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渗氮与喷丸强化复合改进钛合金抗微动损伤性能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道新 陈华 何家文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4,共6页
利用直流脉冲等离子电源装置对Ti6A1 4V钛合金表面渗氮处理 ,研究了渗氮层的相组成、硬度分布、韧度及摩擦学性能 ,采用喷丸形变强化 (SP)对渗氮层进行后处理 ,以达到联合提高钛合金微动疲劳 (FF)抗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 :脉冲电源等... 利用直流脉冲等离子电源装置对Ti6A1 4V钛合金表面渗氮处理 ,研究了渗氮层的相组成、硬度分布、韧度及摩擦学性能 ,采用喷丸形变强化 (SP)对渗氮层进行后处理 ,以达到联合提高钛合金微动疲劳 (FF)抗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 :脉冲电源等离子技术可在钛合金表面获得由TiN、Ti2 N、Ti2 A1N等相组成的渗氮层 ,该改性层能够显著地提高钛合金常规磨损和微动磨损 (FW )抗力 ,但降低了基材的FF抗力。渗氮层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与SP引入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协同作用 ,使钛合金FF抗力超过了SP单独作用。提高渗氮层韧度对改善钛合金FF和FW性能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渗氮 喷丸强化(SP) 钛合金 微动疲劳(FF) 微动磨损(FW)
下载PDF
H13模具钢离子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应君 吴新杰 +1 位作者 张细菊 刘绍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2,共4页
利用 10kW的等离子体气相沉积炉对H13钢进行了离子渗氮处理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渗氮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处理温度和时间 ,可以得到最佳的渗氮层化合物相组成及表面硬度 ,在保证一定的渗氮层深度条件下 ,H13... 利用 10kW的等离子体气相沉积炉对H13钢进行了离子渗氮处理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渗氮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合适的处理温度和时间 ,可以得到最佳的渗氮层化合物相组成及表面硬度 ,在保证一定的渗氮层深度条件下 ,H13钢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耐磨性 H13模具钢
下载PDF
不锈钢零件表面离子渗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坤吉 王锡林 +2 位作者 刘庆华 刘斌 刘庆刚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不锈钢耐蚀性好,耐磨性差,在许多工况下推广受到限制。研究与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选材,采用等离子渗氮处理,能更好地挖掘不锈钢的潜力,延长不锈钢零件寿命。
关键词 不锈钢 离子渗氮 耐磨
下载PDF
38CrMoAlA、40Cr钢经不同渗氮工艺处理后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吉会 房大然 张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0-23,共4页
研究了 38CrMoAlA和 4 0Cr钢经气体渗氮、气体氮碳共渗、离子渗氮处理后渗氮层的组织、硬度、摩擦磨损和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38CrMoAlA钢渗氮层的硬度及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高于 4 0Cr钢 ,但抗摩擦磨损性能不如 4 0Cr钢... 研究了 38CrMoAlA和 4 0Cr钢经气体渗氮、气体氮碳共渗、离子渗氮处理后渗氮层的组织、硬度、摩擦磨损和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38CrMoAlA钢渗氮层的硬度及在 3 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高于 4 0Cr钢 ,但抗摩擦磨损性能不如 4 0Cr钢。依气体渗氮、气体氮碳共渗到离子渗氮的顺序 ,渗氮层的抗磨损性能逐次提高 ,但抗腐蚀能力逐次降低。从钢的化学成分、渗氮层的硬度和韧性出发 ,对 38CrMoAlA和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渗氮 气体氮碳共渗 离子渗氮 渗氮钢
下载PDF
离子渗氮新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5
作者 龙发进 周祎 +2 位作者 康光宇 李鑫鸿 耿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4,80,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离子渗氮的一些固有缺点,近些年来出现一些新的离子渗氮技术,如活性屏离子渗氮、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离子注入离子渗氮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及其原理、特点,总结了这类技术的共性模型。其中,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和... 为了克服传统离子渗氮的一些固有缺点,近些年来出现一些新的离子渗氮技术,如活性屏离子渗氮、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离子注入离子渗氮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新技术及其原理、特点,总结了这类技术的共性模型。其中,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和等离子体源离子渗氮技术有着明显的设备和工艺优势,可能成为离子渗氮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活性屏 等离子体源 离子注入
下载PDF
稀土催渗离子渗氮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方生 刘玉先 +2 位作者 徐军 亓永新 武茂灿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稀土催渗离子渗氮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稀土催渗可使γ相晶粒细化,晶界面缺陷增加;稀土的加入,增加了离子轰击效应,可使γ相内空位、位错环和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的数量增加,可在表面0.08mm厚度的扩...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稀土催渗离子渗氮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稀土催渗可使γ相晶粒细化,晶界面缺陷增加;稀土的加入,增加了离子轰击效应,可使γ相内空位、位错环和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的数量增加,可在表面0.08mm厚度的扩散层铁素体内产生高密度位错。大量晶体缺陷的产生是稀土加速离子渗氮过程中氮扩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离子渗氮 催渗机理 渗氮
下载PDF
离子渗氮AISI 420马氏体不锈钢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奚运涛 刘道新 +1 位作者 韩栋 韩增福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4,共6页
