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扩张术20年临床应用的回顾 被引量:125
1
作者 鲁开化 郭树忠 +5 位作者 艾玉峰 韩岩 马显杰 潘宝华 周智 雷永红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目的总结皮肤扩张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及相关技术,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对20年来临床收治的1454例(1737例次)患者,使用扩张器362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效果有所提高,总治愈率达96.6%,血肿、... 目的总结皮肤扩张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及相关技术,以指导今后工作。方法对20年来临床收治的1454例(1737例次)患者,使用扩张器362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着经验的积累,手术效果有所提高,总治愈率达96.6%,血肿、感染明显减少。但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如扩张面积不足,皮瓣设计不理想,注水扩张过急过快,张力过大或中央过度扩张等问题仍然存在。结论围绕获取足够"额外"皮肤,如何选择扩张部位、层次,掌握注水扩张规律以及相关技术,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扩张器 皮瓣 扩张部位
下载PDF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2
2
作者 林松庆 张发惠 张朝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i0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方法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11例,缺损性质: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1例,电锯伤1例,皮肤恶性肿瘤1例,足跟慢性溃疡1例。缺损部位:足跟部6例,小腿下段2例,跟腱部2例,中前足背1例。轴点在外踝尖上1~3cm处,平均为2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6cm×8cm~12cm×18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有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生长,其中1例经换药愈合,1例用中厚皮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1.5个月至6个月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结论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供区存在状态良好,可利用性大,邻近转移,切取方便,成活率高,是踝足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旋转 2003年2月 软组织缺损修复 远端蒂皮瓣 皮肤恶性肿瘤 足跟慢性溃疡 小腿下段 解剖学研究 2004年 缺损部位 皮瓣切取 皮肤坏死 正常步态 存在状态 可利用性 车祸伤 电锯伤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部皮瓣的进一步解剖学研究——高位皮动脉与皮瓣血供的分型 被引量:94
3
作者 徐达传 阮默 +3 位作者 张春 熊绍虎 汪新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研究股前外侧皮瓣高位皮动脉及皮瓣的血供类型。方法 :在 5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部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 ,记录高位皮动脉的出现率、来源动脉、位置及其走行 ,分析股前外侧部皮动脉的分布规律。结果 :高位皮... 目的 :研究股前外侧皮瓣高位皮动脉及皮瓣的血供类型。方法 :在 5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部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 ,记录高位皮动脉的出现率、来源动脉、位置及其走行 ,分析股前外侧部皮动脉的分布规律。结果 :高位皮动脉出现率为 58% (2 9侧 ,34支 ) ,其中发自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占 1 0 % (5侧 )、横支的占 44 % (2 2侧 )和降支根部的占 4 % (2侧 )。无高位皮动脉出现时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皮动脉营养皮瓣 ,降支皮动脉浅出点在髂髌连线附近 ,可定为正常型 (2 1侧 ,42 % )。出现高位皮动脉时 ,降支发出的皮动脉位置偏低 ,管径较细 ,皮瓣的血供可分为降支皮动脉主要型 (1 8侧 ,36 % )、均匀分布型 (6侧 ,1 2 % )和高位皮动脉支主要型 (5侧 ,1 0 % )。结论 :高位皮动脉出现率高 ,分布具有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部皮瓣 血供 分型 皮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皮穿支血管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2
4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3 位作者 邱勋永 陈汉东 王快胜 陈彦堃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相结合的皮瓣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深部知名血管发出的皮肤穿支为皮瓣转轴点,切取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或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已应用43例,其中腓... 目的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相结合的皮瓣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深部知名血管发出的皮肤穿支为皮瓣转轴点,切取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或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已应用43例,其中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3例,面积30 cm×12 cm^16 cm×8 cm;胫后血管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9例,面积17 cm×9 cm^5 cm×4 cm;以骨间前血管腕背穿支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例,面积16 cm×6 cm^10 cm×4 cm;以掌指动脉指蹼穿支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3例,皮瓣面积6.0 cm×3.5 cm^2.5 cm×1.5 cm;皮瓣完全成活42例,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1/4坏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术式结合了穿支蒂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扩大了皮瓣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是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穿支 皮神经 皮瓣
