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TS及TUBB3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振宇 陈海涛 +1 位作者 茆勇 华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与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TUBB3)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6-01-01-2007-12-31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与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TUBB3)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6-01-01-2007-12-31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行辅助化疗的216例胃癌组织中TS及TUBB3的表达,统计分析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time,D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TS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部分表达于细胞核。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0%(106/216),在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r=-0.167,P=0.014;其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r=-0.142,P=0.038。与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TUBB3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7.5%(81/216),与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TS阳性表达组的DFS为21.9个月,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的32.4个月,χ2=5.274,P=0.022。TUBB3阳性表达组的DFS为22.5个月,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的33.1个月,χ2=8.789,P=0.003。TS及TUBB3阳性表达组的OS均有低于阴性表达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和TUBB3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术后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类的辅助化疗疗效较为有价值的指标,对判断预后无明确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胸苷酸合成酶 β微管蛋白 化疗敏感性 预后
原文传递
βⅢ-tubulin在NSCLC中的表达与抗微管类药物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 郭其森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71-75,共5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约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eer,NSCLC),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化疗是提高晚期NSCLC生存期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β-tubulin 抗微管类药物 微管结合药物 疗效 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Beta-nerve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alleviates pyridoxine-induced neuropathic damage by increasing doublecortin and tyrosine kinase A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被引量:2
3
作者 Hyun-Kee Cho Woosuk Kim +4 位作者 Kwon-Young Lee Jin-Ok Ahn Jung Hoon Choi In Koo Hwang Jin-Young Chu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62-168,共7页
Beta-nerve growth factor(β-NGF) is known to be a major leading cause of neuronal plasticity.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action mechanisms of β-NGF gene therapy for sciatic nerve recovery, experimental dogs were random... Beta-nerve growth factor(β-NGF) is known to be a major leading cause of neuronal plasticity.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action mechanisms of β-NGF gene therapy for sciatic nerve recovery, experimental do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pyridoxine, and pyridoxine + β-NGF groups. We observed chronological changes of morphology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in response to pyridoxine toxicity based on cresyl violet staining. The number of large neurons positive for cresyl violet was dramatically decreased after pyridoxine intoxication for 7 day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and the neuron number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pyridoxine withdrawal. In addit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β-NGF gene therapy on neuronal plasticity in pyridoxine-induced neuropathic dogs. To accomplish this,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 βIII-tubulin and doublecortin(DCX)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at 3 days after the last pyridoxine treatment. TrkA-immunoreactive neurons were dramatically decreased in the pyridoxine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but strong TrkA immunore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small-sized dorsal root ganglia in this group. TrkA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was similar between β-NGF and control groups. The numbers of βIII-tubulin-and DCX-immunoreactive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yridoxine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reduction of βIII-tubulin-and DCX-immunoreactive cell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in the β-NGF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than that in the pyridoxine 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β-NGF gene therapy is a powerful treatment of pyridoxine-induced neuropathic damage by increasing the TrkA and DCX level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The experimental protocol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IACUC) of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approval No. SNU-060623-1, SNU-091009-1) on June 23, 2006 and October 9, 2009,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erve growth factor βIII-tubulin DOUBLECORTIN gene therapy neuron-glial antigen 2 neuropathy PYRIDOXINE