采用不同温度对AISI 420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渗氮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氮层的硬度分布,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离子渗氮AISI 420不锈钢在... 采用不同温度对AISI 420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渗氮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渗氮层的硬度分布,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和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离子渗氮AISI 420不锈钢在模拟工业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ISI 420不锈钢350℃低温离子渗氮层由ε-Fe3N和N过饱和固溶体αN相组成,其化学稳定性高,加之固溶Cr元素的联合作用,明显提高了AISI 420不锈钢基材的腐蚀抗力。AISI 420钢经450℃和550℃渗氮处理,渗氮层中的αN分解成了α相和CrN,造成基体贫Cr,降低了基材的耐蚀性能。马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表面硬度,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马氏体不锈钢 腐蚀 AISI 420
下载PDF
稀土对38CrMoAl钢离子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方生 王成国 +2 位作者 刘玉先 庞国华 高致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8-50,共3页
研究了稀土对 38Cr Mo Al钢离子渗氮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稀土离子渗氮后 ,化合物层中γ 相的含量明显增加 ,且在距表面 0 .0 8mm扩散层处存在许多小位错环、位错和胞状亚结构 ;加稀土离子渗氮的表面硬度和普通离子渗... 研究了稀土对 38Cr Mo Al钢离子渗氮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稀土离子渗氮后 ,化合物层中γ 相的含量明显增加 ,且在距表面 0 .0 8mm扩散层处存在许多小位错环、位错和胞状亚结构 ;加稀土离子渗氮的表面硬度和普通离子渗氮相近 ,而耐磨性和耐热疲劳性优于普通离子渗氮 ,在渗层厚度增加的情况下 ,渗层脆性并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离子渗氮 微观结构 38CRMOAL钢 性能
下载PDF
离子渗氮前预氧化催渗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景才 孙斐 +2 位作者 王树凯 杨星梅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186,192,共6页
研究了预氧化对42CrMo钢离子渗氮的催渗作用及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SEM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渗氮层厚度、渗氮层物相、预氧化后表面形貌和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预氧化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在300℃预氧化30... 研究了预氧化对42CrMo钢离子渗氮的催渗作用及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XRD、SEM和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渗氮层厚度、渗氮层物相、预氧化后表面形貌和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预氧化对离子渗氮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在300℃预氧化30 min后进行离子渗氮(500℃、4 h),化合物层厚度达到15μm,是不经预氧化处理的传统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厚度的2倍以上;有效扩散层厚度达到最大值570μm,明显高于传统离子渗氮的有效扩散层厚度。研究还表明,300℃预氧化30 min后表面产生了大量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和微裂纹、孔洞,同时接触角最小、表面自由能最大,离子渗氮阶段氧化物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氮化物。由此推测预氧化催渗机理可能是表面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和微裂纹、孔洞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氮原子的吸附,从而促进化合层的形成,另一方面为氮原子提供的扩散通道,有利于扩散层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预氧化 离子渗氮 表面自由能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38CrMoAl液压柱塞无白亮层低温离子渗氮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尧 宋磊 +2 位作者 张宸恺 叶雪梅 胡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1-86,共6页
对38Cr Mo Al液压柱塞进行低温离子渗氮,研究不形成白亮层的工艺条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处理后的38Cr Mo Al钢显微组织、截面硬度、渗层脆性、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510℃常... 对38Cr Mo Al液压柱塞进行低温离子渗氮,研究不形成白亮层的工艺条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处理后的38Cr Mo Al钢显微组织、截面硬度、渗层脆性、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510℃常规离子渗氮工艺,38Cr Mo 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无白亮层产生,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表层无γ'-Fe4N相生成。同时,38Cr Mo 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不仅截面硬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渗层脆性显著降低,压痕周围均无裂纹产生。耐磨性研究表明,在较大载荷下,450℃低温离子渗氮后耐磨性比510℃常规离子渗氮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 离子渗氮 液压柱塞 白亮层
下载PDF
