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输注途径对CIK细胞治疗后的体内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岳欣 李慧 +2 位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输注后CIK细胞的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方法分别以同位素32P-αdATP和荧光染料CM-DiI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输注后CIK细胞的体内分布和代谢情况。方法分别以同位素32P-αdATP和荧光染料CM-DiI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布。结果CIK细胞输入裸鼠体内后,迅速分布至肝、脾、肾、肺、胃、肠等器官,其中肝、脾、肾的分布浓度最高;CIK细胞输入体内的早期,尾静脉注射途径中肺最先达到分布高峰,而腹腔注射途径中腹腔内器官率先达到分布高峰;CIK细胞在肝、脾的存活可达2周以上。结论CIK细胞体内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它可以用于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血管输入途径可能更适于血供丰富器官肿瘤的治疗,而体腔输入途径也许更适合于体腔内恶性渗液或局限病灶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输注途径 体内分布 肿瘤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小鼠肺靶向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国华 罗佳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研究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的肺靶向性。方法 :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和汉防己甲素注射剂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小鼠各组织中汉防己甲素的浓度。结果 :汉防己甲素在血浆中检测浓度范围为0 .519~17 ... 目的 :研究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的肺靶向性。方法 :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和汉防己甲素注射剂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小鼠各组织中汉防己甲素的浓度。结果 :汉防己甲素在血浆中检测浓度范围为0 .519~17 000μg/ml(r=0. 9996) ,加样回收率为97 .32 % ,相对标准差平均值为4 .46 % ;应用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后汉防己甲素在小鼠各组织中浓度明显高于汉防己甲素注射剂 ;汉防己甲素在小鼠肺中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结论 :汉防己甲素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微球 体内分布
下载PDF
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的小鼠体内分布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凤前 陆彬 +1 位作者 陈文彬 晁若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测定汉防己甲素在体内样品中的浓度 ,研究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的体内分布特点。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汉防己甲素浓度测定的RP HPLC法 ,对比汉防己甲素水针剂和微囊混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时汉防己甲素的浓度值 ,分... 目的 :测定汉防己甲素在体内样品中的浓度 ,研究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的体内分布特点。方法 :建立生物样品中汉防己甲素浓度测定的RP HPLC法 ,对比汉防己甲素水针剂和微囊混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时汉防己甲素的浓度值 ,分析药物的肺靶向性。结果 :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结果准确 ,微囊化汉防己甲素在肺中的浓度明显提高 ,且缓慢降低 ,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结论 :汉防己甲素经微囊化后 ,可浓集于肺部 ,且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 ,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微囊化 体内分布 微释微囊 小鼠
下载PDF
鸭瘟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彬 汪铭书 程安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2,共5页
鸭瘟病毒(DPV)是一种主要感染鸭、鹅等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泛嗜性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并导致病理变化,主要侵嗜机体的免疫器官、神经组织以及消化器官等。DPV可诱导机体细胞凋亡,使机体的免疫器官受到损伤导致机... 鸭瘟病毒(DPV)是一种主要感染鸭、鹅等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泛嗜性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并导致病理变化,主要侵嗜机体的免疫器官、神经组织以及消化器官等。DPV可诱导机体细胞凋亡,使机体的免疫器官受到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有利于病毒在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扩散;DPV可潜伏感染,并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近年来,有关DPV的毒力基因等分子致病机制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DPV致病机理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鸭瘟的防控及以DPV为载体的禽类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体内分布 致病机制 毒力基因
下载PDF
^(18)F-FDG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刚华 王明芳 +4 位作者 吴湖炳 高晓 李志 罗磊 黄祖汉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7-420,共4页
采用PETtrace回旋加速器 -FDG合成系统 ,通过18O(p ,n) 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 -FDG ,放化产率约为 54% ,放化纯度大于 95%。小鼠体内分布实验表明 ,18F -FDG在心肌和脑中有较高的摄取率 ,且放射性持续时间较长 ,并通过肾脏迅... 采用PETtrace回旋加速器 -FDG合成系统 ,通过18O(p ,n) 18F核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18F -FDG ,放化产率约为 54% ,放化纯度大于 95%。小鼠体内分布实验表明 ,18F -FDG在心肌和脑中有较高的摄取率 ,且放射性持续时间较长 ,并通过肾脏迅速排出。注入18F -FDG 30min后 ,放射性在血和各脏器中的分布逐渐达到平衡。制备的18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体内分布 脱氧葡萄糖 氟18标记物 小鼠 放射性药物 静脉注射液
