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鳍鱯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刚 戴大临 +2 位作者 黄林 陈永 蒋国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鳍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发达,并可见到卵黄核和颗粒细胞,在初级卵细胞后期,在滤泡层下面可见到放射层。该时期线粒体、卵黄核的形态和数量以及细胞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关键词 大鳍鱯 初级卵母细胞 超微结构 名贵经济鱼类
下载PDF
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泽芳 张林媛 +1 位作者 郑丁团 刘焕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目的是为探索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规律提供组织学和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于2003年和2004年的6月初到8月末取3只、9月中旬到10月初取4只,共计7只健康经产2~3胎的成年东北梅花鹿... 研究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目的是为探索东北梅花鹿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规律提供组织学和形态学依据。本研究于2003年和2004年的6月初到8月末取3只、9月中旬到10月初取4只,共计7只健康经产2~3胎的成年东北梅花鹿卵巢;卵巢经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后,切取约1mm^3的卵巢皮质和直径0.5~1.5mm及1.5~3mm的卵泡作为电镜观察用材料;该材料经0.1MpH7.2的PBS漂洗、1%锇酸固定、不同浓度乙醇脱水后,再经Epon812和丙酮等量混合液浸透,最后用Epon812包埋制块,并用半薄切片机切成0.5~2μm半薄切片;再经亚甲基兰-天青Ⅱ染色后,在光镜下进行卵泡分类和卵母细胞定位;将经定位的材料用超薄切片机切成厚度为700~800A的切片,经醋酸铀和柠檬酸铅双重染色后,用透射电镜观察、记录并照相。观察时将卵泡依其直径大小、透明带的形成、卵泡腔的出现等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4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卵泡阶段,卵母细胞为较规则的圆形,质膜与卵泡细胞膜紧密相贴,有时形成桥粒,细胞器多分布于近核区,高尔基体不典型,线粒体多为圆形,嵴较少;在次级卵泡阶段,2~4层的卵泡细胞局部开始形成透明带,4层以上时形成薄的透明带,微绒毛斜伸人透明带内,方向不规律;在直径为0.5~1.5mm的三级卵泡阶段,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增厚,各种细胞器在皮质区内数量较多,皮质区内高尔基体的数目增多,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在直径为1.5~3mm的三级卵泡阶段,卵母细胞的透明带继续加厚,微绒毛缩短变弯,开始从透明带退出,许多皮质颗粒开始排列在卵母细胞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梅花鹿 初级卵母细胞 发育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泥蚶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顾海龙 林志华 +1 位作者 沈伟良 陈彩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期间各细胞器的特征及卵黄粒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泥蚶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合成前期、卵黄合成期及卵黄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在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初级卵母细胞发育期间各细胞器的特征及卵黄粒的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泥蚶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卵黄合成前期、卵黄合成期及卵黄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在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微吞饮泡等都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且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卵黄粒的主要胞器。卵黄发生的原料以外源性合成为主,外源性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消化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初级卵母细胞
下载PDF
钼对大白鼠初级精母细胞致突变的研究
4
作者 孙素玲 曹杰 孙运华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3-14,12,共3页
以大白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钼对大白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 30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 5组 ,Ⅰ、Ⅱ、Ⅲ组为钼酸铵的高、中和低剂量组 ,分别以 1 0 0、2 0和1 0mg/kg体重剂量的钼酸铵连续灌胃 5天 ;Ⅳ组为阳性对照组 ,以 30mg... 以大白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钼对大白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 30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 5组 ,Ⅰ、Ⅱ、Ⅲ组为钼酸铵的高、中和低剂量组 ,分别以 1 0 0、2 0和1 0mg/kg体重剂量的钼酸铵连续灌胃 5天 ;Ⅳ组为阳性对照组 ,以 30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连续腹腔注射 5天 ;Ⅴ组为阴性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给药后第 1 4天每组取 3只大白鼠 ,按 2mg/kg体重 /只腹腔注射秋水仙素 ,2h后取材检验。试验结果表明 ,Ⅰ组与Ⅳ组比较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Ⅰ、Ⅱ、Ⅲ组与Ⅴ组相比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证明钼对初级精母细胞具有诱变性[1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鼠 初级精母细胞 诱变性 钼酸铵 钼中毒 染色体畸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