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钢中的贝氏体及其转变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康沫狂 杨延清 +3 位作者 张喜燕 孙加林 贾虎生 武小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97-903,共7页
含硅钢在贝氏体温区短时等温获得了准贝氏体组织:贝氏体铁素体(BF)+残余奥氏体(A_R).BF中具有Spinodal分解现象,类似于马氏体时效的早期现象,结合X射线衍射法定量测定结果,证明BF过饱和碳.BF/A_R相界... 含硅钢在贝氏体温区短时等温获得了准贝氏体组织:贝氏体铁素体(BF)+残余奥氏体(A_R).BF中具有Spinodal分解现象,类似于马氏体时效的早期现象,结合X射线衍射法定量测定结果,证明BF过饱和碳.BF/A_R相界面位错是以混合位错为主的位错圈.BF中含有高密度位错和孪晶,而A_R中缺陷主要为层错和孪晶,层错面或孪晶面与界面台阶有对应关系,表明阶面不会沿界面宽面侧向移动.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贝氏体铁素体在贫碳区中受碳原子扩散控制的位错圈沿缺陷面切变形成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相变 碳含量 界面 位错 硅钢
全文增补中
锌-铝-镍-稀土合金对含硅钢热镀锌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项长祥 陈冬 +1 位作者 刘刚 刘建峰 《金属制品》 2002年第3期13-15,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和优化试验 ,研究Zn Al Ni Re四元合金对含硅钢 (16Mn)热镀锌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锌液中同时添加Al、Ni、Ce等元素 ,对抑制锌铁反应时 ζ相的异常长大存在协同效应 。
关键词 热镀锌 锌基合金 含硅钢
下载PDF
准下贝氏体的孪晶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栾道成 魏成富 杨哿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30,共7页
透射电镜实验证实在含硅钢准下贝氏体组织中存在挛晶亚结构,贝氏体中脊亦存在孪晶.中脊与残余奥氏体(Ar)李晶是贝氏体铁素体切变共格长大时协调均匀切变形成的形变孪晶贝氏体铁素体(BF)板条内孪晶主要是其横向侧面切变增厚时残余... 透射电镜实验证实在含硅钢准下贝氏体组织中存在挛晶亚结构,贝氏体中脊亦存在孪晶.中脊与残余奥氏体(Ar)李晶是贝氏体铁素体切变共格长大时协调均匀切变形成的形变孪晶贝氏体铁素体(BF)板条内孪晶主要是其横向侧面切变增厚时残余奥氏体的遗传李晶,且孪晶面与界面台阶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钢 准下贝氏体 孪晶 切变机制 合金钢
全文增补中
Fe2SiO4熔化原位观察及组织形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贝 徐光 +1 位作者 袁清 周明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1,66,共4页
以含硅1.21 wt%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背散射扫描(BSED)、能谱仪(EDS)、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LSCM)分析了该钢种氧化铁皮的组成、Fe_2Si O_4/Fe O的组织以及Fe_2Si O_4相的熔化。结果表明:低碳钢氧化铁皮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 以含硅1.21 wt%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背散射扫描(BSED)、能谱仪(EDS)、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LSCM)分析了该钢种氧化铁皮的组成、Fe_2Si O_4/Fe O的组织以及Fe_2Si O_4相的熔化。结果表明:低碳钢氧化铁皮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外层主要为Fe_2O_3,中间层以Fe_3O_4和Fe O为主,内层为共晶化合物Fe_2Si O_4/Fe O。此外,Fe O以弥散分布的颗粒状分布在基体Fe_2Si O_4中。同时,原位观察试验验证了Fe_2Si O_4相的理论熔化温度约为1173.9℃,而且,Fe_2Si O_4相的熔化温度与硅元素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钢 微观形貌 原位观察 熔化温度 Fe2Si O4/Fe O
下载PDF
含硅钢上贝氏体组织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贯鲁 刘庆锁 姜训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1-33,共3页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法研究了Fe-0.88C-1.35Si-1.03Cr-0.43Mn钢上贝氏体显微组织形态随相变时间而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380℃短时等温获得短棒状上贝氏体组织;随等温时间延长,新的上贝氏体小棒于原贝氏体棒两侧形成,上贝氏体小棒的平行排...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法研究了Fe-0.88C-1.35Si-1.03Cr-0.43Mn钢上贝氏体显微组织形态随相变时间而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380℃短时等温获得短棒状上贝氏体组织;随等温时间延长,新的上贝氏体小棒于原贝氏体棒两侧形成,上贝氏体小棒的平行排列使上贝氏体变为粗棒;随等温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粗棒状上贝氏体平行排列组合近似羽毛状;长时间等温,贝氏体碳化物析出使上贝氏体组织具有羽毛状形貌。短棒状的上贝氏体相对于羽毛状上贝氏体具有较高硬度,能够赋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钢 短时等温 短棒状上贝氏体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含硅钢贝氏体表面浮凸及其显微组织特征
