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被引量:71
1
作者 陈弘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4,共12页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 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纷争的做法和制度 ,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尤其是儒家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调解否已经过时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 ,然后从现代自由主义和法治理想的角度 ,对传统的调解提出批判。本文进而指出 ,调解在当代的中国以至西方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西方学者对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另类选择”之一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 ,其中不少与儒家传统的睿见不谋而合。本文的结论是 ,经过“创造性转化”后的调解理论与实践能对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仍是十分宝贵和有用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诉讼 传统法律文化 儒家 法治 自由主义 创造性转化 权利 正义 公正 道德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81
2
作者 黄永林 纪明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80,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首先,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技术、传承人和品牌优势,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开发,努力创建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品牌;其次,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化元素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用现代审美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为大众喜爱的产品;其三,大力开展文化科技融合,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原创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达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与科技融合
下载PDF
体教融合: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与创新 被引量:80
3
作者 杨桦 刘志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契机。论文在分析传统的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发展观引领理念创新,“一体化”设计推动体制创新,“一体化”运行促进机制创新,整体协同实现模式创新,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打通资源供给堵点,破除体教制度藩篱,提出了院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三大路径下队校、双高、校企、校场、校协、校地、校家七种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并指出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模式是对体教结合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化体教融合 中国特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从“问题中国”到“理解中国”--作为西方他者的中国乡村研究及其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48
4
作者 赵旭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63,共11页
把中国乡村看成是"问题乡村"是支撑着一批中国乡村研究的学者从事研究的一种范式。原子化、宗族以及村落政治是这些乡村研究者最为集中关注的主题,他们急切地想通过实地的调查来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由于对人类学田野调... 把中国乡村看成是"问题乡村"是支撑着一批中国乡村研究的学者从事研究的一种范式。原子化、宗族以及村落政治是这些乡村研究者最为集中关注的主题,他们急切地想通过实地的调查来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由于对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误解进一步导致了只有乡村观察的资料和数据的堆积,而没有对中国乡村理解层次上的提升。中国乡村的研究者可以重新摆正自己作为理解者的位置,从整体性以及文化理解的厚度上去实现中国乡村研究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乡村研究 问题中国 理解中国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观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回答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关系问题。由此出发,这一思想阐发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据、指导思想和切入点,要求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从中来确立中国文化由"古"而"今"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周庄古镇创造性破坏与地方身份转化 被引量:42
6
作者 姜辽 苏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142,共12页
地方身份通过内外部政治经济力量交互作用,成为当地社会关系的历史纹理,是利益相关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周庄为案例地,借助创造性破坏模型深入分析古镇地方身份转化。研究发现:周庄满足该模型的3个主要变量。与西方企业家主导模式不同,... 地方身份通过内外部政治经济力量交互作用,成为当地社会关系的历史纹理,是利益相关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周庄为案例地,借助创造性破坏模型深入分析古镇地方身份转化。研究发现:周庄满足该模型的3个主要变量。与西方企业家主导模式不同,中国政府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是强大的,不仅履行决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职能,而且为象征资本的创造、社会资本的延伸和文化资本的维护做出贡献;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动机的多样化,商业化景观迅速蔓延,不断冲击古镇遗产景观身份;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经历了积极—消极—积极的回归过程。从文化霸权与表征、游客凝视、人口置换与社会身份复杂性等角度对周庄古镇地方身份转化进行理论解释,认为地方身份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产物,表征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游客凝视,利益相关者以东拼西凑的形式改造古镇地方身份;人口置换的结果增加了"新周庄人"社会身份的复杂性,由此带来社会关系破碎、社会认同下降、地方感丧失等问题,导致周庄地方身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地方身份 转化 古镇 周庄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0
7
作者 杨凤城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86,共9页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尤其是在"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从革命思维和行为下的激烈否定、基本否定,到执政思维和行为下的理性看待,再到新...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尤其是在"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从革命思维和行为下的激烈否定、基本否定,到执政思维和行为下的理性看待,再到新世纪的高度评价,既反映了时代主题的变换,也反映了中共思想认识的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 反传统 创造性转化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 被引量:38
8
作者 吴增礼 王梦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路径。厘清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中心意蕴、维度和限度是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治国理政的文化资源、人民中心的“两创”导向作切入点,应成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维度。社会物质条件、历史差异性和价值有限性,构成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限制因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维度和限度,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心意蕴 维度 限度
下载PDF
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37
9
作者 吴小鸥 李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8,共8页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肩负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是促成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机制。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质是引导中华文化身份意识觉醒和确立国家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基石。中小学教材建设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利用现代装帧设计与可视化技术,鲜活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建构品牌教材和专题系列,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时代意蕴。为此,需要健全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制度体系与组织机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统筹规划与具体实施;增强中小学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学理支持和范式指导;建立中小学教材建设价值共创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研发资源和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型——以沪深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颉茂华 果婕欣 王瑾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4,共11页
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转型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行业内转型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起推动转型作用,同时,技术创新增强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对扩张型转型企业,... 以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转型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行业内转型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起推动转型作用,同时,技术创新增强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对扩张型转型企业,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其并无影响,也不会改变环境规制对其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制订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企业能力 行业内转型 扩张式转型
下载PDF
