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凋亡及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裴迅 左新河 +2 位作者 赵勇 李扬 付畅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6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FECs)炎性损伤、凋亡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无菌分离的大鼠TFECs,使用LPS诱导构建TFECs损伤模型。制备活... 目的:探讨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FECs)炎性损伤、凋亡及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无菌分离的大鼠TFECs,使用LPS诱导构建TFECs损伤模型。制备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分别用0(对照血清)、0.5%、1%、2.5%、5%、10%、20%、40%、80%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和LPS处理TFECs,MTT法检测吸光度值并计算其增殖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TFE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组、中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组、高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组及优甲乐含药血清组,并给予相应干预。实验结束后,收集细胞,观察各组TFECs形态;ELISA法检测TNF-α、IL-6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胶质标记蛋白Tg、增殖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Bax、Bcl-2)及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TFECs细胞增殖抑制率的IC_(50)是20%。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FECs变大、排列松散、胶质减少、折射不清晰,Tg、Bcl-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TNF-α水平、IL-6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Caspase-8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及JAK2、STAT3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组和优甲乐含药血清组TFECs排列逐渐紧密、胶质逐渐增多,Tg、Bcl-2和p5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凋亡率、TNF-α水平、IL-6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Caspase-8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及JAK2、STAT3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各浓度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组不同指标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活血消瘿方 脂多糖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炎性损伤 凋亡 JAK2/STAT3通路
下载PDF
pEGFP-N1脂质体转染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凤娥 向国艳 +4 位作者 孔繁利 郝峰 杨紫嫣 郑岩 方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616,I0004,共6页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转染后36h,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和转染效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此获得优化的转染条件。同时将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分别以上述条件转染,并获取相应优化的转染条件。结果:在质粒质量固定的条件下,随着脂质体质量的增加,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升高;但是当质粒∶脂质体>1∶4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在质粒和脂质体比例固定而质量增加时,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当质粒∶脂质体>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降低。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pEGFP-N1和转染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时,在质粒与脂质体的配比为1∶4(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达最高。结论:在应用脂质体介导的目的基因转染时,pEGFP-N1优化的转染条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作后续目的基因高效转染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PEGFP-N1 转染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载PDF
H_(2)S对Graves甲亢小鼠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欧慧婷 汪新宇 +2 位作者 余怀新 陈泽龙 李明政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138-1144,共7页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_(2)S)对Graves甲亢(GD)小鼠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其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病毒组和重组腺病毒组,每组15只。通过注射Ad-TSHR289重组腺病...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_(2)S)对Graves甲亢(GD)小鼠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其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病毒组和重组腺病毒组,每组15只。通过注射Ad-TSHR289重组腺病毒建立GD小鼠模型,GD造模成功的15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_(2)S组及甲疏咪唑组,每组5只。H_(2)S组小鼠予以硫氢化钠(NaHS)溶液(56μmol/kg/d)腹腔注射,甲疏咪唑组小鼠予以甲疏咪唑溶液(3.9 mg/kg/d)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和空载体病毒组小鼠予以等体积0.9%Nacl溶液腹腔注射,共干预4周。4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甲状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钠/碘转运体(NIS)、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小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组、NaHS+H_(2)O_(2)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H_(2)O_(2)组使用H_(2)O_(2)溶液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24 h,NaHS+H_(2)O_(2)组先用NaHS预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30 min再用H_(2)O_(2)溶液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组腺病毒组小鼠血清中TRAb和T4水平显著上升,TSH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NaHS溶液干预后,GD小鼠血清中TRAb和T4的水平显著下降,TSH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甲状腺组织病变得到明显的改善,PCNA与CyclinD1阳性表达显著降低,NIS、TPO与Tg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_(2)O_(2)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活性在培养24、48、72 h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与H_(2)O_(2)组比较,NaHS+H_(2)O_(2)组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GRAVES甲亢 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载PDF
玉郎伞多糖通过调控Caveolin-1表达对脂多糖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辛思源 杨志新 +2 位作者 柳金英 刘慧 郭建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59-1765,1772,共8页