离子辅助电弧沉积ZrN梯度涂层抗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道新 奚运涛 +1 位作者 韩栋 张晓化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有效提高2Cr13不锈钢表面大攻角固体粒子冲蚀(SPE)抗力,利用离子辅助电弧沉积技术在氮化预处理的2Cr13钢表面制备了不同结构、不同厚度的ZrN梯度涂层,研究了涂层结构和厚度对膜基结合强度、涂层显微硬度、韧性、动静态承载能力以及抗... 为有效提高2Cr13不锈钢表面大攻角固体粒子冲蚀(SPE)抗力,利用离子辅助电弧沉积技术在氮化预处理的2Cr13钢表面制备了不同结构、不同厚度的ZrN梯度涂层,研究了涂层结构和厚度对膜基结合强度、涂层显微硬度、韧性、动静态承载能力以及抗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合理结构的ZrN梯度涂层与离子氮化有机复合,能够获得承载能力高、界面应力应变协调性好、结合强度高、强韧性配合合理,抗多冲疲劳和抗塑性流变性能优的复合改性层,其90°大攻角SPE抗力显著高于2Cr13不锈钢基材。ZrN梯度涂层的SPE抗力同时与涂层厚度密切相关,当ZrN梯度涂层较薄时,其协调变形能力及承载能力较低,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容易出现脱层失效,因而SPE抗力较低;当ZrN梯度涂层太厚时,涂层韧性和内聚强度降低,内部残余应力较大,受外界冲击载荷作用时容易出现局部脱层,因此SPE抗力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N梯度涂层 固体粒子冲蚀 离子氮化 2Cr13不锈钢
下载PDF
2Cr13马氏体不锈钢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杨 何永勇 +2 位作者 朱宜杰 邱剑勋 修俊杰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67,共5页
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分别进行常规直流离子渗氮和活性屏离子渗氮对比试验。渗氮温度均为440℃,渗氮时间为8 h。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分析表征两种渗氮样品。实验结果表... 对2Cr13马氏体不锈钢分别进行常规直流离子渗氮和活性屏离子渗氮对比试验。渗氮温度均为440℃,渗氮时间为8 h。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分析表征两种渗氮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活性屏离子渗氮在避免了传统离子渗氮缺点的同时,取得了与其相同的硬化效果。可在马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一定厚度的均匀致密的白亮层,其相结构是以ε-Fe_(2-3)N相为主,并伴随少量的αN相。马氏体不锈钢活性屏渗氮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表面硬度,而且获得了良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氮 活性屏离子渗氮 电化学腐蚀
原文传递
不同渗氮温度下38CrMoAl钢低氮氢比无白亮层离子渗氮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尧 纪庆新 +1 位作者 魏坤霞 胡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提高变速器锥盘使用寿命,以锥盘用38CrMoAl钢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渗氮温度低氮氢比离子渗氮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物相、硬度、渗层脆性及耐磨性进... 为提高变速器锥盘使用寿命,以锥盘用38CrMoAl钢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渗氮温度低氮氢比离子渗氮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物相、硬度、渗层脆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38CrMoAl钢经520℃,N2∶H2=1∶4和540℃,N_2∶H_2=1∶5离子渗氮后表层无白亮层生成,XRD分析表明表层无γ'-Fe4N相,说明离子渗氮时通过改变渗氮温度和氮氢比可以避免白亮层生成,只形成渗氮扩散层。研究还发现,渗氮层的脆性显著降低,韧性和耐磨性提高,为促进无白亮层离子渗氮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变速器锥盘的表面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氮氢比 渗氮温度 白亮层
下载PDF
304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和氮碳共渗工艺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胜歌 郭元元 +1 位作者 周祎 张以忱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在430℃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分别进行离子渗氮(PN)、离子氮碳共渗(PNC)和离子氮碳共渗加离子渗氮(PNC+PN)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渗层的横断面形貌、渗层成分、相组成和力学性能。... 在430℃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分别进行离子渗氮(PN)、离子氮碳共渗(PNC)和离子氮碳共渗加离子渗氮(PNC+PN)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辉光放电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测试了试样渗层的横断面形貌、渗层成分、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在430℃进行硬化处理时,相对于PN处理,经PNC和PNC+PN处理可以获得更高硬度、更厚渗层,但表面耐腐蚀性下降,3种处理得到的渗层中C和N的最大含量分别出现在不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氮 离子氮碳共渗 离子氮碳共渗+离子渗氮
原文传递
超声波冷锻对Cr12MoV钢渗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佘丁顺 岳文 +3 位作者 付志强 王成彪 王艳艳 刘家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9-135,共7页
为优化渗氮工艺,提高渗氮层的厚度与硬度,提出用超声波冷锻技术(Ultrasonic cold forging technology,UCFT)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表面纳米化预处理,并在450℃和520℃两个温度条件下离子渗氮。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白光形貌仪、X射... 为优化渗氮工艺,提高渗氮层的厚度与硬度,提出用超声波冷锻技术(Ultrasonic cold forging technology,UCFT)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表面纳米化预处理,并在450℃和520℃两个温度条件下离子渗氮。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白光形貌仪、X射线衍射仪和维氏显微硬度计对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UCFT是一种能与离子渗氮有效复合的预处理工艺,经UCFT表面纳米化预处理后,Cr12MoV模具钢表面形成表面硬度约520 HV,厚度为350μm的塑性变形影响层;经UCFT表面纳米化预处理后和离子渗氮复合处理后,渗氮层厚度与硬度与原始样品直接渗氮相比有显著提高;UCFT预处理后在520℃离子渗氮4 h,材料表面硬度可高达1350 HV,复合改性层厚度也可增至约4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模具钢 复合表面处理 超声波冷锻技术 离子渗氮
原文传递
H13钢铝合金压铸模的离子氮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彭文屹 吴晓春 +1 位作者 闵永安 许珞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6,共3页
