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ε-聚赖氨酸在冷鲜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全景 冯小海 +2 位作者 徐虹 张扬 曹玉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0-296,共7页
研究ε-聚赖氨酸(ε-PL)保鲜冷鲜猪肉的处理条件,考察在优化条件下ε-PL对冷鲜猪肉感官、微生物、理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g/Lε-PL单独使用时就能显著抑制冷鲜猪肉感官品质的下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H值的上升和TVB-N的积累... 研究ε-聚赖氨酸(ε-PL)保鲜冷鲜猪肉的处理条件,考察在优化条件下ε-PL对冷鲜猪肉感官、微生物、理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g/Lε-PL单独使用时就能显著抑制冷鲜猪肉感官品质的下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H值的上升和TVB-N的积累,而当ε-PL和乙酸复配使用后抑制作用更佳,特别是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浸泡时间对ε-PL-乙酸助剂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ε-PL-乙酸助剂抑菌效果逐渐加强。综合抑菌效果、处理成本以及处理效率考虑,优化组合为:ε-PL质量浓度400mg/L,助剂为0.2%乙酸,浸泡时间为5min。优化处理后冷鲜猪肉保质期从对照组2d延长至8d。结果揭示:ε-PL作为冷鲜肉生物保鲜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冷鲜猪肉 保鲜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5
2
作者 朱宏阳 徐虹 +1 位作者 吴群 陈玮玮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ε-PL产生菌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150mg/LK2Cr2O7,以有利于放线菌的富集分离;并添加美蓝染料,利用产碱菌株碱性分泌物和美蓝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碱菌株;利用Dragend...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ε-PL产生菌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150mg/LK2Cr2O7,以有利于放线菌的富集分离;并添加美蓝染料,利用产碱菌株碱性分泌物和美蓝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碱菌株;利用Dragendorff试剂与生物碱特有的颜色反应从产碱菌株中检出得到46株生物碱产生株;最后对产生物碱的菌株的发酵液进行ε-PL含量分析,确定4株ε-PL产生菌株。对其中一株ε-PL高产菌PL6-3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PL6-3为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鉴定 ε-聚赖氨酸 北里孢菌 16S RDNA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选育及分批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玮玮 朱宏阳 徐虹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0,共3页
以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 sp.)PL6-3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遗传性能稳定的AECr突变株MY5-36。MY5-36摇瓶发酵产ε-聚赖氨酸达1.17 g/L,是出发株PL6-3的3倍;5 L发酵罐批式发酵产酸达7.72 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倍以上。与PL... 以北里孢菌(Kitasatospora sp.)PL6-3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遗传性能稳定的AECr突变株MY5-36。MY5-36摇瓶发酵产ε-聚赖氨酸达1.17 g/L,是出发株PL6-3的3倍;5 L发酵罐批式发酵产酸达7.72 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倍以上。与PL6-3相比,MY5-36菌株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菌丝和孢子颜色都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北里孢菌 硫酸二乙酯 诱变育种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采后处理对樱桃冰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璐 鲁晓翔 +1 位作者 陈绍慧 张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9-323,共5页
以砂蜜豆樱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ε-聚赖氨酸(ε-PL)对樱桃冰温(-0.5±0.5)℃条件下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ε-聚赖氨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果梗新鲜率和樱桃表面原有亮度,还能够有效抑... 以砂蜜豆樱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ε-聚赖氨酸(ε-PL)对樱桃冰温(-0.5±0.5)℃条件下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ε-聚赖氨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果梗新鲜率和樱桃表面原有亮度,还能够有效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樱桃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的樱桃在冰温贮藏期间达到了最好的保鲜效果。贮藏70d时,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将腐烂率有效控制为10.7%,而对照组腐烂率已达14.4%,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 ε-聚赖氨酸 冰温 保鲜 品质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诚 石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3,共5页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以及孔扩散法研究了ε-聚赖氨酸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及ε-聚赖氨酸浓度、pH值和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保加利亚...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以及孔扩散法研究了ε-聚赖氨酸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及ε-聚赖氨酸浓度、pH值和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保加利亚乳杆菌等6种供试微生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抑制效果较好,对黄曲霉较差;对各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2.5 mg/L;枯草芽孢杆菌25 mg/L;酿酒酵母800 mg/L;黄曲霉1 600 mg/L。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热稳定性非常好,能耐100℃的高温,在pH5~8抑菌活性最强,与甘氨酸、Nisin都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抑菌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齐子琦 秦子晋 +3 位作者 黄永震 郭抗抗 张彦明 贺花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9-293,共5页