下载PDF
Silica shell-assisted synthetic route for mono-disperse persistent nanophosphors with enhanced in vivo recharged near-infrared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被引量:7
6
作者 Rui Zou Junjian Huang +7 位作者 Junpeng Shi Lin Huang Xuejie Zhang Ka-Leung Wong Hongwu Zhang Dayong Jin Jing Wang Qiang S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2070-2082,共13页
Near-infrared (NIR) persistent-luminescence nanoparticles have emerged as a new class of background-free contrast agents that are promising for in vivo imaging. The next key roadblock is to establish a robust and co... Near-infrared (NIR) persistent-luminescence nanoparticles have emerged as a new class of background-free contrast agents that are promising for in vivo imaging. The next key roadblock is to establish a robust and controllable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onodisperse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luminescence brightness and long persistent duration. Herein, we report a synthesis strategy involving the coating/etching of the SiO2 shell to obtain a new class of small NIR highly persistent luminescent ZnGa2O4:Cr^3+,Sn^4+(ZGOCS) nanoparticles. The optimized ZGOCS nanoparticles have an excellent size distribution of -15 nm without any agglomeration and an NIR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that is enhanced by a factor of 13.5, owing to the key role of the SiO2 shell in preventing nanoparticle agglomeration after annealing. The ZGOCS nanoparticles have a signal-to-noise ratio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reviously reported ZnGa204:Cr^3+ (ZGC-1) nanoparticles as an NIR persistent-luminescence probe for in vivo bioimaging. Moreover, the persistent-luminescence signal from the ZGOCS nanoparticles can be repeatedly re-charged in situ with external excitation by a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thus, the nanopartides are suitable for long-term in vivo imaging applications. Our study suggests an improved strategy for fabricating novel high-performance optical nanoparticles with good biocompa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e-shell structure in vivo imaging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near-infrared (NIR)persistent luminescence BIOCOMPATIBILITY
原文传递
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阳德 张洋 +5 位作者 潘一峰 王吉伟 刘祥彦 赵梓屹 张丽华 龙白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槲皮素对照组(n=25)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实验组(n=25),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槲皮素悬浊液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悬浊液,于一定的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液及主要脏器,使... 目的研究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槲皮素对照组(n=25)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实验组(n=25),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槲皮素悬浊液和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悬浊液,于一定的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液及主要脏器,使用HPLC法测定其槲皮素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肝脏的槲皮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槲皮素脂质体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并证实其有一定的缓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脂质体 纳米粒 HPLC 体内分布
下载PDF
^(99)Tc^m直接法标记Angiostatin及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金赫 徐海峰 +4 位作者 邵秋菊 周飞华 周润锁 袁梦晖 郭万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 :99Tcm 直接法标记血管抑素 (angiostatin ,AS) ,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进行显像 ,以探讨其在监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答中的价值 .方法 :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AS的99Tcm 标记 ,纸层析法测标记率 ;用人脐静脉内皮细... 目的 :99Tcm 直接法标记血管抑素 (angiostatin ,AS) ,观察其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进行显像 ,以探讨其在监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答中的价值 .方法 :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AS的99Tcm 标记 ,纸层析法测标记率 ;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 (ECV30 4 )观察其生物活性 ;为了明确99Tcm AS与肿瘤的结合 ,是否存在受体特异性 ,我们进行了封闭实验 .