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料库检索分析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应用——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仁霞 戴桂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34-38,共5页
本文尝试把语料库检索分析方法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旨在探讨语料库检索软件在揭示文学作品中显性和隐性意义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本文选取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作为文本分析例案,进行数据提取,从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色、人... 本文尝试把语料库检索分析方法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旨在探讨语料库检索软件在揭示文学作品中显性和隐性意义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本文选取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作为文本分析例案,进行数据提取,从主题意义、文体风格、语言特色、人称视角和象征意义诸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通过分析单项或多项语言特征的出现频率、分布规律和语境特征,可以归纳出作品整体的文学色彩和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文学批评 语料库检索
下载PDF
“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晔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前,国内外文学界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美学内涵有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作品汉译研究的个案分析却不多见。笔者以《永别了,武器》为例,阐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刘勰的"隐秀"观在美学效果上有异曲同... 目前,国内外文学界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的美学内涵有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其作品汉译研究的个案分析却不多见。笔者以《永别了,武器》为例,阐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刘勰的"隐秀"观在美学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以"隐秀"风格的传译为视角,通过对大陆和台湾两个汉译本的比较与分析,指出汉译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出"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刘勰 “隐秀” 翻译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谈美国文化的时代观 被引量:5
3
作者 甘文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1-62,共2页
本文分别对《红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永别了,武器》三部著名的美国小说和根据它们改编成的电影进行比较.比较发现,电影的结尾部分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所蕴涵的思想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当代的美国人民追求积... 本文分别对《红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永别了,武器》三部著名的美国小说和根据它们改编成的电影进行比较.比较发现,电影的结尾部分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所蕴涵的思想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当代的美国人民追求积极的思想观;希望人们不分种族,一律平等;让战争不再发生,让和平永驻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永别了 武器》 思想自由 平等 和平
下载PDF
一个富有悲剧意识和英雄气质的女性——《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49-51,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评价各说一词,但总体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要么是美丽、温顺的"天使",要么是具有破坏力的"妖魔"。但细读文本笔者认为作家在凯瑟琳这个女性人物身上不仅... 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评价各说一词,但总体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要么是美丽、温顺的"天使",要么是具有破坏力的"妖魔"。但细读文本笔者认为作家在凯瑟琳这个女性人物身上不仅表现了作家本人的悲剧人生观,而且体现了他在其他作品中在男性人物身上所一贯表现的硬汉精神和英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凯瑟琳 悲剧意识 英雄气质
下载PDF
完美的理想女性:柔顺与激进的糅合——浅析小说《永别了,武器》和《伊甸园》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立青 《柳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27-30,共4页
美国作家海明威通过小说《永别了 ,武器》和《伊甸园》中几位女性的爱情追求 ,表达了她们的女权主义思想 ,即一方面需调整内心的双性情结 ,平衡两性力量 ,另一方面则在与异性相处时要注意两性互补 ,和谐共进 。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伊甸园》 女权主义
下载PDF
《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悲剧意识及根源探究
6
作者 包亚楠 王悦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永别了,武器》是他重要的反战主题小说,它围绕爱情与战争展开描写。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的人物形象在文学评论中历来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为她的悲剧结局感到惋...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永别了,武器》是他重要的反战主题小说,它围绕爱情与战争展开描写。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的人物形象在文学评论中历来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为她的悲剧结局感到惋惜。文章从海明威的自身经历和小说内容入手,对凯瑟琳的形象以及她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以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凯瑟琳的形象及其特有的悲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凯瑟琳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海明威悲剧人生的艺术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董俊峰 《河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2-85,91,共5页
