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温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严雨林 王怀信 郭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0-1365,共6页
以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高效和经济利用为背景,在以涡旋膨胀机为膨胀部件的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上,以R245fa为工质,在热源水进口温度、冷凝压力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实验考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随工质蒸发压力和膨胀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 以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高效和经济利用为背景,在以涡旋膨胀机为膨胀部件的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上,以R245fa为工质,在热源水进口温度、冷凝压力保持一定的条件下,实验考查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随工质蒸发压力和膨胀机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工质蒸发压力和膨胀机转速取值均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分别存在最优蒸发压力和最优膨胀机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地热 有机朗肯循环 蒸发压力 涡旋膨胀机转速
下载PDF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工质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晓楠 张燕平 黄树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针对150~400℃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选取 R245fa、正戊烷、环己烷、甲苯、十二烷、癸烷、D4和 MDM 8种工质,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太阳能带回热 ORC 系统的性能计算,并从工质蒸发压力、工质蒸发温度以及... 针对150~400℃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选取 R245fa、正戊烷、环己烷、甲苯、十二烷、癸烷、D4和 MDM 8种工质,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太阳能带回热 ORC 系统的性能计算,并从工质蒸发压力、工质蒸发温度以及汽轮机进出口压力比3方面进行循环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蒸发温度时,除 R245fa 和环己烷外,所有工质带回热的ORC 效率随蒸发压力提高持续减小;提高工质蒸发温度和压比有利于提高所有工质循环效率;R245fa 和正戊烷适用于200℃以下带回热 ORC,其余工质更适用于200℃以上带回热O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有机朗肯循环 回热 汽轮机进出口压力比 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罗茨压缩机驱动MVR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顾承真 洪厚胜 +1 位作者 张志强 颜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2-1606,1612,共6页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蒸发体系。本文采用降膜蒸发器为蒸发主体、罗茨压缩机为蒸汽压缩机,并以水为实验原料研究了一套MVR蒸发装置。实验中以总蒸发水量和单位能耗蒸发水量(SMER)作为MVR蒸发系统的性能指标,分...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蒸发体系。本文采用降膜蒸发器为蒸发主体、罗茨压缩机为蒸汽压缩机,并以水为实验原料研究了一套MVR蒸发装置。实验中以总蒸发水量和单位能耗蒸发水量(SMER)作为MVR蒸发系统的性能指标,分别研究了进料温度、蒸发压强、压缩机频率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进料温度是蒸发压强下的饱和液体温度;最适蒸发压强与具体系统的蒸发能力和压缩机效率密切有关,在压缩机效率保持较高水平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蒸发压强有利于系统的节能;压缩机的频率直接影响系统的蒸发量和压缩机的功耗,在压缩机允许的范围内增大压缩机频率,单位能耗蒸发量是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进料温度 蒸发压强 压缩机频率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机组结霜问题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马龙信 路昆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1,共6页
基于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寒冷地区运行中遇到的结霜问题,对不同风速工况下,结霜过程中设备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换热量、换热系数为指标对不同翅型换热器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换热器结霜过程中,换热过程主要分为初始增加段... 基于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寒冷地区运行中遇到的结霜问题,对不同风速工况下,结霜过程中设备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换热量、换热系数为指标对不同翅型换热器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换热器结霜过程中,换热过程主要分为初始增加段、换热平稳段、缓慢衰减段、后期平稳等四段,结晶体在增加空气湍流度强化换热的同时,也增加了换热热阻使换热效果变差,因此换热效果本质而言是两种换热效果的综合体现;空气阻力随风速的增大、结霜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蒸发压力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升高、随结霜量的增大而减小;百叶窗翅片表面结霜量大于平翅片,因此平翅片翅型当量换热系数更大,翅片结霜量、当量换热系数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由1 m/s增至4 m/s时,结霜量、当量换热系数增加约三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结霜 空气阻力 蒸发压力 百叶窗翅片 当量换热系数