原文传递
逆行及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1
5
作者 郭建欣 王宝平 +5 位作者 赵金亮 石法亮 王萌 刘洪年 刘向军 刘泽庆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顺行转移修复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应用解剖及对成人小腿和足背长度测量基础上 ,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逆行应用修复足背...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顺行转移修复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应用解剖及对成人小腿和足背长度测量基础上 ,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 ,逆行应用修复足背、足跟、足底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顺行应用修复膝部软组织的缺损。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营养血管在外踝上与腓动脉穿通支的位置及血管蒂隧道的处理方案。 结果 临床应用 2 3例 ,其中修复足背组织缺损 11例、足跟软组织缺损 5例、膝软组织缺损 3例、足底软组织缺损 1例及外踝及足背联合缺损 3例。皮瓣最大面积 16 cm× 10 cm,全部成活。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背、足跟、踝部、足底及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血管皮瓣转移 足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术
原文传递
小腿骨骼与皮肤复合缺损感染性创面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4
6
作者 范启申 周祥吉 +6 位作者 郭德亮 李庆喜 魏海温 王剑利 张树明 王成琪 张开刚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腿骨骼与皮肤复合缺损感染性创面治疗的方法。 方法 对 6 8例伴有骨骼与皮肤复合缺损的感染创面 ,在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 ,先进行彻底清创 ,切除感染与坏死的骨骼与皮肤 ,采用血运丰富的皮瓣覆盖全部创面 ,术后继续抗... 目的 探讨小腿骨骼与皮肤复合缺损感染性创面治疗的方法。 方法 对 6 8例伴有骨骼与皮肤复合缺损的感染创面 ,在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 ,先进行彻底清创 ,切除感染与坏死的骨骼与皮肤 ,采用血运丰富的皮瓣覆盖全部创面 ,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 ,使创面愈合 ;在创面感染彻底治愈与皮肤完全正常覆盖的基础上 ,行骨骼缺损的修复 ,用单腓骨移植修复 35例 ,双腓骨移植修复 2 8例。 结果  6 8例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 ,伤口覆盖的皮肤正常 ;移植的骨骼经 4~ 5年随访完全愈合 ,无因伤口感染或骨骼与皮肤缺损而截肢。 结论 在感染创面彻底清创的基础上 ,用血运丰富的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使伤口能正常愈合 ;在感染彻底治愈的基础上 ,行长段骨缺损的修复 ,能保住肢体 ,为功能修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骨骼 皮肤复合缺损 感染性创面 治疗
原文传递
大面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肃生 梁刚 +2 位作者 张志华 冀航 白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6,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大面积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16例,皮瓣面积为26cm×12cm^18cm×9cm。手术设计以外踝上约5~7cm处为逆行皮瓣的蒂部... 目的探讨大面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大面积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16例,皮瓣面积为26cm×12cm^18cm×9cm。手术设计以外踝上约5~7cm处为逆行皮瓣的蒂部旋转点,皮瓣上界可超过小腿中上1/3交界以上部位,但不宜超过腓骨头下5cm。术中注意:①增加皮瓣的筋膜蒂的宽度,不小于4~5cm;②腓肠神经内、外侧的皮神经都保留在皮瓣内;③在蒂部结扎小隐静脉,但把小隐静脉干包含在皮瓣内;④保证蒂部的宽松。结果16例中15例生长良好,1例皮瓣末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个月~3年,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恢复满意。结论经采取一定措施后扩大面积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能满意地修复足跟、足底大部、足背、踝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原则 被引量:50
8
作者 顾玉东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5-6,共2页
皮瓣移植手术肇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皮瓣移植的进展,自从出现游离皮瓣以后,皮瓣移植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皮瓣供区很多,髂腹股沟皮瓣、前臂皮瓣、穿支皮瓣等先后热极一时。但皮瓣移植的基本原则是... 皮瓣移植手术肇始于公元前6~7世纪。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皮瓣移植的进展,自从出现游离皮瓣以后,皮瓣移植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皮瓣供区很多,髂腹股沟皮瓣、前臂皮瓣、穿支皮瓣等先后热极一时。但皮瓣移植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要求移植皮瓣高质量地存活,尽可能获取患处良好的形态和功能,而供区组织损伤小、所耗费用低。腹股沟皮瓣在很多创面修复中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组织移植 腹股沟皮瓣 修复 重建 原则 显微外科 手外科
