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克勤 王志杰 +2 位作者 赵娜 陈光 乔松 《起重运输机械》 2012年第8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ASHM实验室近两年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大型起重机械健康监测技术、基于光纤声发射传感器的大型起重机械局部损伤监测技术,以及基于无线传感节点的大型起重机械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 简要介绍ASHM实验室近两年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大型起重机械健康监测技术、基于光纤声发射传感器的大型起重机械局部损伤监测技术,以及基于无线传感节点的大型起重机械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现场进行应用试验,效果良好。大型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不仅能实现对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及时捕获起重机械结构失效的前兆,预防突发性灾难事故,避免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健康监测 光纤传感器 声发射传感器 无线传感节点
下载PDF
变压器特高频、超声波侵入式PD联合检测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平 陆启宇 +4 位作者 张琪祁 傅晨钊 贺林 袁鹏 司文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最新颁布的IEC TS 62478-2016《高电压技术-电磁和声学法测量局部放电》国际标准,指出了现有的外置式超声波法测量PD主要存在:设备外壳对声波的衰减和不同介质声阻抗引起的传输多路径问题。笔者基于变压器放油阀结构,将特高频(UHF)天线... 最新颁布的IEC TS 62478-2016《高电压技术-电磁和声学法测量局部放电》国际标准,指出了现有的外置式超声波法测量PD主要存在:设备外壳对声波的衰减和不同介质声阻抗引起的传输多路径问题。笔者基于变压器放油阀结构,将特高频(UHF)天线和压电陶瓷声发射(AE)传感器进行一体化设计,再考虑电磁波和超声波信号耦合、防变压器油渗漏两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加工研制了能够同时耦合UHF、AE信号的侵入式PD复合传感器。110 kV变压器内置尖端放电下与外置式压电陶瓷AE传感器的对比试验表明:所设计的UHF、AE侵入式PD复合传感器能够有效探测到油中微弱放电产生的具有特定时间差Δt的电磁波和超声波信号,这为变压器PD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声-电"即UHF、AE联合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特高频、超声波 复合传感器 “声-电”联合检测
下载PDF
刀具磨损、破损的声发射监控法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峰浩 《机电工程技术》 2005年第9期72-72,98,共2页
本文讨论了声发射监控法在线监控刀具磨损、破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描述了声发射信号的产生及其特征以及系统硬件原理图。实验及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刀具磨损破损 在线监测 声发射传感器
下载PDF
中小孔内圆磨削监控AE传感器应用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邢康林 沙杰 赵海豹 《机械工程师》 2013年第8期11-14,共4页
基于零件中小孔磨削加工的特点,探讨应用AE声发射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手段构建中小孔磨削监控系统的方法。结合其在Z2-015数控精密内圆磨床的应用分析,阐述了AE传感器的选型方法及选型关键参数。采用实验的方法,在机床三种不同的安装位置... 基于零件中小孔磨削加工的特点,探讨应用AE声发射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手段构建中小孔磨削监控系统的方法。结合其在Z2-015数控精密内圆磨床的应用分析,阐述了AE传感器的选型方法及选型关键参数。采用实验的方法,在机床三种不同的安装位置上,分别测量了工件磨削加工过程中AE信号的电压值、频宽及截止频率大小,进而确定了AE传感器的适宜安装位置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圆磨削 磨削监控 ae传感器 安装 选型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数控中小孔内圆磨床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文辉 沙杰 李爱民 《机械工程师》 2015年第10期21-24,共4页
为提升数控内圆磨床磨削效率及对磨削加工动态监测,提出了构建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控内圆磨床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通过AE传感器采集信号,利用LabVIEW平台编制控制软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分析及状态决策,并通过MODBUS通讯协议将决策信息实时... 为提升数控内圆磨床磨削效率及对磨削加工动态监测,提出了构建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控内圆磨床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通过AE传感器采集信号,利用LabVIEW平台编制控制软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分析及状态决策,并通过MODBUS通讯协议将决策信息实时反馈给机床PLC,进而通过PLC控制机床实现磨削效率的提升与磨削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传感器 监控系统 LabVIEWi MODBUS PLC
下载PDF
声发射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启柱 郑绳楦 张克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3,共4页
介绍一种干涉式光纤声发射传感器,其分辨率高达10-10m量级,频率范围为100kHz至1.4MHz,响应时间小于1μs,具有很高的测量稳定性,且可用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关键词 光纤 传感器 声发射波 测量 ae
下载PDF
基于AE技术的低速重载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锐锋 熊锦玲 +2 位作者 付志成 汪坤 赵美云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8期105-108,134,共5页
以葛洲坝闸门启闭机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传感器的高频特性采集故障信息,计算出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值,对齿轮箱故障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用xcorr函数,对特征参数值异常信号进行自相关分析,提取周期信号,进... 以葛洲坝闸门启闭机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利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传感器的高频特性采集故障信息,计算出信号时域特征参数值,对齿轮箱故障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用xcorr函数,对特征参数值异常信号进行自相关分析,提取周期信号,进行故障识别。通过检修验证时域特征参数和自相关分析有效地提取齿轮箱的早期故障,解决了由于转速低、故障点产生的冲击响应频率低而使频谱分析效果差的问题,研究成果对低速重载齿轮箱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传感器 信号采集 闸门启闭机 特征参数 自相关分析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用声发射技术与小波包分解确定转子系统的碰摩位置 被引量:28
