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野化训练条件下朱鹮的行为差异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靖 丁长青 +2 位作者 庆保平 王超 闫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8,共8页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陕西省洋县朱鹮生态园和华阳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2处野化训练大网笼中朱鹮(Nipponia nippon)(n洋县=30只;n华阳=22只)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调查2处大网笼野化训练条件的不同。...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陕西省洋县朱鹮生态园和华阳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2处野化训练大网笼中朱鹮(Nipponia nippon)(n洋县=30只;n华阳=22只)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调查2处大网笼野化训练条件的不同。结果表明,在觅食行为的时间分配中,秋季洋县群的划动寻觅、探啄、咬甩、洗涮行为极显著地高于华阳群(P<0.01),低头寻觅、滤啄行为极显著地低于华阳群(P<0.01),掏挖行为在两群间无显著差异(P>0.05),华阳群缺少撕扯行为;冬季2群朱鹮觅食行为型差异性与秋季基本类似,但洋县群的掏挖行为显著高于华阳群(P<0.05),华阳群缺少划动寻觅、撕扯和咬甩行为。在华阳大网笼,训练朱鹮的惊飞持续时间为(96.5±84.9)s,显著长于洋县朱鹮(40.6±51.3)s,且降落地点的选择不同。2010年7月至12月中旬,华阳群部分个体表现出地面夜宿的异常行为。分析认为,造成觅食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个网笼所提供饲料的形状以及觅食地条件不同,惊飞时间和降落地点的差异与网笼内隐蔽区域的大小有关,而异常的地面夜宿行为与华阳网笼开始训练时栖位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野化训练 觅食行为 夜宿行为 惊飞行为 行为差异
原文传递
温区部队赴寒区作战冷习服形成机制及冷习服训练方案建议 被引量:9
2
作者 康健 许顺雄 +3 位作者 李文波 朱伟杰 魏巍 刘同亭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10,共8页
目的:分析冷习服的形成机制和我军目前冷习服的训练方式,提出赴寒区作战温区部队更为适应的冷习服训练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详细阐述冷习服形成的生理机制和关键要素。根据我军目前寒区作战部队的主要冷习服训练方案和近年来我... 目的:分析冷习服的形成机制和我军目前冷习服的训练方式,提出赴寒区作战温区部队更为适应的冷习服训练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详细阐述冷习服形成的生理机制和关键要素。根据我军目前寒区作战部队的主要冷习服训练方案和近年来我军相关冷习服训练的改进性研究,结合温区作战部队的驻扎地气候特点和现有的训练、装备条件,提出更为适合温区作战部队的冷习服训练和维持方案,使其更加快速、科学地获得冷习服,更好地执行寒区作战任务。结果:通过全面分析冷习服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我军目前的冷习服训练方案,本研究提出了更加适合温区部队的冷习服训练方案以及温区驻地常规条件下的冷习服维持方案,计划在温区部队训练中进行推广。结论:寒区作战任务的温区部队可以通过改良的冷习服训练和维持方案,快速获得良好的冷习服,以适应寒区作战环境,更好地完成寒区作战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区部队 冷习服 寒区 训练方案
下载PDF
热习服训练复合缺氧训练增强耐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罗雪 陈征辉 +6 位作者 何根林 谭雨龙 李萍 申婷婷 罗珍 胡彦 杨学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11-1619,共9页
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 目的采用经典热习服训练方法复合缺氧训练以探索提升机体耐热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温度33℃以上、湿度大于70%的湿热条件下,以2018年某部队60名经严格筛查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为对象,进行为期12 d的热习服训练和测试。60名志愿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热习服组和缺氧训练复合热习服组,每组20名。采集热习服前后耳温、心率、出汗量、心肺功能、综合感受评分、生理紧张指数(physiological strain index,PSI)、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心率为170次/min时的体力工作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heart rate of 170 beats per minute, PWC170)进行耐热能力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习服组以及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基础耳温、耐热测试后的耳温均显著下降(P<0.05),基础心率以及耐热测试后的心率均显著下降(P<0.05);PSI与呼吸频率也显著降低(P<0.05);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缺氧复合热习服组在耐热测试后的心率与耳温均低于热习服组(P<0.05),并且PSI与呼吸频率也出现显著降低(P<0.05)。与热习服组相比,缺氧复合热习服组的出汗量、VO2max、PWC170、最大心输出量、氧耗量/最大心率、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大肺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经典热习服训练基础上增加耐缺氧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热习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缺氧训练 心肺功能 耐热能力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器械训练可有效促成热习服
4
作者 王丽萍 于立华 +7 位作者 张慧变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王桂友 顾昭 涂磊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d完成9次器械训练(90 min/次),HIIT组连续10 d完成9次HIIT训练(40 min/次),2组均在第6天休息。所有志愿者在习服前和习服后分别在环境为35℃、相对湿度70%的舱室内完成热应激测试。在热习服训练和热应激测试过程中,全程记录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结果在习服后的热应激测试中器械组和HIIT组的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和习服前热应激测试(P<0.05);在热习服训练中,器械组的直肠温度在第3天开始下降,第5~10天基本下降到一定水平(38.1℃~38.2℃)后保持不变,而HIIT组的直肠温度在第8天下降,第8~10天维持在38.4℃~38.5℃;HIIT组出汗率高于器械组(t=2.289~4.795,P≤0.001~0.038),但组内出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_(2)=0.301+0.984 T1+0.01 HRmax(R^(2)=0.578,P<0.001)。结论器械训练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热应激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耐热能力提供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器械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 热耐受力
下载PDF
朱鹮非繁殖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5
作者 朱芸 王凯红 +7 位作者 李洪磊 徐向龙 段文斌 陈浩 邱国强 陈卫华 卢靖 丁长青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5,共13页
