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1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 被引量:114
1
作者 徐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9,共6页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拓展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有效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基于文化与人之间本质关系的思考,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拓展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有效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基于文化与人之间本质关系的思考,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和分析。主要结论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育人的载体,即通过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濡化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通过学生主体的感知、选择、整合,内化为其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以及社会化方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内在机理
原文传递
企业成长的双元模型:平台增长及其内在机理 被引量:88
2
作者 刘江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160,共13页
中国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平台突破产业边界运营,以不同方式获得内涵式、跨界型快速增长,其中小米、阿里、奇虎360、腾讯等企业就是这种成长类型的典范。本文认为,在需求面以及供给面上,价值链的设计、制造、营销、运营各个区段都可... 中国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平台突破产业边界运营,以不同方式获得内涵式、跨界型快速增长,其中小米、阿里、奇虎360、腾讯等企业就是这种成长类型的典范。本文认为,在需求面以及供给面上,价值链的设计、制造、营销、运营各个区段都可以有不同的平台形式,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平台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细化为具体产品、服务或独特资源。而且,在大规模商业化、创新方面,平台与企业、市场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本文基于价值链、价值网络理论,围绕商业生态系统、平台增长、供给面、需求面等相关概念,从关联链和价值形成两个维度构建双元模型:结合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一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实践,探索依托平台实现企业成长的具体形式和内在机理,并从打造商业生态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价值专属特性、培育动态能力四个层面对企业如何实现平台增长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成长 双元模型 平台增长 内在机理
原文传递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3
3
作者 杨建利 郑文凌 +1 位作者 邢娇阳 靳文学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90,104,共11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产量高、质量优、减量化、效益好、效率高、竞争力强、经营者素质高、农民收入高阐述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从数字技术...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产量高、质量优、减量化、效益好、效率高、竞争力强、经营者素质高、农民收入高阐述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从数字技术嵌入农业要素配置体系、产业体系等"六大体系",促进资源利用绿色化、产业融合深度化等"六化",探寻了数字技术赋能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新阶段、构建发展新格局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大农业数据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新基建"、大力培育"新农人"、健全政策评估机制等完善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以期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赋能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内在机理 政策设计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75
4
作者 韩晶 陈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4,共12页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所释放的大规模红利与中国迫切需要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形成历史交汇,“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绿色发展亟须全面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文章首先从动力转换和演化机理两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所释放的大规模红利与中国迫切需要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形成历史交汇,“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绿色发展亟须全面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文章首先从动力转换和演化机理两个层面探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内在机制,然后立足于2011~2019年中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赋能绿色发展,该结论在以历史上固定电话普及率作为数字经济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和以“宽带中国”试点城市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均得以证实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助力企业成长、推动产业优化三条中介渠道赋能绿色发展。基于上述研究,文章从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化数字转型及加快传统产业数字渗透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内在机制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要点 被引量:54
5
作者 王常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4,共9页
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在“十四五”时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应用场景支撑,创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系统性的应用机遇;数字经济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创造了有别于... 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在“十四五”时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应用场景支撑,创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系统性的应用机遇;数字经济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了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创造了有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突破路径。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和内在要求上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统一性和一致性。本文梳理分析现有研究文献,总结提炼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探索性提出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二者融合的现实表现,并结合我国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二者融合的实现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城镇化 内在机理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刘依杭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5,共8页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产业兴旺与产业城市化、生态宜居与生态城镇化、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治理有效与空间城市化、生... 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体现在产业兴旺与产业城市化、生态宜居与生态城镇化、乡风文明与社会城镇化、治理有效与空间城市化、生活富裕与经济城镇化五个层面。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足、对接不畅,服务保障机制不均衡,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二者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比较优势,发挥的制度环境及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城乡双向互惠合作模式,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协同发展 内在机理
下载PDF
数字技术驱动公共服务创新的经济机理与变革方向 被引量:49
7