目的探讨玉郎伞多糖(YLS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YLSPS处理LPS诱导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后,转染Caveolin-1过表达载体至Nthy-ori3-1细胞;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玉郎伞多糖(YLS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YLSPS处理LPS诱导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Nthy-ori3-1后,转染Caveolin-1过表达载体至Nthy-ori3-1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aveolin-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蛋白表达。YLSPS处理甲状腺炎模型小鼠,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YLSPS可降低LPS诱导的Nthy-ori3-1细胞中IL-1β、IL-6和MCP-1水平、细胞凋亡率(P<0.05),促进细胞中Caveolin-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过表达Caveolin-1也可降低LPS诱导的Nthy-ori3-1细胞中IL-1β、IL-6和MCP-1水平及细胞凋亡率。YLSPS可改善甲状腺炎模型小鼠甲状腺组织形态,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IL-6和MCP-1水平,促进甲状腺组织中Caveolin-1蛋白表达。结论YLSPS可抑制LPS诱导的Nthy-ori3-1细胞炎症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上调Caveolin-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郎伞多糖 CAVEOLIN-1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与自噬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梅 许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720,共4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目前机体暴露该类物质对甲状腺的影响备受关注。我们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磷脂酰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外源性化学物质,目前机体暴露该类物质对甲状腺的影响备受关注。我们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作用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EDCs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和自噬中的作用,为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提供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甲状腺激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凋亡与自噬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广睦 荆彩亮 +2 位作者 刘季 王亚方 王英元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2-93,9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尸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变化值,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P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尸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变化值,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而加速降解。平均DNA含量各指标(平均灰度、目标面积、目标面积比)与PMI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0.987、0.988和0.990(P<0.001)。结论尸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平均DNA含量与PMI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在研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DNA含量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后经过时间 甲基绿-派洛宁(MG-P)染色 甲状腺滤泡上皮 DNA降解
下载PDF
地塞米松促进人甲状腺滤泡上皮原代细胞凋亡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珂 胡蕴 +3 位作者 郭慕红 张斌 姜鹏 毛晓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50-954,共5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以0、10-6、10-5和10-4mol/L地塞米松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用MTT、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抑...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以0、10-6、10-5和10-4mol/L地塞米松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用MTT、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地塞米松在0~10-4mol/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P<0.05),增加甲状腺细胞凋亡率(P<0.05)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淋巴细胞对人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珂 胡蕴 毛晓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6-969,974,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对人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淋巴细胞刺激单层培养的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结果淋巴细...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对人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淋巴细胞刺激单层培养的原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结果淋巴细胞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增加甲状腺细胞凋亡相关mRNA的表达,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结论淋巴细胞可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倍宁 林晶晶 +6 位作者 姜楠 闫洪锋 孙宏伟 徐冰心 周金莲 杨鹤鸣 崔彦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8-601,共4页
建立模拟微重力的细胞培养系统,将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RTL-5)分为模拟微重力组(SMG)和正常重力对照组(NG),经6、12、24、36 h培养后收集2组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 建立模拟微重力的细胞培养系统,将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RTL-5)分为模拟微重力组(SMG)和正常重力对照组(NG),经6、12、24、36 h培养后收集2组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素FITC标记技术观察细胞微丝结构形态变化。MTT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SMG组FRTL-5细胞经6、12、24、36 h培养后,各时相细胞增殖均明显抑制(P〈0.05),其中24 h最为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FRTL-5细胞微重力培养6、12、24、36 h后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除6 h外,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各时相的G2/M期细胞比例表现为模拟失重早期(6~12 h)降低,其中12 h出现低谷值,24 h一过性显著增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模拟微重力培养36 h后,细胞微丝骨架局部解聚,张力纤维减少,结构和排列紊乱,细胞伪足少见,细胞形状呈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FRTL-5细胞 增殖 微丝
原文传递
PD-1在Graves病CD4+、CD8+T细胞中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辉 傅晓丹 +2 位作者 俞健益 黄佼 张险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0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PD-1在Graves病CD4+、CD8+T细胞中表达水平,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殖及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GD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 目的探讨PD-1在Graves病CD4+、CD8+T细胞中表达水平,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殖及炎性细胞因子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GD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中PD-1的表达。采用CCK-8、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CD4+PD-1+和CD8+PD-1+T细胞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共培养后的存活率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GD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L-4、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均升高(P<0.05)。GD患者CD4+T细胞百分率升高,CD8+T细胞百分率降低,CD4+和CD8+细胞PD-1表达均升高。在与CD4+PD-1+和CD8+PD-1+T细胞共培养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细胞活力及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最高。结论GD患者CD4+、CD8+细胞中PD-1表达升高,可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活性,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加速GD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PD-1 T淋巴细胞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体结合后细胞膜表面形态结构的观察