下载PDF
二十二碳五烯酸对PC1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光辉 钟鸣 +7 位作者 张敏娜 王婷婷 梁宇庭 梁东蕊 任妍 种琛 车建途 吴景龙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acid,DPA)对PCI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培养PCI2细胞,利用MoticZamgesPlus软件测绘细胞图像,观察不同浓度DPA对神经突起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突起标志物β...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enoicacid,DPA)对PCI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培养PCI2细胞,利用MoticZamgesPlus软件测绘细胞图像,观察不同浓度DPA对神经突起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突起标志物βⅢ—tubulin的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程度。结果P12细胞神经突起形成率在DPA的诱导下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4%(DPA10μg/ml,P〉0.05)、18.6%(DPA30μg/ml,P〈0.05)和25.0%(DPA50μg/ml,P〈0.05);DPA可促进pmtubulin的表达(P〈0.05),提高ERK与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DPA促进PCI2细胞神经细胞突起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和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五烯酸 PCI2细胞 神经突起生长 β微管蛋白 细胞外调节蛋 白激酶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βⅢ-微管蛋白在人胎肾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楚蓉 董丽萍 伍赶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观察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在人胎肾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取11~32周人胎肾10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βⅢ-tubulin在不同阶段胎肾组织上的表达情况,图像分析... 目的:观察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在人胎肾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取11~32周人胎肾10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βⅢ-tubulin在不同阶段胎肾组织上的表达情况,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果:正常人胎肾中,在肾浅层皮质生后肾组织帽、原始肾小球、分化早期肾小管有βⅢ-tubulin阳性表达,呈棕黄色;在深层皮质成熟肾小球和肾小管未见表达;被膜、髓质可见血管内皮表达。结论:βⅢ-tubulin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形成初期,成熟肾小球和肾小管未见表达,提示其可能在胎肾的肾小球形成早期起作用,随着发育的成熟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肾 β-微管蛋白 胚胎发育
下载PDF
牛磺酸促进宫内生长受限胎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方 付薇 +3 位作者 刘敬 彭海波 庄学玲 梁小琴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牛磺酸对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胎鼠模型。取胎鼠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区(SVZ)脑组织进行NSCs培养。将传代培养所得NS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UGR... 目的通过观察牛磺酸对宫内生长受限(IUGR)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胎鼠模型。取胎鼠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区(SVZ)脑组织进行NSCs培养。将传代培养所得NS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UGR组和IUGR+牛磺酸组。分别对3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5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分化细胞的神经细胞特异性微管蛋白β3(βⅢ-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细胞数,计算各种细胞所占比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βⅢ-tubulin及GFAP蛋白水平。结果1.正常对照组、IUGR及IUGR+牛磺酸组βⅢ-tubulin阳性细胞计数比例分别为(18.50±0.64)%、(15.61±0.76)%、(18.42±0.82)%,GFAP阳性细胞计数比例分别为(72.19±0.82)%、(74.87±0.67)%、(71.68±0.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103、44.643,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UGR组βⅢ-tubulin阳性细胞计数比例显著减少(P<0.01),GFAP阳性细胞计数比例显著增加(P<0.01);与IUGR组相比,IUGR+牛磺酸组βⅢ-tubulin阳性细胞计数比例显著增高(P<0.01),GFAP阳性细胞计数比例显著减少(P<0.01);正常对照组与IUGR+牛磺酸组二种细胞计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正常对照组、IUGR及IUGR+牛磺酸组βⅢ-tubul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02、0.33±0.03、0.42±0.02,GFAP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1.13±0.02、1.50±0.04、1.21±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191、234.525,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UGR组βⅢ-tubul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GFAP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IUGR组相比,IUGR+牛磺酸组βⅢ-tubuli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GFAP蛋白水平显著减少(P<0.01);正常对照组与IUGR+牛磺酸组2种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牛磺酸可促进IUGR胎鼠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并保持各种分化细胞比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宫内生长受限 神经干细胞 分化 神经细胞特异性微管蛋白β3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βⅢ-微管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媛 王劲松 +1 位作者 吕倩 梁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TUBB3)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淋巴瘤中的表达,分析TUBB3在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12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88例B细胞性淋巴瘤和38例... 目的探讨β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TUBB3)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淋巴瘤中的表达,分析TUBB3在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12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88例B细胞性淋巴瘤和38例T细胞性和NK细胞性淋巴瘤)中TUBB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TUBB3高度局限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和结外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oma)中,除了残留的淋巴滤泡表达TUBB3外,肿瘤细胞均不表达TUBB3。