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53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10 位作者 苏力 郭连瑞 齐立行 徐娟 李建新 冀冰心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汪忠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48-851,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53例(83条下肢)下肢严重缺血。病因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44例71条患肢(44/53,83.0%);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53例(83条下肢)下肢严重缺血。病因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44例71条患肢(44/53,83.0%);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5例6条患肢(5/53,9.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6条患肢(4/53,7.6%)。本组患者中80.7%(67/83)患肢有疼痛感,72.3%(60/83)肢体有冷感,67.5%(56/83)肢体有麻木感。移植后2个月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移植后2个月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3.6%,总的冷感缓解率为91.7%,总的麻木缓解率为75.0%。有39.8%(33/83)患肢的ABI有所增加。89.2%(74/83)患者经皮测定的氧分压(TcPO2)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9.2%患者的溃疡面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44.6%(23例37条)于术后行血管造影评估,其中72.9%患肢有不同程度的侧支血管形成。15条(18.1%)患肢最终行截肢,其中5条患肢降低了截肢平面。结论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缺血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峰蓉 黄晓军 +6 位作者 任汉云 张耀臣 许兰平 陈育红 刘开彦 郭乃榄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方法  5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中位年龄 34(5 .5~ 5 2 .0 )岁 ,接受了HLA配型相合或 1个位点不合的同胞供者PBSCT ,其中急性白血病 (AL) 31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C...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方法  5 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中位年龄 34(5 .5~ 5 2 .0 )岁 ,接受了HLA配型相合或 1个位点不合的同胞供者PBSCT ,其中急性白血病 (AL) 31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CR1 )期 13例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期及以上 7例 ,未缓解或复发 11例 ,包括 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复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12例 ,慢性期 5例 ,加速期 2例 ,急变期 4例 ,allo BMT后复发 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7例 ,RAEB及RAEB t各 1例 ,转为AL 5例 ;Burkitt淋巴瘤Ⅳ期 1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或改良白消安预处理方案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采用经典环孢菌素 (CsA)加甲氨蝶呤 (MTX)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均植活 ,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0 .5× 10 9 L和BPC≥ 2 0× 10 9 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第 14和 11天。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 2 0例 (39% ) ,其中Ⅲ~Ⅳ度 2例 (4% )。 5 2 %的患者诊断慢性GVHD。死亡14例 ,8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6例死于复发。 37例长期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 399(75~ 2 176 )d ,34例持续CR ,另 3例复发。 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 6 4 % ,6 1%及 2 4 %。结论 al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 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 治疗 恶性血液病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OEMS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段明辉 周道斌 +4 位作者 焦力 张薇 朱铁楠 李剑 沈悌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44-747,共4页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用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后进行auto-PBSCT治疗.男6例,女3例,移植时中位年龄44(39~48)岁.起病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5~60)个...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治疗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用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后进行auto-PBSCT治疗.男6例,女3例,移植时中位年龄44(39~48)岁.起病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2(5~60)个月.1例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8例采用化疗后注射G-CSF进行动员.2例马法兰剂量为140 mg/m2,7例为200 mg/m2.回输的中位单个核细胞(MNC)数量为3.75(1.05~8.33)×108/kg,中位CD34+细胞为5.37(1.32~10.90)×106/kg.结果 1例为序贯移植,其余患者为单次移植.1例患者移植后第9天死于严重感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余8例均成功植入.8例患者可评价短期疗效,中位ANC≥0.5×109/L、BPC≥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0(9~11)d和11.5(9~14)d.2例分别在动员和移植后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转阴,其他患者移植后均未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6例伴有下肢水肿和皮肤病变的患者,除1例外,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例伴淋巴结肿大患者移植后淋巴结缩小,3例伴视乳头水肿患者2例缓解.7例患者在移植后周围神经症状缓慢改善.结论 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后行auto-PBSCT治疗POEMS综合征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高,移植相关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马法兰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14
