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能源央企上市公司同业竞争解决方案思路探讨
1
作者 郭巍 《煤炭经济研究》 2024年第10期95-100,共6页
长期以来,同业竞争是上市公司监管审核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随着2019年科创板推出、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及2023年全面注册制实施,证券监管机构逐步明确了对同业竞争审核的量化指标。能源央企集团由于资产规模庞大、下属经营主体... 长期以来,同业竞争是上市公司监管审核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随着2019年科创板推出、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及2023年全面注册制实施,证券监管机构逐步明确了对同业竞争审核的量化指标。能源央企集团由于资产规模庞大、下属经营主体众多、不同子公司盈利水平差异较大、同行业央企重组整合等因素,下属控股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较为普遍。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高效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通过总结证券监管机构及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央企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相关的政策法规,梳理研究能源央企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市场参考案例,围绕“纵向一体化”及“横向多元化”两种业务整合策略,对能源央企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竞争 上市公司 国企改革 解决方案 整合策略
原文传递
明晰产权——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
2
作者 贺卫华 方蒸蒸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建国初期承袭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参与竞争就必须有清晰的产权.但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一直模糊不清,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有权的模糊性,...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建国初期承袭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参与竞争就必须有清晰的产权.但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一直模糊不清,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有权的模糊性,产权的不可转让性和产权的残缺性。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特征,因此,国企改革首先要明晰国有企业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明晰产权 国企改革
下载PDF
国企公司治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和路径 被引量:90
3
作者 郑志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2,共9页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 2015年我国国企将掀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国企公司治理的现状是:部分国企凭籍市场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形成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面临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目前政府除了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链条"管资本"外,还通过至上而下的人事任免体系和国企官员晋升考核事实上对企业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国企成为存在代理冲突的"新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由于产生来源、更迭机制中经理人权力的影响和董事会任人唯亲文化的存在,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预期的监督经理人的作用。因而,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特征的新一轮国企改革事实上遵循的历史逻辑是:平抑公众对国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的不满和愤怒;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国企改制"资本社会化"传统逻辑的延续;旨在通过引入其他性质的股份,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体现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的革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资本。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可能的实现路径是,国有资本通过持有(附加一定条件同时达到一定比例的)优先股来向民间资本做出排除隧道挖掘,直接干预和经营企业的庄重承诺,以此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司治理 混合所有制改革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绩效提升——基于定义矫正和PSM、DID、IV法的再透视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观平 周皓 王浩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90,共11页
本文基于2004—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信息资料,对混合制界定方法进行修正,构建了更符合混改本质的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本文基于2004—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信息资料,对混合制界定方法进行修正,构建了更符合混改本质的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以减轻内生性问题造成的估计偏误。研究证实,相比于纯国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绩效水平更高。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纯国有股权结构的国有企业盈利绩效能获得显著提升。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混合所有制下企业激励机制的增强是促进盈利改善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盈利绩效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少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13,共9页
本文对国家 1 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 本文对国家 1 999年启动的债转股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债转股的前期目标即国有企业三年财务扭亏解困基本实现。但由于该政策设计中隐含着诸如对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无力、功能目标多元化、不合理的前提假设、运作手段前后磨擦等内在矛盾 ,因此在实践中出现某些有悖于设计初衷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对促使国有企业出资人真正到位、变企业财务解困为资本解困等债转股本质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障碍 ,本文对此提出理论反思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并提出“股转债”这一股权退出新路径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债转股 改革 股权处置 国有产权制度 改革
原文传递
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41,共17页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等多个角度的理解,我国当前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是指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在微观(企业)层面的融合。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的认识,有非"公"非"私"论...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宏观和微观等多个角度的理解,我国当前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是指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在微观(企业)层面的融合。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的认识,有非"公"非"私"论、"控股"论和"公有制"论等几种观点。要明确"公有制"和"公有性"的区别,从微观控股主体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是公有性的,也可能是非公有性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然而,还有一些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误区和重要问题需进一步澄清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有性 利益共同体 国企改革
原文传递