海明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已成为现代美国神话,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他在四部经典小说中对人类悲剧性的处境、个人在这个荒诞世界上“单独媾和”的可能性以及人应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或悲壮地死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以桑地亚哥追求... 海明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已成为现代美国神话,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他在四部经典小说中对人类悲剧性的处境、个人在这个荒诞世界上“单独媾和”的可能性以及人应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或悲壮地死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以桑地亚哥追求自我的实现的最高境界结束他的艺术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老人与海》 《永别了 武器》 美国 小说 主题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海明威作品中的亨利与圣地亚哥硬汉形象比较——以作品《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顾秋红 《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I0175-I0175,I0185,共2页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辟了美国"迷惘的一代"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在此将对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共同点与不同...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辟了美国"迷惘的一代"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在此将对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来探讨海明威本身与海明威小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永别了 武器》 硬汉 悲剧意识
下载PDF
不着一字,尽显风流——也谈《永别了,武器》中的“冰山”风格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丽丽 张青 《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5-68,共4页
海明威在长期的小说创作实践中,概括提出了“冰山”理论。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其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体现:对话的简洁性,环境描写的暗示性,象征与讽刺的含蓄性及空白结局的魅力。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海明威 小说 “冰山”理论 象征 讽刺 环境描写
下载PDF
谈海明威小说中弱势女性人物形象——以凯瑟琳和玛利亚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华蓉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通观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不难发现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确实不够丰满,并具有"妖女"和弱势女性的两极化倾向。在塑造后者这一类人物形象中,海明威具有鲜明的男权主义思想,在此思想的统摄下,这些美好的女性人物也被蒙上了一层缺乏... 通观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不难发现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确实不够丰满,并具有"妖女"和弱势女性的两极化倾向。在塑造后者这一类人物形象中,海明威具有鲜明的男权主义思想,在此思想的统摄下,这些美好的女性人物也被蒙上了一层缺乏自我、甘居弱势的色彩。以海明威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为例,立足文本,解读两部小说中主人公凯瑟琳和玛利亚这两位弱势女性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女性人物形象 《永别了 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凯瑟琳 玛利亚
下载PDF
人性的摧残 和平的渴望——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主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彩群 《柳州师专学报》 2014年第2期16-18,共3页
作家海明威曾亲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关于战争主题的作品表明了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早期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战争主题作品中的突出代表。《永别了,武器》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 作家海明威曾亲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关于战争主题的作品表明了他对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早期的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战争主题作品中的突出代表。《永别了,武器》是对战争罪恶的控诉,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深切的渴望与热切的呼唤。环境描写在作品中很好地"映衬"了反战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内斯特·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环境描写 和平呼唤 反战主题
下载PDF
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3-86,共4页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在他的两部早期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 ,武器》中描写了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 ,他一生都在迷惘中追求。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创作的整个思想基础都是在“迷惘的一代”时期奠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太阳照常升起》 《永别了 武器》 创作个性 小说创作 道德反叛精神 反战情绪
下载PDF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s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of A Farewell to Arms
13
作者 黄金雷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2期193-194,200,共3页
Through the gener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A Farewell to Arms by Lin Yijin and that by Song Biyun,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novel are exposed.Due to the sharp contr... Through the gener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A Farewell to Arms by Lin Yijin and that by Song Biyun,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novel are exposed.Due to the sharp contrast in terms of the basic translating method,style,and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 text,the two translations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one an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COMPARISON A farewell to arms CONTRAST
下载PDF
Narrative Arts in A Farewell to Arms
14