4
作者 刁友涛 曾抗 +9 位作者 孙竞 孙乐栋 孟凡义 周再高 刘启发 彭学标 徐丹 黄良 赵洁 李建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9例SLE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的干细胞的计数为(2.37~9.9)×10~8/ kg。预处理方案是环磷酰胺50 mg·kg^(-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9例SLE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采集的干细胞的计数为(2.37~9.9)×10~8/ kg。预处理方案是环磷酰胺50 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4 d(造血干细胞回输前2~5d)。抗胸腺球蛋白抗体2.5 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4 d。同时碱化和水化尿液,保护心、肝和肾功能。从移植后临床表现、SLE相关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植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7~15 d,血小板>20×10~9/L时间为移植后0~21d。所有患者均于移植后面部红斑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部分患者自身抗体转阴。9例患者均出现轻重不一的血清病样反应,1例出现严重的肾衰和心衰,3例有出血性膀胱炎,1例出现心因性精神障碍,1例发生会阴部念珠菌感染。结论随访1年结果表明,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近期疗效显著,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玫 韩明哲 +8 位作者 冯四洲 李成文 邱录贵 姜容 邹德慧 阎石 杨丛林 韩忠朝 严文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27-430,共4页
目的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 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的临床疗效。方法用alloBMT 治疗26 例;用alloPBSCT 治疗24 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Y)120 m... 目的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 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 的临床疗效。方法用alloBMT 治疗26 例;用alloPBSCT 治疗24 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Y)120 m g/kg +单次全身照射(STBI)9 ~10 Gy 或马利兰(BU)16 mg/kg 或马法兰( Mel)140 ~160 mg/m 2 + CY 120 mg/kg 。结果 PBSCT 组造血重建23 例,中位随访时间352(19 ~745) 天,移植相关死亡4 例(16 .7 % ) ,2 年无病生存率(67 .9 ±11 .3) % ,复发3 例(12 .5 % ) ;而BMT 组造血重建24 例,中位随访时间546(19 ~2 329)天,移植相关死亡7 例(26 .9 % ) ,2 年无病生存率(57 .7 ±9 .7) % ,复发5 例(19 .2 % ) 。两组差异不明显。发生aGVHD PBSCT 组6 例(25 % ) ,BMT 组6 例(23 .1 %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624) , 但PBSCT 组发生cGVHD13 例(56 .5 % ) 明显高于BMT 组的1 例(3 .85 % )( P= 0 .0002) 。结论 all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骨髓移植 GVHD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局部注射联合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14
6
作者 顾露 张姝梅 +1 位作者 于翔 杨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86-2091,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血干细胞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可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肢体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取腔内治疗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组),另外25例只采取腔内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6,12个月随访,记录患肢疼痛、冷感等主观评分,测定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等客观指标。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治疗后踝肱指数均明显增加,尤其是治疗后1个月时增加显著,治疗后6,12个月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也明显增加,治疗后1,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时联合组经皮氧分压、跛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12个月内患肢痛感和冷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4)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出现低钙血症3例,移植后出现发热2例,局部渗血3例,对症治疗后好转;(5)结果表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腔内治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加速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轻患肢缺血症状,因此能取得比单独采取腔内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血管病变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腔内治疗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跛行距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易耕 姜尔烈 +7 位作者 何祎 魏嘉磷 张荣莉 黄勇 杨栋林 马巧玲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期(C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APBSCT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APBSCT治疗的全部5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计算总生存(os)率、无病...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期(C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影响APBSCT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APBSCT治疗的全部55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计算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55例患者中,男35例,女20例,移植时中位年龄28(12~51)岁。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091(20—3024)d,3年OS率、DFS率分别为77.1%(95%CI71.2%~83.8%)、73.7%(95%C167.2%~80.3%)。移植后微小残留病(MRD)转阴〈200d组(27例)的DFS率高于≥200d转阴组(8例)(88.9%对46.9%,P=0.042);移植前MRD持续阴性患者3年DFS率为90.0%,MRD非持续阴性组为6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0)。从确诊到MRD转阴时间为影响AML患者CR期行APBSCT预后的独立因素[RR=0.022(95%C10.001~0.604),P=0.024]。结论APBSCT是CR期AM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移植前监测MRD水平有助于判断APBSCT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病生存 微小残留病