采用加氩渗氮和无氩渗氮两种离子渗氮方法 ,对用作铝合金压铸模材料的H13钢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 ,无氩渗氮的化合物层对H13钢的热疲劳性能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能推迟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阻止热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 ,另一方... 采用加氩渗氮和无氩渗氮两种离子渗氮方法 ,对用作铝合金压铸模材料的H13钢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 ,无氩渗氮的化合物层对H13钢的热疲劳性能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能推迟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阻止热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 ,另一方面表面裂纹直、宽、多 ,易于剥落并扩展快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热疲劳特性 铝合金压铸模
下载PDF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文屹 吴晓春 +1 位作者 闵永安 许珞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4,共3页
采用Uddeholm热疲劳试验方法 ,用机械磨去法和在等离子体气氛内加氩的方法除去化合物层 ,并与有化合物层的热疲劳试样进行对比 ,以研究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层所具有的高硬度和高强度 ,能使其推迟热... 采用Uddeholm热疲劳试验方法 ,用机械磨去法和在等离子体气氛内加氩的方法除去化合物层 ,并与有化合物层的热疲劳试样进行对比 ,以研究化合物层对H13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层所具有的高硬度和高强度 ,能使其推迟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热裂纹向基体内部扩展 ,但有化合物层试样的热裂纹在表面扩展较快 ,经 30 0 0周热循环后 ,观察到横断面的热裂纹宽度较大、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H13钢 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42CrMo钢表面纳米化对离子渗氮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杨 徐久军 王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对42CrMo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对SMAT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离子氮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计对渗氮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氮化条件下,特别在低温... 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对42CrMo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对SMAT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离子氮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计对渗氮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氮化条件下,特别在低温下,经SMAT处理后的42CrMo钢可以得到化合物层更厚、硬度更高的氮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42CRMO钢 纳米材料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下载PDF
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低温PC、PN和PC+PN表面硬化处理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28-331,共4页
对AISI 31 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低温离子渗碳 (PC)、离子渗氮 (PN)和离子渗碳 +离子渗氮 (PC +PN)双重复合处理 ,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在不降低耐蚀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不锈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渗入奥氏体晶格中的碳或 (和 )... 对AISI 31 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低温离子渗碳 (PC)、离子渗氮 (PN)和离子渗碳 +离子渗氮 (PC +PN)双重复合处理 ,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在不降低耐蚀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不锈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渗入奥氏体晶格中的碳或 (和 )氮可以形成一种碳或 (和 )氮的过饱和固溶体 (S相 ) ,但没有铬的碳化物或 (和 )氮化物析出。由于PC +PN双重复合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渗层内的最大含氮量位于渗层的外表面 ,而最大的含碳量则位于渗层较深的部位 ,因而经离子双重复合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既有离子渗氮处理的高硬度 ,又有离子渗碳处理后的高的渗层厚度和较好的硬度梯度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碳 离子渗氮 双重复合处理
下载PDF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碳、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田占军 李杰 +2 位作者 沈德久 王玉林 刘凯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3-56,共4页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表面技术,与传统的离子渗碳、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相比有工件处理时间短、整体工件受热轻微、处理完成可以即时淬火等优点。分析了液相等离子体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技术的实...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表面技术,与传统的离子渗碳、渗氮及其碳氮共渗技术相比有工件处理时间短、整体工件受热轻微、处理完成可以即时淬火等优点。分析了液相等离子体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技术的实验机理,从电解液体系、试验装置和工艺流程3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通过SEM照片讨论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层的结构。测试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渗透处理的试样具有好的耐磨性、耐蚀性,最大硬度为77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渗碳 渗氤 碳氮共渗 渗透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