5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1例表达TUBB3。24例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8例表达TUBB3。3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15例表达TUBB3,TUBB3在生发中心样(germinal center B-like,GCB)型中的表达高于非生发中心样(non-germinal central B-like,non-GCB)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指型)中,TUBB3阳性3例;15例NK/T细胞性淋巴瘤、3例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和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性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均不表达TUBB3。TUBB3在DLBCL中的阳性率高于成熟性小B细胞性淋巴瘤(P<0.05)。TUBB3在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NK细胞/T细胞性淋巴瘤中的阳性率(P<0.05)。结论TUBB3高度局限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有助于低级别FL、SLL和MALToma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β-微管蛋白 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体外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突起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光辉 钟鸣 张敏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SMN)对SD大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神经突起发生的影响。方法取1日龄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后传代至第4代,经鉴定符合神经干细胞特征,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MN进行干预后,分别为SM...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SMN)对SD大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神经突起发生的影响。方法取1日龄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后传代至第4代,经鉴定符合神经干细胞特征,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SMN进行干预后,分别为SMN 10μg/ml、SMN 20μg/ml、SMN 50μg/ml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显微图像Olympus Cell Sens Dimension软件实时采集分析测定细胞图像,测量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对突起发生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起微管结构标志物βⅢ-tubulin微管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βⅢ-tubulin在神经突起中特异性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程度。结果 SMN诱导后突起发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3.6%(10μg/ml),18.5%(20μg/ml)和26.0%(50μg/ml),βⅢ-tubulin表达增加(P<0.05),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体外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来源的细胞突起发生,在突触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蛋白激酶ER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神经干细胞 β微管蛋白 诱导 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其性质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海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在已报导的原代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CGNs)的提取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以获得较少杂质、更高存活率及更高纯度的CGNs,为后续体外研究做准备。方法将Tryple Express消化液消化及前后两次离心后得到的单细胞悬... 目的在已报导的原代小脑颗粒细胞(cerebellar granule neurons,CGNs)的提取培养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以获得较少杂质、更高存活率及更高纯度的CGNs,为后续体外研究做准备。方法将Tryple Express消化液消化及前后两次离心后得到的单细胞悬液,经台盼蓝活细胞计数后接种在预先用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包被的培养板中。接种20~24 h后,加入10μmol·L-1的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以及从d 4开始每隔3天加入终浓度5 mmol·L-1的Glucose。借助荧光显微镜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对CGNs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及纯度鉴定。结果与原有的胰酶提取方法相比,改进后的CGNs提取方法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突触发育完善、细胞碎片等杂质含量较少,并具有较高存活率及纯度(9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可以为体外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轴突再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Tryple Express 阿糖胞苷 提取 β--tubulin 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镧对仔鼠嗅感觉神经元分化中β-Ⅲ微管蛋白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帅 杨博 +1 位作者 张阳 于飞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1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为观察发育期氯化镧暴露对仔鼠嗅觉功能及β-Ⅲ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将16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氯化镧组),对照组母鼠饮用蒸馏水,氯化镧组饮用0.25%氯化镧溶液;仔鼠出生后25 d采用嗅觉迷宫试验检测仔鼠嗅觉功能的差异;于出生... 为观察发育期氯化镧暴露对仔鼠嗅觉功能及β-Ⅲ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将16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氯化镧组),对照组母鼠饮用蒸馏水,氯化镧组饮用0.25%氯化镧溶液;仔鼠出生后25 d采用嗅觉迷宫试验检测仔鼠嗅觉功能的差异;于出生后28 d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观察仔鼠β-Ⅲ微管蛋白在嗅上皮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氯化镧组仔鼠在嗅觉迷宫试验寻找食物的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镧组下调仔鼠嗅上皮β-Ⅲ微管蛋白在嗅感觉神经元的表达。提示镧暴露损害子代嗅觉功能,可能与镧损害嗅上皮β-Ⅲ微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感觉神经元β- 微管蛋白
下载PDF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俊领 张玥 +1 位作者 黄小杰 臧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7,共7页
