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Q形象浅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忠明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社会来源、阿Q精神即国民劣根性的实质和阿Q集悲喜剧特色于一身的特点三个角度寻找《阿Q正传》中阿Q从文学人物上升到社会典型乃至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因其超阶级...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社会来源、阿Q精神即国民劣根性的实质和阿Q集悲喜剧特色于一身的特点三个角度寻找《阿Q正传》中阿Q从文学人物上升到社会典型乃至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因其超阶级性、超民族性,而最终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和鲁迅小说中最具有时代与社会特征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形象 q精神 悲喜剧
下载PDF
启蒙思潮与“阿Q”的精神谱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尚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
五四之后,启蒙思潮从原先寻求文化变革的思想启蒙变换为一种召唤暴力的阶级性革命启蒙,这种阶级性革命启蒙一直延续到十七年文学叙事之中;改革开放之后,启蒙思潮重新兴起,主要表现为经济意识的启蒙和受抑制的人性解放。从20世纪中国启... 五四之后,启蒙思潮从原先寻求文化变革的思想启蒙变换为一种召唤暴力的阶级性革命启蒙,这种阶级性革命启蒙一直延续到十七年文学叙事之中;改革开放之后,启蒙思潮重新兴起,主要表现为经济意识的启蒙和受抑制的人性解放。从20世纪中国启蒙思潮视角,观照20世纪乡土中国文学典型作品,解读《阿Q正传》等文本所构成的"阿Q精神谱系"与启蒙思潮的内在关系,分析中国农民走向现代性的外部压抑性结构和内在思想阻力,对于探寻新世纪历史语境下"新启蒙主义"与农民思想解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潮 q精神谱系 农民 “新启蒙主义”
下载PDF
阿Q精神对“屌丝”青年的社会引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丽 令小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qu...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变革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表征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了"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屌丝文化 身份认同 解构文化 q精神
下载PDF
雄踞的斯芬克斯:论“我的阿Q”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九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54,共18页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冲破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创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阿q正传》 q精神 国民性
下载PDF
试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阿Q正传》英译本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雄琨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阿Q正传》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小说。该小说自发表后已被陆续翻译在了英、法、日、俄等二十几种语言文字 ,成为全世界进步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阿Q正传》为例 ... 《阿Q正传》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小说。该小说自发表后已被陆续翻译在了英、法、日、俄等二十几种语言文字 ,成为全世界进步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阿Q正传》为例 ,从选词、句型句式结构及修辞等方面来探讨杨氏夫妇《阿Q正传》英译本在语言方面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迭 《阿q正传》 英译本 语言风格 鲁迅 小说 中国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从《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看经典的再解读
6
作者 王卫平 崔思晨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81-87,共7页
1981年电影版《阿Q正传》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电影改编影响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经典作品的经典性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带有该时代特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片较之原著的保留和创新之处加以解读,探讨影片值得称赞和有待商榷之处,从... 1981年电影版《阿Q正传》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电影改编影响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经典作品的经典性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带有该时代特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影片较之原著的保留和创新之处加以解读,探讨影片值得称赞和有待商榷之处,从尊重改编者的立场出发,探寻老电影在新时代值得被重新关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正传 电影改编 原著精神 创新
下载PDF
阿Q与庄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五纯 王晓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6-70,110,共6页
文章撇开“阿Q精神”中的奴隶性、柔弱性、退缩性 ,剔出其内涵中的“精神抚慰性”的一面 ,与《庄子》思想中的“精神抚慰”相对照 ,提出二者的共通性 ,从而进一步指出 ,“精神抚慰”是人们在不利之时在精神上保存自己极其重要的手段 ,... 文章撇开“阿Q精神”中的奴隶性、柔弱性、退缩性 ,剔出其内涵中的“精神抚慰性”的一面 ,与《庄子》思想中的“精神抚慰”相对照 ,提出二者的共通性 ,从而进一步指出 ,“精神抚慰”是人们在不利之时在精神上保存自己极其重要的手段 ,外在表现为翼伏、妥协、退让 ,从而为积极抗争保存了机会和力量 ,与进取亢进互为补充而成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两方面 ,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比对 ,指出“阿Q”是庄子的通俗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 “精神抚慰” 庄子 妥协 保存个体 通俗版 理论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