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身麻醉减少镇痛药及其副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先华 谢亚宁 +1 位作者 路志红 王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8期3478-3483,共6页
目的:1.为了明确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减少择期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药的用量,产生针刺镇痛效应,并且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2.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皮肤瘙痒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探讨电针镇痛效... 目的:1.为了明确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减少择期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药的用量,产生针刺镇痛效应,并且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2.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皮肤瘙痒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探讨电针镇痛效应是否与患者体内β-内啡肽、游离皮质醇有关。方法:选择60例进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每组30人。入手术室后TEAS组选择双侧合谷穴(LI4),内关穴(PC6)和足三里(ST36)作为穴位刺激30分钟,刺激频率为疏密波2/30 Hz,强度以患者所能承受为限(6-8 m A),对照组患者则仅将电极贴片贴于穴位,不给予电刺激。术中行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外周静脉血行皮质醇和β-内啡肽检测。首要观察指标是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次要观察指标是麻醉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副作用。结果:TEAS组瑞芬太尼用量(0.063±0.026μg·kg-1·min-1)相比对照组(0.091±0.032μg·kg-1·min-1)减少了30%。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拔管和苏醒时间在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4(8)min显著长于TEAS组(P<0.05),TEAS组术后24小时眩晕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确实产生了针刺镇痛效应,大大减少了全麻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并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辅助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瑞芬太尼 术后恶心呕吐 针刺辅助麻醉 麻醉药
原文传递
针刺在现代麻醉中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圆 余剑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背景针灸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针刺应用于麻醉经历了针刺麻醉(acupunctureanesthesia,AA),逐渐发展针刺辅助麻醉(acupuncture_assistedanesthesia,AAA),形成了“术前诱导.术中麻醉.术后镇痛”的全新模式,这也是AA继续发展的... 背景针灸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针刺应用于麻醉经历了针刺麻醉(acupunctureanesthesia,AA),逐渐发展针刺辅助麻醉(acupuncture_assistedanesthesia,AAA),形成了“术前诱导.术中麻醉.术后镇痛”的全新模式,这也是AA继续发展的转折点。目的对针刺在现代麻醉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近年来该领域在临床的应用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为AAA在临床的后续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内容对针灸的基本原理、现代麻醉的特点、针刺在现代麻醉中应用的发展特点、理论基础以及具体应用方法作一综述。趋向在临床手术中,AAA将得到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现代麻醉 针刺辅助麻醉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针刺辅助麻醉与器官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琦 冯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5-768,共4页
通过文献检索,旨在探求针刺辅助麻醉的器官保护作用。针刺辅助麻醉是我国医学工作者在针刺有镇痛和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作用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在术前使用可抗焦虑,术中使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术后有镇痛、防止术后恶心呕吐作用,并... 通过文献检索,旨在探求针刺辅助麻醉的器官保护作用。针刺辅助麻醉是我国医学工作者在针刺有镇痛和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作用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在术前使用可抗焦虑,术中使用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术后有镇痛、防止术后恶心呕吐作用,并对脑、心肌、肺、肾、肝、胃肠道等脏器具有保护,对微循环及术后应激反应也有一定的益处。今后应对针刺辅助麻醉研究扩展到临床预后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临床应用 器官保护作用 述评
原文传递
针刺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雪 安立新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针灸在我国具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应用记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降低恶心呕吐、改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大多仅重视手术而... 针灸在我国具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应用记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降低恶心呕吐、改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大多仅重视手术而忽略了麻醉的影响。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机制发挥其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在围术期应用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免疫系统调节 手术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麻用药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麦思聪 孟尽海 +1 位作者 王文娟 郎淑慧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麻用药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59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右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麻用药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59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右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电针预处理组)。记录麻醉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用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手术结束到患者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离室时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谵妄的例数。结果术前、术中、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瑞芬太尼的用量小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离室时VAS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谵妄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电针预处理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瑞芬太尼的用量,对其他药物的使用及术后麻醉恢复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结直肠癌 麻醉药 麻醉恢复质量
下载PDF