原文传递
卡琳娜海洋温差发电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煜森 张华 赵巍 《海洋技术学报》 201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海洋温差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的能源。开发利用温差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卡琳娜循环进行模拟,计算了各设备损失,分析了蒸发压力和氨水浓度对系统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 海洋温差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的能源。开发利用温差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卡琳娜循环进行模拟,计算了各设备损失,分析了蒸发压力和氨水浓度对系统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器、冷凝器和汽轮机中的损失较大,三种设备损失分别为19.3%,28.6%和16.1%。在氨水浓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汽轮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气液分离器出口气相质量流量不断降低;系统热效率和效率均先增大后急剧减小,最佳蒸发压力为0.82 MPa。在蒸发压力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氨水浓度增大,气液分离器出口气相质量流量线性增大;汽轮机功率非线性增加;系统热效率和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氨水浓度为0.91。研究结果对海洋温差能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 卡琳娜循环 氨水浓度 蒸发压力 热效率 效率
下载PDF
湿法脱硫浆液的真空蒸馏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洪永强 陈桂芳 +1 位作者 毛岩鹏 马春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61-2568,共8页
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大,大量水分随净烟气流失,本文拟利用真空蒸馏的方式降低脱硫浆液温度,回收烟气中水分及潜热,达到节能、节水、提高脱硫效率等多重目的。实验利用旋转蒸发仪,进行了不同蒸发温差、冷却水温、蒸发压力下脱硫浆液的蒸... 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大,大量水分随净烟气流失,本文拟利用真空蒸馏的方式降低脱硫浆液温度,回收烟气中水分及潜热,达到节能、节水、提高脱硫效率等多重目的。实验利用旋转蒸发仪,进行了不同蒸发温差、冷却水温、蒸发压力下脱硫浆液的蒸馏特性、冷凝水品质及不凝气体释放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蒸发率在0.07~0.77之间,随着蒸发温差的升高呈线性升高趋势,随蒸发压力和冷却水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冷凝水p H为8.14~8.33,随蒸发压力、蒸发温差及冷却水温的升高均未呈现明显规律,总体变化很小;氨氮浓度变化不大,在1.25~5.26mg/L之间,随着蒸发压力、蒸发温差的升高略有升高,随着冷却水温的升高变化不大;SⅣ浓度在6.13×10^(–4)~7.78×10^(–4)mol/L之间,随蒸发温差及冷却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蒸发压力的增加略有降低;冷凝水中的总碱度主要以HCO_3~–的形式存在,在10.3~20.7mg/L之间,随着蒸发温差和蒸发压力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冷却水温的升高不断降低;产生单位体积冷凝水释放的NH_3量随着蒸发压力和冷却水温的升高不断增加,随蒸发温差的增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真空蒸馏 蒸发温差 冷却水温 蒸发压力
下载PDF
面向船舶多种余热梯级利用的TEG-ORC联合循环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柳长昕 叶文祥 +3 位作者 刘健豪 吕冠澎 赵庭祺 董景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7-583,共7页
传统的温差发电(TEG)和有机朗肯循环(ORC)等技术难以兼顾船舶多种性质余热的不同特点,且利用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TEG-ORC联合循环船舶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研究了ORC底循环蒸发压力变化对系统输出功率、热效率、多级余热利用量和成本等... 传统的温差发电(TEG)和有机朗肯循环(ORC)等技术难以兼顾船舶多种性质余热的不同特点,且利用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TEG-ORC联合循环船舶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研究了ORC底循环蒸发压力变化对系统输出功率、热效率、多级余热利用量和成本等重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G-ORC联合循环实现了发电成本和热效率的优化,在TEG/ORC底循环比为0.615的工况下,主机烟气余热利用率随ORC蒸发压力的增加在小区间波动,系统的余热利用功率、输出功率和热效率均随ORC蒸发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单位发电成本随ORC蒸发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在ORC蒸发压力达到0.9 MPa时,主机烟气余热利用率为62.15%,余热利用功率为1919.68 W,输出功率为139.22 W,热效率为7.25%,单位发电成本为3.09¥·(kW·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能效 余热回收 梯级利用 TEG-ORC联合循环 蒸发压力
下载PDF