野化训练是朱鹮(Nipponianippon)再引入工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行为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放飞个体能否在野外成功存活与繁殖。目前对野化训练朱鹮个体的行为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定量化指标,难以对个体状态和野化训练效果进行科学评... 野化训练是朱鹮(Nipponianippon)再引入工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行为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放飞个体能否在野外成功存活与繁殖。目前对野化训练朱鹮个体的行为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定量化指标,难以对个体状态和野化训练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因此,有必要构建并完善朱鹮的行为谱(ethogram)和PAE编码系统(posture-act-environment coding system),探究PAE编码行为谱的实际应用途径,为野化训练朱鹮的行为监测和行为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的观察结果,于2023年6–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江苏盐城、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陕西洋县朱鹮生态园野化训练大网笼内朱鹮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完善了朱鹮非繁殖期的描述性行为谱和PAE编码行为谱。共辨识并定义朱鹮非繁殖期的行为19类112种,包括个体行为12类74种、互动行为2类19种、社群行为2类7种和异常行为3类12种。共编码朱鹮非繁殖期的姿势(P码)9种、动作(A码)19类112种、环境(E码)13种。本研究基于行为PAE编码计算盐城和洋县野化训练朱鹮的行为多样性并探究取样方法对行为多样性的影响,验证了PAE编码系统用于简化行为记录和定量化分析的可行性,为动物行为观察记录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案例。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动物行为模式的不确定性或可变性(即行为多样性)可间接反映野化训练动物的环境条件差异,为圈养动物的健康监测、繁育个体筛选提供了“行为字典”和基于行为的评估方法,也为濒危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前的个体评估和野化训练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野化训练 再引入 行为多样性
原文传递
日训练时长对热湿环境下人员热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雅文 朱能 张志宇 《暖通空调》 2019年第10期113-116,128,共5页
以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为样本,在热湿环境舱内通过跑步机进行热习服训练,研究不同日运动时长下人体进行热习服训练的适应性过程,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日训练时长下热习服形成的程度并总结相应的生理反应规律。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 以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为样本,在热湿环境舱内通过跑步机进行热习服训练,研究不同日运动时长下人体进行热习服训练的适应性过程,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日训练时长下热习服形成的程度并总结相应的生理反应规律。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热习服训练的效果,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探寻与运动时间有关的评价人体热习服训练效果的最佳训练方式。结果表明:热习服训练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参数,从而有效改善高温高湿环境下人员对环境的热适应性;不同热习服日训练时长对人体直肠温度的影响较心率更为显著;单次热暴露时间越长,热习服训练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环境 热习服 热适应性 训练时长 生理参数 T检验
下载PDF
热耐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冯智娟 韩玉明 +5 位作者 刘涛 刘磊 关林 李宁 宁波 张向阳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 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基层官兵进行5 km运动试验,研究探讨热耐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名基层官兵为受试者,在户外热指数为46的环境中尽力跑步5 km,记录跑步成绩;然后在室内温度40℃,相对湿度40%,跑步机坡度2°,跑步速度... 目的 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基层官兵进行5 km运动试验,研究探讨热耐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名基层官兵为受试者,在户外热指数为46的环境中尽力跑步5 km,记录跑步成绩;然后在室内温度40℃,相对湿度40%,跑步机坡度2°,跑步速度5 km/h的条件下跑步2 h。采用心率及核心温度计算生理应激指数(physiological stress index,PSI)。按PSI降序将30名受试者分为2组,前16名为试验组,后14名为对照组,比较其PSI差异。试验组连续7 d完成上述室内条件下的热习服训练,每天1次,对照组则不进行热习服训练。热习服训练结束后,2组再次检测PSI,比较2组PSI差异。最后在热指数为45的环境中再次尽力完成5 km跑步,比较2组训练成绩。结果 2组受试者开始试验前,试验组11人出现热耐受不良,对照组未出现热耐受不良表现。试验组经过室内热习服训练可以降低PSI(t=5.27,P<0.05)。试验组热习服训练前后饮水量及出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热习服训练后的5 km跑步成绩提升显著(t=2.69,P<0.05)。结论 热习服训练可以改善生理应激指数,进而提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耐力 热习服 运动成绩
下载PDF
热习服训练对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人群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建新 林航 +2 位作者 穆军山 崔晓萍 俞珠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热习服训练对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人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8年8月70名象山社区业余长跑爱好者,参加5 km长跑训练,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热习服训练。比较两... 目的探讨热习服训练对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人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8年8月70名象山社区业余长跑爱好者,参加5 km长跑训练,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训练前进行热习服训练。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格拉斯哥量表评分(GCS)、肌钙蛋白I(cTnI)、尿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两组劳力性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器官累及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IL-1β、IFN-γ、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IL-1β、IFN-γ、TNF-α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组APACHEⅡ、GCS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APACHEⅡ评分高于训练前、GCS评分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组cTnI、Cr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cTnI、Cr、CK-MB高于训练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劳力性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器官累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习服训练对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人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炎性反应,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热射病 热习服训练 炎性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军事作业中热习服训练及相关耐热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鞠晓北 王长海 +3 位作者 屠志浩 曲丹 张兵 宋明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3年第18期2588-2592,共5页