8
作者 褚福磊 王庆禹 卢文秀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提出了一种确定多盘转子系统碰摩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声发射传感器的采样数据,并用小波包分解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然后用互相关的方法得到结果。声发射方法经常用来发现缺陷并确定缺陷的位置,但是由于转子系统的碰摩是一种非常... 提出了一种确定多盘转子系统碰摩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声发射传感器的采样数据,并用小波包分解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然后用互相关的方法得到结果。声发射方法经常用来发现缺陷并确定缺陷的位置,但是由于转子系统的碰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所以很难利用通常的方法来确定碰摩位置。首先用小波包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段上,然后再对分解后的信号分别用互相关方法,并进行比较相关系数来确定碰摩点位置。文中给出了仿真信号与试验数据的处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摩 声发射传感器 小波包分解 旋转机械 转子系统
下载PDF
基于平均频谱的储油罐罐底腐蚀声发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刚 靳世久 +2 位作者 付铜玲 王伟魁 李一博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针对声发射(AE)罐底检测过程中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储油罐罐底腐蚀区域腐蚀程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平均频谱的储油罐罐底腐蚀声发射特征分析方法,用于判断储油罐罐底板腐蚀类型.该方法利用平均值原理,分别求出罐底板不同腐蚀区域的... 针对声发射(AE)罐底检测过程中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储油罐罐底腐蚀区域腐蚀程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平均频谱的储油罐罐底腐蚀声发射特征分析方法,用于判断储油罐罐底板腐蚀类型.该方法利用平均值原理,分别求出罐底板不同腐蚀区域的平均频谱,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该区域的平均波形,以此来表征腐蚀区域占主导地位的声发射信号特征.为了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现场储油罐检测实验,实验过程中应用护卫传感器屏蔽罐内噪声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护卫传感器可以有效屏蔽大量罐内噪声信号,使定位结果更加准确.应用护卫传感器所得到的定位结果与开罐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获得准确的声发射定位结果的前提下,应用基于平均频谱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腐蚀类型,进而准确判断出罐底腐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ae) 罐底腐蚀 平均频谱 护卫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罐底声发射检测信号融合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伟魁 李一博 +2 位作者 杜刚 张涛 靳世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81-185,共5页
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罐底腐蚀与泄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多个传感器的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属于同一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判定为一个声发射事件。但是在现场检测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在声发射信号融合处理时容易对声发... 采用声发射技术进行罐底腐蚀与泄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多个传感器的检测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融合处理,将属于同一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判定为一个声发射事件。但是在现场检测过程中,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在声发射信号融合处理时容易对声发射源产生误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罐底声发射信号融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根据事件定义时间进行初始声发射事件判定,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初始声发射事件中的信号进行分类,将每一类信号分别判定为一个声发射源。现场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抗噪声干扰能力强、误判概率低,能准确反应罐底腐蚀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罐底检测 聚类分析 多传感器信号融合
下载PDF
岩石脆性断裂试验的声发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忠雨 高峰 +1 位作者 钟卫平 徐小丽 《矿业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16-17,共2页
对不同岩石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并采集岩石受压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通过对不同岩石声发射信号和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证实,不同岩石的声发射特征是有区别的,岩石变形损伤的声发射特征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关联特征,岩石声发射... 对不同岩石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并采集岩石受压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通过对不同岩石声发射信号和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证实,不同岩石的声发射特征是有区别的,岩石变形损伤的声发射特征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关联特征,岩石声发射的kaiser效应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传感器 信号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谐振式非接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忠民 王信义 李风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刀具磨破损监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文根据刀具磨、破损监测的特点 ,研制了既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也可用于刀具破损监测的谐振式高灵敏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 .对研制的流...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刀具磨破损监测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文根据刀具磨、破损监测的特点 ,研制了既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也可用于刀具破损监测的谐振式高灵敏度流体声发射传感器 .对研制的流体声发射传感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刀具磨损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传感器 刀具切削状态