供给侧改革下国企改革与创新效率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路璐 盛宇华 董洪超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0,共9页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是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企的垄断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找到导致国企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效率低下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自然成为破解国企改革路径僵化的破冰之举。本文利用2008~2...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是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企的垄断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找到导致国企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效率低下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自然成为破解国企改革路径僵化的破冰之举。本文利用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全行业中,垄断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少;竞争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高。垄断性行业中,国企的垄断程度越高,创新积极性越弱,且经营效率低下;竞争性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国企的创新投入会增加,但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导致创新效率仍旧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创新效率 行业垄断 市场竞争 样本回归 供给侧改革
下载PDF
国有经济引领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范玉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6,共10页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不动摇的价值逻辑,认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手段,以满足民生需求和民生改善为宗旨...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分析了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不动摇的价值逻辑,认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手段,以满足民生需求和民生改善为宗旨,与私营经济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有本质区别。将国有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纳入“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框架,从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保护和提高生态生产力、建立和维护产品高质量标准体系方面探究了国有经济在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从在改革中践行公平正义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组织和管理模式、实现与其他经济融合发展方面阐释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调整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国有经济应坚持底线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和市场原则,以更好地在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娜 庄玲玲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6,共6页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供给端需要全面发力,这个力源就是改革。国有企业在经过"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战略调控"三个阶段的改革后,国有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但在...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为供给端需要全面发力,这个力源就是改革。国有企业在经过"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和"战略调控"三个阶段的改革后,国有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但在经济新常态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的弊病也更加突出,面临更严峻的任务。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发展近况与新时期面临挑战的分析,全面解构国有企业改革的症结,主要从企业外部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两方面,提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路径,旨在为新常态下解决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国企改革 经济结构 治理结构
下载PDF
2000—2009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宝勇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论文统计分析了2000-2009年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相关文献及其主要内容,试图对近十年来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剖析现有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 国有企业档案 档案管理研究 国有改制企业综述
原文传递
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廷求 《华东经济管理》 2002年第4期51-53,共3页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国企改革目标的确立 ,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界定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在概念上的区别 ,分析了“外部治理主线论”和“内部治理主线论”两种不同的国企改革思路 ,并提出在公司...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国企改革目标的确立 ,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界定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在概念上的区别 ,分析了“外部治理主线论”和“内部治理主线论”两种不同的国企改革思路 ,并提出在公司治理的范围内进行国企改革的总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 内部人控制 产权制度
下载PDF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改革路径与措施——对上海市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调研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桂芳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3,共8页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上海市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调研表明,当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监管主体看,国资委定位不明确,监管组织体系层级多且权责关系不清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对上海市国有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调研表明,当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监管主体看,国资委定位不明确,监管组织体系层级多且权责关系不清晰;从监管对象看,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依然存在;从监管环境看,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依然存在,配套改革匹配度不足。因此,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上到下进行顶层设计、从下到上完善基础环境。上海市应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明确国资委的定位和权责关系;优化底层制度安排,化解国有企业微观运行中市场化与行政化的矛盾;协同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产监管 管资本 管资产 管企业 国资委 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46,共19页
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强化和完善推动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顶层设计,系统回答了建设世... 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强化和完善推动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顶层设计,系统回答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五个基本问题,即“要不要”的战略方向问题、“为什么”的价值意义问题、“是什么”的基础认知问题、“什么样”的建设标准问题、“如何做”的推进路径问题。在实践中,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探索形成了以战略层面导入为引领、以对标管理提升为重点、以示范标杆创建为抓手、以深化国企改革为依托、以完善推进机制为保障的做法,价值创造能力、创新力、现代治理能力、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使命驱动、坚持内外兼修、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经验和鲜明特征。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从分类分步推进、深化专项行动、构建动态能力、加强评估评价、优化制度供给等多个方面,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朝着世界一流企业方向走深走实走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体制创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木西 时家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53-255,共3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思路有转变观念论、政策倾斜论、民营经济发展论和体制创新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二十多年调整与改造的经验表明 ,体制创新是振兴东北的关键 ,而体制创新的核心是所有制结构调整 ,其目标就是实现国有经济、民营经...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思路有转变观念论、政策倾斜论、民营经济发展论和体制创新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二十多年调整与改造的经验表明 ,体制创新是振兴东北的关键 ,而体制创新的核心是所有制结构调整 ,其目标就是实现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混合发展。其中 ,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这是混合发展的中心环节。只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 ,并在新思路的指导下 ,才能走出一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创新 混合发展 国企改革