在给药前 2h用未标记AS预处理荷乳腺癌EMT6瘤株的BALB/c小鼠 ,尾静脉注射99Tcm AS ,观察其体内分布并进行显像 .结果 :氯化亚锡还原法标记AS可获得较高的标记率 (>95 % ) ,其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与AS相似 .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结果显示 :肿瘤的摄取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 ,在注射99Tcm AS后 2~ 1 2h ,肿瘤可清晰显像 ,同时 ,用未标记AS预先封闭肿瘤可使肿瘤对99Tcm AS摄取率下降 .结论 :99Tcm AS在荷瘤小鼠体内可浓聚于肿瘤 ,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存在一定的特异性 ;99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同位素标记 体内分布 显像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修饰的包载人参中3种成分纳米脂质载体抗肿瘤活体靶向与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爽 尚尔雨 +5 位作者 肖洪彬 赵程程 郭玉岩 李永吉 杨大宇 吕邵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209-4218,共10页
目的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包载人参3种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OUR)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HA-OUR-NLC)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FITC和DiR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内窥式... 目的采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移植裸鼠,研究包载人参3种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OUR)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HA-OUR-NLC)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FITC和DiR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成像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HA-OUR-NLC靶向到各组织器官的行为过程。结果 HA-OUR-NLC可明显提高齐墩果酸、熊果酸、人参皂苷Rg3在肿瘤中的相对摄取率(RUE),分别达到2.51±1.23、2.27±1.43和2.77±0.25,表明经过HA修饰的纳米粒可增强药物在肿瘤中的摄取。Di R-HA-OUR-NLC组荷瘤裸鼠肿瘤区域可以明显观察到较强的荧光信号,显著高于DiR-OUR-NLC组。结论 HA-OUR-NLC能够在肝肿瘤部位富集,可明显提高给药系统的肿瘤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纳米脂质载体 肿瘤靶向 组织分布 共聚焦成像 活体成像 齐墩果酸 熊果酸 人参皂苷RG3
原文传递
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单体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
10
作者 王斌 汪玲 +3 位作者 闫华 姜启兴 于沛沛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荧光探针标记操作简单且荧光的检测灵敏度比紫外-可见光谱等传统方法高3~4个数量级,故本实验借助荧光探针测定并分析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单体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壳寡糖单体并灌胃小鼠,借助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 荧光探针标记操作简单且荧光的检测灵敏度比紫外-可见光谱等传统方法高3~4个数量级,故本实验借助荧光探针测定并分析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单体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壳寡糖单体并灌胃小鼠,借助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和荧光定量检测,分析聚合度2~5的壳寡糖单体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荧光标记的壳寡糖单体灌胃小鼠1 h后,在小鼠体内的荧光信号达到最大分布,壳寡糖能吸收入血,并跨过血脑屏障分布到脑组织中,主要分布在肾和肝脏中,其次分布在心和脾,少量分布在肺和脑;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单体在肾和肝的分布量与聚合度呈正相关,而在血清、心、脾、肺和脑中的峰值分布量为壳二糖最多,壳四糖其次,壳五糖最少。明确不同聚合度壳寡糖单体的体内吸收分布的差异性,对于壳寡糖功能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为壳寡糖的功能活性机制研究以及加快壳寡糖在食品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聚合度 异硫氰酸荧光素 吸收分布 活体成像
下载PDF
加替沙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玲 贾欣 +1 位作者 阿有梅 张振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加替沙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GPN)的体内分布特征。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尾缘静脉给予小鼠加替沙星生理盐水溶液(I)、未经修饰的加替沙星GPN(Ⅱ)以及经聚山梨酯.80修饰的GPN(T—GPN,m),高... 目的:研究注射用加替沙星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GPN)的体内分布特征。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尾缘静脉给予小鼠加替沙星生理盐水溶液(I)、未经修饰的加替沙星GPN(Ⅱ)以及经聚山梨酯.80修饰的GPN(T—GPN,m),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浆、肝、肾、脾及肺脏组织内的浓度,评价GPN的体内分布特征。结果:Ⅰ,Ⅱ,Ⅲ组小鼠肺脏组织中的平均峰浓度分别为17.33,10.13和26.99μg·g^-1;平均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分别为85.99,100.00和242.34mg·kg^-1·h。结论:GNP经聚山梨酯-80修饰后,加替沙星肺脏组织分布量显著增加,具有一定的肺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纳米粒 体内分布 肺靶向性
原文传递
