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格局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 被引量:115
1
作者 巩杰 赵彩霞 +1 位作者 谢余初 高彦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41-2048,共8页
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是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开展以人类活动为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揭示流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变化规律,对于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脆弱... 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是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开展以人类活动为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揭示流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变化规律,对于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环境脆弱度构建了流域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以甘肃白龙江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为平台,通过空间采样和地统计空间插值得到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而言,白龙江流域西北部和北部的生态风险高于流域的西部和南部山区;在白龙江流域各县区中,武都和宕昌县的生态风险较高,迭部县和文县的生态风险较低.今后应加强流域土地利用综合管理和人类活动调控,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降低不合理人为干扰的生态风险和危害,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的"多赢",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态过渡带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活动理论视角下MOOC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刘清堂 叶阳梅 朱珂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4期99-105,共7页
活动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要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实践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革命性地颠覆... 活动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要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习活动的设计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实践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革命性地颠覆了传统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MOOC更强调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并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师生交互点燃了国内外众多学习者的参与热情。为此,通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和MOOC的特点,分析MOOC学习活动的类型、学习资源和环境、学习者角色以及分布于社会网络中的交互信息等因素,尝试构建一个MOOC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模式,为MOOC课程在国内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理论 MOOC 学习活动 设计模式
下载PDF
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比较观察 被引量:65
3
作者 李继莲 彭文君 +4 位作者 吴杰 安建东 国占宝 童越敏 黄家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2-348,共7页
蜜蜂和熊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温室果菜授粉,主要由于熊蜂和蜜蜂授粉时的活动方式不同。作者对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授... 蜜蜂和熊蜂都是理想的授粉昆虫,但熊蜂比蜜蜂更适合为温室果菜授粉,主要由于熊蜂和蜜蜂授粉时的活动方式不同。作者对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授粉行为相似,但活动方式不同。明亮熊蜂开始访花的时间(8:00~8:05)比意大利蜜蜂(9:25~9:40)早,停止访花的时间(15:55~16:05)却比意大利蜜蜂(15:20~15:30)晚;开始访花的温度(12~13℃)也比意大利蜜蜂(〉15℃)低,意大利蜜蜂在早晨和阴天不访花。明亮熊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271.43±4.48s,明显比意大利蜜蜂个体的日活动时间180.00±2.648长,差异显著;而采集时间为105.71±1.168,显著长于意大利蜜蜂的76.43±3.838。明亮熊蜂每分钟平均访花数为8.44±0.44,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每分钟的平均访花数2.38±0.15;明亮熊蜂访花间隔为3.81±0.428,极显著短于意大利蜜蜂的6.0±0.48s。明亮熊蜂访花具有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55%,意大利蜜蜂则无选择性,每天访早期花平均为34%,二者差异显著;在9:00~12:00明亮熊蜂访早期花平均为75%,意大利蜜蜂访早期花则仅为31%。熊蜂在花间和花簇间活动频繁,平均移动距离为5.2m;而意大利蜜蜂很少在花簇间移动,平均移动距离只有1.1m。据此得出明亮熊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大利蜜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 蜜蜂 温室 草莓 授粉行为 活动方式
下载PDF
人类活动轨迹的分类、模式和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5
4
作者 李婷 裴韬 +3 位作者 袁烨城 宋辞 王维一 杨格格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38-948,共11页
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如车载GPS、手机、公交卡、银行卡等,记录了人类的活动轨迹。这些海量的人类活动轨迹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行为的时空分布模式。通过对这些轨迹的研究可以挖掘个体轨迹模式,理解人类动力学特征,进而为对轨迹预测、... 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如车载GPS、手机、公交卡、银行卡等,记录了人类的活动轨迹。这些海量的人类活动轨迹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行为的时空分布模式。通过对这些轨迹的研究可以挖掘个体轨迹模式,理解人类动力学特征,进而为对轨迹预测、城市规划、交通监测等提供支持。因此,研究各类传感器记录的人类活动轨迹数据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人类活动轨迹的获取与表达方式进行剖析,并将人类的活动轨迹按照采样方式和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基于时间间隔采样、基于位置采样和基于事件触发采样等3类轨迹数据。由于各类轨迹数据均由起始点、锚点和一般节点等构成,因而将轨迹模式挖掘的研究按照锚点、出行范围、形状模式、OD流模式、时间模式等进行组织,研究成果揭示人类活动轨迹在时间、空间的从聚模式、周期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将人类活动轨迹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按照用户轨迹预测、城市动态景观、城市交通模拟与监控、城市功能单元识别以及城市中其他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系统综述,认为人类活动模式挖掘是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特征 活动模式 轨迹数据