沸点温升影响下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承虎 孙文 林己又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5,共5页
以低质量分数氯化镁溶液的蒸发浓缩为例,建立了以竖管降膜蒸发器和离心式压缩机为主要部件的单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系统数学模型。以对数平均温差来计算传热面积,以蒸发器内的蒸发压力、名义传热温差以及蒸发器出口物料的质量分数为... 以低质量分数氯化镁溶液的蒸发浓缩为例,建立了以竖管降膜蒸发器和离心式压缩机为主要部件的单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系统数学模型。以对数平均温差来计算传热面积,以蒸发器内的蒸发压力、名义传热温差以及蒸发器出口物料的质量分数为变化参量,研究物料在蒸发器内蒸发时因质量分数增大导致物料沸点温升升高较大的情况下,变化参量对供热系数(COP)、年总费用这2个主要的系统经济、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名义传热温差一定时,COP随蒸发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随物料出口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在蒸发压力一定时,COP随名义传热温差的增大而降低。名义传热温差在2—6℃时,年总费用随蒸发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名义传热温差超过6℃时,年总费用随蒸发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在蒸发压力一定时,年总费用随名义传热温差的升高而增大;在名义传热温差一定时,年总费用会随物料出口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沸点温升 蒸发压力 名义传热温差 出口物料质量分数
下载PDF
新型海洋温差能回热循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景平 葛云征 +3 位作者 陈凤云 刘蕾 吴浩宇 刘伟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6,共7页
针对海洋温差能可利用温差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新型海洋温差能回热循环,并基于热力学定律对提出的热力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选取蒸发压力、工质的质量分数作为变量,对提出的热力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 针对海洋温差能可利用温差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新型海洋温差能回热循环,并基于热力学定律对提出的热力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选取蒸发压力、工质的质量分数作为变量,对提出的热力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工质质量分数为变量时,循环热效率和系统净输出随蒸发压力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系统热效率在工质质量分数为0.91时取得最大值5.28%,净输出功在浓度为0.96时取得最大值3.83 kW。以蒸发压力为变量时,循环热效率和系统净输出随工质质量分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系统热效率在蒸发压力为0.595 MPa时取得最大值5.26%,净输出功在压力为0.58 MPa时取得最大值3.57 kW。在相同运行控制参数下与Uehara循环、Yoon循环进行对比,提出的循环系统热效率最佳。提出的热力循环系统分析结果可对提高海洋温差能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 蒸发压力 循环热效率 工质质量分数 净输出功率
下载PDF
低温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利生 王怀信 郭东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03-1806,共4页
基于进口温度为90℃的热水型低温热源,以HFC245fa为工质,以单位热水质量流量对应的发电功率(比电功)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开展了以小型辐流式汽轮机为膨胀部件的低温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源进口温度为90℃... 基于进口温度为90℃的热水型低温热源,以HFC245fa为工质,以单位热水质量流量对应的发电功率(比电功)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开展了以小型辐流式汽轮机为膨胀部件的低温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源进口温度为90℃、冷凝温度为30℃的工况下,采用渐缩喷管时,蒸发压力为0.596 MPa(蒸发温度为69.16℃)时比电功达到最大值1.28 kJ/kg;采用缩放喷管时,蒸发压力为0.698 MPa(蒸发温度为75.16℃)时比电功达到最大值0.87 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辐流式汽轮机 喷管 蒸发压力 实验优化
原文传递
热泵低温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晶 金苏敏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8-221,共4页
对热泵低温蒸发海水淡化中的传热与海水淡化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热泵低温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传热和热力学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分析了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蒸发压力的提升,对系统的性能有利有弊:蒸发压力的... 对热泵低温蒸发海水淡化中的传热与海水淡化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热泵低温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传热和热力学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分析了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蒸发压力的提升,对系统的性能有利有弊:蒸发压力的提升,换热管的换热增强,淡水能耗降低,系统产水效率提高;但所需换热面积增加并且单位换热面积的产水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海水淡化 蒸发压力 性能