文化动力:一种解释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思维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7,共8页
城市发展动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求城市发展模式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从增量扩能向做优存量调整。因为单纯依赖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效率等要素的"传统模式",很难... 城市发展动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求城市发展模式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从增量扩能向做优存量调整。因为单纯依赖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效率等要素的"传统模式",很难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背景下,大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升内涵与质量?文化动力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路径,是对该问题的学术回应。文化动力中的"文化",并不是指那种模糊的、抽象的、无所不包的文化,而是指那些与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设施、多样性组织、各种文化实践等构成的城市场景,以及场景中隐藏的自我表达、超凡魅力和时尚等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这些因素能对创意阶层产生吸引作用,并影响该群体的城市流动和新兴公司选址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动力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思维,重塑着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后工业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动力 消费城市 娱乐机器 创意阶层 城市场景 城市转型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以当代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30
12
作者 傅才武 岳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8,共1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构建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因而是当代国家文化资本。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农耕文明特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质的西方文化如何实现交流互鉴,构成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构建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因而是当代国家文化资本。在近代以来的中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农耕文明特质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特质的西方文化如何实现交流互鉴,构成了近代以来文化学上"中西体用"命题的核心内涵。当前,我国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的提出与确立,是对20世纪40年代确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的超越,为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评价的标尺和文化建设实践的基本遵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国家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体现了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作为实用理性的价值指向。落实这一基本原则的关键:一方面要创新文化理论,加强文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打通事业与产业的隔阂,从整体上建构起使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崔乐泉 刘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时代内涵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兆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3,共7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以增强文化自...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不仅系统地论述和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而且身体力行、活学活用,成为全党读典与用典的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传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郭日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2-25,31,共5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升华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有机融合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变革 被引量:26
16
作者 崔友兴 李森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4,48,共7页
核心素养是个体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推进教学变革,即从知识本位教学走向素养本位教学,从课堂讲授走向合作探究,从单一式教学评价走向综合型教学评... 核心素养是个体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内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推进教学变革,即从知识本位教学走向素养本位教学,从课堂讲授走向合作探究,从单一式教学评价走向综合型教学评价,从独白式教学情境走向复合式教学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教学变革
下载PDF
界定与辨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解读 被引量:25
17
作者 范鹏 李新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文化传承问题的一个重要创新性思想,其使用范围和理解层次有待分疏和界定,其概念内涵有待深入分析和探讨。"两创"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文化传承问题的一个重要创新性思想,其使用范围和理解层次有待分疏和界定,其概念内涵有待深入分析和探讨。"两创"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层面。就广义层面而言,"两创"原则与"二为"方向以及"双百"方针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体内容;就狭义层面而言,"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观。从词意解析、哲学基础、现实关照、方法步骤、目标旨归五个方面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内涵阐释和理论解读,有助于为破除思想迷惑和实践难题提供认识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中华法系文化要素的发掘与发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沈国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共9页
以中华法系文化要素为代表的传统法治文化,历经上千年流变,仍然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对当今法治建设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要挖掘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后,要格外关注既有法律制度得以... 以中华法系文化要素为代表的传统法治文化,历经上千年流变,仍然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对当今法治建设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要挖掘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后,要格外关注既有法律制度得以存活的文化土壤和生存环境,使其能够达到立法预期。吸收外来法治理念和制度时,要关注它们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避免法律不能落地存活。近现代法治实践的历史表明,绝不能仅仅对传统的中华法系文化要素进行非此即彼的机械式处理,而应在全面把握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传统法治文化经积累、传承与再生产,被不断地提炼和更新,可以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资源。为此,需要挖掘传统中华法系文化要素,赋予其时代内涵,为我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文化要素 近代法治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创造性转化 发掘与发展
下载PDF
由“术”至“道”:中国传统射箭的文化变迁与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龚茂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推动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辨析。研究认为,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在文化进化上,从野蛮...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推动传统射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田野调查法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辨析。研究认为,传统射箭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在文化进化上,从野蛮走向文明;在文化适应上,从一元到多元一体;在价值选择上,从外求到内外兼修。田野调查发现,在当前阶段,传统射箭主要呈现出:追求不一,形态多样;标准欠缺,摸索前进;组织分散,缺乏合力;自下而上,社会为主;自信自觉,捍卫传统的文化形态。最后,研究提出了传统射箭文化进一步创造性转化理应遵守的原则,指出了"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转化方向,并针对转化的实际操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射箭 射道 射艺 文化变迁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创生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乙华 曹劲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3-17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人的心智活动结晶,并被历史实践所充分证明其内在的真理价值和丰富的情理表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共同体的成员、环境、传承、生长四个维度上,具有坚韧共荣、和谐相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人的心智活动结晶,并被历史实践所充分证明其内在的真理价值和丰富的情理表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共同体的成员、环境、传承、生长四个维度上,具有坚韧共荣、和谐相容、代际互溶、价值通融的特质,其价值基因构成了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人文底色。以新时代现实需要烛照传统,则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现实精神力量的关键。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义在于时代化,即立足新的时代发展条件,不断促使其生成新的文化形态,同时实现其内在的价值生长,不断焕发出新的精神生命光彩。活化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从"知、行、用、心"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和拓展路径,以充沛的文化养分滋润心灵,在满足人们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中不断筑牢文化自信,增添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特质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