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实验小鼠体内分布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爽 郑晓一 +3 位作者 杨松涛 邹啸环 丁壮 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算病死小鼠不同脏器内病毒含量。同时用RT-PCR、血凝-血凝抑制试验以及电镜负染的方法进行鉴定和观察。结果显示,可在小鼠的肺脏、肝脏、肾脏、脑组织中检出所接种的病毒,肺脏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脑中的病毒含量次之,肝脏和肾脏中的病毒含量最少。可在肺、肝、肾、脑组织与感染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与理论值一致的核酸条带,肺乳剂上清液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检出1∶23的血凝效价,电镜观察在肺乳剂上清液及其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见到典型的流感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小鼠 体内分布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依托泊苷白蛋白微球小鼠体内分布及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清 杨秀岭 +6 位作者 孙莉 李素民 王淑梅 王川平 雷建明 樊德厚 蒋俊康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目的 :制备依托泊苷白蛋白微球 ,并对其动物体内分布及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依托泊苷浓度。结果 :小鼠尾静脉注射微球后15min ,肺内依托泊苷量占注入总量的(47.88±2.56) %,微球小鼠肺组织内药... 目的 :制备依托泊苷白蛋白微球 ,并对其动物体内分布及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依托泊苷浓度。结果 :小鼠尾静脉注射微球后15min ,肺内依托泊苷量占注入总量的(47.88±2.56) %,微球小鼠肺组织内药代动力学方程为 :C=149.0897e -1.7780t +3.9627e -0.0398t—153.0524e -3.5054t。结论 :依托泊苷白蛋白微球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效果 ,小鼠肺组织中药代动力学规律可以二室模型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白蛋白微球 肺靶向 体内分布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敏 潘尚仁 +2 位作者 冯英英 高凌 黄圣凯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用1 2 5I标记重组的肿瘤坏死因子 (rTNFα) ,作小鼠体内示踪实验 ,观察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iv后消除相半衰期约 7h ,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im后生物利用度为2 9% ,峰浓度出现于给药后 2h。分布实... 用1 2 5I标记重组的肿瘤坏死因子 (rTNFα) ,作小鼠体内示踪实验 ,观察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iv后消除相半衰期约 7h ,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im后生物利用度为2 9% ,峰浓度出现于给药后 2h。分布实验测定iv后各时间每克湿组织中所含rTNFα的浓度 ,在给药后 ,骨髓中浓度与血浆中相等且并行下降 ,脾、肺、肾中的浓度与血液中相近 ,0 5h前以肝内浓度最高 ,但胃中浓度在给药后 2~ 8h达高峰 ,为血浆中浓度的 5倍 ,远高于其它组织 ,小肠中浓度也随后略有升高 ,但低于胃 ,高于其他组织。血浆电泳发现有 2个主要放射峰 ,一为原形药物 ,另一为分子量较大的代谢产物。该代谢物占的比例在15min时为 2 9% ,到 4h升至 63 % ,而原形药物从 15min时的 3 9%降至 2 3 %。血中低分子代谢产物很少 ,但在尿样中 75 %以上为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小鼠静注rTNFα后 ,2 4h尿粪总排出为给药剂量的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分布 代谢 小鼠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探讨猪细小病毒自然感染猪体内病毒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厚伟 魏战勇 +4 位作者 郭显坡 陈红英 李金磊 韩志涛 崔保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猪自然感染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毒对猪器官组织的嗜性,揭示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自然感染仔猪、... 【目的】探讨猪自然感染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毒对猪器官组织的嗜性,揭示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自然感染仔猪、妊娠母猪和同时混合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仔猪器官组织中PPVDNA的相对含量,分析猪细小病毒的组织嗜性及其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PV,在感染仔猪的肾脏、脾脏、髂下淋巴结中病毒含量较高,为1.39×105~1.81×106μL-1;在感染妊娠母猪的肾脏、脾脏、肺脏、子宫内膜中病毒含量为4.56×105~5.82×106μL-1;混合感染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肺脏中的PPV DN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从2.69×104μL-1增加到5.04×105μL-1。【结论】PPV对猪肾脏、脾脏、淋巴结、妊娠母猪子宫的嗜性最强,对肝脏的嗜性较弱;PCV2的混合感染可促进PPV在肺脏的复制增殖,增强了PPV对感染器官组织的亲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实时定量PCR 体内分布规律
下载PDF
新型聚乙烯亚胺衍生物体内转染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松琳 金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2242-2243,共2页
目的:研究新型聚乙烯亚胺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转染活性情况。方法:采用荧光素酶质粒DNA作为报告基因,与基因载体复合,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考察组织分布情况;以及对小鼠肌肉注射,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考察其转染活性。结果:静脉注射... 目的:研究新型聚乙烯亚胺衍生物作为基因载体在小鼠体内的转染活性情况。方法:采用荧光素酶质粒DNA作为报告基因,与基因载体复合,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考察组织分布情况;以及对小鼠肌肉注射,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考察其转染活性。结果:静脉注射后,小鼠肺组织中基因表达量最高;肌肉注射后,可以观察到活性转染结果,表达量高于对照PE(?)25KDa。结论:新型聚乙烯亚胺衍生物在体内可成功输送质粒DNA,但转染效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体内转染 组织分布 活体成像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分布及靶向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颖 周婷 +1 位作者 阴龙飞 刘春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092-3094,3103,共4页