原文传递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龚奕 陈幸华 +6 位作者 张曦 张诚 高力 高蕾 彭贤贵 孔佩艳 王庆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039-3041,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留取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利用制备好的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细胞。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60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7×109,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10d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接受细胞输注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中,4例在DC-CIK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反应,但最高体温均低于39℃(37.8~38.5℃),经物理降温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不适反应。患者接受DC-CIK治疗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同期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随访24个月时OS、DFS均显著高于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曦 陈幸华 +7 位作者 刘林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钟永明 王庆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预处理前后粘附功能的改变。 方法 :采用细胞粘附试验和细胞粘附阻断试验 ,观察 2 1例PBSCT患者经单用化疗 (单化 )或放疗、化疗 (放、化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不同时相点骨髓基质细胞...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预处理前后粘附功能的改变。 方法 :采用细胞粘附试验和细胞粘附阻断试验 ,观察 2 1例PBSCT患者经单用化疗 (单化 )或放疗、化疗 (放、化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不同时相点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粘附能力 ,放、化预处理后第 30、90天显著低于移植前 (P <0 .0 1 ) ;单化预处理后第 30天显著低于移植前 (P <0 .0 5~ 0 .0 1 )。 结论 :PBSCT患者术前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单化组的损伤较轻 ,放、化组损伤较重。预处理对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损伤可能是影响移植后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粘附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下载PDF
“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红霞 孙万军 +5 位作者 郭梅 李洁 胡海兰 侯慧慧 代娜娜 艾辉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711-27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例经一线正规治疗失败或复发的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微移植”治疗,首先给予患者Hyper—CVA... 目的探讨“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例经一线正规治疗失败或复发的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微移植”治疗,首先给予患者Hyper—CVAD/MA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喃阿霉素+地塞米松/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化疗,在MA方案化疗结束后48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HLA单倍型相合的亲缘供者外周血干细胞(G—PBSC)输注,不做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共完成31个疗程“微移植”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总有效(CR+PR)8例。化疗后全部患者发生Ⅳ度骨髓抑制,但在G—PBSC输注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14d;其他不良反应均在2级以内。18例次患者出现G—PBSC输注相关性发热。全部患者在“微移植”治疗期间未观察到GVHD相关临床表现。2013年3月随访截止时,无病存活6例,死亡4例,其中3例为病情进展,1例为感染。10例患者1年和3年的总生存、无病生存率均为60%。结论“微移植”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混合淋巴瘤
原文传递
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0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丽娜 傅卫军 +9 位作者 奚昊 张春阳 杜鹃 何海燕 姜华 曾添关 樊建玲 周莉莉 常洪 侯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诱导治疗序贯APBSCT的201例MM患者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位... 目的探讨诱导治疗序贯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诱导治疗序贯APBSCT的201例MM患者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例患者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期为22.87(17.48~28.2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期为69.63(63.57-75.69)个月,5年PFS率、OS率分别为17%、49%。(~)APBSCT后达完全缓解(cR)组(112例)与未达CR组(89例)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2.93(21.03~44.83)、18.13(14.46~21.80)个月(P〈0.001),中位OS期分别为96.77(71.79~121.75)、54.70(49.53~59.87)个月(P=0.004)。③诱导治疗方案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组(123例)与不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组(21例)的中位PFS期分别为31.67(24.36~38.98)、15.20(10.11-20.29)个月(P=0.013),中位OS期分别为76.30(55.44~97.15)、52.03(33.76~70.30)个月(P=0.014)。④国际分期系统(ISS)I、Ⅱ、Ⅲ期组中位OS期分别为99.47(59.58~139.36)、66.77(52.17~81.37)、53.97(28.71~79_23)个月(P〈0.001),Ⅱ、Ⅲ期患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为I期患者的2.16、3.40倍。