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少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对“五四”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并认识其影响,会发现: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有人称之为“爱国运动”了,这个称谓是“五四”的最有实际意义的遗产,影响...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对“五四”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并认识其影响,会发现:五四运动期间,已经有人称之为“爱国运动”了,这个称谓是“五四”的最有实际意义的遗产,影响至今;五四运动时期,尚无人称之为启蒙运动,它是后来才出现的,是以“古为今用”的方式,用来应对现实问题的产物;五四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是运动期间的事,并很快在西方广为人知,可在史实和逻辑上均面临着一定困难。对五四运动的上述定性进行历史解读,展现九十年来国人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的发展变迁,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近百年来的中国思想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爱国 启蒙 文艺复兴
下载PDF
翻译精神与五四运动——试论翻译之于五四运动的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2,188,共9页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本文聚焦翻译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从语言、文学、文化、思想层面展开思考,就翻译与五四运动的深刻联系以及翻译对五四运动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进行探讨,继而从翻译的开放与创造精神出发,就翻译之于五四运动的意义...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本文聚焦翻译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从语言、文学、文化、思想层面展开思考,就翻译与五四运动的深刻联系以及翻译对五四运动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进行探讨,继而从翻译的开放与创造精神出发,就翻译之于五四运动的意义作了概要性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五四运动 精神 影响 意义
原文传递
作为社会运动的“五四”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纪霖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6-154,共9页
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更是一场在公民责任的旗帜之下,从知识分子到全民动员的社会运动。启蒙知识分子从"五四"的胜利中尝到了社会运动的甜头,开始从个人的解放转向社会改造,转向面对广大国民的社会运动。&qu... 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更是一场在公民责任的旗帜之下,从知识分子到全民动员的社会运动。启蒙知识分子从"五四"的胜利中尝到了社会运动的甜头,开始从个人的解放转向社会改造,转向面对广大国民的社会运动。"五四"之后涌现的高潮,并非是爱国救亡,而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社会改造。"无中生有的造社会",在国家之外建立一个自发自主的、有组织的社会,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共识。"五四"的社会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公民精神和社会责任心,其背后所凭借的不是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而是更宽广的人类意识和世界主义胸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社会运动 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毛泽东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永春 张新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共5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式革命的开端,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也准备了国民革命。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归结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论述,对推进五四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下载PDF
为“文化五四”辩护——两个“五四”的不同境遇与价值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福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4,共8页
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处实际上有两个"五四"——1917年开始的"文化五四"和1919年开始的"政治五四"。两个"五四"的历史境遇和当下价值是不同的。"政治五四"始终受到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肯... 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处实际上有两个"五四"——1917年开始的"文化五四"和1919年开始的"政治五四"。两个"五四"的历史境遇和当下价值是不同的。"政治五四"始终受到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肯定,而"文化五四"则从最初开始就一直受到愈来愈激烈的否定。对于"文化五四"的否定来自于其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本质,而其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构成是对于传统重负的一种反应,也是中国思想文化转型的一种运作策略,因此"文化五四"的反传统激进主义本质也就具有了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文化五四 政治五四 历史境遇 反传统本质 价值差异
原文传递
为了人生幸福:五四时期家庭革命的个体诉求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妍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41,共14页
在中西文野互异的语境下,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有意无意中构建了西方一夫一妻小家庭的正面形象。到五四前后,新青年理想的家庭从过去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变成一夫一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前者象征着束缚、专制和依赖,而后者象征着自由、... 在中西文野互异的语境下,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有意无意中构建了西方一夫一妻小家庭的正面形象。到五四前后,新青年理想的家庭从过去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变成一夫一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前者象征着束缚、专制和依赖,而后者象征着自由、平等和独立。在新青年眼中,小家庭是快乐的源泉,是增进人生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情感,快乐拥有一种理智没有的魔力,它激发了新青年的情志。于是他们纷纷提倡恋爱结婚、父子析居、成立小家庭等家庭革命方案。从家庭革命的言行可以看出,当政治革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时,青年们期待通过家庭革命来重建一个美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胡适 家庭革命 政治革命 一夫一妻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法律外译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屈文生 万立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3,共8页