6
作者 刘庆锁 吴小萍 +1 位作者 何煊坤 卢雪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Fe-0.88C-1.35Si-1.03Cr-0.43Mn钢不同相变产物的表面浮凸形貌,并使用光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等温10min条件下,上、下贝氏体相变产物的显微组织,以期获得有关贝氏体相变的新认识。结果表明,380℃等温10min...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Fe-0.88C-1.35Si-1.03Cr-0.43Mn钢不同相变产物的表面浮凸形貌,并使用光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等温10min条件下,上、下贝氏体相变产物的显微组织,以期获得有关贝氏体相变的新认识。结果表明,380℃等温10min条件下形成的上贝氏体呈现短棒状光学显微形貌,其精细结构由亚条排列组合而成,从而表面浮凸显示出边界不清晰、衬度不连续条状形貌;200℃等温10min条件下形成的下贝氏体呈现针状光学显微形貌,其精细结构显示为宽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长度却在μm数量级的片条;含硅钢的上、下贝氏体在相变早期以各自的相变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钢 表面浮凸 显微组织 贝氏体
原文传递
热浸锌–钛合金镀层钢板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桂艳 许乔瑜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纯锌浴中添加钛,制得锌–钛合金镀层含硅钢板。通过塔菲尔极化及电化学阻抗测量,研究了其在w=5%的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并与热浸纯锌镀层钢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锌–钛合金镀层钢板的极化电阻和交流阻抗增大,腐蚀电流密... 在纯锌浴中添加钛,制得锌–钛合金镀层含硅钢板。通过塔菲尔极化及电化学阻抗测量,研究了其在w=5%的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并与热浸纯锌镀层钢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锌–钛合金镀层钢板的极化电阻和交流阻抗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耐蚀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硅钢 锌-钛合金镀层 热浸镀 耐蚀性 电化学
下载PDF
硅对含强氧化性离子沸腾硝酸中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玮 罗明 张启富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45,共5页
超低碳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含强氧化性离子的硝酸溶液中会发生过钝化腐蚀和晶间腐蚀,而高硅不锈钢在强氧化性浓硝酸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笔者以高纯级000Cr25Ni20和00Cr14Ni14Si4钢作为对比材料,发现在纯稀硝酸中000Cr25Ni20钢具有更优... 超低碳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含强氧化性离子的硝酸溶液中会发生过钝化腐蚀和晶间腐蚀,而高硅不锈钢在强氧化性浓硝酸中具有优良的耐蚀性。笔者以高纯级000Cr25Ni20和00Cr14Ni14Si4钢作为对比材料,发现在纯稀硝酸中000Cr25Ni20钢具有更优良的耐蚀性,在不同含量的40%沸腾硝酸溶液中,00Cr14Ni14Si4钢可有效抑制过钝化腐蚀,而且不发生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溶液 过钝化腐蚀 晶间腐蚀 高硅奥氏体不锈钢
原文传递
Bainite Growth Behavior at Early Stage of Transformation in a High Carbon Silicon-Containing Steel 被引量:1
9
作者 KONG De-qun LIU Qing-suo DONG Zhan-ji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The growth behavior at the early stage of bainitic trans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The bainite was obtained by isothermal tran... The growth behavior at the early stage of bainitic trans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The bainite was obtained by 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at 200 ℃ only for a short time in a high carbon silicon-containing steel after austenitization at 200 ℃ only for 20 min.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shows that the bainite appears in the form of plates with a width of about 30 nm,and that the interface of the bainite leading tip is wedge shaped.