下载PDF
应对CPTPP国企规则的挑战:越南国内法的调适及其借鉴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浩然 李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69,共9页
越南作为CPTPP成员国中拥有国有企业较多的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其国内法中相关规定与高标准国企规则存在诸多差异,集中表现在有关国有企业的定义不一致,缺乏对国有企业商业活动管辖豁免例外原则的明确规定,以及非商业援助和透明度义务难... 越南作为CPTPP成员国中拥有国有企业较多的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其国内法中相关规定与高标准国企规则存在诸多差异,集中表现在有关国有企业的定义不一致,缺乏对国有企业商业活动管辖豁免例外原则的明确规定,以及非商业援助和透明度义务难以适配等方面。一方面,越南针对其国内法律法规进行了集中、大规模的调整和修订活动;另一方面,借助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本土化,越南加大国企股份制改革力度,在竞争法体系下引入竞争中性规则,并初步构建了国企信息披露制度。但越南“一刀切”式的统一国企定义和立法以及“硬性化”国企改革分类标准的做法也显露出比较明显的弊端。我国可吸取越南应对CPTPP国企规则的相关经验教训,通过灵活设置国企改革分类标准、谈判争取CPTPP例外和过渡措施,以及在国企商业活动中贯彻竞争中性规则和完善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PP 国有企业 越南 国企改革 竞争中性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企业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锋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1,共9页
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担负着振兴实体经济的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现状,该文选择符合条件的388家国有控股的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竞争力评... 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担负着振兴实体经济的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现状,该文选择符合条件的388家国有控股的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3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并对2014年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竞争力分布极不均衡,竞争力整体偏弱;(2)从行业大类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最强,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竞争力最弱;(3)从企业归属层级看,省级国企的竞争力最强,高校∕科研院所类国企的竞争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 企业竞争力 国有控股 制造业
原文传递
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价值创造——基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晨宇 毛新述 毛聚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55,共20页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是国有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鲜有研究关注其成效.本研究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为场景,从微观层面考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效率,表现为价值创造效应,但这...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是国有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鲜有研究关注其成效.本研究以中央企业并购重组为场景,从微观层面考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有助于提高国有资本效率,表现为价值创造效应,但这一效应仅存在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之后,表明微观层面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策略从以降数量为主向新时期国有资本质量提升转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特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国有资本,这一效应在商业类国有资本中更显著,而且中央企业通过专业化整合、控股合并实现国有资本价值创造的效应更明显.这一效应的作用路径是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减少了国有资本同质化竞争和非效率投资,使国有资本聚焦核心主业、形成资源合力.本研究为理解国企改革成效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国资监管部门深化推进微观层面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实现国有经济“五力”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价值创造 并购重组 中央企业
下载PDF
基于管理会计的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龚健健 罗欣伟 《未来与发展》 2017年第12期102-106,101,共6页
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管理会计的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管理等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国企改革,提升... 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现状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管理会计的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管理等系统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国企改革,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国有企业改革 财务管理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泉红 刘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6,共9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未来,要本着"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平等、有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
下载PDF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理论剖析及其革命性重塑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6,共11页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两种有影响力的组织,二者之间的关系与经济运行、国民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脱离环境独自发展,其结构的变化是为了应对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政企关系长期以来是我国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内涵,...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中两种有影响力的组织,二者之间的关系与经济运行、国民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脱离环境独自发展,其结构的变化是为了应对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政企关系长期以来是我国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内涵,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国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政企关系的与时俱进。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优质的政企关系顶层制度设计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动态同构的政企关系可以让政府与企业产生适应性强的良性联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再是静态的、被动的,而是动态的、交互的。两者之间通过相互塑造,共同推动关系性质的革命性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关系 国企改革 亲清政商关系 动态同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