聚赖氨酸产生于白色链霉菌的发酵过程中,是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生物代谢产品。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ε-聚赖氨酸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抑菌效果且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好,没有致畸性和突变性,容易进行生... 聚赖氨酸产生于白色链霉菌的发酵过程中,是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生物代谢产品。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ε-聚赖氨酸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抑菌效果且水溶性和热稳定性好,没有致畸性和突变性,容易进行生物降解,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等领域。介绍了ε-聚赖氨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及抑菌效果和机理,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对于该生物抑菌剂发酵生产、调控技术及抑菌效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这一新型防腐剂在食品、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赖氨酸 天然食品防腐剂 抑菌机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均聚氨基酸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惠均 赵鹏 +1 位作者 王卉 贾士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本文在简述均聚氨基酸性质的基础上,分别重点介绍了聚天冬氨酸、γ-聚谷氨酸、聚鸟氨酸、ε-聚赖氨酸,以及它们在食品、环保材料、生物医学材料、非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药物缓释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应用 均聚氨基酸 聚天冬氨酸 Γ-聚谷氨酸 聚鸟氨酸 ε-聚赖氨酸 生物医学材料 食品
下载PDF
天然食品防腐剂ε-多聚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8
作者 于雪骊 刘长江 +2 位作者 杨玉红 连芙菲 张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6-227,180,共3页
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抑菌谱广,水溶解性强,安全性高,在高温下稳定,pH范围宽,目前作为食品防腐剂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本文综述了ε-聚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及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白色链霉菌 防腐剂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柑橘酸腐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媛 潘兆平 +5 位作者 尹春晓 苏瑾 胡筱 朱向荣 单杨 付复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21-229,共9页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及孢子萌发抑制率,ε-PL作用下的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的变化,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ε-PL处理对细胞膜完整性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柑橘酸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400 mg/L,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8.79 mg/L和214.77 mg/L;质量浓度为1600、3200、6400 mg/L的ε-PL处理可显著降低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损伤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经1×MIC和2×MIC的ε-PL处理后的柑橘酸腐菌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和红色荧光强度显著上升(P<0.05),表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核酸等胞内物质外渗流出,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经ε-PL处理后柑橘酸腐菌菌丝体发生了褶皱变形、断裂。因此,ε-PL通过破坏柑橘酸腐菌的细胞膜结构,造成内容物外渗,使菌丝体形态结构畸变与孢子萌发受阻,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酸腐菌 ε-聚赖氨酸 抑菌活性 细胞膜 抑菌机制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菠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郁杰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7-283,共7页
为探究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根据货架期结果,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和组合的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组中(共16组)筛选得到3组保鲜液,分别为B组(0.05 g/Lε-聚赖氨酸溶液)、E组(10 g/L L-抗坏血酸溶液... 为探究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对鲜切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根据货架期结果,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和组合的ε-聚赖氨酸和L-抗坏血酸处理组中(共16组)筛选得到3组保鲜液,分别为B组(0.05 g/Lε-聚赖氨酸溶液)、E组(10 g/L L-抗坏血酸溶液)、K组(0.05 g/Lε-聚赖氨酸+10 g/L L-抗坏血酸溶液)。而后通过抑菌圈实验结合理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研究不同保鲜液对鲜切菠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效果为K组>B组>E组;调控活性氧代谢效果为K组>E组>B组。0.05 g/Lε-聚赖氨酸和10 g/L L-抗坏血酸溶液联合应用于鲜切菠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延长货架期至12 d,0.05 g/Lε-聚赖氨酸通过抑菌从而延长鲜切菠菜货架期至11 d;10 g/LL-抗坏血酸溶液主要通过改善鲜切菠菜活性氧代谢从而延长鲜切菠菜的货架期至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菠菜 ε-聚赖氨酸 L-抗坏血酸 抑菌效果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上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侯伟峰 谢晶 林永艳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27-130,143,共5页
南美白对虾属于易腐易黑变食品,为了延长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采用不同浓度的ε-聚赖氨酸(ε-PL)溶液处理南美白对虾,测定了各组虾体感官、pH、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三甲胺(TMA)指标。结果表明:在4±1℃的储藏环境下,0.1... 南美白对虾属于易腐易黑变食品,为了延长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采用不同浓度的ε-聚赖氨酸(ε-PL)溶液处理南美白对虾,测定了各组虾体感官、pH、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三甲胺(TMA)指标。结果表明:在4±1℃的储藏环境下,0.1%的ε-PL溶液处理3 min能够有效地控制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同不添加ε-PL溶液组相比,可延长货架期2~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ε-聚赖氨酸 应用 保鲜 货架期