"五四"时期的国家法律外译工程旨在将1902年晚清"变法修律"以降、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法律改革成果通过西方通用的英文和法文等语言展现,以更有效地向列强证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经过改良后已趋同于西方,从而敦... "五四"时期的国家法律外译工程旨在将1902年晚清"变法修律"以降、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法律改革成果通过西方通用的英文和法文等语言展现,以更有效地向列强证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经过改良后已趋同于西方,从而敦促各国履行废除在华"治外法权"的承诺。本文意在梳理"五四"前法律外译情况,"五四"时期法律外译的动因以及这一时期主要法律翻译机构和代表性译者,重在说明"五四"时期的法律外译活动意在服务于国际国内政治需要,带有明显的反帝性质,明显有别于同时期的文学汉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外译 “五四”时期 治外法权
原文传递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性翻译思想的发生 被引量:10
8
作者 蓝红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95,共9页
翻译思想是一定时代的思想和理念在翻译方面的体现。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被视为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建构中国现代性的同时,也受着五四以来现代性思潮的影响。五四之后... 翻译思想是一定时代的思想和理念在翻译方面的体现。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被视为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影响。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建构中国现代性的同时,也受着五四以来现代性思潮的影响。五四之后,中国翻译思想开始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呈现出一些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五四之后,中国翻译学者开始从民族国家角度思考翻译之用,从现代知识分类角度探索翻译之学,以及以世界眼光看待翻译与多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现代性 中国翻译思想
原文传递
媒介、主义与政争:五四前后吴佩孚的崛起与权势转移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建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9,共9页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播他的"民治主义"、"民族主义"、"和平主张"而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吴佩孚应时而动,通过大众传媒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反对"军阀主义"和重视民意的爱国军人形象,而将段祺瑞、徐树铮为首的皖系军阀作为对抗五四新潮流的"反面对象",予以尖锐批判。在与皖系军阀的政治较量中,吴佩孚高举反日爱国的民族主义旗帜,获得了政治斗争的话语权,并最终通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打败皖系军阀,实现了他的政治优势与军事优势的双结合,完成中国政治权势从皖系到直系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吴佩孚 直皖战争 媒介
下载PDF
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克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9,153,共7页
严复为第一代接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他在翻译西方经典与宣扬西方启蒙思想上有杰出的贡献,然而他也受到传统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反启蒙"的特点。严复思想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下,具有一部份矛盾、两歧的性格,然... 严复为第一代接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他在翻译西方经典与宣扬西方启蒙思想上有杰出的贡献,然而他也受到传统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反启蒙"的特点。严复思想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影响下,具有一部份矛盾、两歧的性格,然不容忽略的是,严复一生思想亦有其连续性,而且他的现代性方案与源自佛道思想的终极关怀之间具有内在凝聚性,并非全无理路可循。此一个案显示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西方观念的同时,并不忘情中国传统,其理想在建立一融合中西之长,而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启蒙 反启蒙 五四运动
下载PDF
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云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3-28,共6页
五四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应邀来华讲学,广泛传播了实用主义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杜威的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五四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动力;他的实用主义怀疑方法,对中国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推行... 五四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应邀来华讲学,广泛传播了实用主义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杜威的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五四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动力;他的实用主义怀疑方法,对中国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推行的民主教育、实业教育,对中国文化普及和新文化运动的平民化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实用主义有其固有的弱点,不可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供切实的方案,最终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而淡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五四 实用主义 思想 平民主又教育
下载PDF
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分化与嬗变原因再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五四运动前夕 ,不同思想类型知识分子结成反帝反封建新文化统一战线 ,五四以后这支队伍却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分化。本文进一步探究五四以后知识分子分道扬镳 ,选择不同道路的原因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爱国主义 思想分化 原因分析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张东荪“总解决”方案的形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月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张东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在1918年进入思想界时,主张"创育新青年",并希望"创造一个青年结合,代表文化,改造社会,监督政治",以此让宪政回归正轨。此主张实际是回应在面对民初尝试共和挫败时"依... 张东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在1918年进入思想界时,主张"创育新青年",并希望"创造一个青年结合,代表文化,改造社会,监督政治",以此让宪政回归正轨。此主张实际是回应在面对民初尝试共和挫败时"依靠何种势力"及"如何结合"的时代困惑。随着五四学生运动的爆发,在观察、参与、指导运动的过程中,张东荪的思想逐渐激进,形成一套以阶级竞争推翻中国现状的"总解决"方案,从改良走向革命。这意味着他从寄希望于青年,转变为依靠学界、工界、农界等平民阶级,同时从青年结合转变为阶级内部的结合与阶级之间的联合。在这一方案中,"各自革命"成为"总解决"之前的预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东荪 五四 新文化运动 阶级竞争 革命
下载PDF
从幽闭到出走——清末民初女性困顿-解放话语形成及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方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60,共15页
