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现任、候选与候补:清代文官之分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振国
-
机构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6-65,共10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饷道
贡道:明清辽东地区的交通与基层社会"(L14CZS010)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根据官员出身、是否现任、曾否出任过实缺,可以将清代文官划分为现任官员、候选官员和候补官员三种类型。三者均是清代文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清代文官选任的对象。但其间又有很大差异,在官员性质、官员范围、任用方式和铨选制度上各有不同。弄清这一分类,于考释清代选任术语,研究清代文官选任和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清代
文官类别
现任官员
候选官员
候补官员
选任
-
Keywords
Qing Dynasty
official category
incumbent official
nominated official
alternate official
appoint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赈灾中的捐纳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牛敬忠
-
机构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4-58,共5页
-
文摘
同治、光绪年间 ,清政府在几次大的赈灾中举办捐纳 ,收捐实职 ,并将这种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这种举措的主要原因 ,一为灾荒的空前严重 ,二为清政府财政的日益支绌。作为一时的应急措施 ,在短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这种措施对清政府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尤其是收捐实职 ,危害更大 :其一 ,它使官场流品之滥达于极点 ;其二 ,使行贿受贿之风到处蔓延。同时 。
-
关键词
清代
捐纳
赈灾活动
清政府
同治时期
光绪时期
财政问题
腐败
-
Keywords
the Qing dynaty
the years of Emperor Tongzhi and Guangxu
donation
famine
nominal official titles
true post
finance
-
分类号
F812.95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释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丙华
-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天中学刊》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项目(2009RC012)
-
文摘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而可施教化,也就是说可以"设教",因而则可"溥观(示)人欲"。"敛材"应是"取材以章物采"之意。
-
关键词
《诗论》
纳物
观人欲
敛材
-
Keywords
ShiLun
nawu(harvest rent)
ethics
liancai(nomination official candidates)
-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孙吴交州及吴、蜀遥领太守考述
- 4
-
-
作者
蔡东洲
叶周杰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
文摘
依据《三国志》等文献资料关于孙吴交州以及吴、蜀遥领郡太守的相关记载,搜集、梳理和考辨出了交州9郡23任、吴遥领11郡12任、蜀遥领4郡4任太守的姓名及其籍贯、官任等,为三国历史人物和政区地理研究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孙吴
交州
吴蜀
遥领
太守
-
Keywords
Sunwu
Jiaozhou
Shu
nominal official position
chief of prefecture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