目的考察树枝状大分子包载的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分布及靶向性评价。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按40 mg·kg^-1的剂量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于给药后5,1... 目的考察树枝状大分子包载的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分布及靶向性评价。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按40 mg·kg^-1的剂量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于给药后5,10,20,40,80,160,320和640 min时取血浆及心、肝、脾、肺、肾组织样品。用HPLC检测样品中白藜芦醇浓度。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白藜芦醇半衰期从(0.42±0.20)h增加到(0.98±0.15)h,清除速率从(2.81±0.59)L·h^-1·kg^-1降低到(0.71±0.09)L·h^-1·kg^-1,且肝、肾的摄取率为2.156和2.739,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结论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使白藜芦醇在体内的清除速率减慢、代谢时间延长,并具有一定肝、肾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脂质体 体内分布 高效液相
原文传递
用原子荧光法检测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其波 陈平 +3 位作者 刘琼 代方银 赵萍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硒对动物生殖发育、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功能,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对不同系统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喂食相同桑叶的情况下,不同系统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5龄第4天的中系家蚕品种... 硒对动物生殖发育、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功能,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对不同系统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喂食相同桑叶的情况下,不同系统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5龄第4天的中系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明显高于日系家蚕品种,其中中系家蚕品种19-570体内的硒含量最高。对家蚕品种大造体内硒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巢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部次之,脂肪体中的硒含量相对较低,由此推测硒在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原子荧光光谱 品种差异 体内分布
下载PDF
富硒大豆肽的制备及体内吸收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思薇 张健 +4 位作者 张祺悦 李雯晖 李赫 于添 刘新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为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本实验对富硒大豆蛋白和富硒大豆肽在大鼠低硒模型的体内吸收规律进行探究。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富硒大豆中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对其酶解、超滤,制备富硒大豆肽,对所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及制备的富硒大豆肽的组成、硒... 为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本实验对富硒大豆蛋白和富硒大豆肽在大鼠低硒模型的体内吸收规律进行探究。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富硒大豆中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对其酶解、超滤,制备富硒大豆肽,对所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及制备的富硒大豆肽的组成、硒的分布及结合形式进行探究,分别用富硒大豆蛋白、富硒大豆肽(以硒含量18μg/kg mb,分子质量低于3 kDa)灌胃SD雄性大鼠,于灌胃0、5、10、20、30、40、60、80、90、120 min后尾部取血,同时测定血浆硒质量浓度与氨基酸浓度,分析血硒质量浓度与血浆氨基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的主要富硒亚基分子质量为26~35 kDa,11S富硒大豆蛋白硒含量显著高于7S富硒大豆蛋白(P<0.05);超滤纯化得到的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的硒含量高达110.40μg/g,显著高于10 kDa以上与3~10 kDa组分(P<0.05),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蛋氨酸含量(189.32μmol/g)与胱氨酸含量(47.09μmol/g)也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灌胃富硒肽与蛋白后大鼠血浆硒质量浓度和总游离氨基酸浓度均出现两个峰值,经灌胃富硒大豆蛋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20 min和8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070 mg/L,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80 min,最高值可达4.172μmol/L;而灌胃富硒大豆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4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338 mg/L,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5 min和40 min,最高值可达5.053μmol/L,达峰时间均早于富硒大豆蛋白。研究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经酶解,超滤得到富硒大豆肽可显著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具有作为口服营养功能食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大豆蛋白 富硒大豆肽 硒的分布 营养干预 体内吸收
下载PDF
注射用胰岛素纳米囊对糖尿病大鼠缓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宗宁 陆彬 +1 位作者 杨秀岑 王玮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评价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皮下注射糖尿病大鼠体内后胰岛素在大鼠血液中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大鼠体内游离胰岛素的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胰岛素纳米囊能使胰岛素在大鼠... 目的 :评价胰岛素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皮下注射糖尿病大鼠体内后胰岛素在大鼠血液中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大鼠体内游离胰岛素的浓度。结果 :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胰岛素纳米囊能使胰岛素在大鼠血清中维持较长时间 (约 1周 ) ,72h一次重复给药可获得每天 3次给予相同剂量胰岛素相当的血药浓度。结论 :胰岛素纳米囊在体内具明显的缓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疗法 注射用胰岛素纳米囊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