⑤IgD型(22例)、IgG型(101例)MM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11.17(10.27~13.13)、35.43(22.69~48.17)个月(P=0.007),中位OS期分别为30.83(0.24~61.42)、70.70(53.52~87.88)个月(P=0.039),IgD型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是IgG型患者的2.47倍。⑥接受一线诱导(132例)和更换诱导治疗方案(69例)患者的中位PFS期分别为25.43(16.09~34.77)、20.27(15.04~25.50)个月(P=-0.042),后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较前者高1.48倍,两组中位O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⑦Cox多因素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移植物抗宿主病对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黎美章 章卫平 +11 位作者 王健民 宋献民 杨建民 倪雄 杨丹 陈莉 陈洁 胡晓霞 高磊 邱慧颖 周虹 程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GVHD (cGVHD)的严重程度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接受allo-PBSCT的231例白血...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GVHD (cGVHD)的严重程度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接受allo-PBSCT的23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GVHD、cGVHD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移植后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移植相关死亡(TRM)率和复发率(RR)的影响.结果 ①可评估的224例患者中85例发生aGVHD,其中Ⅰ度46例,Ⅱ度25例,Ⅲ~Ⅳ度14例.生存100 d以上者213例,109例发生cGVHD,其中局限型84例,广泛型25例.②0~Ⅰ度aGVHD患者3年OS和DFS率高于Ⅱ~Ⅳ度aGVHD患者(分别为69.5%和60.7%对33.6%和33.7%,P值均<0.01);前者3年TRM率低于后者(15.0%对56.7%,P<0.01).③局限型cGVHD患者5年OS率高于无cGVHD及广泛型cGVHD患者(79.8%对55.6%,P<0.01;79.8%对56.4%,P=0.038);局限型cGVHD患者5年TRM率低于广泛型cGVHD患者(14.1%对41.1%,P=0.018);无cGVHD患者5年RR不仅高于局限型cGVHD患者(47.2%对10.9%,P<0.01),也高于广泛型cGVHD患者(47.2%对12.4%,P=0.007).④多因素分析提示供者类型、清髓性预处理是allo-PBSCT后发生aGVHD的主要危险因素;而aGVHD又是发生cGVHD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aGVHD对白血病患者allo-PBSCT后长期生存有明显不良影响,尤其是Ⅲ~Ⅳ度aGVHD对患者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局限型cGVHD则是患者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可能与之伴随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降低白血病复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预后
原文传递
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术青 薛慧 +4 位作者 王翠民 姚艳红 史月 刘志彬 高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进一步改良的白舒非(BU)/环磷酰胺(CY)+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预处理方案在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9年... 目的探讨经进一步改良的白舒非(BU)/环磷酰胺(CY)+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预处理方案在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9年7月的26例SAA患者,以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以改良BU/CY+ATG单倍体移植治疗SAA的“北京方案”为基础并对其进一步改良)进行治疗。①依据SAA患者移植前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容量不同制定相应的清理残留造血细胞的方法。骨髓活检提示骨髓造血组织容量<10%时,以改良BU/CY+ATG的“北京方案”进行预处理;10%≤骨髓造血组织容量≤25%时,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1d的BU用量,即将BU剂量提高至9.6 mg/kg(分3d静脉滴注),成为进一步改良的BU/CY+ATG移植预处理方案。②依据疾病诊断不同制定相应的移植预处理方案:SA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SAA-PNH)综合征或单纯PNH患者直接采用将BU剂量定为9.6 mg/kg(分3d静脉滴注)的进一步改良的BU/CY+ATG移植预处理方案。移植方式:在“北京方案”骨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改良为单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26例SAA患者中,获得造血重建22例。随访至2019年12月,中位随访期48(5~122)个月,死亡5例,其中移植相关死亡4例(15.4%,4/2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1例(3.8%,1/26)。全组3年总生存率(OSR)84.2%,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72.6%(其中SAAⅠ:100.0%;SAA-PNH:100.0%;SAAⅡ:72.2%)。结论经进一步改良的BU/CY+ATG移植预处理方案在SAA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安全有效,不仅适用于SAAⅠ、SAAⅡ,同时适用于合并PNH克隆的SAA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倍型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下载PDF
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婷 段连宁 +9 位作者 丁丽 朱玲 闫洪敏 王志东 汪生 郑晓丽 董磊 薛梅 刘静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45-1450,共6页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URD-PB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9例接受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URD-PBSC)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9例接受非血缘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UC-MSC+URD-PBSCT组22例,URD-PBSCT组27例,UC-MSC+URD-PBSCT组平均回输UC-MSC数为1.0×106/kg。结果:与URD-PBSCT组相比,UC-MSC+URD-PBSCT组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短(12 d vs 15 d)(P=0.04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20.0%vs 51.9%)(P=0.026);(5.0%vs 33.3%)(P=0.040);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高(81.8%vs 51.9%)(P=0.028)。两组之间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入率,血小板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肺部感染,出血性膀胱炎,1年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UC-MS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粒细胞重建快,c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但应注意防治CMV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非血缘供者
