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用β-磷酸三钙/聚乳酸支架材料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汤顺清 毛萱 +3 位作者 石海涛 周长忍 裴国献 陈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7-70,共4页
 研究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PLLA)叠层复合支架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μm、孔率在60%~70%以上;复合材料的降解环境酸度维持在近中性,而纯聚乳酸为3 0左右;复合材料失重百分率介于纯聚乳酸和...  研究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PLLA)叠层复合支架在体外37℃生理盐水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孔径为100~400μm、孔率在60%~70%以上;复合材料的降解环境酸度维持在近中性,而纯聚乳酸为3 0左右;复合材料失重百分率介于纯聚乳酸和β-磷酸三钙之间,在16周内达20%;随降解时间延长,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下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降解过程中Ca2+浓度在12周达最大,为0 002mol/L.证实该材料理化特性适合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价 β-磷酸三钙 聚乳酸 复合材料 骨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材料 降解速率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Ⅰ型胶原涂覆β-TCP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开瑜 徐铭恩 周永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5-343,共9页
根据骨缺损形态构建个性化的组织工程支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有巨大需求。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的I型胶原涂覆的β-磷酸三钙(β-TCP)骨支架。通过比较0/90°、0/60°、0/45°的填充角度,0.10、0.25、0.50 mg/m L涂覆胶... 根据骨缺损形态构建个性化的组织工程支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有巨大需求。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的I型胶原涂覆的β-磷酸三钙(β-TCP)骨支架。通过比较0/90°、0/60°、0/45°的填充角度,0.10、0.25、0.50 mg/m L涂覆胶原的浓度对β-TCP支架孔径、孔隙率、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定最优填充角度为0/90°及最佳涂覆胶原的浓度为0.50 mg/m L的β-TCP/胶原支架。所得支架能准确地再现设计的三维模型,具有多级孔结构,大孔平均直径为315μm,微孔直径为3~5μm,孔隙率为84%。β-TCP/胶原支架的抗压能力为(12.29±0.88)MPa,压缩弹性模量为(116.74±27.75)MPa,与成人松质骨相似。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BMSCs)支架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涂覆胶原的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促进m BMSCs的粘附增殖,β-TCP/胶原支架上细胞具有更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Collagen-I、BSP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3D打印制备的I型胶原涂覆的β-TCP支架具有匹配的外形,良好可控的孔隙率,对m BMSCs有良好成骨活性,为骨组织支架在临床上应用提供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三维打印 β-TCP 个性化支架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基于骨组织工程技术比较骨碎补总黄酮两种给药方式修复大鼠大段骨缺损模型的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申震 郭英 +5 位作者 姜自伟 张严 李紫阁 陈泽华 叶翔凌 陈国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4346-4352,共7页
背景:复合材料支架治疗大段骨缺损已被证实有效,但骨修复缓慢、成骨质量不佳是其主要问题。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但骨碎补总黄酮给药途径依然局限于灌胃形式,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骨缺损部位方式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目的:... 背景:复合材料支架治疗大段骨缺损已被证实有效,但骨修复缓慢、成骨质量不佳是其主要问题。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但骨碎补总黄酮给药途径依然局限于灌胃形式,局部载药直接作用于骨缺损部位方式的研究仍相对不足。目的:构建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局部给药与灌胃两种方式修复大鼠胫骨大段骨缺损的差异。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采用超声乳化溶剂透析法制备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支架。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应用环形外固定支架构建大鼠胫骨3 mm骨缺损模型,空白组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空白支架组植入单纯的β-磷酸三钙支架,灌胃支架组植入β-磷酸三钙支架并联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处理,载药支架组植入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术后8周进行缺损部位影像学检测、组织学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与Micro-CT检测显示,空白组缺损区几乎无骨痂生成;空白支架组可见生成的骨痂连接截骨端,截骨线依稀可见;灌胃支架组截骨线基本消失,可见较多新骨连接截骨两端;载药支架组可见大量骨痂生成,截骨线完全消失,皮质重建良好,髓腔再通;②苏木精-伊红、Masson和番红固绿染色显示,空白组缺损区域内可见少量血管及大量结缔组织填充;空白支架组可见较多骨基质形成,但成熟度不高;灌胃支架组可见大量骨基质形成且成熟度较高;载药支架组截骨缺损间隙内生成大量骨样组织,软骨组织成熟度高,且髓腔再通趋势明显;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相比于空白支架组和空白组,灌胃支架组与载药支架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更高(P<0.05),且载药支架组高于灌胃支架组(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β-磷酸三钙 复合支架 给药方式 大段骨缺损 骨修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多孔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娜如 王迎军 +2 位作者 叶建东 陈晓峰 宁成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9-682,共4页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及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几种材料进行复合组装,制得了三维多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 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及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几种材料进行复合组装,制得了三维多孔结构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进行体外模拟实验。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Fourier红外变换光谱及诱导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测试分析浸泡不同天数的材料的显微结构、降解性能及反应产物。用Archimedes法和氮气吸附法测定材料的气孔率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孔率条件下,支架材料的降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β-TCP/BG/PLA>β-TCP/BG>β-TCP。支架材料浸泡在SBF中,表面会生成一层类骨羟基磷灰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组织工程支架 降解性能