下载PDF
不同压力下的自然循环自动清洗蒸发器技术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秀民 彭德其 +4 位作者 俞天兰 刘跃平 蒋少青 刘桂英 支校衡 《中国井矿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自然循环自动清洗式蒸发器的综合效益相当高。其中的结晶垢自动清洗研究比较充分,技术也比较成熟,产生足够的自然循环推动力成为关键,并且与蒸发压力密切相关。为此研究它的蒸发压力适应性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常压蒸发和加压蒸发中影响... 自然循环自动清洗式蒸发器的综合效益相当高。其中的结晶垢自动清洗研究比较充分,技术也比较成熟,产生足够的自然循环推动力成为关键,并且与蒸发压力密切相关。为此研究它的蒸发压力适应性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常压蒸发和加压蒸发中影响自然循环推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汽化深度,分别在20℃、25℃以上的传热温差下,都可以达到带动长管加热室、光滑扭带自动清洗需要的11kPa以上,并且加压蒸发更有优势;真空蒸发中汽化深度和出口动能损失两者的影响都大,因此难以形成大的自然循环推动力,则需要采用旋流冲推齿形扭带自动清洗的短管加热室结构。该技术适用于国内普遍采用的0.6MPa加热蒸汽源的三效蒸发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压力 蒸发器 自然循环推动力 自动清洗 扭带 结晶垢 制盐
下载PDF
无内热源下R134a喷雾冷却瞬态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露 周年勇 +1 位作者 曹玉春 徐慕豪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29,253,共7页
搭建以R134a为制冷工质的闭式喷雾冷却试验台,试验研究喷雾冷却瞬态传热过程,建立了准确描述其传热过程的试验曲线,分析了蒸发压力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每个瞬态传热阶段的传热机理。试验蒸发压力变化范围为0.207~0.331 MPa,流量... 搭建以R134a为制冷工质的闭式喷雾冷却试验台,试验研究喷雾冷却瞬态传热过程,建立了准确描述其传热过程的试验曲线,分析了蒸发压力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每个瞬态传热阶段的传热机理。试验蒸发压力变化范围为0.207~0.331 MPa,流量范围为0.140~0.164 L/min。结果表明:膜态沸腾区在瞬态冷却过程中所占时间最长,且表面温度冷却速率保持在0.10℃/s,热流密度维持在20 W/cm^2以下,故穿越膜态沸腾区的耗时决定着喷雾冷却瞬态过程的冷却速率;增加蒸发压力,可以提升冷却速率,当蒸发压力从0.207 MPa增加到0.331 MPa时,表面温度从130℃冷却至30℃所需的时间从508 s降至381 s;喷雾冷却瞬态过程在过渡沸腾区存在表面温度突变点,随着蒸发压力提高,突变点对应温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蒸发压力 瞬态热流密度 传热过程 无内热源
原文传递
关于多联式空调室内机结霜问题的试验与分析
14
作者 易博 《制冷与空调》 2019年第11期80-81,共2页
针对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室内机普遍易结冻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测试情况,对室内机可能结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解决室内机结冻问题的方法,需要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蒸发压力,又需保证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防止气液分离器积... 针对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室内机普遍易结冻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测试情况,对室内机可能结冻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解决室内机结冻问题的方法,需要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蒸发压力,又需保证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防止气液分离器积液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机冻结 蒸发压力 可靠性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温升的研究
15
作者 司继林 《上海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5-7,共3页
利用ECSS软件分别对H2O-LiBr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NH3-H2O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且探讨了吸收剂浓度和蒸发压力对系统温升和制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2O-LiBr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吸收剂浓度... 利用ECSS软件分别对H2O-LiBr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和NH3-H2O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且探讨了吸收剂浓度和蒸发压力对系统温升和制热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2O-LiBr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在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吸收剂浓度从58%增加到64%,温升从38.7℃增加到39.7℃;NH3-H2O第二类吸收式热泵驱动热源温度为85℃,蒸发压力为1000 kPa,吸收剂浓度从50%增加到80%,温升从19℃增加到46℃。可见增加吸收剂浓度有助于系统温升的提高。同样的思路对蒸发压力进行研究,得出结论:随着蒸发压力的提高,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温升降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温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SS 吸收式热泵 温升 蒸发压力 吸收剂浓度