原文传递
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迪强 蒋志刚 王祖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4,共8页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利用起伏沙丘作...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利用起伏沙丘作为隐蔽生境。草原中的芨芨草群落、冷蒿—紫花针茅群落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取食场所。普氏原羚具晨昏型活动规律,在傍晚和清晨取食,其活动避开牛羊的取食时间。普氏原羚常常聚群活动,它们在繁殖期、育幼期和交配期形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群体的类型包括同性群、混合群和单一个体群。非繁殖季节普氏原羚雌雄分群活动。目前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普氏原羚很难进行季节性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活动规律 生境选择 青海湖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53-957,共5页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草地和 8年前开垦的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草地与耕地表层 (0~ 1 0cm)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亚表层(1 0~ 2 0cm)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草地和 8年前开垦的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草地与耕地表层 (0~ 1 0cm)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亚表层(1 0~ 2 0cm)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耕地土壤全氮贮量比草地高 2 6 2 36kg·hm-2 .草地与耕地比较 ,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明显差异 ,草地土壤全氮的基台值、空间相关度比耕地小 ,而其变程和分数维比耕地大 ;草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低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比较均匀 ,而耕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高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明显 .草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 ,但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强的相关性 (r =0 395 ,P <0 0 5 ) ;耕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空间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而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 ,空间相关性极高 (r =0 6 83,P <0 0 1 ) .可见 ,农业活动不仅影响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还影响着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活动 土壤全氮 地统计学 科尔沁沙地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37
7
作者 宛新荣 刘伟 +2 位作者 王广和 王梦军 钟文勤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34,共9页
采用标志重捕、染色标记和野外观测法研究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实验种群,采用4种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θ,昼行性指数λ,峰型指数φ;活动强度指数η)分析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全年12个月的... 采用标志重捕、染色标记和野外观测法研究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实验种群,采用4种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θ,昼行性指数λ,峰型指数φ;活动强度指数η)分析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全年12个月的昼行性指数A均高于0.542,为典型的昼行性种类。其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1、2、3、4、11、12月,气温较低,布氏田鼠的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单峰型;5、6、7月气温较高,为典型的双峰型;而8、9、10月则属于单双峰过渡类型。田鼠的峰型指数西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与月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9,n=12,P〈0.05)。活动强度指数研与气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4,n=12,P〈0.05)。5~9月,布氏田鼠的活动强度最高,每日活动时问在6h以上;冬季布氏田鼠的日活动量骤降,很少外出活动,尤其在1~2月,布氏田鼠日均地面活动时间不足1min。另外,室内实验表明,布氏田鼠具有在黑暗环境中活动能力,但在野外条件下,夜间活动极少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活动节律 季节变化 活动模式指数
下载PDF
活动教学:理念、有效性与基本模式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莉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1-34,共4页
长久以来,对于活动问题的研究并未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足够重视。依据多年来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着重从活动教学的本质理念、活动有效性、典型实践活动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活动教学 活动有效性 活动模式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唐卓 杨建 +2 位作者 刘雪华 王鹏彦 李周园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70,共9页