热习服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提高对热环境的适应性。本文综述了现有热习服训练模式的分类及优缺点、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脱习服及再习服相关问题、提高热习服效果的相关耐热策略。在未来的军事作业中,应重点从耐热设备... 热习服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提高对热环境的适应性。本文综述了现有热习服训练模式的分类及优缺点、训练效果的评价标准、脱习服及再习服相关问题、提高热习服效果的相关耐热策略。在未来的军事作业中,应重点从耐热设备的研发、减少热环境暴露、耐热标志物筛查等方向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训练 耐热策略 军事作业
原文传递
热习服训练对劳力性热射病大鼠肝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俊峰 王蓓蓓 +5 位作者 王玲 葛凤 柳云恩 丛培芳 金红旭 高燕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热习服训练(HAT)对劳力性热射病(EHS)SD大鼠肝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EHS组及热习服组(HA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大鼠肝形态学及糖类物质代谢情况,采用蛋白质... 目的探讨热习服训练(HAT)对劳力性热射病(EHS)SD大鼠肝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EHS组及热习服组(HA组)。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大鼠肝形态学及糖类物质代谢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Parkin、细胞色素c(Cyto-c)、Bcl-2、Bax、核因子κB(NF-κB)和CD31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和内皮细胞修复随发病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EHS大鼠动物模型。HE和AB-PAS染色发现,HA组大鼠肝损伤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同时间段EHS组轻。TUNEL染色发现,EHS发病后6 h内,EHS组和HA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明显高于Con组,且2 h内EHS组高于同时段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EHS组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进行性下降,且恢复时间晚于HA组;HA组Parkin、Cyto-c、NF-κB表达量显著低于E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2 h和24 h,HA组CD34阳性表达量显著高于E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习服训练可以通过激活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过程,维持肝的糖类代谢过程的稳定,增强肝内皮细胞的损伤修复速度,并减弱NF-κB途径的激活,进而在劳力性热射病中发挥肝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热射病 热习服训练 线粒体自噬 肝损伤
下载PDF
Effect of acclimation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hot-humid environment
11
作者 Lei ZHANG Ying-chun BAO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44-548,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via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study.Methods Forty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e...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effect of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via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study.Methods Forty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eat acclimation training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meditation,unarmed run,yoga,and stepping in hot lab environment.And then,subjective feeling,rectal temperature,average skin temperature,and sweat electrolytes concentration were detected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ir physiological changes.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both groups received some tests and their 3 000 m run-race time,nervous reaction time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 scores were record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cclimation training.Results(1)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3 000 m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the same environment.Subjects' 3 000 m race tim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n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in room temperature environment(t=2.326,P<0.05).And subjects' 3 000 m race tim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n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in hot-humid environment(t=4.518,P<0.01).(2) Subjects' reaction time(R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n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in room temperature environment(Z=11.258,P<0.05).And Subjects' RT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arply shorten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in hot-humid environment(Z=6.519,P<0.01).(3)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as observed in subjective perception score(SPS) in room temperature environment.But subjects' SP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in hot-humid environment(t=17.958,P<0.01).(4)Anal temperature(AT) was lowered during training,while the change of mean skin temperature(MST) was not significant.Sweat sodium concentration(SSC) was lowered during training.SPS continued to decrease and entered plateau on the 13 th day after training.(5) After acclimation training,the working capacity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湿热环境 驯化培养 生理变化 训练 实验室环境 反应时间 工作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