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清平乐》“独凭朱栏思深”中“栏”字的出韵现象
1
作者 杜金文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韦庄词句“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中的“栏”字,比较词人所写其他几首《清平乐》,发现处于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同。“栏”字为平声却放于仄声处,不符合词律。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此,特从格律、方音、字声原则、词乐... 韦庄词句“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中的“栏”字,比较词人所写其他几首《清平乐》,发现处于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同。“栏”字为平声却放于仄声处,不符合词律。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为此,特从格律、方音、字声原则、词乐和音韵等五个角度进行解析,探究其“栏”字的韵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庄 《清平乐》 “栏” 出韵
下载PDF
李清照《渔家傲》词中的“三山”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康艺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无疑是一首著名的诗歌,但是关于这首词中的"三山"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该词系李清照在建炎四年(1130年)春"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章安)"时的作品,词中的"三山"应是现在...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无疑是一首著名的诗歌,但是关于这首词中的"三山"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该词系李清照在建炎四年(1130年)春"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章安)"时的作品,词中的"三山"应是现在位于台州椒江的"三山",而不是山东蓬莱三仙岛,更不是其他别的地方。她的另一首堪称"咏梅"杰作的《清平乐》,也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收获之一,写于去章安后,与《渔家傲》构成了颇有意味的姊妹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渔家傲》 三山 《清平乐》
下载PDF
梅兰芳与况周颐的听歌之词:民国沪上的艺文风雅
3
作者 彭玉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91,97,共23页
况周颐早年寓居京城,与梅兰芳父亲过往甚密。1913年后,梅兰芳数度来沪演出,尤其是1920年,以梅兰芳为中心的香南雅集,不仅绘图以记其事,各家题图之作亦一时称盛。况周颐则从1916年开始作听歌之词,后合并此后数年之作而成《秀道人修梅清课... 况周颐早年寓居京城,与梅兰芳父亲过往甚密。1913年后,梅兰芳数度来沪演出,尤其是1920年,以梅兰芳为中心的香南雅集,不仅绘图以记其事,各家题图之作亦一时称盛。况周颐则从1916年开始作听歌之词,后合并此后数年之作而成《秀道人修梅清课》,其中《戚氏》《满路花》之外,以《清平乐》和《西江月》《浣溪沙》三组组词最具规模。况周颐的听歌之作不仅写梅兰芳的音容之美、演剧之高,也从中寄寓自己深隐的遗民情怀。以况周颐听歌之作为考察对象,不仅可以勘察其后期词在题材风格上面的新变,也从一个侧面可勘察民国沪上词人的艺文风雅及其遗老群体的共同心志,其价值值得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况周颐 《秀道人修梅清课》 《清平乐》组词 《西江月》组词
原文传递
态度系统视域下王夫之《清平乐·咏雨》的英译
4
作者 颜奇 《湘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1-64,共4页
态度系统对情感、人品以及事物价值作出评价,是评价理论中的核心,从该角度分析王夫之《清平乐·咏雨》以及白之所译的译文,不仅能更好地挖掘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也能对其翻译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白之译文的态度系统要多于原文,... 态度系统对情感、人品以及事物价值作出评价,是评价理论中的核心,从该角度分析王夫之《清平乐·咏雨》以及白之所译的译文,不仅能更好地挖掘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也能对其翻译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白之译文的态度系统要多于原文,增强了感情色彩。造成译文和原文差异的原因在于翻译受译者的主观情感、翻译方法以及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系统 王夫之 文学翻译 《清平乐·咏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