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1
1
作者 肖莉 翟所迪 +3 位作者 赵荣生 杨丽 李晓光 贾淑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样品)和水飞蓟宾胶囊剂(参比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并采用3P97...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水飞蓟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样品)和水飞蓟宾胶囊剂(参比样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水飞蓟宾的浓度,并采用3P97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服水飞蓟素后大鼠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受试样品中水飞蓟宾的Cm ax,tm ax,t1/2,AUC0-∞分别为(0.9±0.3)mg.L-1,(0.50±0.21)h,(12.6±3.7)h,(4.2±0.9)h.mg.L-1,参比样品中水飞蓟宾的Cm ax,tm ax,t1/2,AUC0-∞分别为(0.4±0.3)mg.L-1,(1.0±0.6)h,(31.2±15.0)h,(3.0±0.8)h.mg.L-1。受试样品中水飞蓟宾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2.0±38.4)%。结论:与参比样品相比,受试样品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水飞蓟宾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大鼠 生物利用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健 李春来 +1 位作者 阮丽琴 林志立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制剂)和黄芪甲苷混悬液(参比制剂),用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浓度,并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给大鼠口服单剂量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受试制剂)和黄芪甲苷混悬液(参比制剂),用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浓度,并采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黄芪甲苷后大鼠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受试样品中黄芪甲苷的C_(max)为(250.29±25.19)ng·ml^(-1),t_(max)为(1.75±0.42)h,AUC_(0→∞)为(2 469.65±168.90)h·ng·ml^(-1),参比样品中黄芪甲苷的C_(max)为(57.83±8.02)ng·ml^(-1),t_(max)为(6.67±0.84)h,AUC_(0→∞)为(862.00±149.61)h·ng·ml^(-1)。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黄芪甲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93.6±28.9)%。结论: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生物利用度 HPLC—MS
下载PDF
乳香、没药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维萍 辛义周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将乳香、没药挥发油制成β-CD包合物,并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均匀试验法研究β-CD包合工艺;应用薄层色谱、差动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考察。结果:该包合物确已形成一种新的物相,包合前、后挥发油组成无变化。... 目的:将乳香、没药挥发油制成β-CD包合物,并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均匀试验法研究β-CD包合工艺;应用薄层色谱、差动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考察。结果:该包合物确已形成一种新的物相,包合前、后挥发油组成无变化。结论:β-CD包合技术可以使乳香、没药挥发油固体化,从而减少挥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香 没药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均匀试验 物相分析
原文传递
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处方工艺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欣 杨培洪 +3 位作者 何霖 陈希 程模 游必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制备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PAE-HP-β-CD)包合物,优化其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AE-HP-β-CD包合物并进行验证。以包合率为指标,主药-辅料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与搅拌速度为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其... 目的:制备丹皮酚-羟丙基-β-环糊精(PAE-HP-β-CD)包合物,优化其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AE-HP-β-CD包合物并进行验证。以包合率为指标,主药-辅料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与搅拌速度为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其处方工艺。结果:制备的PAE-HP-β-CD包合物发生了物相转变。最优处方工艺为主药-辅料投料比3.39∶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3.2 h、搅拌速度350 r/min;所制得包合物的包合率测得值(87.46%)与预测值(89.12%)的相对误差为1.86%(n=6)。结论:成功制得PAE-HP-β-CD包合物,且其处方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羟丙基书-β-环糊精 包合物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制备工艺 优化
下载PDF
正交法优选替硝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正雨 胡正明 陈建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1-522,共2页
目的 :优选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工艺。 方法 :包合工艺优选采用正交试验法。结果 :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的最佳包合条件为A2 B1C2 。结论 :当羟丙基 β 环糊精中替硝唑为 10∶1、包合温度为4 0℃、搅拌时间为 12 0min时 ,... 目的 :优选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工艺。 方法 :包合工艺优选采用正交试验法。结果 :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的最佳包合条件为A2 B1C2 。结论 :当羟丙基 β 环糊精中替硝唑为 10∶1、包合温度为4 0℃、搅拌时间为 12 0min时 ,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工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于生兰 孙玲 +1 位作者 张龙 张小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本文描述了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鉴定方法。用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含量。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差示量热扫描(DSC)及X射线衍射扫描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证明黄芩苷与β 环...  本文描述了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鉴定方法。用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测定其含量。黄芩苷 β 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差示量热扫描(DSC)及X射线衍射扫描图谱均有明显差异,证明黄芩苷与β 环糊精包合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 鉴定 溶液—电动搅拌法 HPLC法 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 兽药
下载PDF
黄芪甲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国广 陈振华 +2 位作者 刘伯成 李学明 韦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1,35,共3页
