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8
1
作者 林静霞 任俊 +3 位作者 肖帆 邹秋琼 高旖鑫 周振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7-12月各临床科室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本院2013年7-12月共成分输血10 537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3例,发生率为0.503%,其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占71.70%,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8.30%,通过相应及时处理,患者输血反应症状均获得缓解。机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4%,明显高于其他血液成分;年龄<18岁、儿童血液区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也分别高于年龄>18岁、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有过敏史也较高(均为P<0.05);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低于未使用滤器输注的患者。结论输血存在风险,应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一切不必要输血;对于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以及未成年、有输血史、有过敏史、儿童血液区的患者输血时应更加警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使用滤除白细胞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下载PDF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及毒性和过敏反应 被引量:58
2
作者 胡福良 玄红专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综述了蜂胶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菌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论述了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理.同时讨论了蜂胶的毒性和过敏性,指出蜂胶是一种毒性很低的天然产品,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关键词 蜂胶 生物学活性 毒性 过敏反应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3
作者 章如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6,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 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AR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中不同地区间患...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 E介导的释放炎性介质、有免疫活性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参与的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AR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中不同地区间患病率差异较大,在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免疫反应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风险控制措施浅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尹婕 金少鸿 《中国药事》 CAS 2013年第9期989-993,共5页
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性,分析其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报道,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现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 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的高风险性,分析其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报道,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现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因素包括药物、临床使用和用药者三方面。结论改进制剂工艺,规范临床使用,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加强安全性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风险因素 风险控制
下载PDF
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马冠群 邝俊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9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文献检索到的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30分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其中1例死亡,死亡率0.92%。结论临床中应加深对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加强其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中药注射剂
下载PDF
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晓波 陆爱珍 +1 位作者 王立波 张灵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5-75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的相关因素,明确主要危险因素,以利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27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随机选...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的相关因素,明确主要危险因素,以利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27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随机选择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的266例其他疾病患儿为对照。结果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组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危险性较小(P<0.005)。特应性体质、过敏性疾病家族史、RSV感染和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有关(P<0.005)。婴儿期主要是食物过敏,之后以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自身特应性体质、喂养方式、食物过敏原、吸入过敏原,其OR值分别为11.144、2.414、16.888、40.439。结论早期明确变态反应性疾病高危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规范化管理及采取相应治疗,将防止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危险因素 过敏原
下载PDF
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实验研究Ⅱ.豚鼠过敏反应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燕梅 蒲旭峰 +3 位作者 雷蕾 张德波 张良 彭衡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及聚山梨酯80注射液的过敏原性。方法:以Ⅰ型超敏反应为模型,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在末次致敏后的第11天用致敏量的2倍量进行激发,观察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聚山梨酯80注射液对豚鼠过敏实验均出现阳性结果,其中聚山梨酯80含量达5mg/ml时为明显阳性,聚山梨酯80含量在3mg/ml以下时为弱阳性,不含聚山梨酯80的香丹注射液豚鼠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不同来源的聚山梨酯80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制备工艺中加热灭菌处理对聚山梨酯80的过敏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均可引起豚鼠过敏反应,其原因可能为其中所含聚山梨酯80所致,过敏反应强弱与聚山梨酯80浓度有关,与加热灭菌与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聚山梨酯80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豚鼠
下载PDF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及对患者血清IL-4,IL-6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徐艳 马梅 张宗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R)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R)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炎性因子IL-4,IL-6,IL-10水平。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85.4%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喷嚏、流涕、鼻塞及鼻痒等症状积分显著降低,IL-4,IL-6,IL-10水平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4%,明显低于对照组18.2%的复发率(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针刺治疗AR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鼻炎颗粒 针刺 过敏性鼻炎 炎性反应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口服H1抗组胺药治疗变应性鼻炎2018广州共识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华斌 王向东 +11 位作者 王洪田 谭国林 陈建军 徐睿 孟娟 张维天 杨钦泰 邱前辉 唐隽 叶菁 王德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49-156,共8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全世界范围内AR的平均患病率约为20%,我国11个中心城市自报AR患病率为8%-20%[1_3]。