原文传递
足背三叶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0
9
作者 许亚军 寿奎水 +3 位作者 张全荣 邱扬 薜明宇 姚群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总结足背三叶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的经验。 方法 在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 ,设计以胫前 足背血管为主干 ,分别以跗内侧或内踝前、第一跖背、跗外侧或外踝前血管为分支 ,构建成中内侧、第一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 ,以单侧三叶皮... 目的 总结足背三叶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的经验。 方法 在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 ,设计以胫前 足背血管为主干 ,分别以跗内侧或内踝前、第一跖背、跗外侧或外踝前血管为分支 ,构建成中内侧、第一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 ,以单侧三叶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以双侧三叶皮瓣移植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脱套性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共 31例 ,皮瓣完全成活 2 9例 ,1例皮瓣有二叶坏死 ,2例皮瓣有一叶坏死。 结论 足背三叶皮瓣移植是修复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多指皮肤软组织脱套性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三叶皮瓣移植术 临床应用 显微解剖 手外科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45
10
作者 张启旭 乔群 +2 位作者 刘志飞 刘冬 陈宗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甲皮瓣 ,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16例 ,面积为1 5cm× 1 5cm~ 6 0cm× 3 0cm。 结果  16... 目的 探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中指侧方岛状皮瓣、第二足趾趾腹皮瓣、甲皮瓣 ,修复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16例 ,面积为1 5cm× 1 5cm~ 6 0cm× 3 0cm。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1~ 4年。拇指外形满意 ,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含感觉神经的微型皮瓣重建拇指指腹缺损 ,对供区影响不大 ,效果佳 ,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指腹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微型皮瓣
原文传递
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李光早 徐静 +2 位作者 张莉 熊竹友 王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3,i0001,共4页
目的介绍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取5具新鲜尸体(10侧下肢)分别沿髂外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观测小腿后外侧不同阶段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滋养血管的来源及对相应部位皮肤的血供。临床设... 目的介绍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取5具新鲜尸体(10侧下肢)分别沿髂外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观测小腿后外侧不同阶段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滋养血管的来源及对相应部位皮肤的血供。临床设计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跟创面9例。结果小腿后外侧上、中、下1/3段分别由腓肠浅动脉、胫后动脉肌皮穿支、腓动脉肌间隙穿支所发出的血管滋养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形成了以神经、血管为中心的串状动脉网,与深筋膜层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相互吻合。临床应用9个皮瓣(9例),完全成活,足跟及足外侧缘无感觉丧失区。结论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逆行皮瓣血运丰富、成活可靠,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 腓肠外侧神经 腓肠浅动脉 皮瓣
原文传递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37
12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艾玉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1-84,共4页
在23例成人新鲜标本和20,例儿童固定标本上,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解剖特点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吻合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跨轴型皮瓣供区设计一个新的、较各个轴型皮瓣大的皮瓣,并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手术... 在23例成人新鲜标本和20,例儿童固定标本上,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解剖特点与胸肩峰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吻合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跨轴型皮瓣供区设计一个新的、较各个轴型皮瓣大的皮瓣,并对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手术设计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向临床医生提出了建议。颈横动脉一般起自甲状颈干,从起点到斜方肌前缘称为颈横动脉颈段。颈横动脉颈段在胸锁关节旁开6.0cm(儿童3.0cm),锁骨上2.0cm(儿童2.0cm)恒定发出一外径为1.1mm(儿童0.9mm)的直接皮肤动脉,向外、向下行走进入锁骨上、下区皮肤,并与胸肩峰动脉皮支、胸廓内动脉的第2、3穿支有丰富的吻合。此皮瓣的回流静脉有颈横静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尤其后两者恒定且外径大,在2.5~3.0mm间。皮瓣的感觉神经有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的分支。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设计:后界:斜方肌前缘到肩峰水平;外侧界:自肩峰并沿腋前线向下设计;内侧界:胸骨中线:下界:第2肋间甚至乳头上方水平,皮瓣最大面积18×20cm。蒂部在胸锁乳突肌外缘及锁骨中点上1.8cm(儿童1.5cm)处。可带皮肤蒂、皮下蒂旋转,也可作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横动脉 皮瓣 颈部 胸部 解剖学