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高晓秋 张子银 马武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1-593,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Ⅲ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2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电针辅助全身麻醉...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Ⅲ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2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电针辅助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60例。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选取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4个穴位对B组患者进行电刺激并维持至术毕。两组患者均在依托咪酯0.2~0.3mg/kg,芬太尼3~5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七氟烷吸入及瑞芬太尼持续输入下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50m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1天及术后第2、4、6天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术后2、4、6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dys 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后第2、4天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同期(分别为40.0%vs66.7%,13.3%vs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天B组MMSE评分高于A组(分别为21.3±3.9vs18.3±3.8,26.4±2.9vs2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麻醉前1天MMSE评分比较,A组患者术后第2、4天(18.3±3.8,22.9±3.9vs27.9±2.1)及B组术后第2天(21.3±3.9vs27.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为23.3%(14/60),低于A组(46.7%,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可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辅助麻醉 电针 全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在肺切除术中抗应激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傅国强 周嘉 +4 位作者 童秋瑜 朱余明 马文 周红 沈卫东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在肺切除术中的抗应激作用。方法:将48例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针复2 Hz组、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每组12例。针药复合组选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电针诱导30 min。针麻诱导后...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在肺切除术中的抗应激作用。方法:将48例行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针复2 Hz组、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每组12例。针药复合组选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电针诱导30 min。针麻诱导后全麻诱导。观察各组术中麻醉追加药量、血浆皮质醇及肾上腺素变化,术后拔管前5 min及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结果:针复2 Hz组、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丙泊酚追加用量均少于常规麻醉组(P<0.01);针复2 Hz组、针复100 Hz组的芬太尼追加用量少于常规麻醉组(P<0.05);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拔管时的心率较常规麻醉组慢(P<0.01);针复2 Hz/100 Hz组、针复100 Hz组拔管时的收缩压低于常规麻醉组(P<0.05,P<0.01);各组间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减少麻醉用量,并控制术中的应激反应。术前施以2 Hz/100 Hz或100 Hz针麻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复合麻醉 肺切除术 应激反应 常规麻醉
原文传递
针刺不同穴位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琼卉 马武华 黎玉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法:将9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和Ⅲ组为韩式穴位神经刺激(HANS)仪辅助全麻,HANS...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法:将9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和Ⅲ组为韩式穴位神经刺激(HANS)仪辅助全麻,HANS仪刺激30min后,再全麻,电针刺激直到术毕,Ⅱ组取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Ⅲ组取双侧合谷和太冲。术中调节七氟醚浓度(ETsev),维持麻醉趋势分级(NTS)在D1—D2,记录呼气末ETsev的变化;观察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观察苏醒期相关反应,记录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和呼之睁眼的时间;记录苏醒期患者躁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评分;记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的例数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意识评分等);记录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无术中知晓等,综合评价针麻效果。结果:3组患者术中ETsev变化,与Ⅰ组比较,Ⅱ组ETsev减少35%(P<0.05),Ⅲ组ETsev减少25%(P<0.05),且Ⅱ组较Ⅲ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血压和心率较稳定,Ⅱ组最稳定;Ⅰ组患者苏醒期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最长(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短。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呕吐评分、需托下颌的发生率Ⅰ组最高(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少;意识评分Ⅰ组最低(P<0.05);3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满意度高(均P<0.05);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HANS仪辅助全麻有一定的麻醉镇痛辅助作用,且以取穴足三里和三阴交组效果最佳,可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围术期血压、心率更趋平稳,苏醒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针灸效应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麻醉下手术治疗混合痔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天舒 钱海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麻醉在手术治疗混合痔中的效果。方法: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麻醉组20例和药物麻醉组20例。针药结合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5mL注入长强穴,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20min。药物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20mL注入腰俞...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麻醉在手术治疗混合痔中的效果。方法:4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麻醉组20例和药物麻醉组20例。针药结合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5mL注入长强穴,同时电针针刺腰俞穴、长强穴20min。药物麻醉组以1%利多卡因20mL注入腰俞穴,10mL注入长强穴。比较两组麻醉有效率及术后发生尿潴留、疼痛,术中发生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均为100%(P>0.05),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针药结合麻醉组与药物麻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麻醉组明显少于药物麻醉组。结论:针药结合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麻醉作用肯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少,适合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针刺麻醉 药物麻醉
原文传递