下载PDF
Repairing cartilage defects using chondrocyte and osteoblast composites developed using a bioreactor 被引量:4
5
作者 SUN Shui REN Qiang +3 位作者 WANG Dong ZHANG Lei WU Shuai SUN Xi-t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58-763,共6页
Background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the incidence of articular wear, degeneration, trauma and sports injury is increasing, which often lead to disability and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Unfortu... Background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the incidence of articular wear, degeneration, trauma and sports injury is increasing, which often lead to disability and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Unfortunately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do not always provide satisfactory outcomes. Methods Chondrocyte and osteoblast composites were co-cultured using a bioreactor. The cartilage defects were treated with cell-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 composites implanted into osteochondral defects in dogs, in vivo, using mosaicplasty, by placing chondrocyte-β-TCP scaffold composites on top of the defect and osteoblast-β-TCP scaffold composites below the defect.Results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the induced chondrocytes and osteoblast showed fine adhesive progress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the β-TCP scaffold. The repaired tissu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aintained their thickness to the full depth of the original defects, as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q=12.3370, P 〈0.01; q=31.5393, P 〈0.01). Conclusions Perfusion culture provided sustained nutrient supply and gas exchange into the center of the large scaffold. This perfusion bioreactor enables the chondrocytes and osteoblasts to survive and proliferate in a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ilage defects BIOREACTOR β-tricalcium phosphate scaffold osteochondral composites cartilage repair
原文传递
羟基磷灰石结合β-磷酸三钙及海藻酸盐作为牙槽骨修复材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扬 刘敏 +1 位作者 朱忠焰 高莎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804-4810,共7页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3种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浸提液、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羟基磷灰石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骨前细胞、人成骨细胞共培养,XTT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结晶紫分析实验检测细胞毒性(以DMSO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取20只Wistar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制备上颌右侧中切牙牙槽骨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干预: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其余3组分别植入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植入后7,21,42d,检测血清中RANKL、骨保护素质量浓度。实验已通过西南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审批号:IACUC20170315-07。结果与结论:①3组材料浸提液中小鼠成骨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人成骨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中两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最高;②3组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成骨前细胞与人成骨细胞的毒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对两种细胞的毒性最低;③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植入后7d的RANKL质量浓度低于21d(P<0.001),植入后42d的骨保护素质量浓度高于植入后7,21d(P<0.001);④结果表明相对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与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海藻酸盐 组织工程 颌骨缺陷 骨再生 生物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转染人生长转化因子β1的脂肪干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忠 杨琴 +3 位作者 熊伟 李光辉 肖骏 李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转染人生长转化因子β1(Ad—hTGF—β1)的脂肪干细胞(ADSCs)与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培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含增加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转染人生长转化因子β1(Ad—hTGF—β1)的脂肪干细胞(ADSCs)与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培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含增加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hTGF-β1,经包装、转染兔脂肪干细胞,筛选出成功转染Ad—hTGF-β1的ADSCs,然后将携Ad—hTGF—β1的ADSCs(密度1×10^6个/m1)与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中行三维立体复合培养,定期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能力、增殖活力以及形态学改变,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Ⅱ型胶原蛋向(CollagenⅡ)的表达。