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bainite plates consist of single ferrite phase,with absence of carbides.The results confirm the occurrence of the moiré which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austenite grain boundaries at the bainite leading tip.Both the lateral growth and longitudinal growth of bainite have weak ability to traverse the lattice-distortion strain fields and austenite grain boundary.The austenite grain boundary impedes the longitudinal growth of the bainite plate,i.e.,the growth of bainite plate stops at the austenite grain boundary.The longitudinal growth of bainite associated with the features of shear mechanism can not completely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at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nite plate lattice distortion grain boundary growth behavior high carbon silicon-containing steel
原文传递
含硅钢下贝氏体生长方式——下贝氏体切变增厚
10
作者 张喜燕 武小雷 康沫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70,共6页
首先对贝氏体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进行简要评述。认为台阶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提出了贝氏体相变过程中新相沿母相奥氏体层错面切变增厚的观点。在这种模型中,由于贝氏体铁素体片增厚借助于界面位错圈在奥氏体层错... 首先对贝氏体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进行简要评述。认为台阶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扩散控制台阶长大机制,提出了贝氏体相变过程中新相沿母相奥氏体层错面切变增厚的观点。在这种模型中,由于贝氏体铁素体片增厚借助于界面位错圈在奥氏体层错面上的扩展来完成,台阶的运动只能沿母相层错面切变滑移,而不会作侧向迁移,同时台阶侧面也不应是无序的非共格界面,切变运动的结果导致下贝氏体发生台阶与奥氏体层错条纹具有对应关系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 界面 层错 奥氏体 含硅钢 切变增厚
下载PDF
核级高硅含钛不锈钢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及接头组织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正浩 王传强 +2 位作者 齐恩语 李云龙 吴世凯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5-85,共11页
采用激光-氩弧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对核级高硅含钛奥氏体不锈钢的包壳材料进行对接焊接,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气孔率的影响,并对焊缝的显微组织及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焊速和离焦量可以明显降低气孔的... 采用激光-氩弧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对核级高硅含钛奥氏体不锈钢的包壳材料进行对接焊接,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气孔率的影响,并对焊缝的显微组织及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焊速和离焦量可以明显降低气孔的数量和尺寸,在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获得成形良好和无气孔缺陷的焊缝;焊缝区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相,焊缝区中心为粗大的柱状晶,熔合线附近焊缝区的晶粒尺寸减小,并存在细小的胞状晶和等轴晶;热影响区组织与母材基本相同,但其晶粒尺寸略大于母材;焊接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为607 MPa,约为母材抗拉强度的73%,平均断后延伸率为6.5%;拉伸断口处存在大量的撕裂棱和韧窝,其为典型的韧性断裂;焊缝区域的硬度在160 HV_(0.1)左右,约为母材硬度的60%;180°的面弯和背弯结果合格,接头性能满足核反应堆中核燃料组件对包壳材料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造 材料 激光-氩弧复合焊接 高硅含钛奥氏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一种高硅Cr-Ni不锈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转变
12
作者 赵朴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2,共5页
研究了一种铸态σ相强化的高硅Cr-Ni不锈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转变。试验结果表明,在1150℃高温固溶状态下钢具有α+γ双相组织;在固溶后冷却及800℃附近时效过程中,α相和γ相不稳定,发生3种相变反应,即α→α+σ... 研究了一种铸态σ相强化的高硅Cr-Ni不锈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转变。试验结果表明,在1150℃高温固溶状态下钢具有α+γ双相组织;在固溶后冷却及800℃附近时效过程中,α相和γ相不稳定,发生3种相变反应,即α→α+σ、α→γ′+σ及γ→γ+σ。长期时效后,通过上述反应,最终形成以γ相为基体的γ+σ双相组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了该钢的组织不稳定性、由α+γ双相组织转变成γ+σ组织的相变过程、σ相的形成及强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 不锈钢 σ相强化 显微组织 相变 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