不同辅助用药对针药复合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炜 王剑 +1 位作者 傅国强 袁岚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作为辅助用药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0例(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维持量0.2~1μg·k...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作为辅助用药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0例(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维持量0.2~1μg·kg^-1·h^-1)和咪唑安定组30例(咪唑安定,负荷剂量0.05mg/kg,维持量0.01~0.03mg·^-1·h^-1)。两组均采用针刺辅助麻醉,针刺穴位为双侧云门、中府、列缺、内关,手术过程中电针持续刺激。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段(基础值T0、切皮时T1、劈胸骨时T2、建立体外循环前T3、心脏复跳后T4、停体外循环后T5、出室时T6)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进行麻醉效果评分,并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在呼吸功能方面,右美托咪啶组和咪唑安定组在T1、T2、T3和T6 4个时间点上PaO2、PaCO2、SPO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美托咪啶组各时间段相对变异较小(P〉0.05),而咪唑安定组波动较大(P〈0.05)。循环方面,两组MAP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T1-6的HR明显低于本组T0时,并低于同时段咪唑安定组(P〈0.05),咪唑安定组T1-6的HR与T0比较明显增加(P〈0.05)。右美托咪啶组麻醉效果好于咪唑安定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更快(P〈0.05),两组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作为辅助用药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为满意,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右美托咪啶 咪唑安定 针药复合麻醉
原文传递
电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翮 王兰 +4 位作者 张敏 吴晓珲 李寅 张兆伟 沈卫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评价电针对CO2气腹的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功能和全身机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和复合电针麻醉组,每组30例。常规麻醉组施以常规全身麻醉,复合电针麻醉组在常规... 目的:评价电针对CO2气腹的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功能和全身机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和复合电针麻醉组,每组30例。常规麻醉组施以常规全身麻醉,复合电针麻醉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于术前30min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和梁丘,连续波,频率2Hz,电针一直持续到手术结束。于术后对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术后复合电针麻醉组的镇静评分(1.19±0.56vs 1.96±0.90)、恶心评分(0.59±0.80vs 1.81±0.88)、呕吐评分(0.48±0.94vs 1.89±0.93)、精神状态评分(0.96±0.73vs1.69±0.75)均低于常规麻醉组(均P<0.01)。结论:复合电针麻醉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改善术后精神状态,可促进胃功能和全身机能恢复,是调整腹腔镜期间CO2气腹不良反应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电针 腹腔镜手术 CO2 气腹 术后恶心呕吐
原文传递
应用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预防剖宫产内脏牵拉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延青 刘文兴 +2 位作者 王琼 余铣雄 康妹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5-216,共2页
为探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应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否能起到辅助麻醉,预防剖宫产时内脏牵拉痛的作用。随机选择ASAⅠ缓急症或择期剖宫产产妇40例,分为两组:Ⅰ组(HANS组)20例,HANS加硬膜外麻醉。Ⅱ组(对... 为探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应用于剖宫产麻醉,是否能起到辅助麻醉,预防剖宫产时内脏牵拉痛的作用。随机选择ASAⅠ缓急症或择期剖宫产产妇40例,分为两组:Ⅰ组(HANS组)20例,HANS加硬膜外麻醉。Ⅱ组(对照组)20例,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HANS组将HANS两对电极分别置于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频率100Hz,强度为10~15mA等幅刺激。诱导时间为15~20分钟,持续30~70分钟。术中监测循环指标。SpO2及分娩后婴儿Apgar评分,观察切开腹膜、分离膀胱反折、婴儿分娩、清理宫腔及探查附件时,五个阶段的内脏牵拉痛发生情况。术后随访镇痛效果及维持时间。结果表明:除附件探查时两组内脏牵拉痛发生率无差异外,其余几个阶段对照组牵拉痛发生率均明显高于HANS组(P<0.01),且HANS组母婴安全,各项监测指标稳定,无任何不良反应。术中需用麻醉性镇痛药者对照组(30%)明显多于HANS组(5%)。但硬膜外局麻药用量两组间无差异,这可能与本组手术时间短有关。术后镇痛时间,HANS组(平均5.23h)较对照组(1.15h)明显延长。结论: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痛的发生,减少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S 针刺辅助麻醉 剖腹产 疼痛
下载PDF
针刺辅助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选穴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莉莉 赵百孝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辅助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部针灸著作及198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美国国立生物医学中心(PubMed)针刺麻醉或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 目的研究针刺辅助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20部针灸著作及198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美国国立生物医学中心(PubMed)针刺麻醉或针药复合麻醉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文献57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12篇,总结针刺辅助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文献的穴位应用频次、穴位选用情况及经络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频数排名前10位的体穴由高到低依次是:风池、安眠、鱼腰、攒竹、率谷、颔厌、金门、太冲、上星、颧髎;穴位选用以近端取穴、循经远端取穴、耳穴为主;经络的选用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手少阳三焦经为主。结论颅脑外科针麻手术采用手术部位近端(局部)与远端(循经或在神经节段的远端)的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强开颅针麻的麻醉效果,并符合针刺麻醉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科 针刺辅助麻醉 选穴分析
原文传递
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与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犀子 蔡靓羽 +2 位作者 张建楠 周红梅 蒋晨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综述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与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针刺辅助麻醉已拓展至围手术期的多个方面,包括术前镇静,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术中术后镇痛,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对脑、心、肺、肝... 综述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与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针刺辅助麻醉已拓展至围手术期的多个方面,包括术前镇静,术中减少麻醉药用量,术中术后镇痛,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对脑、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对免疫功能、胃肠道功能及膀胱功能也有一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针刺辅助麻醉 围手术期 器官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Anesthesia and acupuncture 被引量:1
15