作者 周瑜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3,共6页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公共服务实践,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为公共服务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文章从公共服务创新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公共服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 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快速融入公共服务实践,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为公共服务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文章从公共服务创新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公共服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剖析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的内在机理,从而提出公共服务由“服务传递”转向“价值共创”的四个关键变革方向,以期为面向数字时代的公共服务创新构建出一个整体性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创新 数字技术 内在机理 变革方向
下载PDF
文旅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基本模式与产业开发逻辑 被引量:49
8
作者 张胜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94-99,共6页
文旅融合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文旅融合的关键是深度融合,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叠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系统内部的耦合关系促成两者在系统要素上密切关联,产生化学反应。文旅融合的基本模式有原生态文... 文旅融合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文旅融合的关键是深度融合,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叠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系统内部的耦合关系促成两者在系统要素上密切关联,产生化学反应。文旅融合的基本模式有原生态文化保护型模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型模式、IP延伸授权型模式、“文化+科技”的娱乐型模式和“文化+地产”的休闲度假型模式等。要做到深度融合,就要遵循注重要素融入、秉承生活真实性、坚持创新性转化、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等原则,使其成为文旅融合的产业开发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深度融合 内在机理 融合模式 产业开发逻辑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复杂禀赋、内在机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潘海生 张玉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6-186,共11页
复杂与适应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和谐共生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开放性、相对独立性与适应性,内含场域复杂、属性复杂、主体复杂、内容复杂的复杂特性。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与适应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和谐共生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开放性、相对独立性与适应性,内含场域复杂、属性复杂、主体复杂、内容复杂的复杂特性。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视角,聚集、非线性、流和多样性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内生动力、资源基础和结果表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各主体须立足产业维度与教育维度摄取信息并建立产教融合信息库,实现规则匹配,作出行为反应,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复杂禀赋 内在机理 运行机制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下载PDF
制度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基于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高照军 武常岐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80-1592,共13页
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研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创新行为,阐述企业内部、外部制度环境及其耦合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下,企业追求"合法性"的行为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 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研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的创新行为,阐述企业内部、外部制度环境及其耦合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下,企业追求"合法性"的行为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内外部制度环境的耦合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我们进一步针对如何完善和改进国家高新区内外部两种制度环境之间的耦合机制,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内部制度环境 外部制度环境 耦合机制 企业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理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45
11
作者 张艳 曹海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69,共6页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联结“利益—情感—文化”,为居民提供非利益本位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培育和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而推进社区基层治理能...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联结“利益—情感—文化”,为居民提供非利益本位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培育和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而推进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利益碎片化、情感弱化和文化异化等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需要构建融利益整合、情感重塑与文化导向为一体的发展机制,促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共同体 内在机理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发展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高启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经过30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现已形成多元化的雏形。目前影响最大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5种类型,即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本文针对各类推... 经过30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现已形成多元化的雏形。目前影响最大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5种类型,即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本文针对各类推广组织的特征,探讨了其内部结构优化的主要对策。强调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要改革和完善基层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加强体系内的分工与协作,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要深化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推广运行机制与实施方式;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要转变科研导向,优化部门与单位设置,创新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企业型农业推广组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农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要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组织制度,改进推广服务方式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 组织管理 内部结构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植物耐铝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3
作者 何龙飞 王爱勤 +1 位作者 刘友良 沈振国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铝毒害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森林大面积退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植物耐铝性机制研究的进展 ,指出在植物体内存在多条耐铝性途径。
关键词 植物耐铝性 外部机制 内在机制
下载PDF
企业内部市场:起源、演进及挑战 被引量:27
14