AR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水平成正相关。一般而言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患病率高于欠发达国家。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和流涕,儿童患者常伴有鼻出血、咳嗽及睡眠打鼾。AR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及分泌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高昂的经济支出和严重的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肥大细胞 H1抗组胺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筛选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永奇 彭晓 +7 位作者 唐前 于大永 罗燕英 史丽颖 黄连东 牟红梅 唐玲 冯宝民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筛选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物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 目的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筛选金花茶组植物抗IgE介导Ⅰ型过敏反应的活性物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小鼠,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menglusitena)组,及各样品的低、高剂量组。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和LT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结果发现金花茶叶的水提物(1)和醇提物(2),金花茶果皮的醇提物(3)和乙酸乙酯萃取物(4)、凹脉金花茶叶的醇提物(5)和水提物(6)及凹脉金花茶种子的醇提物(7)中1、4、7号明显降低大鼠血清IgE和LT的含量,作用强度为7>4>1;1、4、7号明显减少全血和BALF中的EOS数量,作用强度为4>7=1;1、4、7号减小肺组织炎症面积,其作用强弱程度基本相同。结论1、4、7号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植物 过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白三烯 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
下载PDF
79例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朝晖 曾聪彦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4-2009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79例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病例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过敏反应症状、原患疾病、过敏史、过敏反应出现时间分布、给... 目的:探讨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4-2009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79例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病例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过敏反应症状、原患疾病、过敏史、过敏反应出现时间分布、给药剂量、采取急救措施及护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多发生于30~60a患者,原患疾病以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居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多发生在给药10min内。其中,过敏性休克有45例,占56.96%;严重过敏反应有28例,占35.44%。结论:紫杉醇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且后果严重,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注射液 过敏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白鲜皮提取物抗过敏反应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赵夏 马晓晨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白鲜皮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48/80处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刺激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模拟人类过敏反应。用不同浓度的白鲜皮提取物处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观察白鲜皮提... 目的:探讨白鲜皮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48/80处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刺激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模拟人类过敏反应。用不同浓度的白鲜皮提取物处理大鼠肥大细胞RBL-2H3,观察白鲜皮提取物对大鼠肥大细胞RBL-2H3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影响;采用伊文思兰染色的方法,观察白鲜皮提取物对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白鲜皮提取物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C48/80诱导的大鼠肥大细胞RBL-2H3脱颗粒,减少组织胺及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并能够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白鲜皮提取物能够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而用于过敏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功能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提取物 过敏反应 皮炎 肥大细胞 毛细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2021,上海)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钦泰 陈建军 +19 位作者 谭国林 王向东 徐睿 余少卿 孟娟 张维天 邱前辉 唐隽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许成利 孙斌 杨玉成 喻国冻 叶菁 张天虹 王洪田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 本文系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鼻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临床应用要旨和注意事项,旨在进一步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指导医师进行合理的用药,以提高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鼻腔用药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牛源非典型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振国 罗雁非 宋广文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对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牛群中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52头结核(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及可疑牛的142份淋巴结等材料和在屠宰场预备屠宰的200头耕(肉)牛(其中8头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或可疑)的569份... 对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牛群中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52头结核(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及可疑牛的142份淋巴结等材料和在屠宰场预备屠宰的200头耕(肉)牛(其中8头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或可疑)的569份淋巴结材料中分离出20株分枝杆菌。经鉴定牛分枝杆菌3株,非典型分枝杆菌17株。非典型分枝杆菌进一步被鉴定为:瘰疠分枝杆菌5株,偶发分枝杆菌4株,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物4株,副结核分枝杆菌2株,转黄分枝杆菌1株,未定RunyonⅣ菌1株。证实在我国奶牛和耕(肉)牛群中存在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并提示该感染可干扰牛结核(副结核)变态反应和血清学反应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变态反应 非典型分枝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经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患儿全身不良反应观察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廖旺 陈亮 白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全身不良反应(S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儿SCIT过程中SR和局部不良反应... 