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奥利司他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9%、95.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TC、TG、LDL-C、HOMA-IR、体质量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HOMA-β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PG、2 h PG、Hb A1c、TC、TG、LDL-C、HOMA-IR、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HDL-C、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利司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0.6 U/...目的研究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0.6 U/kg,每隔1~2天根据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止渴养阴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lc、空腹C肽、2 h C肽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日血糖波动情况、日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PG、2 h PG、Hb Alc水平下降,空腹C肽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 Alc和空腹C肽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日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能够显著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少,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兴安盟人民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兴安盟人民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1次/d,随每日最大一餐给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桑枝总生物碱片,1片/次,3次/d,嚼碎后与第一口或前几口食物一起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血糖波动指标和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Alc、SDBG、MODD、MAGE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FINS、HOMA-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升高对眼底图像中动静脉宽度比(AVR)的影响。方法选取DR患者316例,均行标准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 PG,根据餐后血糖变化幅度(2 h PG-FPG)将所有...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升高对眼底图像中动静脉宽度比(AVR)的影响。方法选取DR患者316例,均行标准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 PG,根据餐后血糖变化幅度(2 h PG-FPG)将所有研究对象按三分位分为3组,低分位组(G1)104例、中分位组(G2)108例及高分位组(G3)104例。测量各组眼底图像中AV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R患者AVR的影响因素。结果 (1)G3组和G2组餐后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G1组,且G3组餐后2 h PG和Hb A1c高于G2组;G3组和G2组2 h AVR较G1组降低,G3组较G2组降低(P<0.05),而各组间空腹A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VR与FPG、餐后2 h PG、Hb 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负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 h PG为DR患者AV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餐后2 h PG升高可能会导致AVR降低,对DR患者应动态观察AVR的变化,对判断DR的严重程度具有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每日早晨口服达格列...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每日早晨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桑枝总生物碱片,起始剂量1片/次,持续治疗4周后,剂量调整为2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4周。考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DS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高于治疗前,蛋白氧化终产物(AOPPs)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GSH-Px、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OPPs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同时于睡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0.6 mg,1周后根据患者肠道反应增加至1.2 mg,1次/d。治疗组早餐前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37%和9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BMI、IL-6、TNF-α、PAI-1、Cys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降低发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奥利司他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9%、95.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TC、TG、LDL-C、HOMA-IR、体质量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HOMA-β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PG、2 h PG、Hb A1c、TC、TG、LDL-C、HOMA-IR、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HDL-C、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利司他胶囊联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研究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0.6 U/kg,每隔1~2天根据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止渴养阴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lc、空腹C肽、2 h C肽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日血糖波动情况、日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PG、2 h PG、Hb Alc水平下降,空腹C肽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 Alc和空腹C肽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日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能够显著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少,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文摘目的观察十味消渴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十味消渴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糖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47%、92.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渴喜饮评分、五心烦热评分、倦怠乏力评分、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糖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消渴胶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症状评分,更好的调节血糖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文摘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兴安盟人民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1次/d,随每日最大一餐给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桑枝总生物碱片,1片/次,3次/d,嚼碎后与第一口或前几口食物一起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血糖波动指标和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Alc、SDBG、MODD、MAGE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FINS、HOMA-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文摘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升高对眼底图像中动静脉宽度比(AVR)的影响。方法选取DR患者316例,均行标准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 PG,根据餐后血糖变化幅度(2 h PG-FPG)将所有研究对象按三分位分为3组,低分位组(G1)104例、中分位组(G2)108例及高分位组(G3)104例。测量各组眼底图像中AV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R患者AVR的影响因素。结果 (1)G3组和G2组餐后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G1组,且G3组餐后2 h PG和Hb A1c高于G2组;G3组和G2组2 h AVR较G1组降低,G3组较G2组降低(P<0.05),而各组间空腹A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VR与FPG、餐后2 h PG、Hb 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呈负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 h PG为DR患者AV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餐后2 h PG升高可能会导致AVR降低,对DR患者应动态观察AVR的变化,对判断DR的严重程度具有意义。
文摘目的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每日早晨口服达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桑枝总生物碱片,起始剂量1片/次,持续治疗4周后,剂量调整为2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4周。考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DS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高于治疗前,蛋白氧化终产物(AOPPs)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GSH-Px、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OPPs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血糖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