作者 冯俭 蒋明新 任迎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史料的考察,认为M型结构是内部市场的摇篮;指出随着M型结构的推广,内部市场定价方法不断细化,竞争机制逐步引入企业内部并打破内部垄断,以及价格机制参与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范围从基本活动延伸到辅助活动;阐述了内部... 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史料的考察,认为M型结构是内部市场的摇篮;指出随着M型结构的推广,内部市场定价方法不断细化,竞争机制逐步引入企业内部并打破内部垄断,以及价格机制参与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范围从基本活动延伸到辅助活动;阐述了内部市场对科斯关于企业本质的命题、企业管理范式、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逻辑完整性等提出的挑战;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开展内部市场理论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市场 起源 演进 协调机制
原文传递
信息消费驱动下的传统产业变革:基本内涵与内在机制 被引量:41
15
作者 丁志帆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94,共8页
信息消费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传统产业转型是信息消费发展的外在表现,信息消费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不同,信息消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本质上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它主要通过... 信息消费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传统产业转型是信息消费发展的外在表现,信息消费发展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与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不同,信息消费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本质上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它主要通过替代效应、渗透效应、关联效应、融合效应与协同效应来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传统产业应当主动对接信息消费需求,加速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通过组织再造与制度革新形成信息消费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内在机制
原文传递
论“课程思政”中的“三个统一” 被引量:38
16
作者 韦洪发 王晓宇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5,共10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实现过程。教学实践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是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统一、政...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实现过程。教学实践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是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育人性和育才性相统一。在人自身发展层面,做到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属性;在社会发展层面,将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三个统一 内在机理
下载PDF
房价上涨挤压了我国企业的出口能量吗?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斌 王乃嘉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共13页
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学术界和政府决策者虽然都已经认识到了房价上涨对生产性投资、企业创新、企业家行为和企业融资的影响,但对房价上涨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加以足够重视。那么,房价上涨与企业... 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学术界和政府决策者虽然都已经认识到了房价上涨对生产性投资、企业创新、企业家行为和企业融资的影响,但对房价上涨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加以足够重视。那么,房价上涨与企业出口表现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文章利用35个大中城市的出口企业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房价上涨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房价上涨增加了企业出口数量,但不利于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出口市场的拓展,总体上降低了企业出口金额;(2)房价上涨对不同类型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其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3)房价上涨影响企业出口的内在机制是,房价上涨通过影响企业用工成本、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劳动力流动性挤压了企业的出口能量。文章为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房价上涨的社会影响提供了启示,也为政府应对当下的企业出口困境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上涨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企业出口 内在机制
原文传递
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 被引量:37
18
作者 薄涵亮 郑文祥 +2 位作者 王大中 姜胜耀 杨巾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4-427,共4页
介绍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技术效果和安全特性。在对清华大学发明的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用压水堆磁力提升器的优点,开发一种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该驱动技术解决了磁力提升器把驱动... 介绍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技术效果和安全特性。在对清华大学发明的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用压水堆磁力提升器的优点,开发一种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该驱动技术解决了磁力提升器把驱动机构置于核反应堆压力壳外的缺点,但保留了抓式机构驱动的优点;解决了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动压驱动因工况变化而引起的驱动特性的复杂性的缺点,继承了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不贯穿压力壳、传动线短、避免了弹棒事故等优点。该驱动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体化布置核反应堆,可以推广到其他研究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 内置式 水压驱动 驱动机构
原文传递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条件及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小静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6,共4页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融合主体,第二产业工业为经济支撑,第三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叠加发展形式。"三产融合"发展应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期间和市场发展到相应程度后,不同产业间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自发生...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融合主体,第二产业工业为经济支撑,第三产业为主攻方向的叠加发展形式。"三产融合"发展应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应期间和市场发展到相应程度后,不同产业间因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自发生成的结果。文章认为,农村"三产融合"的条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核心是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关键是资金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产融合 内生机制 途径
原文传递
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肖亮 王家玮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8,共14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关联畅通和经济良性循环流转,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环节,是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在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关联畅通和经济良性循环流转,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环节,是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在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堵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着眼畅通双循环,构建了“四功能打造、六化转型、五体系升级”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逻辑模型,提出了现代流通体系在实现更高水平生产与消费循环、更高质量城市与农村循环、更高层次内外贸市场循环、更加协调跨区域市场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信息传导、结构牵引、要素优化和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出发,阐述了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内在机理及关键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现代流通体系 理论逻辑 内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