下载PDF
单倍体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征 胡锴勋 +4 位作者 余长林 乔建辉 孙琪云 艾辉胜 郭梅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单倍体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对我中心2000年8月至2009年4月进行单倍体NST治疗的30例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慢... 目的观察单倍体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对我中心2000年8月至2009年4月进行单倍体NST治疗的30例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加速、急变期)5例。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全身照射联合阿糖胞苷或白消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环孢素、霉酚酸酯、CD25单抗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植入情况:30例患者中26例为完全供者嵌合,4例为混合嵌合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恢复平均时间为11(9—16)d,PLT〉20×10^9/L恢复平均时间为17(12~60)d。平均随访24(16~120)个月,12个月以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46.7%,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40.0%,累计3年总的疾病复发率为16.7%,无事件生存率为43.3%,总生存率为50.0%。结论单倍体NST可以改善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一定程度上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难治 复发
原文传递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53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新生 万鼎铭 +3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刘林湘 姜中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T)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T)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本研究观察了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2003年7月~200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PBSCT治疗,中位年龄37岁。采用G-CSF或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3.0×106/kg,异基因移植患者接受CD34+细胞的中位数为6.2×106/kg;自体移植采用MAC预处理方案,异基因移植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MTX、环孢菌素A联合骁悉,1例1个点不合患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的天数在自体移植中分别为13天和19天,在异基因移植中分别为12天和15天;异基因移植中Ⅰ~Ⅲ度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为31.4%,慢性GVHD(cGVHD)的发生率为71.4%,复发率在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38.9%和5.7%,700天无病生存率在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57.9%和69.5%。结论:自体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很快地重建造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重建造血
下载PDF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凌辉 方峻 +5 位作者 游泳 郭涛 刘芳 张纯 江汇娟 邹萍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of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PBSCT), 40 patients with various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diseases received allo-PBSC...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of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PBSCT), 40 patients with various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diseases received allo-PBSCT. The preparative regimens were based on BUCY2 or modified BUCY2, The acute graft-versus host disease (aGVHD) was prevented by cyclosporin A and shortterm MTX regimen in all patients. Two patients from donors with one fully mismatched HLA on DRB1 locus and 4 from unrelated donor also administered Zenapox (CD25 MAb) at dosage of 1 rag/ kg every day on the day before transplantation and day 4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se 6 patients were also treated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Transfusion of the donor cells: The median of the transfused nucleated cells was 5.38×10^8/kg and that of the CD34^+ cells was 7.8×10^6/kg respectively. All the patients gained hematopoietic reconstruction except one who died of infection before engraftment. Seven patients got Ⅱ°-Ⅳ° aGVHD and the incidence was 17.5 %. Fourteen patients got cGVHD and the incidence was 53.8 % in the patients who survived over 6 months. Twenty-eight patients had fever or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n.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13.8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transplantation related mortality (TRM) was 17.5 %and 2 patients relapsed (5.0 %). It was concluded that allo-PBSCT can reconstruct hematopoiesis quickly and is a favorabl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leuk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EMIA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geneic graft-vesus-host disease