下载PDF
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天兰 程新德 +4 位作者 徐达传 李光早 张莉 徐静 葛树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皮肤及深层组织缺损与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设计以耳前狭窄皮肤筋膜为蒂的侧颌颈部皮瓣移转修复缺损。皮瓣最大 10cm× 11cm ,最小5cm× 6cm。蒂部宽 1 0~ 1 5cm ,长 2~ 5cm。结果 应... 目的 介绍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皮肤及深层组织缺损与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设计以耳前狭窄皮肤筋膜为蒂的侧颌颈部皮瓣移转修复缺损。皮瓣最大 10cm× 11cm ,最小5cm× 6cm。蒂部宽 1 0~ 1 5cm ,长 2~ 5cm。结果 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治疗 2 1例 ,除 1例皮瓣远端皮肤坏死外 ,其余全部成活。结论 本皮瓣不带知名血管 ,打破带蒂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规定 ,是一种新的皮瓣设计 ,窄蒂移转方便 ,修复后外形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组织缺损 侧颌颈部皮瓣 修复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
原文传递
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被引量:37
14
作者 侯书健 程国良 +5 位作者 方光荣 刘亚平 张元信 屈志刚 王振军 张云飞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或组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1983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 ,对 35例五类手部复合组织缺损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带趾长伸肌腱的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背皮肤缺损合并指伸肌...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或组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1983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 ,对 35例五类手部复合组织缺损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带趾长伸肌腱的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手背皮肤缺损合并指伸肌腱缺损 4例 ;趾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或第二足趾胫侧半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末节半侧缺损 4例 ;带近侧趾间关节的节段性第二趾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拇、手指中段部分或完全缺损 8例 ;第二足趾与游离皮瓣组合移植为拇指缺损合并手部皮肤缺损者一期再造拇指并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17例 ;双侧第二足趾桥接组合移植再造与修复近节指骨基底水平的长手指缺损 2例。 结果 临床上修复组织缺损 35例 ,成功 33例。术后经半年至 5年的随访 ,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 ,优良率为 82 9%。 结论 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或组合组织移植是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比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吻合血管 手外科
原文传递
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波远 郝新光 +1 位作者 宫美顺 叶爱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对 32侧婴儿和 2侧成人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 ,并应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 5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 4条主要的皮神经在穿出深筋膜时 ,均有皮动... 目的 探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对 32侧婴儿和 2侧成人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 ,并应用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修复 5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结果 ① 4条主要的皮神经在穿出深筋膜时 ,均有皮动脉伴行 ,但伴行方式不尽相同。②在小腿中上段以轴型血管为主 ,中下段以“链条式”连接的伴行血管为主。③由此设计的皮瓣应各有差异 ,临床应用 5例全部成活。结论 ①沿皮神经走向设计的筋膜皮瓣血供可靠。②对“链条式”伴行血管为蒂的皮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皮神经 血管蒂皮瓣 解剖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组织瓣覆盖技术在尿道下裂手术及术后尿瘘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肖远松 吕军 +3 位作者 杨槐 何恢绪 胡卫列 王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瓣覆盖技术在尿道下裂手术及尿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1998年3月至2003年5月,73例尿道下裂手术及术后尿瘘修复手术中,采用5种组织瓣覆盖技术覆盖新尿道及尿瘘内口.