下载PDF
抗坏血酸钙和ε-聚赖氨酸对鲜切甘薯保鲜护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硕 王礼群 +2 位作者 张欣怡 邓丽莉 曾凯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2-136,142,共6页
以二郎苕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在4℃贮藏条件下,抗坏血酸钙和ε-聚赖氨酸2种绿色保鲜剂及其复合处理对鲜切甘薯褐变度、菌落总数、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 以二郎苕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在4℃贮藏条件下,抗坏血酸钙和ε-聚赖氨酸2种绿色保鲜剂及其复合处理对鲜切甘薯褐变度、菌落总数、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抗坏血酸钙+0.03%ε-聚赖氨酸浸泡10min能够有效降低鲜切甘薯贮藏期间的褐变度和菌落总数,保持鲜切薯块较高的总酚含量,抑制鲜切薯块PAL、PPO、POD活性的升高,对提高鲜切甘薯贮藏品质和延长贮藏周期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甘薯 抗坏血酸钙 ε-聚赖氨酸 保鲜 护色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改进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树 陈旭升 +2 位作者 廖莉娟 张建华 毛忠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7,共6页
改进了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在加有复合抑制剂的初筛平板上涂布土壤悬液,于30℃培养7 d后,将琼脂整体揭下,平铺到另一加有美兰的琼脂上。挑取形成透明圈的137株菌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与Dragendorff试剂和甲基橙反应,有5... 改进了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在加有复合抑制剂的初筛平板上涂布土壤悬液,于30℃培养7 d后,将琼脂整体揭下,平铺到另一加有美兰的琼脂上。挑取形成透明圈的137株菌进行摇瓶发酵,发酵液与Dragendorff试剂和甲基橙反应,有50株呈阳性。通过薄板层析,确定有42株菌的产物含有赖氨酸聚合物。通过水杨醛保护氨基的化学法对产物进行了酰胺键连接方式的研究,确定了聚赖氨酸是由ε-NH2和α-COOH形成的ε-酰氨键聚合而成。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其中的一株菌为链霉菌属中的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e-nus,其初始菌的摇瓶产量可达0.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筛选 菌种鉴定 16srDNA
下载PDF
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机理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宁亚维 苏丹 +3 位作者 付浴男 韩盼盼 王志新 贾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2,共8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控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对提高食品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考察了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机理。抑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抗菌肽与ε-聚赖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控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对提高食品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考察了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机理。抑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抗菌肽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抑菌效果;细胞膜质子动力势研究结果显示,抗菌肽对跨膜pH值梯度无明显影响,ε-聚赖氨酸会破坏跨膜pH值梯度,1/4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抗菌肽+1/4 MICε-聚赖氨酸(联用组)对跨膜pH值梯度产生了协同破坏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显微镜考察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现抗菌肽对细胞膜完整性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1/4 MIC抗菌肽即可导致36.3%的膜破损,而ε-聚赖氨酸对膜完整性损伤较小,1/4 MICε-聚赖氨酸仅破坏10.4%的细胞膜完整性,两者联用可对细胞膜完整性产生协同破坏作用,导致51.3%细胞膜完整性发生损伤;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发现抗菌肽和ε-聚赖氨酸联用较单独使用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内容物的泄漏产生了协同破坏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ε-聚赖氨酸会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蛋白质,而抗菌肽对蛋白质合成无影响;琼脂糖凝胶阻滞电泳表明,抗菌肽对菌体DNA条带无明显变化,而ε-聚赖氨酸以及两者联用会造成DNA滞留,表明ε-聚赖氨酸可以通过与DNA结合发挥抑菌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抗菌肽brevilaterin和ε-聚赖氨酸联用可以增强对细胞膜的破坏强度,且兼具抗菌肽对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与ε-聚赖氨酸对跨膜pH值梯度的破坏和DNA的结合作用,从而实现多靶位协同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brevilaterin ε-聚赖氨酸 协同抑菌机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蓝蔚青 张楠楠 +1 位作者 陈梦玲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6-62,共7页
本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 本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由细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活力、电导率、紫外吸收变化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综合评价ε-PL对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保护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三羧酸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力与细胞代谢活力,分析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能量代谢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腐生葡萄球菌的MIC为1.0 mg/mL,其能使菌体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壁完整性受损,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MICε-PL处理后的菌体表面粗糙、扭曲变形;而经2 MICε-PL处理后,部分细胞相互黏结,形态破坏较明显;同时,菌体的ATP酶、POD、CAT、SDH与MDH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ε-PL质量浓度与酶活力呈负相关,其能很好地抑制腐生葡萄球菌的能量代谢。