下载PDF
骨髓移植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彩娟 孙婷 +1 位作者 邹秉含 陈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46-451,456,共7页
目的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1999-2015年来源于Pub Med、EMBASE和CENTRAL等数据库的... 目的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1999-2015年来源于Pub Med、EMBASE和CENTRAL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共329篇,两个评审员独自确定文献是否达到入选标准,并评估文献的试验方法质量,最后挑选12个相关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分析,共包含921例接受BMT治疗患者及884例接受PBSCT治疗患者。Rev Man5.2软件评估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移植物抗宿主病、复发率、复发死亡率、非复发死亡率等。结果 BMT组与PBSCT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95%vs 42.87%,RR:1.05,95%CI:0.95-1.17,P=0.09),但BMT组3年总生存率低于PBSCT组(42.38%vs51.02%,RR:0.83,95%CI:0.70-0.99,P=0.04);BMT组3年无病生存率高于PBSCT组(47.89%vs 29.82%,RR:1.61,95%CI:1.23-2.11,P=0.000 6);BMT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均低于PBSCT组(42.20%vs48.13%,RR:0.87,95%CI:0.77-0.99,P=0.003;46.95%vs 61.89%,RR:0.52,95%CI:0.43-0.63,P〈0.000 01);BMT组复发率高于PBSCT组(18.90%vs 12.58%,RR:1.49,95%CI:1.12-2.00,P=0.007),BMT组复发死亡率及非复发死亡率与PBSCT组均无统计学差异(15.08%vs 12.92%,RR:1.18,95%CI:0.93-1.48,P=0.17;22.34%vs 22.58%,RR:0.99,95%CI:0.83-1.18,P=0.90)。结论接受BMT治疗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及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PBSCT治疗患者,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高于PBSCT治疗患者,而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死亡率、非复发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艺颖 刘林 +4 位作者 唐晓琼 肖青 张红宾 王建渝 王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328-333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共有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该院血液科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诊断时是否骨髓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共有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该院血液科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诊断时是否骨髓侵犯、化疗次数及病程中是否复发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77.10%)干细胞动员采集成功,其成功率受疾病诊断到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间隔时间、化疗次数、前期化疗(包含氟达拉滨)、复发,以及采集干细胞前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结论拟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前期化疗次数不宜多,动员采集要尽早,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损伤干细胞的药物,需同时关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来确定动员采集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非血缘脐血移植与HLA相合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昌成 朱小玉 +7 位作者 汤宝林 童娟 张旭晗 张磊 宋闿迪 耿良权 刘会兰 孙自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比较单份清髓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与HLA相合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81例单份清髓UCBT与57例HLA相合同胞PBSCT患者人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 目的比较单份清髓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与HLA相合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81例单份清髓UCBT与57例HLA相合同胞PBSCT患者人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移植后42d(+42d)ucBT组中性粒细胞累积植入率为95.0%(95%C187.0%~98.1%),同胞PBSCT组为100%(P=0.863)。+100dUCBT组血小板累积植入率低于同胞PBSCT组[87.3%(95%CI76.8%~93.1%)对98.2%(95%CI87.3%~99.7%),P=0.005]。+100dUCBT组Ⅱ-Ⅳ度急性GVHD、Ⅲ/Ⅳ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2%(95%a9.1%-26.4%)、10.4%(95%CI3.3%~16.9%),同胞PBSCT组分别为8.9%(95%C11.1%~16.1%)、7.1%(95%C11.4%~1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2,P=0.521)。UCBT组3年慢性GVHD、广泛型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均低于同胞PBSCT组[14.9%(95%CI5.2%~23.5%)对35.2%(95%CI19.4%~47.8%),P=0.008;11.2%(95%c,2.9%~18.7%)对31.4%(95%a16.2%~43.9%),P=0.009]。UCBT组、同胞PBSCT组3年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95%CI19.2%-41.7%)对23.2%(95%C113.1%~35.0%),P=0.464]。UCBT组3年疾病复发率低于同胞PBSCT组[12.9%(95%凹6.6%-21.5%)对24.3%(95%CI13.5%~36.8%),P=0.039]。UCBT、同胞PBSCT组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6%(95%C145.4%~69.7%)对54.8%(95%C139.9%-67.4%),P=-0.634;57.0%(95%C144.0%~68.0%)对52.4%(95%CI38.2%~64.9%),P=0.563]。UCBT组3年无GvHD及复发生存(GRFS)率高于同胞PBSCT组[5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