尿道下裂组45例中采用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法27例,带蒂鞘... 目的探讨组织瓣覆盖技术在尿道下裂手术及尿瘘修复手术的效果.方法1998年3月至2003年5月,73例尿道下裂手术及术后尿瘘修复手术中,采用5种组织瓣覆盖技术覆盖新尿道及尿瘘内口.尿道下裂组45例中采用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法27例,带蒂鞘膜瓣转移法3例,局部阴囊推进肉膜瓣法15例;尿瘘组28例中采用带蒂背侧皮下组织瓣转移法4例,局部X-V皮瓣法14例,局部U形组织瓣法10例.结果随访3~36个月,尿道下裂组45例术后3例出现尿瘘,尿瘘组28例均未再发尿瘘,成功率95.9%.结论尿道下裂手术及尿瘘修复手术中采用组织瓣多层覆盖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尿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组织瓣 术后尿瘘 修复手术 局部 皮下组织 术中 转移法 结论 覆盖技术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杜冬 庄永青 +3 位作者 傅小宽 童静 姜浩力 杨怿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9-431,I0003,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足32例,包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测下行肢体远端动脉搭桥、下肢神经探查松解以及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等三种术式。结果血...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足32例,包括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测下行肢体远端动脉搭桥、下肢神经探查松解以及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足部创面等三种术式。结果血管搭桥13例,有8例术后即行DSA检查,重建血管通畅良好,远端血流明显增加,余5例因各种原因未行DSA检查,但所有搭桥病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局部带蒂转移皮瓣22例全部成活。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尽早闭合足部创面及重建下肢血运,可挽救患者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重建 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杨大平 唐茂林 +1 位作者 SteveF.Morris Christopher R.Geddes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mm)。分别拍...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mm)。分别拍摄X线片以显示胸背动脉在背阔肌内和其穿支血管皮肤内的形态和分布。测定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2)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了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和躯干皮肤缺损共6例。结果:发现胸背动脉发出3~6支肌皮穿支胸背动脉血管供应皮肤。其中最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位于腋后襞下6~8cm。其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数可多达3个,每间隔1.5~4cm发出穿支。每个穿支斜行3~5cm穿过肌肉达皮肤。穿支动脉口径约为0.3~0.6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临床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6例,皮瓣最大面积为20cm×12cm,最小为15cm×8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4个月,皮瓣外形均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供区隐蔽,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本研究为预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及安全可靠地切取该穿支皮瓣提供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胸背动脉 肌皮动脉穿支 皮瓣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许明火 陈文元 +5 位作者 傅小兵 孙同柱 王亚平 郭振荣 陈宝驹 谷斌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17,162,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皮辦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背部任意皮瓣(6.0cm×1.5cm)模型,于原位缝合后即刻在皮瓣下滴注bFGF。结果 bFGF治疗组皮瓣坏死率明显降低;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皮瓣下肉芽组织层...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皮辦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背部任意皮瓣(6.0cm×1.5cm)模型,于原位缝合后即刻在皮瓣下滴注bFGF。结果 bFGF治疗组皮瓣坏死率明显降低;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皮瓣下肉芽组织层明显增厚,并有大量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bFGF治疗组在皮辦形成后第3,4和5天断蒂,其坏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bFGF可降低缺血皮辦坏死率,并有利于皮辦早期断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皮瓣存活
原文传递
高压电烧伤创面的处理 被引量:32
20
作者 黄晓元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高压电烧伤特点,创面早期处理,清创时机及术中如何处理肌肉、肌腱、神经血管及骨等组织损伤。针对各种不同部位不同形状的创面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重点强调多处域损伤、颈部及阴茎等损伤的皮瓣应用与重建。
关键词 电烧伤 清创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