nees)的致病、发病状况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研究表明,不同白车轴草无... 通过对不同白车轴草无性系病叶样本的病原菌分离、接种、鉴定及致病力测定,并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安徽铜陵铜尾矿区白车轴草叶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Nees)的致病、发病状况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研究表明,不同白车轴草无性系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根据寄主植物发病情况,以及病斑大小、形状、颜色等,将白车轴草无性系分为抗病型(R)和感病型(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轴草 链格孢菌 病症:抗病型 感病型
下载PDF
华重楼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与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7
16
作者 克永霞 伏荣桃 +3 位作者 刘圆 卢代华 陈诚 王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11种药剂对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药剂之间抑菌效果有差异.其中,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 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2%春雷霉素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 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30%己唑醇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5%几丁聚糖水剂4种药剂的抑菌效果一般,EC 50值分别为48.08 mg/L,54.169 mg/L,65.939 mg/L,76.521 mg/L;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 50值为131.737 mg/L.根据室内毒力测定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叶斑病 细交链孢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铜胁迫下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储玲 邵登辉 +1 位作者 晋松 吴学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94-2599,共6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胁迫下接种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对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接种的对照组中,随着Cu浓度的增大(0~3000mg·kg^-1),植株叶片失绿,生物量...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Cu胁迫下接种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对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接种的对照组中,随着Cu浓度的增大(0~3000mg·kg^-1),植株叶片失绿,生物量下降,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及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植物体内丙二醛(MDA)高度积累,细胞膜结构遭到损坏,电导率增大;植株活性氧清除系统受损,不能保持原有平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接种链格孢菌后,植株叶片色素、膜系统及保护酶系统的损伤均加重,与不接种对照组相比,相同浓度Cu处理的叶绿素a、b、a+b和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电导率、MDA含量和POD活性则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胁迫 链格孢菌 白车轴草 叶片光合色素 酶活性
下载PDF
杯鞘石斛链格孢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林波 王仕玉 +1 位作者 杨建华 张雨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2-1867,共6页
对杯鞘石斛链格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病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在40℃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的p H值为5~6;25℃12 h/12 h(L/D)光暗交替培养产孢量... 对杯鞘石斛链格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病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在40℃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的p H值为5~6;25℃12 h/12 h(L/D)光暗交替培养产孢量最多;能较好地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和淀粉碳源,但对不同的碳源利用有差异;供试氮源中,在含硝酸铵的培养基中菌落生长直径最大,而含甘氨酸的培养基中菌落生长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鞘石斛 链格孢菌 P H 碳源 氮源 菌落直径
下载PDF
玉米交链孢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定法 王红亮 +1 位作者 惠启 朱盛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2-44,共3页
研究了玉米交链孢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0~35℃和8~40℃,适宜温度分别为15~30℃和20~30℃;分生孢子的湿热致死温度为48℃10mi... 研究了玉米交链孢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0~35℃和8~40℃,适宜温度分别为15~30℃和20~30℃;分生孢子的湿热致死温度为48℃10min,干热致死温度为100min或120℃20min。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均为3~10,适宜pH均为7~8。分生孢子产生及萌发均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紫外光对分生孢子的杀伤作用较弱。退菌特、扑海因、代森锰锌等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交链孢叶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香石竹黑斑病发生条件和防治研究初报
20
作者 郭荣华 王大鹏 谭英军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39-44,共6页
香石竹黑斑病是由细交链孢霉 Alternaria tenuis Nees 引起的病害。经研究在日均温27℃以下,高湿度环境是此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室内药剂筛选表明,25%敌力脱乳油和40%的福星乳油对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侵染和产孢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香石竹 黑斑病 发生条件 防治 细交链孢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