ε-PL能破坏菌体的细胞形态,改变其细胞通透性,影响菌体生长代谢。综上可知,ε-PL可破坏腐生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抑制其呼吸代谢途径中酶活性与代谢活力,影响菌体正常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腐生葡萄球菌 细胞结构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超 张东荣 +2 位作者 贺魏 段作营 毛忠贵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利用产正电分泌物的菌株和美蓝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正电分泌物的菌株;利用Dra-gendorff试剂与生物碱特有的颜色反应,从菌株中筛...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ε-聚赖氨酸(-εPL)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利用产正电分泌物的菌株和美蓝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正电分泌物的菌株;利用Dra-gendorff试剂与生物碱特有的颜色反应,从菌株中筛选,得到3株生物碱产生菌。结果:对产生物碱的菌株发酵液进行-εPL含量分析,确定1株-εPL高产菌Z-18。结论:经鉴定Z-18为白色链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ε-聚赖氨酸 白色链霉菌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复合生物防腐剂对广式腊肠的防腐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莫树平 张菊梅 +3 位作者 吴清平 柏建玲 林苑苑 丘明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229,共6页
研究比较以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复配的生物防腐剂以及各单体物质在广式腊肠中的防腐效果,在设定的时间点,参照国标GB4789.2-2008方法检测菌落总数,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值)。结果表明,在各检测... 研究比较以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复配的生物防腐剂以及各单体物质在广式腊肠中的防腐效果,在设定的时间点,参照国标GB4789.2-2008方法检测菌落总数,采用半微量定氮法检测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值)。结果表明,在各检测时间点,样品菌落总数及TVB-N值均比对照低,尤其复合防腐剂添加量为0.5 g/kg时效果明显,在检测的最后时间点(第30天),菌落总数为104 cfu/g,TVB-N值为17.56 mg/100 g,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二级鲜肉标准(TVB-N值均低于25 mg/100 g),而此时对照菌落总数为106 cfu/g,TVB-N值为27.34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防腐剂 广式腊肠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曹伟锋 谭之磊 +1 位作者 袁国栋 贾士儒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11,32,共4页
研究了甲基橙法测定ε-聚赖氨酸的试验条件,得出结论:甲基橙从水中重结晶后,溶于pH6.6、0.1 mol/L磷酸钠缓冲液中,终浓度为1 mmol/L;将2 mLε-聚赖氨酸溶液与2 mL 1 mmol/L甲基橙溶液混合;混合物在30℃条件下剧烈振荡30 min,4 000 r/mi... 研究了甲基橙法测定ε-聚赖氨酸的试验条件,得出结论:甲基橙从水中重结晶后,溶于pH6.6、0.1 mol/L磷酸钠缓冲液中,终浓度为1 mmol/L;将2 mLε-聚赖氨酸溶液与2 mL 1 mmol/L甲基橙溶液混合;混合物在30℃条件下剧烈振荡30 min,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1 mL上清液稀释50倍,在465 nm波长下测吸光度,计算ε-聚赖氨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橙 ε-聚赖氨酸 比色法
下载PDF
聚乙烯醇/ε-聚赖氨酸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4
19
作者 范瑶 梁文城 +1 位作者 王友长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引入ε-聚赖氨酸(ε-PL)和柠檬酸(CA),采用冻融法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复合水凝胶PVCL。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TR)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引入ε-聚赖氨酸(ε-PL)和柠檬酸(CA),采用冻融法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复合水凝胶PVCL。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TR)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采用抗菌活性、溶血率和细胞毒性表征复合水凝胶的生物性能。结果表明,加入CA可以提高PVA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水凝胶的拉伸强度从1.8 MPa增加到3.0 MPa,断裂伸长率从355.9%增加到426.5%。ε-PL为PVA水凝胶提供了优异的抗菌活性,当ε-PL的质量分数为5%和7%时,PVCL复合水凝胶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均接近100%。此外,PVCL复合水凝胶具有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ε-聚赖氨酸 抗菌活性 伤口敷料
下载PDF
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冯艳芸 郭海娟 +1 位作者 李海亮 康馨元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7期57-62,共6页
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产生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发酵过程中,ε-聚氨基酸的形成是通过赖氨酸单体在α-羟基和ε-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由此连接而成。ε-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代谢产品,近年来研究发现,其... 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产生于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发酵过程中,ε-聚氨基酸的形成是通过赖氨酸单体在α-羟基和ε-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由此连接而成。ε-聚赖氨酸是一种天然的生物代谢产品,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杀菌能力强、抑菌谱广、水溶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在人体内无残留,没有致畸性,无致突变性,能进行生物降解,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食品防腐剂,而且其已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是具有很大商业潜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酸性或弱酸性环境中,ε-聚赖氨酸对酵母菌、霉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最主要的是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这类不太容易被其他天然抑菌剂控制的菌种,ε-聚赖氨酸对它们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从ε-聚赖氨酸的结构、性质(生物学性质)、抑菌作用机理、应用及其产生菌的筛选和目的产物的提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防腐剂 抑菌机理 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