目的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全身不良反应(SR)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儿SCIT过程中SR和局部不良反应(LR)的发生情况,分为SR组(n=31)及对照组(未发生SR及LR的患儿,n=142),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S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对198例患儿的8157次SCIT注射中,共有25(12.6%)例患儿发生31例次(0.38%)SR,其中Ⅰ级SR 18例次(58%),Ⅱ级SR 10例次(32%),Ⅲ级SR 3例次(10%),无Ⅳ级S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时合并食物及吸入过敏原的多重过敏、尘螨sIgE 6级、总IgE 6级、既往LR发生史是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IT治疗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的SR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对同时合并食物及吸入过敏原的多重过敏、高敏状态(尘螨sIgE 6级、总IgE 6级)、既往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史者需警惕SR发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1):1204-1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羟苯酯类防腐剂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中东 张云轩 +2 位作者 郭燕萍 施孝金 钟明康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目的综述羟苯酯类防腐剂不良反应。方法参阅国外相关文献,总结羟苯酯类的不良反应。结果羟苯酯类是最常用的防腐剂,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交叉反应和激素效应,会发生"羟苯酯类悖论"现象。结论医务人员使用含羟苯酯类的制剂处方... 目的综述羟苯酯类防腐剂不良反应。方法参阅国外相关文献,总结羟苯酯类的不良反应。结果羟苯酯类是最常用的防腐剂,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交叉反应和激素效应,会发生"羟苯酯类悖论"现象。结论医务人员使用含羟苯酯类的制剂处方时,要重视它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酯类 过敏反应 交叉反应 羟苯酯类悖论 激素效应
下载PDF
275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邱雄 范岳邦 藏云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85-1186,共2页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四川雅安市2005-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275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5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0.4%;2006年113例中药制剂ADR中,中...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四川雅安市2005-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275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5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0.4%;2006年113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9.8%;2007年10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5.5%。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结论: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 合理用药 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18
作者 谢进荣 陈静 +1 位作者 罗艳 姚泽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评价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本站2011-2015年度发给1家医疗机构临床输注合格血液成分共计70 981袋,其中:未经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22094袋,经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48 887袋,... 目的评价输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本站2011-2015年度发给1家医疗机构临床输注合格血液成分共计70 981袋,其中:未经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22094袋,经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48 887袋,根据回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统计输血反应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9%、0.02%、0.06%,未去白组分别为2.25%、0.07%、0.43%,两组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白组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冷沉淀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0.57%、0.09%及0.09%,未去白组分别为3.60%、0.89%、0.46%、0.40%,两组间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白血液成分能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去除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下载PDF
477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苏莉 王红波 +3 位作者 杨家焕 谭安超 王茂玲 杨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调查本院5年半时间以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相关原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机制以及为建立和发展我国输血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3-2018年上半年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上报的《... 目的调查本院5年半时间以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相关原因,为深入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机制以及为建立和发展我国输血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3-2018年上半年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上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查阅电子病历系统,统计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并分析发生的原因,比较各种血液成分发生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总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科室和主要病种。结果自2013年以来,本院输血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35%(477/137297),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输血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占0.26%)和发热反应(占0.08%)为主,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各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单采血小板(1.19%)、血浆(0.32%)、悬浮红细胞(0.31%)、冷沉淀(0.24%)、浓缩血小板(0.18%)、去白红细胞(0.16%)和少白红细胞(0.12%)。各血液成分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红细胞间的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白与去白红细胞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血液成分中,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其发生主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1),均以过敏反应为主,而其他血液成分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病种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最高(21%,100/477),其次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53/477),再者是肝硬化和消化道出血,相应的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科室分布以血液内科最高(47%,227/477),其次是传染科(8%,38/477)和急诊科(5%,25/477)。反复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80%,单次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反复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与病种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室和病种分布基本一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反复输血
下载PDF
新型静脉补铁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毛凯 马怡璇 +1 位作者 潘红春 刘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药物-口服铁剂胃肠道不良反应大、吸收差、起效慢,而以多糖铁复合物为主要活性药物成分的静脉补铁剂可以快速安全见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静脉补铁剂已经在临床上...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药物-口服铁剂胃肠道不良反应大、吸收差、起效慢,而以多糖铁复合物为主要活性药物成分的静脉补铁剂可以快速安全见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静脉补铁剂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几款新制剂的上市,静脉补铁剂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期。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静脉补铁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补铁剂 缺铁性贫血 过敏反应 多糖铁复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