结果多孔β—TCP支架孔径在300~450μm之间,孔隙率65%;扫描电镜显示Ad—hTGF-β1的ADSCs与β—TCP支架材料在体外培养期间支架无塌陷及形变,且在支架上黏附、增殖良好,并能分泌软骨细胞外基质collagen Ⅱ,其分泌随时间呈增加的趋势。结论多孔β—TCP支架具有适宜的微孔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软骨诱导作用,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支架材料。且其与转染Ad—hTGF—β1的ADSCs相结合有望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支架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1,125,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漫反射仪,以及对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和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测试,系统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β-磷酸三钙/聚乳酸...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漫反射仪,以及对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和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测试,系统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且沉积物与β-磷酸三钙的晶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聚乳酸 组织工程支架 降解 矿化
下载PDF
可控孔隙结构三维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煊 赵娜如 +1 位作者 林泽枫 叶建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17-3221,共5页
采用快速原型技术构造了3种不同形貌的高分子多孔模板,然后通过浆料灌注和凝胶注模原位凝固技术制备出以β-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三维多孔支架,实现了对骨组织工程支架孔结构的控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精... 采用快速原型技术构造了3种不同形貌的高分子多孔模板,然后通过浆料灌注和凝胶注模原位凝固技术制备出以β-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三维多孔支架,实现了对骨组织工程支架孔结构的控制。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精确地对支架的孔隙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支架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测试。采用高分子模板制备的规则孔结构支架,大孔隙相互连通构成三维连通结构,并且具有大孔-微孔多级孔结构,抗压强度可达2MPa以上,大孔孔隙率为50%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快速原型技术制备的连通多孔高分子模板,结合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可以制备出孔径和结构可控、孔隙完全连通的β-磷酸三钙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骨组织工程支架 快速原型技术 凝胶注模成型 微计算断层扫描
下载PDF
镀膜工艺结合3D打印制备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的表征及成骨能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鹏 杜斌 +4 位作者 刘锌 孙光权 程童飞 陈浩 何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80-2487,共8页
背景:修饰生长因子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修复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长因子释放过快导致复合支架仅能在早期促进骨修复,镀膜工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的:制备Mg-F膜/淫羊藿素/β-磷酸三钙支架,表征该支架的生物学特性。... 背景:修饰生长因子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修复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长因子释放过快导致复合支架仅能在早期促进骨修复,镀膜工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的:制备Mg-F膜/淫羊藿素/β-磷酸三钙支架,表征该支架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β-磷酸三钙支架,通过低能电子束沉积技术制备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再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检测支架的微观结构、孔隙直径、孔隙率、丝径、抗压强度及元素组成,并分析淫羊藿素的结合力和缓释性能。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β-磷酸三钙支架、淫羊藿素/β-磷酸三钙支架与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浸提液共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上述3种支架共培养,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利用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β-磷酸三钙支架结构较为规则,孔隙连通率好;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表面有较为致密的淫羊藿素膜覆盖原微观孔隙;Mg-F膜在淫羊藿素膜表面沉积,留下较为粗糙、疏松的表面,存在微观孔隙;3种支架的孔隙直径、孔隙率、丝径、抗压强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的淫羊藿素结合力优于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P<0.05),且淫羊藿素缓释更持久;(3)CCK8检测结果显示,3种支架浸提液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茜素红染色显示,成骨诱导21 d时,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组和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架组钙结节数及钙结节成熟度优于β-磷酸三钙支架组;(4)结果表明,Mg-F膜/淫羊藿素膜/β-磷酸三钙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促成骨能力、药物结合力及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低能电子束沉积 缓释膜 β-磷酸三钙 骨组织工程支架 淫羊藿素
下载PDF