作者 Gerhard Litscher Holger Simonis Wolfgang Kr?ll 《World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Using acupuncture instead of anesthetics to induce analgesia was performed in China many years ago in surgical anesthetization. Although many medical units in China's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applying these tech... Using acupuncture instead of anesthetics to induce analgesia was performed in China many years ago in surgical anesthetization. Although many medical units in China's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applying these techniques in operations,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acupuncture anesthesia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s of next to no practical and even less scientific value in the western world. However, acupuncture-assisted anesthesia can be useful also in countries other tha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sthesia acupuncture ANESTHESIOLOGY acupuncture-assisted-anesthesia SEDATION
下载PDF
针麻在膝关节镜手术七氟醚稳态吸入下对脑状态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忠岳 李清平 吴红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562-56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七氟醚稳态吸入下对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辅助麻醉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七氟醚...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七氟醚稳态吸入下对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辅助麻醉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后调整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1.0MAC并维持15min。A组患者实施针刺辅助麻醉,穴位选择阳陵泉、足三里。针刺后接G8605电针仪,正极接阳陵泉,负极接足三里,波形选用疏密波2/15Hz,选择电流强度8~12m A,刺激时间持续至术毕。记录静卧5min后(T1)、七氟醚达稳态(T2)、针刺辅助麻醉后20min(T3)、针刺辅助麻醉后30min(T4)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CSI。[结果]A组患者T3~T4时的SBP、DBP、MBP、HR和CSI显著低于B组和T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麻醉能降低膝关节镜手术七氟醚稳态吸入下的CSI,同时产生降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脑状态指数 七氟醚 稳态吸入 膝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针刺辅助麻醉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丹 张焕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6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行骶管麻醉;治疗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骶管...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行骶管麻醉;治疗组麻醉方式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L骶管阻滞麻醉+针刺麻醉,麻醉后实施混合痔手术操作。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术中麻醉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麻醉有效率较高(P<0.05),术后2、4、6、8h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24h两组疼痛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麻醉能够增强混合痔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麻醉 骶管麻醉 混合痔手术 麻醉有效率
下载PDF
针刺辅助麻醉对脊柱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玉辉 罗利静 +3 位作者 李思蓓 吴欣圆 姜梦婷 马武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349-2354,共6页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双盲试验设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对照组)及针刺辅助麻醉组(试验组),每组各25例,2组均采用相...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双盲试验设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对照组)及针刺辅助麻醉组(试验组),每组各2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方式。试验组全麻插管前以2/15 Hz疏密波经皮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30 min,诱导后以100 Hz连续波持续刺激至术毕,术后第1~3天以2/15 Hz疏密波电刺激双侧内关、太冲30 min。在麻醉诱导前、术后1 h及针刺治疗后的第1天和第3天采血检测血液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1)研究过程中,试验组退出2例,最终试验组23例、对照组25例患者完成试验。(2)术后第1天,2组患者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及白细胞数量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及白细胞数量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下降,白细胞数量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试验组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及白细胞数量,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 h,2组患者CD3+、CD4+、CD8+细胞水平均降低,CD16+、CD56+水平均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CD3+、CD4+、CD8+、CD4+/CD8+、CD56+水平均明显降低,CD16+水平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8+细胞水平降低,CD3+、CD4+/CD8+、CD56+、CD16+细胞水平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对照组患者CD8+、CD4+/CD8+、CD16+、CD56+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脊柱手术 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晓秋 马武华 +2 位作者 黎玉辉 王心田 陈鸶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为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结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A.B.C...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为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结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A.B.C三组分别选用2Hz、15Hz、100Hz连续波刺激,D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各时点的心率、血压、呼吸、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辅助用药的情况,并且评定术中的镇痛效果,同时检测血液中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15Hz组镇痛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5Hz组患者在牵拉甲状腺时血浆皮质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Hz、15Hz、100Hz三组患者在牵拉甲状腺时血浆N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5Hz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佳.更能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针刺辅助麻醉 频率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
作者 郑丽宏 王国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13-516,共4页
针刺麻醉是一种减轻疼痛和调节病人生理功能紊乱的方法。具有止痛和镇静的作用。目前作为一种辅助麻醉的方法,用于术前镇静、术中辅助麻醉、术后镇痛、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及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对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仍存在许多矛盾... 针刺麻醉是一种减轻疼痛和调节病人生理功能紊乱的方法。具有止痛和镇静的作用。目前作为一种辅助麻醉的方法,用于术前镇静、术中辅助麻醉、术后镇痛、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及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对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仍存在许多矛盾的观点,对其效能及可能的机制仍需将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镇静 镇痛 恶心呕吐 针刺辅助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