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20台Ltl-6210MC红外相机,对雪豹(Panthera uncia)及其同域野生动物进行研究。相机工作日7,056个,拍摄记录约12万条。雪豹的有效探测43次,相对多度指数为6.09。28个月中红外相机... 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20台Ltl-6210MC红外相机,对雪豹(Panthera uncia)及其同域野生动物进行研究。相机工作日7,056个,拍摄记录约12万条。雪豹的有效探测43次,相对多度指数为6.09。28个月中红外相机持续记录到雪豹,并且记录中还有幼雪豹,说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生存状况较好。数据分析表明,雪豹年活动高峰是1月,日活动高峰为18:00–20:00,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差异。关于环境因子,雪豹偏好生境为高山流石滩,尤其常见于高山流石滩的山脊,其活动最适宜的参考温度范围为–10℃到–3℃。此外,本文提出了月相活动强度指数,用于评价夜间不同光照强度下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雪豹夜行能力较强,月相对其夜间活动有显著影响(P<0.01)。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雪豹及其同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全面了解雪豹的生态习性及其栖息地评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红外相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规律 生境选择 月相
原文传递
川滇地区强震活动前b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辉 曹建玲 +1 位作者 荆燕 李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1-543,共13页
由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能够反映地壳环境应力的大小,因此基于b值的地震活动性图像研究成为地震预测研究和实践最直观明了的方法之一。川滇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是检验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的理想实验场。为了研究川滇地区b值分布与强震活动的关... 由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能够反映地壳环境应力的大小,因此基于b值的地震活动性图像研究成为地震预测研究和实践最直观明了的方法之一。川滇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是检验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的理想实验场。为了研究川滇地区b值分布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利用过去40多年的小震资料分析了该区域1981年以来19次M6.5地震与b值的时空分布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川滇地区b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强震活动之间关系并不显著,不到50%的强震发生在b值小于区域平均值的地区,但是震前b值的时间分布呈现系统地下降,58%的震源区的b值在强震前出现显著下降趋势。结合其他的地震、地质资料,较短时间内的地震活动性资料可以为特定地区的地震潜在危险性的判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活动 B值 时空分布 川滇地区
下载PDF
普氏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立伟 冯祚建 +3 位作者 蔡平 李永波 陈洪舰 蒋志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183,17-24,共12页
在春(3~4月)、夏(6~7月)、秋(9~10月)3个季节内对385只次个体进行了231092s(64.19h)目标观察。对普氏原羚季节间的行为差异做了比较和方差分析:春、夏及春、秋两季间的采食时间比例差异显著(分别... 在春(3~4月)、夏(6~7月)、秋(9~10月)3个季节内对385只次个体进行了231092s(64.19h)目标观察。对普氏原羚季节间的行为差异做了比较和方差分析:春、夏及春、秋两季间的采食时间比例差异显著(分别为D=0.1967>D0.05及D=0.2556>D0.05);移动时间比例在夏季与秋季间的差异极显著(D=0.05686>D0.01);在春秋、夏秋间的站立凝视时间比例的差异极显著(分别为D=0.10784>D0.01及D=0.07882>D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格局
下载PDF
红外相机技术监测喀斯特生境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生强 汪国海 +3 位作者 施泽攀 李先琨 肖治术 周岐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15 hm^2弄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周边地区以1台/2 hm^2密度布设了35台红外相机,对研究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0种兽类和26种鸟类,包括2种国家I级、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在15 hm^2弄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及其周边地区以1台/2 hm^2密度布设了35台红外相机,对研究区域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进行连续监测。共记录到20种兽类和26种鸟类,包括2种国家I级、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赤麂(Muntiacus muntjak)等5种动物拍摄率和相对丰富度均居于兽类的前5位;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和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的相对丰富度居于鸟类的前3位。虽然每月监测的兽类和鸟类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但不同季节记录到的兽类和鸟类种类存在一定差异。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猪(Sus scrofa)2种兽类和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3种鸟类仅在旱季记录到;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和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仅在雨季记录到。活动节律分析结果表明赤麂、北树鼩、赤腹松鼠和白鹇为昼行性动物,帚尾豪猪与小泡巨鼠为夜行性动物。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监测喀斯特生境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种群的变化,为保护区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物种多样性 活动节律 喀斯特生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的活动节律 被引量:24
13
作者 马建章 徐利 +1 位作者 张洪海 包新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100,共6页
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只紫貂(1雌,3雄)全年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的活动节律春季和冬季的高峰是在晨昏二个阶段,夏秋二季的活动高峰在白昼。春季总体活动节律与夏季相比有明显差异(F=4499;df=1... 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只紫貂(1雌,3雄)全年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的活动节律春季和冬季的高峰是在晨昏二个阶段,夏秋二季的活动高峰在白昼。春季总体活动节律与夏季相比有明显差异(F=4499;df=1,22,23;P=0045),春季与秋季的活动节律也有差异(F=7039;df=1,22,23;P=0015)。其总体平均活动强度,春季活动量最小(1753%),夏季最高(3829%),其次为秋季(3661%)和冬季(2794%)。春季和冬季的活动节律与温度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夏季和秋季的相关性明显(P<005)。紫貂个体的活动节律季节间有所差异,1号雌性(F1)的活动节律各季节的活动强度的差异为,春季与夏季间(t=22550;df=22;P=00175),春季与秋季间差异明显(t=29290;df=22;P=3884E-03)。1号雄性(M1)春季与夏季的活动强度有明显差异(t=-20121;df=22;P=00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紫貂 活动节律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茹燕 刘连友 张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2-498,共7页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人工渠、水库、居民地、农耕区等人为景观的出现及增多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这说明人类活动虽不是区域内景观格局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它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流域 人类活动 景观格局 新疆 和田河中游地区