壳聚糖/β-磷酸三钙支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成骨效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仁发 赵清桐 +1 位作者 刘湘宁 沈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通过壳聚糖(CS)/β-磷酸三钙(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索CS/β-TCP作为可注射性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48侧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植入CS/β-TCP/rhBMP-2、实验组2... 目的通过壳聚糖(CS)/β-磷酸三钙(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索CS/β-TCP作为可注射性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48侧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植入CS/β-TCP/rhBMP-2、实验组2植入CS/β-TCP、对照组1植入自体骨、对照组2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2、4、8周分批处死动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荧光染料标记组织切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值。结果术后2、4、8周,不同组间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组1明显优于实验组2,并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成骨面积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荧光观察示实验组1黄色标记面积较大,红色标记面积较小。实验组1术后各时间点的骨密度值明显优于实验组2和对照组2,而与对照组1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S/β-TCP/rhBMP-2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引导及骨诱导能力,CS/β-TCP可作为rhBMP-2良好的注射性载体,对于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壳聚糖/β-磷酸三钙 组织工程 支架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红梅 陈庆华 +2 位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丑修建 《佛山陶瓷》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海藻酸钠 多孔支架
下载PDF
利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体外构建大段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德强 戴尅戎 +1 位作者 汤亭亭 卢建熙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研究体外利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构建大段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方法把在体外培养扩增的第三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大段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复合。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放入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连续灌注培养。28d后,检... 目的研究体外利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构建大段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方法把在体外培养扩增的第三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大段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复合。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放入灌注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连续灌注培养。28d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同时对培养后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进行组织学检测及形态学计量,用以评价体外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以静态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培养28d后,灌注培养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静态培养组。灌注培养组细胞的ALP活性显著高于静态培养组。静态培养组细胞仅在多孔β-TCP支架周缘增殖,形成的新骨量较少。灌注培养组细胞在整个β—TCP支架内增殖,形成的新骨量较多。结论利用灌注式生物反应器的灌注培养,可以使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段β-TCP载体内增殖并形成新骨,使体外大段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组织工程 骨髓细胞 β-磷酸三钙支架
原文传递
动态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三维多孔支架中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德强 刘培来 +5 位作者 汤亭亭 卢建熙 张元凯 李明 李振中 戴尅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培养条件下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三维多孔支架中的成骨状况。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将第3代细胞与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复合。对细胞/支架复合体进行动态灌注培养(动态培养组)以及静态培养... 目的研究动态培养条件下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三维多孔支架中的成骨状况。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将第3代细胞与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复合。对细胞/支架复合体进行动态灌注培养(动态培养组)以及静态培养(静态培养组),28d后采用MTT法检测三维支架中细胞的增殖,通过p-磷酸硝基苯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过程中骨桥蛋白及骨钙素的分泌。同时对培养后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进行电镜观察及组织学检测,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果培养28d后,动态培养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显著高于静态培养组(P<0.05)。整个培养过程中,动态培养组骨桥蛋白及骨钙素的分泌高于静态培养组。静态培养组中细胞仅在多孔支架周缘增殖,而动态培养组中细胞则在整个支架内增殖。另外,动态培养组支架中形成的组织及新生骨明显多于静态培养组(P<0.05)。结论动态培养有利于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三维多孔支架中增殖并向成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支架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DLP打印β-磷酸三钙/纳米黏土复合支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航 韩坤原 +1 位作者 董兰兰 李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6-1122,共7页
β-磷酸三钙(β-TCP)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固有的脆性限制了其在承重种植体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β-TCP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本研究以纳米黏土(Nano clay,NC)为添加剂,采用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 β-磷酸三钙(β-TCP)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固有的脆性限制了其在承重种植体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β-TCP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本研究以纳米黏土(Nano clay,NC)为添加剂,采用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制备了β-TCP/NC(TNC)复合支架,支架TNC10多孔结构孔径为200~300μm。当加入NC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支架(TNC10)各结构特征的烧结收缩最小。加入NC不会改变TCP的物相成分,且支架表面均匀分布Si、Mg元素。加入NC可以提高TCP支架的压缩强度,NC(粒径<500 nm)融合在TCP颗粒的间隙中,对比纯TCP支架,TNC10支架的压缩强度提高了10%。另外,TNC10组较纯TCP的比表面积增加2倍以上。TNC降解速率更快,可以持续释放Ca、Mg、Si、Li等离子,并且TNC降解液保持弱碱性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加入NC对β-TCP支架的力学强度、降解性能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利用DLP方法打印的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的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在骨修复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DLP打印 多孔支架 纳米黏土