制备并鉴定了黄芪甲苷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物。试验表明,包合物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20.4%,25℃时溶解度由22.2μg/ml提高到286.8μg/ml。25、37和50℃时包合反应均能自发进行,温度较低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制备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制备替硝唑-β-环糊精包合物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青 尚北城 +2 位作者 邵建本 何云霞 汪霞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研究替硝唑 -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 β -环糊精对替硝唑的包合作用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显微镜法、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为A2 B1C... 目的 研究替硝唑 -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 β -环糊精对替硝唑的包合作用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显微镜法、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为A2 B1C3 D2 ,即摩尔比为TNZ∶β-CD =1∶2 ,包合温度为 2 0℃ ,搅拌时间为 3h ,搅拌强度为 30 0r·min-1。结论 包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 ,且包合物润湿性、稳定性、分散度也明显提高。可进一步制成较理想的输液剂、片剂、胶囊剂等 ,成为新一代的替代甲硝唑的抗厌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制备 替硝唑 β-环糊精包合物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优选β-环糊精包合蛇床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产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爽 弥宏 +3 位作者 秦明明 刘旬 汪旭 金向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9-980,共2页
目的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对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蛇床子超临界萃取产物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产率及包合率两个指标,综合考察β-CD与萃取物、β-CD与水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等四因素对包合工艺的... 目的采用逆向混合搅拌法对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蛇床子超临界萃取产物的工艺参数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产率及包合率两个指标,综合考察β-CD与萃取物、β-CD与水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等四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物相鉴别。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A2B2C2D3。即β-CD与萃取物的比例为2∶1(g∶g),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6 h,β-CD与水的比例为1∶32(g:m l)。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可行,且包合物产率、包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 β-环糊精包合 逆向混合搅拌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包合驱蚊剂的制备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树根 徐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73,共4页
针对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简称MCT--βCD)带有活性基团同时又具有疏水型空腔的特点,研究缓释驱蚊整理剂的制备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证明形成了MCT--βCD与驱蚊剂DEET包合物。MCT--βCD包合驱蚊剂DEET的制备工艺为:主、客体物质的量... 针对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简称MCT--βCD)带有活性基团同时又具有疏水型空腔的特点,研究缓释驱蚊整理剂的制备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证明形成了MCT--βCD与驱蚊剂DEET包合物。MCT--βCD包合驱蚊剂DEET的制备工艺为:主、客体物质的量比为2∶1,温度50℃,时间2 h,搅拌速度300 r/min。包合物耐热耐碱稳定性良好,可以满足应用工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 驱蚊剂 包合物
下载PDF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生兰 孙玲 +1 位作者 张龙 张小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9-12,共4页
用溶液 -电动搅拌法制备黄芩苷 - β-环糊精包合物 ,HPL 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黄芩苷 - β-环糊精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的红外 (IR)及 X-射线衍射图谱均有明显差异 ,表明黄芩苷与 β-环糊精包合成功。
关键词 黄芩苷-β-环糊精包合物 溶液-电动搅拌法 HPLC法 制备 含量测定 兽药
下载PDF
香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靳湘 王懿睿 +5 位作者 李永霞 楼一层 代倩 胡伶俐 赵祥 周婵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香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不同来源的香葱精油与β-环糊精(β-CD)以不同投料比,在不同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下进行包合。并以包合率、包合物产率、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释放度作为指标对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香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将不同来源的香葱精油与β-环糊精(β-CD)以不同投料比,在不同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下进行包合。并以包合率、包合物产率、光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释放度作为指标对不同处方及工艺下制备的包合物进行评价。结果最佳处方为:投料比为1:10(精油:β-CD);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合温度40℃,超声包合时间1h。上述条件下不同来源的香葱精油包合物包合产率无显著性差异。光解12d后,制备的包合物含量为0.90%-0.87%;在40℃-80℃受热12d后,制备的包合物含量为0.89%-0.64%。包合物2h体外释放度小于香葱精油与β-环糊精的混合物,约10h释放度达100%。结论采用超声法制备葱油包合物稳定性好,释放度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便于储存、运输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d 包合物 香葱精油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莲心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江 吴婷婷 +3 位作者 李美云 雷小小 唐婷 桂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优选莲心碱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考察莲心碱HP-β-CD包合物体外溶出性质。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45 min体外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考察HP-β-CD与莲心碱投料... 目的优选莲心碱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考察莲心碱HP-β-CD包合物体外溶出性质。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45 min体外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考察HP-β-CD与莲心碱投料比、搅拌时间、包合温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并应用显微电镜扫描法、差示量热扫描法、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莲心碱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HP-β-CD用量为莲心碱投料量的4.5倍,搅拌时间为3.7 h,包合温度为52℃。