作者 周鋆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2期211-212,共2页
Most of Hemingway's contributions to literature lie in his artistic version, as well as his art of narration. This paper means to give an analysis of A Farewell to Arms from its art of narration. Drawing from theo... Most of Hemingway's contributions to literature lie in his artistic version, as well as his art of narration. This paper means to give an analysis of A Farewell to Arms from its art of narration. Drawing from theories of narratology,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person and narrative voice as they are presented in A Farewell to Arms.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Hemingway's narrative power in A Farewell to Arms from narrative perspectives, and tries to find out why A Farewell to Arms are enduring and gr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NGWAY A farewell to arms NARRATOLOGY NARRATIVE ARTS
下载PDF
“冰山原则”在《永别了,武器》场景中的运用(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静 《海外英语》 2010年第8X期201-204,共4页
作为一名风格大师,海明威不仅因为他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和"海明威式的主题"出名,而且还因为他的"冰山原则"享誉世界。海明威曾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说他总是按照冰山原则写作。在他看来,在这种原则指导下... 作为一名风格大师,海明威不仅因为他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和"海明威式的主题"出名,而且还因为他的"冰山原则"享誉世界。海明威曾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说他总是按照冰山原则写作。在他看来,在这种原则指导下,一个作家可以略去他(她)所知道的一切,这只会让冰山更加深厚。《永别了,武器》,被认为是最好的战争小说之一,也是极好的用来说明这个原则的例子。在这篇小说中,冰山原则主要运用在场景当中。倘若读者对"冰山原则"有更深刻的了解,读者也将能更好地欣赏这篇佳作。该文将对"冰山原则"做更详细的剖析,并从场景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讨论"冰山原则"在场景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山原则 永别了 武器 场景
下载PDF
《永别了,武器》的颜色词文化学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云飞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4-68,76,共6页
《永别了,武器》中蕴涵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内涵,也体现于对颜色词的使用。研究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它们与基督教文化的联系,探讨海明威借助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而展现出的基督教文化内涵和社会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明威基督教文化... 《永别了,武器》中蕴涵着丰富的基督教文化内涵,也体现于对颜色词的使用。研究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它们与基督教文化的联系,探讨海明威借助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而展现出的基督教文化内涵和社会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明威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社会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永别了 武器》 颜色词 文化
下载PDF
力透纸背的苍凉——《永别了,武器》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27-130,134,共5页
《永别了,武器》力透纸背的苍凉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无论是战争与死亡描写,还是爱情与性描写,一切都冷静而客观,没有热度和温度,显示出一种切骨的苍凉。形成的原因当然很多,既与作者早年的战争经历有... 《永别了,武器》力透纸背的苍凉表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无论是战争与死亡描写,还是爱情与性描写,一切都冷静而客观,没有热度和温度,显示出一种切骨的苍凉。形成的原因当然很多,既与作者早年的战争经历有关,也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还与作者的艺术追求有关。苍凉比"迷惘的一代"、"虚无主义"等标签更贴近文本和作者写作时的实际情况,蕴含着极为深刻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苍凉 原因 美学意蕴
下载PDF
永别的仅仅是武器吗?——海明威代表作《永别了,武器》赏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卫军 《孝感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83-85,共3页
在纪念海明威百年诞辰之际 ,笔者重读海明威重要代表作之一《永别了 ,武器》。通过仔细品味此小说 192 9年初版封面上颇具匠心的图案设计 ,有双重含义的英文标题 ,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的主要情节 ,笔者认为海明威的此篇小说想表达的... 在纪念海明威百年诞辰之际 ,笔者重读海明威重要代表作之一《永别了 ,武器》。通过仔细品味此小说 192 9年初版封面上颇具匠心的图案设计 ,有双重含义的英文标题 ,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它的主要情节 ,笔者认为海明威的此篇小说想表达的含义为主人公亨利不仅告别了武器和战争 ,同时由于这场罪恶的战争和这残酷的世界使他告别了美好的爱情。小说控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荒谬 ,追根溯源地探索了“迷惘的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爱情悲剧 美国 艺术欣赏
下载PDF
《永别了,武器》中“迷惘一代”的精神特色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彦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33-34,共2页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多取材于个人经历,反映了那一时代"迷惘一代"的精神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现实主义 迷惘一代
下载PDF
隐藏在“硬汉”背后的天使——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立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6期80-81,共2页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于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部优秀的"反战"小说。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看,凯瑟琳面对战争时的勇气及其与男性世界的关系,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的"天使"。
关键词 《永别了 武器》 女性主义批评 凯瑟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