下载PDF
High Strength Composite Scaffolds of β-Tricalcium Phosphate and Poly (ε-Caprolactone)
16
作者 Kaewsichan Lupong Kaewsrichan Jasadee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10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材料 磷酸三钙 己内酯 支架 高强度 生物聚合物 杨氏模量 生物陶瓷
下载PDF
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17
作者 陈若梦 伍言龙 赵广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涂层可有效提高β-磷酸三钙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复合支架的强度和韧性均与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聚己内酯涂层浓度的提高,复合支架的可靠性显著提高,涂层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但不均匀现象也越明显;结合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评价发现,0.20 g/mL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综合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制备满足骨生长到骨强化两阶段力学性能要求的复合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骨缺损 聚己内酯涂层 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下载PDF
上颌窦提升中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刁兆峰 李晓亮 +4 位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林成 周梅 潘晓玲 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6-3462,共7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骨效果。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每只兔均制作4处上颌窦提升区域,其中3处分别植入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对照组1)、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粉(对照组2),最后一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取上颌窦提升区域标本,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织学化染色观察。实验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批准编号IACUC20170706-02)。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显示,空白对照组始终无新骨生成,其余3组术后8周时可见新骨生成,且以实验组成骨效果最明显;术后12周时,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成骨效果进一步增强,3组间差异不明显;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12周的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的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术后12周时,3组间两指标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促进上颌窦提升区域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 可注射性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上颌窦提升 成骨效应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乳酸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国珍 王学晨 +1 位作者 吴世臻 张兴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69,共4页
采用薄膜层叠-盐沥滤法制备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对支架材料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致孔剂含量时,添加β-TCP能增大支架材料的孔隙率,67%的... 采用薄膜层叠-盐沥滤法制备了β-磷酸三钙/聚乳酸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并对支架材料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致孔剂含量时,添加β-TCP能增大支架材料的孔隙率,67%的支架材料孔隙率高达89%;PLA中适量添加β-TCP能提高储能模量E′,33%和50%的支架材料E′分别提高到17.2 MPa和17.5 MPa;添加β-TCP使支架材料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移向高温。β-TCP含量为50%的β-TCP/PLA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80%,孔径适中,储能模量达到17.5 MPa,能够很好的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聚乳酸 支架 动态模量 熔点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用硅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晓素 黄洁 +3 位作者 郭华超 杨泽斌 陈庆华 颜廷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0,共7页
以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为原料,利用搅拌喷雾干燥法制备出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小球,再将硅胶与制备的复合小球复合,通过在模具中堆垛聚集的方法,制备出硅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生物支架。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分析... 以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为原料,利用搅拌喷雾干燥法制备出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小球,再将硅胶与制备的复合小球复合,通过在模具中堆垛聚集的方法,制备出硅胶/掺锶β-磷酸三钙/硫酸钙复合生物支架。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分析制得复合多孔支架的成分、形貌以及结构特征,并研究复合生物支架的降解性、孔隙率、力学性能和细胞毒性等。结果表明:该复合多孔生物支架具有一定的不规则孔洞结构,小球与小球之间的孔隙约为0.2~1mm,而每个小球上也有大量的微孔,孔径在50~200μm之间,且平均孔隙率达到62%,基本能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对孔隙率的要求;该复合多孔支架无细胞毒性,其降解周期约为80天,抗压强度约为0.1MPa,因此该支架在非承重骨组织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掺锶β-磷酸三钙 硫酸钙 复合小球 多孔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