11
作者 王牧 纪小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体结合后的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有无抗体结合的异同特点。方法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分别标记Villin抗体和CK7抗体为实验组及滴...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体结合后的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有无抗体结合的异同特点。方法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分别标记Villin抗体和CK7抗体为实验组及滴加PBS缓冲液的对照组三个试验组(每组各3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未加抗体的对照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Villin抗体组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对照组突起与凹陷无明显变化;CK7抗体组细胞体积稍变大,部分隆起处高度也增加,突起数量明显增多,隆起分布不均匀,沟裂处平均深度较对照组细胞浅。(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对照组和Villin抗体免疫组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K7抗体免疫组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滴加抗体后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结合,其细胞膜表面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为以后的免疫组化纳米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甲状腺细胞 抗体结合
下载PDF
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峰 白雪松 +6 位作者 鞠晓红 方芳 藏雨轩 朱杭飞 向国艳 张雲乔 袁忠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3-1639,共7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FRT)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方法:构建pUB6/V5-TMEM16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方法转染TMEM16A至FRT细胞,同时优化脂质体和载体的量和比例,获得最佳转染效...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FRT)细胞的表达及其电生理特性。方法:构建pUB6/V5-TMEM16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方法转染TMEM16A至FRT细胞,同时优化脂质体和载体的量和比例,获得最佳转染效率和表达效果,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进行抗生素筛选,获取稳定表达TMEM16A的FRT细胞株。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TMEM16A于FRT细胞的表达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MEM16A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蛋白YFPH148Q/I152L检测TMEM16A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功能。结果: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结果表明目的基因TMEM16A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UB6/V5中;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的FRT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TMEM16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TMEM16A在FRT细胞膜上有表达;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蛋白YFP-H148Q/I152L证实稳定表达于FRT细胞的TMEM16A具有经典的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特性。结论:FRT细胞可高效表达TMEM16A。TMEM16A是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16A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 膜片钳术 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载PDF
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洋地黄毒苷调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与凋亡的机制
13
作者 蒋学林 刘长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目的探究洋地黄毒苷对脂多糖刺激下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系Nthy-roi3-1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低剂量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中剂量组及脂多糖+洋地黄毒苷高... 目的探究洋地黄毒苷对脂多糖刺激下的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系Nthy-roi3-1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低剂量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中剂量组及脂多糖+洋地黄毒苷高剂量组,各组进行对应处理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C3Ⅱ/LC3Ⅰ、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 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K蛋白表达情况。②将Nthy-roi3-1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脂多糖+洋地黄毒苷+自噬抑制剂组,各组进行对应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C3Ⅱ/LC3Ⅰ、Beclin1、p-Akt、Akt、p-mTOR、mTOR及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各组的细胞活力均明显升高(P均<0.05);LC3荧光染色强度随洋地黄毒苷剂量增加逐渐增强,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②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脂多糖+洋地黄毒苷组比较,脂多糖+洋地黄毒苷+自噬抑制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细胞中p-Akt/Akt、p-mTOR/mTOR、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毒苷 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脂多糖 自噬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硒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曲莎娜 刘用璋 秦昕煜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硒(selenium,Se)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正常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硒保护组,通过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观察硒... 目的研究硒(selenium,Se)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正常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硒保护组,通过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观察硒对H2O2所致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硒保护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损伤组;硒保护组GSH-Px活力明显高于损伤组。结论硒对猪甲状腺细胞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损伤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