下载PDF
R290与R404A在水平管内沸腾换热的压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晓霞 南晓红 +1 位作者 刘咸定 C.A.Infante Ferreira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将R22的两种新型替代工质R290和R404A在光管和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压降实验结果与Lockhart&Martinelli压降计算关联式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依据工质R290和R404A在内螺纹管中的实验压降值对Lockhart&Martinelli压降计算关联式... 将R22的两种新型替代工质R290和R404A在光管和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压降实验结果与Lockhart&Martinelli压降计算关联式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依据工质R290和R404A在内螺纹管中的实验压降值对Lockhart&Martinelli压降计算关联式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Lockhart&Martinelli关联式对R404A在光管和内螺纹管的沸腾换热摩擦压降,均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平均偏差分别为-11.52%和-17.86%。Lockhart&Martinelli关联式可以较好的预测R290在光管内的沸腾换热摩擦压降,平均偏差为-21.68%;经修正后的Lockhart&Martinelli关联式可以较好的预测R290在在内螺纹管中的沸腾换热摩擦压降,Lockhart&Martinelli关联式乘上修正系数2.06后的修正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小,平均偏差为2.37%。研究结果对R290和R404A蒸发器的工程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R290 R404A 管内压降 沸腾换热 关联式
下载PDF
水膜闪蒸真空制冰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纪珺 章学来 +3 位作者 刘小微 吴云云 韩中 杨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6-1241,共6页
引言当一定温度的液体突然暴露在低于其饱和压力的环境下时,液体由最初的平衡状态变成过热状态,液体中的过热量已经不能以显热的方式来包含能量,不能继续存在于液体中,会迅速转换为蒸发潜热,形成汽泡,同时液体温度迅速下降,这个过程被... 引言当一定温度的液体突然暴露在低于其饱和压力的环境下时,液体由最初的平衡状态变成过热状态,液体中的过热量已经不能以显热的方式来包含能量,不能继续存在于液体中,会迅速转换为蒸发潜热,形成汽泡,同时液体温度迅速下降,这个过程被称为液体的闪蒸。由于闪蒸现象伴随着大量的水蒸气生成和剧烈的温度下降,在现代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膜 闪蒸 水膜厚度 初始温度 闪蒸压力
下载PDF
余热发电闪蒸系统压力分配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丽娟 郭仲德 《节能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436-439,共4页
在多级闪蒸余热发电系统中以闪蒸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火用回收率最大时闪蒸系统焓降分配的最优化分配为等焓降分配,结合闪蒸焓降定义推导出各级闪蒸饱和水焓的最佳分配公式,查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表得出最佳... 在多级闪蒸余热发电系统中以闪蒸系统为重点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火用回收率最大时闪蒸系统焓降分配的最优化分配为等焓降分配,结合闪蒸焓降定义推导出各级闪蒸饱和水焓的最佳分配公式,查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的热力性质表得出最佳闪蒸压力值,与计算机编程优化后所得系统火用回收率相比,非常吻合。结果表明:所得公式简单通用,适用于计算机编程,可为各种类型工业余热发电系统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系统 闪蒸压力 系统火用回收率 最佳分配
下载PDF
混合工质ORC耦合CO_2跨临界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惟慷 杨新乐 +1 位作者 黄菲菲 任姝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1-438,共8页
为了实现低温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跨临界循环与其耦合的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跨临界蒸发压力p01及... 为了实现低温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跨临界循环与其耦合的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跨临界蒸发压力p01及热源温度T_g等参数变化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采用相同混合工质的OR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提高,跨临界循环部分输出功逐渐增加,而ORC部分由于冷凝温度提升所减少的输出功逐渐降低。在T_g为373.00K时,若T_1为340.00、354.00K,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输出功分别增加15.77、113.53kW。随跨临界蒸发压力p_(01)变化,耦合系统输出功及效率均有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规律,存在一最佳跨临界压力,且表现为随热源温度降低,耦合系统性能优越性逐渐明显。若T_g为373.00或403.00K,则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分别增加19.16、7.18kW。在蒸发温度较高或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耦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耦合系统 蒸发温度 热源温度 跨临界蒸发压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