下载PDF
弄岗黑叶猴的日活动类型和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中豪 周岐海 +3 位作者 李友邦 韦显盛 韦华 黄乘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9-599,共11页
2005年10月-2006年9月,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 oisi)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叶猴日活动中出现2个觅食高峰和1个休息高峰。觅食高峰分别出现在7:00-9:00和16:00-1... 2005年10月-2006年9月,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 oisi)的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叶猴日活动中出现2个觅食高峰和1个休息高峰。觅食高峰分别出现在7:00-9:00和16:00-18:00;休息高峰出现在10:00-14:00。黑叶猴日活动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旱季上午的觅食高峰被推迟了1h,且觅食时间长于雨季;旱季下午的觅食活动提前1h结束。猴群在雨季较早进入休息高峰,而且中午休息时很少有移动或零星觅食。研究期间,猴群用于休息的时间平均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51.99%,移动占20.25%,觅食占18.61%,理毛占7.61%,玩耍占1.20%,其它行为(包括打斗、交配等)仅占0.14%。活动时间分配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主要表现为:与雨季相比,黑叶猴在旱季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觅食和移动,而相应地减少用于休息的时间。活动时间分配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成年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觅食,未成年个体则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移动和玩耍;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理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喀斯特栖息地 活动节律 活动时间分配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血雉的日活动节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赵联军 刘鸣章 +4 位作者 罗春平 卜红亮 马东源 尚晓彤 李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至喜马拉雅山脉的珍稀濒危雉类物种。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技术,于2014—2018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个标准公里网格内布设调查位点283个,其中249个有效位点上总有效工作量为26 ... 血雉Ithaginis cruen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至喜马拉雅山脉的珍稀濒危雉类物种。本研究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技术,于2014—2018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个标准公里网格内布设调查位点283个,其中249个有效位点上总有效工作量为26 123相机日,共拍摄到血雉照片与视频合计8 907份(占鸡形目Galliformes总数的71.46%),独立探测922次(占鸡形目总数的70.11%),相对多度指数35.29。基于核密度函数绘制了血雉的日活动节律曲线,结果显示,血雉为严格的日行型动物,所有记录均发生在05∶50—19∶50;日活动曲线整体呈现单峰模式:活动强度在日出后快速增加,在09∶00—11∶00达到最高,之后强度逐渐降低,在18∶00后快速下降。在不同季节,血雉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存在差异,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差别较为明显。本研究基于可靠的调查手段和充足的数据量,分析了血雉的日活动模式,表明红外相机技术是动物行为研究的有效工具,为血雉及其他森林雉类行为生态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森林雉类 血雉 活动模式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of soil Acidobacteria 被引量:21
17
作者 Yuguang Zhang Jing Cong +5 位作者 Hui Lu Guangliang Li Yuanyuan Qu Xiujiang Su Jizhong Zhou Diqiang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717-1724,共8页
Acidobacteria i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and abundant phyla in soil,and was believed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metabolic and genetic function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 Acidobacteria i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and abundant phyla in soil,and was believed to have a wide range of metabolic and genetic functions.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levational diversity patterns. We selected four elevation gradients from 1000 to 2800 m with typical vegetation types of the northern slope of Shennongjia Mountain in central China. The vegetation types wer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coniferous forest and sub-alpine shrubs. We analyzed the soil acido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elevational patter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idobacteria subdivision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by using the 16 S rRNA meta-sequencing technique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found