下载PDF
基于OPCM声发射传感器的新的SHM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琼华 骆英 +1 位作者 朱步银 朱建国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提出将地震工程中反射地震法与新型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声发射(AE)传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中.用细观力学方法分析OPCM AE传感元件的正交异性特征,此特征克服了传统的单一压电陶瓷(PZT)换能器在监测过程... 提出将地震工程中反射地震法与新型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声发射(AE)传感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中.用细观力学方法分析OPCM AE传感元件的正交异性特征,此特征克服了传统的单一压电陶瓷(PZT)换能器在监测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土木工程结构构件侧面反射信号干扰的难题,采用椭圆损伤定位法确定损伤位置,使反射地震法与AE传感技术应用于SHM系统成为可能.设计了性能对比实验,在混凝土试件表面分别布置PZT元件和OPCM元件,验证了新的SHM技术应用于混凝土SHM系统的可行性以及OPCM元件避免侧面反射信号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 反射地震法 损伤椭圆定位法 SHM技术 细观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灵敏度双叠片式流体声发射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忠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1-853,868,共4页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实现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的关键。参考空气声学中常用的压差式微音器的典型结构,考虑自动化加工中使用的要求,研制成功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的非接触高灵敏度双叠片式流体声发射传感... 研制高灵敏度、安装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是实现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的关键。参考空气声学中常用的压差式微音器的典型结构,考虑自动化加工中使用的要求,研制成功可用于刀具磨损状态监测的非接触高灵敏度双叠片式流体声发射传感器。对研制的流体声发射传感器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刀具磨损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传感器 刀具磨损状态
下载PDF
不同传感器安装方式对隧道现场声发射参数监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甘一雄 吴顺川 +1 位作者 高艳华 任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067-7073,共7页
为研究不同传感器安装方式对隧道现场声发射监测结果的影响,以渝广高速华蓥山隧道掘进爆破中的声发射响应试验为依托,通过隧道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比了原岩表面安装、初衬表面安装、锚杆端部安装等3种声发射传感器安装方式下的声发射参数... 为研究不同传感器安装方式对隧道现场声发射监测结果的影响,以渝广高速华蓥山隧道掘进爆破中的声发射响应试验为依托,通过隧道现场试验的方法对比了原岩表面安装、初衬表面安装、锚杆端部安装等3种声发射传感器安装方式下的声发射参数监测结果。从参数分析结果来看,不同的传感器安装与耦合方式对声发射监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锚杆端部安装方法的声发射参数监测结果与前两者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波传播过程中穿过的交界面数量及介质截面积变化等,因此在现场监测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监测点附近的结构特征,选择合理安装方式,或充分利用监测点附近结构对信号的放大效应,削弱衰减与环境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现场监测 传感器安装 参数分析
下载PDF
传感器类型对岩石破裂声发射时频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艳博 李昆 +4 位作者 刘祥鑫 田宝柱 姚旭龙 梁鹏 孙林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2-910,共9页
为探究声发射传感器对岩石破裂监测效果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含孔花岗岩双轴加载实验,选择R6α(窄频)和Nano30(宽频)两类传感器同时监测岩石破裂过程,分析两种类型传感器接收信号时频特征的异同点。从工作频段及灵敏度讨论两类传感器的适用... 为探究声发射传感器对岩石破裂监测效果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含孔花岗岩双轴加载实验,选择R6α(窄频)和Nano30(宽频)两类传感器同时监测岩石破裂过程,分析两种类型传感器接收信号时频特征的异同点。从工作频段及灵敏度讨论两类传感器的适用性,继而提出岩石破裂监测中声发射传感器的选取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域方面,两类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能量演化规律体现出一致性。在频域方面,R6α传感器接收信号主频集中分布在33~110kHZ,Nano30接收信号主频在0~500kHz内均匀分布。R6α窄频传感器接收信号的强度较高、数据量较大,能够隔绝其他频段内噪声信号干扰,适合分析岩石破裂的时序规律;Nano30宽频传感器从频率上能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可用于分析岩石声发射信号波形和频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传感器类型 时频特征 能谱系数
原文传递
利用声发射(AE)技术监测大型混凝土桥梁结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健 《工程与试验》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无线AE传感器对大型混凝土桥梁结构进行监测的新方法,并对新式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做出综述。
关键词 无线ae传感器 小波 力矩张量 群集
下载PDF
