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任、候选与候补:清代文官之分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6-65,共10页
根据官员出身、是否现任、曾否出任过实缺,可以将清代文官划分为现任官员、候选官员和候补官员三种类型。三者均是清代文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清代文官选任的对象。但其间又有很大差异,在官员性质、官员范围、任用方式和铨选制度... 根据官员出身、是否现任、曾否出任过实缺,可以将清代文官划分为现任官员、候选官员和候补官员三种类型。三者均是清代文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清代文官选任的对象。但其间又有很大差异,在官员性质、官员范围、任用方式和铨选制度上各有不同。弄清这一分类,于考释清代选任术语,研究清代文官选任和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文官类别 现任官员 候选官员 候补官员 选任
下载PDF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赈灾中的捐纳 被引量:9
2
作者 牛敬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4-58,共5页
同治、光绪年间 ,清政府在几次大的赈灾中举办捐纳 ,收捐实职 ,并将这种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这种举措的主要原因 ,一为灾荒的空前严重 ,二为清政府财政的日益支绌。作为一时的应急措施 ,在短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 ,从长远的观点来... 同治、光绪年间 ,清政府在几次大的赈灾中举办捐纳 ,收捐实职 ,并将这种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这种举措的主要原因 ,一为灾荒的空前严重 ,二为清政府财政的日益支绌。作为一时的应急措施 ,在短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这种措施对清政府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尤其是收捐实职 ,危害更大 :其一 ,它使官场流品之滥达于极点 ;其二 ,使行贿受贿之风到处蔓延。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捐纳 赈灾活动 清政府 同治时期 光绪时期 财政问题 腐败
下载PDF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释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丙华 《天中学刊》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 上博藏楚竹书《诗论》第三简"内勿"释读为"纳物",从《左传》有关材料来看,应是春秋以来的成语,其内涵渊源有自。结合儒家的诗教传统,《诗论》谓《邦风》"纳物",就是说其风物可以"纳民于物(轨)"而可施教化,也就是说可以"设教",因而则可"溥观(示)人欲"。"敛材"应是"取材以章物采"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纳物 观人欲 敛材
下载PDF
孙吴交州及吴、蜀遥领太守考述
4
作者 蔡东洲 叶周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依据《三国志》等文献资料关于孙吴交州以及吴、蜀遥领郡太守的相关记载,搜集、梳理和考辨出了交州9郡23任、吴遥领11郡12任、蜀遥领4郡4任太守的姓名及其籍贯、官任等,为三国历史人物和政区地理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孙吴 交州 吴蜀 遥领 太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