that 19 known subdivisions as well as an unclassified phylotype were presented in these forest sites,and Subdivision 6 has the highest number of detectable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 A significant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pattern(P 〈 0.05) between the OTU number and the elevation was observed. The Jaccard and Bray–Curtis index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oil Acidobacteria compositional similar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01) with the increase in elevation distance. Mantel test analysis showed the most of the soil Acidobacteria subdivisions had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P 〈 0.01) with different soil enzymes. Therefore,soil Acidobacteria may be involved in different ecosystem functions in global elemental cycles. Partial Mantel tests and CCA analysis showed that soil pH,soil temperature and plant diversity may be the key factors in shaping the soil Acido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vational pattern Potential metabolic activity Acidobacterial subdivision Soil pH Driving factor Environmental change
原文传递
工作者通勤出行活动模式的选择行为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敏 王炜 +2 位作者 陈学武 万涛 上官鹏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分析出行行为,建立了工作者通勤出行活动模式选择行为模型.采用多项Logistic方法研究了1 695个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4种典型出行模式(HWH+,HW+WH,HWHWH,HWH)选择行为的影响,其中HWH+表示上下班途中有其... 用基于活动的出行需求理论分析出行行为,建立了工作者通勤出行活动模式选择行为模型.采用多项Logistic方法研究了1 695个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4种典型出行模式(HWH+,HW+WH,HWHWH,HWH)选择行为的影响,其中HWH+表示上下班途中有其他停留,HW+WH表示工作中外出(不含回家)并返回单位,HWHWH表示工作中回家并返回单位,HWH表示工作中无外出模式.结果表明,以HWH为参照,女性及家庭工作人数多的个体较多选择HWH+模式;私营及个体职业者、受教育程度高及有驾照的个体较多选择HW+WH模式;工人、服务员、职员以及年龄40岁以上、家庭中高收入、居住在中心区的个体较多选择HWHWH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出行 活动模式 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 发生比率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卿 阮俊杰 +2 位作者 沙晨燕 黄沈发 王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5,共7页
为了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景观生态学机制,文章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人类活动指标、3个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4个景观特征指标与8个生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强度、野生动植物生境景观特征及... 为了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景观生态学机制,文章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人类活动指标、3个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4个景观特征指标与8个生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强度、野生动植物生境景观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上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湿地和农田的景观连续性较低,生物多样性也较低,外来入侵物种丰度较高。这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通过改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景观质量来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本研究还显示,经济发展并非一定对生物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可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人类活动 上海市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苏正 曹运诚 +4 位作者 杨睿 吴能友 陈多福 杨胜雄 王宏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4-1674,共11页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靶区,独特的水合物成藏特征,难以利用当前观测到的沉积速率和流体流动条件对其成藏机理进行解释和量化说明,对其形成演化模式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海洋天然气水...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靶区,独特的水合物成藏特征,难以利用当前观测到的沉积速率和流体流动条件对其成藏机理进行解释和量化说明,对其形成演化模式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主控参量为海底沉积速率和水流速率,以此计算了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演化过程,并与饱和度的盐度测试值进行对比.最后,在研究神狐海域地质构造活动和水合物成藏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神狐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演化模式.认为神狐海域当前的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上新世末—更新世早期断裂体系水合物基础上继承演化而来的,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演化具有典型的二元模式.第一阶段水合物形成发生在距今1.5Ma之前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体系中,高达50m/ka的孔隙水流动携带了大量的甲烷进入水合物稳定带,导致了水合物的快速生成,在4万年内形成了饱和度达20%的甲烷水合物;第二阶段发生在1.5Ma以来,泥质粉砂沉积使沉积体渗透率骤减,0.7m/ka的低速率水流使甲烷供给不足,在海底浅层新沉积体中无法生成水合物,仅在水合物稳定带底部有缓慢的水合物继承增长,并因此形成了神狐海域当前观测到的水合物产出特征,而且水合物资源量仍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构造活动 成藏模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