利用AE检测技术实现大型原油储罐的在线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中原 王维 +1 位作者 王玉林 黄佳俊 《炼油与化工》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与传统的储罐底板检测方法相比,AE检测方法是一种在线、高效、经济的检测方法,不需要清罐、置换、打磨,短时间内就可对罐底板整体完成检测。文中利用声发射(AE)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大型原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的在线检测。利用AE设备及传感... 与传统的储罐底板检测方法相比,AE检测方法是一种在线、高效、经济的检测方法,不需要清罐、置换、打磨,短时间内就可对罐底板整体完成检测。文中利用声发射(AE)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大型原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的在线检测。利用AE设备及传感器探测、记录、分析,进而判断声发射源,获取底板腐蚀状态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事件定位及通道撞击图,结合AE特征参数,从而判定储罐底板所处的腐蚀活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检测技术 原油储罐 腐蚀 传感器 在线检测
下载PDF
基于能量预警的管道自适应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莉 郝政鑫 +2 位作者 靳晓珂 魏宗博 李进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0-1527,共8页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受环境影响,造成网络的能耗大、数据传递率低、时延大,提出了AE-VBF路由协议。该协议在VBF协议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选择候选节点时引入能量预警值并改进转发因子,考虑了节点的能量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时引入了路由管...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受环境影响,造成网络的能耗大、数据传递率低、时延大,提出了AE-VBF路由协议。该协议在VBF协议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选择候选节点时引入能量预警值并改进转发因子,考虑了节点的能量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时引入了路由管道半径算法。通过仿真分析,AE-VBF协议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以较小的数据包传递率的降低为代价,减少了网络的能量消耗,均衡了网络的整体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ae-VBF协议 VBF协议 仿真 Aqua-Sim
下载PDF
Hypervelocity impact induced shock acoustic emission waves for quantitative damage evaluation using in situ miniaturized piezoelectric sensor network 被引量:2
20
作者 Menglong LIU Qiang WANG +3 位作者 Qingming ZHANG Renrong LONG Fangsen CUI Zhongqing S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059-1070,共12页
Manmade debris and natural meteoroids, travelling in the Low Earth Orbit at a speed of several kilometers per second, pose a severe safety concern to the spacecraft in service through the HyperVelocity Impact(HVI). To... Manmade debris and natural meteoroids, travelling in the Low Earth Orbit at a speed of several kilometers per second, pose a severe safety concern to the spacecraft in service through the HyperVelocity Impact(HVI). To address this issue, an investigation of shock Acoustic Emission(AE) waves induced by HVI to a downscaled two-layer Whipple shielding structure is performed,to realize a quantitative damage evaluation. Firstly a hybrid numerical model integrating smoothparticle hydrodynamics and finite element is built to obtain the wave response. The projectiles, with various impact velocities and directions, are modelled to impact the shielding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n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built-in miniaturized piezoelectric sensors to in situ sense the HVI-induced AE waves. A quantitative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hybrid model and facilitating the explanation of obtained AE signals i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VI-induced wave components, assessment of the damage severity, i.e., whether the outer shielding layer is perforated or not, is performed using the energy ratio between the regions of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in the acquired AE signals. Lastly, the direct-arrival fundamentalsymmetric wave mode is isolated from each sensing signal to be input into an enhanced delay-andsum algorithm, which visualizes HVI spots accurately and instantaneously with different sens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All these work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quantitative, in situ, and real time HVI monitoring using miniaturized piezoelectric sensor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ustic Emission(ae) Damage detection HYPERVELOCITY impact PIEZOELECTRIC sensor WHIPPLE SHIELDING assembl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