表征鉴定结果显示莲心碱HP-β-CD包合物已形成。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稳定可行,能显著提高莲心碱的溶出度,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心碱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累积溶出度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制备5F-β-环糊精包合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立坚 李宝红 +2 位作者 东野广智 邓亦峰 梁念慈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制备 5F - β -环糊精以提高 5F的水溶性。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 β -环糊精对 5F的包合作用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物中 5F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最佳... 目的 制备 5F - β -环糊精以提高 5F的水溶性。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 β -环糊精对 5F的包合作用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溶解度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物中 5F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最佳包合条件为主、客分子摩尔比为 1∶1,包合温度 2 5℃ ,搅拌时间 3h ,搅拌速度 30 0r·min-1。结论 包合物的溶解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5F-β-环糊精包合物 半边旗 测定方法 溶解度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石菖蒲挥发油的包合工艺优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丛欢 王晓丽 +1 位作者 李晓明 杨莹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7期71-73,共3页
目的明确石菖蒲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选条件。方法以包油率、利用率为主要指标对制备过程进行正交参数优选及根据药典标准评价包合物稳定性。结果石菖蒲挥发油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包合温度:35℃... 目的明确石菖蒲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优选条件。方法以包油率、利用率为主要指标对制备过程进行正交参数优选及根据药典标准评价包合物稳定性。结果石菖蒲挥发油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8∶1,包合温度:35℃,搅拌时间为2h,采取此条件下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稳定性试验,包合物较混合物稳定性好。结论按照优选条件,产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化合物RSA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克胜 王敏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将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40 min,再于120r/min,28℃振荡处理12 h,以制取包合物.极性差异、FTIR、TG和DSC分析证实了β-CD和RSA通过以上实验条件形成了β-CD-RSA包合物,而且β-CD-... 将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RSA)和β-环糊精(β-CD)经超声波处理40 min,再于120r/min,28℃振荡处理12 h,以制取包合物.极性差异、FTIR、TG和DSC分析证实了β-CD和RSA通过以上实验条件形成了β-CD-RSA包合物,而且β-CD-RSA包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与化合物RSA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化合物RSA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文静 魏玉辉 +1 位作者 王慧 武新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优化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法,选取尼古丁与β-环糊精的配比(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为因素,以包合率和收率为指标优选包合物最佳制... 目的:优化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正交试验法,选取尼古丁与β-环糊精的配比(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为因素,以包合率和收率为指标优选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包合平衡常数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考察包合物体外溶出特性。分别对尼古丁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混合物进行高温、高湿和强光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最佳包合条件A为1:3,B为60℃,C为2 h,包合率达65.28%,收率为79.55%。150 min缓慢释药量达92.26%。在不同温度、湿度和强光条件下,包合物中尼古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混合物。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简单且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包合物稳定性良好且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β-环糊精 包舍物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β-环糊精·吡咯昔康包合物的形成常数测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关天增 闻京伟 李桂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9-180,178,共3页
考察了 β-环糊精·吡咯昔康包合物的光谱特征和热稳定性 ,用相溶解度法确定了该包合物的组成 (1∶ 1 )和包合常数 (K=983 .0 m L/g或 K=3 2 5 .8L/mol)
关键词 β-环糊精 吡咯昔康 包合物 光谱特征 热稳定性 包合常数 非甾体解热镇痛药
下载PDF
正交法优选替硝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正明 程建明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 研究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羟丙基 β 环糊精对替硝唑的包合工艺。结果 以包合物的溶解度为指标 ,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 :羟丙基 β 环糊精浓度为 1 5 % ,包合温度为 40℃ ,搅拌时... 目的 研究替硝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羟丙基 β 环糊精对替硝唑的包合工艺。结果 以包合物的溶解度为指标 ,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 :羟丙基 β 环糊精浓度为 1 5 % ,包合温度为 40℃ ,搅拌时间为 60min。结论 经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后 ,替硝唑的溶解度由 0 0 8mg/ml增加到 1 77mg/ml,增加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制备大黄素包合物工艺优选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翠英 李勇 程建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黄素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素 -羟丙基 -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结果 以包合物的溶解度为指标 ,筛选出最佳工艺为 A1 B1 C1 ,即大黄素和 HP-β- CD的比值为 1∶ 18,,包合温度... 目的 研究大黄素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素 -羟丙基 -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结果 以包合物的溶解度为指标 ,筛选出最佳工艺为 A1 B1 C1 ,即大黄素和 HP-β- CD的比值为 1∶ 18,,包合温度为 6 0℃ ,搅拌时间为 2 h。结论 经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后 ,大黄素的溶解度由0 .0 14 mg/ m L增加到 3.97m g/ m L ,增加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制备 大黄素 包合物 工艺优选 羟丙基-β-环糊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