目的对比大鼠早期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C17.2-NSC)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确立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高内涵药物筛选的NSCs筛选模型。方法C17.2-NSC、17d胚胎海马NSCs(E17-NSC)及11d胚胎大脑皮... 目的对比大鼠早期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与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C17.2-NSC)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潜能的差异,确立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高内涵药物筛选的NSCs筛选模型。方法C17.2-NSC、17d胚胎海马NSCs(E17-NSC)及11d胚胎大脑皮层NSCs(E11-NSC)均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在含有2%(v/v)B27的DMEM/F12培养液中,分别经0μmol/L和1μmol/L维甲酸(RA)在37℃、5%CO2常规培养条件下诱导分化5d,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中NSCs或前体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巢蛋白(Nestin)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βⅢ微管蛋白(Tuj1)表达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17.2-NSC经1μmol/L RA诱导后未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而E17-NSC及E11-NSC经1μmol/L RA诱导后可有效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结论相对于C17.2-NSC,大鼠早期胚胎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更强,适用于诱导NSCs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高内涵药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维甲酸 巢蛋白 BIU微管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神经细胞特有分子在新生儿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
12
作者 冯学永 王鸿武 +5 位作者 唐秋灵 马桂霞 林晓波 罗梅娟 林丽敏 马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相关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在新生儿外周血的表达情况,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干细胞的动员、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icoll hypaque分离液分离新生儿外周血,收集单核细胞层,接种于6孔板。37℃饱和...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相关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在新生儿外周血的表达情况,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干细胞的动员、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icoll hypaque分离液分离新生儿外周血,收集单核细胞层,接种于6孔板。37℃饱和湿度的CO2孵箱培养,7 d后更换培养液,弃去未贴壁细胞,贴壁细胞用免疫细胞化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β-tubulin及NF)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结论神经细胞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在新生儿外周血中表达阳性,新生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神经干细胞,这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自我修复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外周血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丝蛋白M β微管蛋白
下载PDF
秋水仙素对嗅感觉神经元分化过程中β-Ⅲtubulin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对在嗅感觉神经元分化增生过程中β-Ⅲtubulin的作用。方法孕鼠30只,随机分为秋水仙素组和正常组各15只。秋水仙素组E0.5d起每日尾静脉注射秋水仙素(0.1mg/kg),对照组每日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对在嗅感觉神经元分化增生过程中β-Ⅲtubulin的作用。方法孕鼠30只,随机分为秋水仙素组和正常组各15只。秋水仙素组E0.5d起每日尾静脉注射秋水仙素(0.1mg/kg),对照组每日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检测,分别观察E9.5d、E11.5d、E14.5d、E17.5d胎鼠嗅上皮在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以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嗅标志蛋白含量改变。结果秋水仙素处理后,不同发育时期胎鼠β-Ⅲtubulin及嗅标志蛋白表达均较同时期对照组明显减弱,且实时定量PCR检测嗅标志蛋白含量减低。结论秋水仙素作用于β-Ⅲtubulin蛋白,阻碍了嗅感觉神经元的发育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感觉神经元 嗅标志蛋白 β-微管蛋白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自噬在多氯联苯118致大鼠甲状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王莉 许文立 +1 位作者 朱晓霞 段宇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5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慢性低浓度[0~1 000μg/(kg·d)]多氯联苯118(PCB118)导致大鼠甲状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周腹腔注射0、10、100、1 000μg/(kg·d)PCB118 5次,共13周。PCB11... 目的探讨自噬在慢性低浓度[0~1 000μg/(kg·d)]多氯联苯118(PCB118)导致大鼠甲状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周腹腔注射0、10、100、1 000μg/(kg·d)PCB118 5次,共13周。PCB118处理结束后,处死大鼠取甲状腺组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超微结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甲状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及β-Ⅲ型微管蛋白(Tubb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2(DAPK2)-通路相关蛋白[Tubb3、DAPK2、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RLC)、磷酸化MRLC(p-MRLC)、自噬相关基因9A(ATG9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ubb3/DAPK2-通路相关基因[Tubb3、DAPK2、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IIA(NMMHC-ⅡA)、ATG9A]。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部分空泡化,线粒体密度下降、嵴膜消失,伴内质网扩张,且上述改变在C组最为明显,C、D组出现典型的自噬小体。与A组比较,B组LC3Ⅱ/LC3Ⅰ升高(P均<0.05);C、D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D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均0.01)。与A组比较,C、D组Tubb3蛋白表达降低(P均<0.01),DAPK2蛋白表达、p-MRLC/MRLC升高(P均<0.05)。与B组比较,C组Tubb3蛋白表达降低,DAPK2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D组Tubb3蛋白表达降低,DAPK2、MRLC、p-MRLC蛋白表达及p-MRLC/MRLC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D组DAPK2蛋白表达降低,MRLC、p-MRLC蛋白表达及p-MRLC/MRLC升高(P均<0.05)。与A组比较,B组Tubb3 mRNA降低,DAPK2、ATG9A mRNA升高(P均<0.05);C组Tubb3 mRNA降低,DAPK2、NMMHC-ⅡA、ATG9A mRNA升高(P均<0.05);D组Tubb3表达降低,NMMHC-ⅡA、ATG9A mRNA升高(P均<0.05)。与B组比较,C组DAPK2、ATG9A mRNA升高(P均<0.01)。与C组比较,D组DAPK2、ATG9A mRNA降低(P均<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多氯联苯118 自噬 甲状腺自噬 Tubb3/DAPK2-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