对于近代中国女性而言,"解放"大约是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但解放之意义,恰恰因为时人将之置于困顿的对立面,因此不谈近代女性困顿话语的形成以及打破困顿、走向解放的践行,我们便无法真正理解"解放"的涵义。文章以晚... 对于近代中国女性而言,"解放"大约是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但解放之意义,恰恰因为时人将之置于困顿的对立面,因此不谈近代女性困顿话语的形成以及打破困顿、走向解放的践行,我们便无法真正理解"解放"的涵义。文章以晚清自五四时期为历史时段,勾勒近代传教士、国族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女学生等各类群体以不同文类、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困顿感,以及近代女性出入婚姻、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实践,探讨近代困顿-解放话语的最初形成以及近代女性打破困顿、实现解放的初次践行。唯有困顿存在,解放才有了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 困顿 五四运动 近代女性
原文传递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儿童观的历史演进与反思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秋凤 《现代教育论丛》 2020年第4期69-77,共9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本身及其价值的总态度。儿童观的形成不仅受特定社会背景影响,而且受西方儿童文化与观念的影响。在五四运动至21世纪以来的100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儿童观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本身及其价值的总态度。儿童观的形成不仅受特定社会背景影响,而且受西方儿童文化与观念的影响。在五四运动至21世纪以来的100年历史长河中,我国儿童观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五四运动前,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现的是“家庭本位”儿童观;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西方文化思想为我国儿童观带来了新思潮,迎来了“儿童本位”儿童观;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儿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本位”儿童观出现;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儿童再次被“发现”,“儿童本位”儿童观得以重生;进入21世纪至今,时代进步促使我们不断追寻“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现代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儿童观 儿童 儿童本位
下载PDF
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晴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42,共7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每逢"五四"到来,中文学界都会造势庆祝纪念。这一情形,也被华裔学者带到西方学界。在西方中国学界,"五四"研究似乎已经成为华裔学者的专利。与此相对照,非华裔学者对五四运动,则已...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大事。每逢"五四"到来,中文学界都会造势庆祝纪念。这一情形,也被华裔学者带到西方学界。在西方中国学界,"五四"研究似乎已经成为华裔学者的专利。与此相对照,非华裔学者对五四运动,则已经有些兴味索然。战后以来,西方史学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以社会史的兴起为标志。这一变化也引起西方中国学界对五四研究兴趣的转向,以"去五四中心化"为特征。最近在西方发表的五四论著,体现了此一倾向,值得我们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西方中国学 “去五四中心化”
原文传递
五四运动在德州及其划时代的影响
17
作者 谈家水 刘振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五四运动爆发后,德州人民立即响应,迅速汇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推动了德州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德州地方党组织和革命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促进了德州民众的觉醒和妇女解... 五四运动爆发后,德州人民立即响应,迅速汇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推动了德州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德州地方党组织和革命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促进了德州民众的觉醒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五四运动孕育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新时代,德州青年要大力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德州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德州 影响 新时代
下载PDF
对五四运动及传承五四精神的再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俊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89-91,共3页
91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民主、科学、爱国、战斗的伟大精神。本文拟就五四运动的... 91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民主、科学、爱国、战斗的伟大精神。本文拟就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及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使命谈几点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精神内涵 五四精神传承
下载PDF
“盗火者”的青年时代: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的人格与志向
19
作者 熊成帅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
恽代英是中国革命的一位“盗火者”,也是五四青年的典型代表。在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坚持以自信与力行的严肃态度对待人生,树立了救国与救世的高远追求,养成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理性周密的务实精神。为了实践救国理想,恽代英坚持苦修,漠视... 恽代英是中国革命的一位“盗火者”,也是五四青年的典型代表。在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坚持以自信与力行的严肃态度对待人生,树立了救国与救世的高远追求,养成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理性周密的务实精神。为了实践救国理想,恽代英坚持苦修,漠视名利诱惑,长期保持艰苦简朴的生活,积极探索养成“善势力”的方法。恽代英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与救国救世的人生追求,根植于晚清以来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五四新文化的培育与洗礼。青年时代恽代英的精神气质,对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五四运动 人格 人生态度 精神气质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新美学精神和新艺术形象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4,共8页
五四时期不仅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美学精神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新的美学精神以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为特征。体现在新艺术形象上有三个特点:高扬典型化,摒弃类型化;高扬平民化,反对... 五四时期不仅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美学精神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新的美学精神以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为特征。体现在新艺术形象上有三个特点:高扬典型化,摒弃类型化;高扬平民化,反对贵族化;强调科学化,摒弃神秘化。而这些,不仅是属于古代范畴的“近代”与属于现代范畴的“现代”的历史分界线,而且还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真正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美学精神 艺术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