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中期β-hCG、AFP及uE_3对子痫前期及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静芳 赵凯萍 +2 位作者 王雪卿 孙丽芳 吕艳伟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究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及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发病的相关性,了解妊娠中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甲胎蛋白(a... 目的探究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及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发病的相关性,了解妊娠中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三种因子单独及联合对PE及FGR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妊娠1620周PE(PE组)和FGR(FGR组)及正常妊娠(对照组)血清β-hCG、AFP及uE3临床资料,应用工作者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评判各血清指标预测PE及FGR的价值,并确定相应的预测界值。结果 PE组uE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R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FP、uE3及β-hCG三者联合预测PE和FGR的AUC值分别为0.621和0.622;而三种因子分别预测PE的AUC值分别是0.456、0.376和0.547;预测FGR的AUC分别为0.610、0.377和0.495。结论妊娠中期β-hCG、AFP及uE3指标均无较好地预测PE和FGR的价值,但是三种因子联合优于单独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预测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原文传递
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血清标志物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倩 胡晓雨 +2 位作者 蒋宇林 边旭明 刘俊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血清标志物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妊娠中期三联筛查、在本院分娩并随访到妊娠结局者,共1935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妊...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血清标志物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妊娠中期三联筛查、在本院分娩并随访到妊娠结局者,共1935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妊娠中期(妊娠15~20+6周)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及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水平。分析血清标志物正常者与异常者之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采用t检验和7。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35例孕妇中,血清标志物正常者(正常组)1255例;异常者680例,包括单项异常者577例,2项异常者89例以及3项异常者14例。根据血清标志物异常的情况,将577例单项异常者分为AFP升高组17例、AFP降低组114例、β—hCG升高组242例、13~hCG降低组139例及uE。降低组65例。AFP降低组妊娠中期体重及β-hCO降低组的分娩孕龄大于正常组[分别为(61.3±9.1)kg与(59.5±8.3)kg、(272.6±11.8)d与(274.4±10.1)d,t=2.21和1.99,P均〈0.01]。(2)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2.8%(537/1255),与血清标志物异常者(43.7%,297/68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P=0.71)。与正常组相比,AFP升高组前置胎盘及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5.5%(32/1255)与2/17、4.1%(51/1255)与5/17,RR=4.61和7。24]、AFP降低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率[8.1%(101/1255)与14.4%(16/114),RR=1.74]、phCG升高组胎盘胎膜滞留发生率E3.5%(44/1255)与6.2%(15/242),RR=1.773及phCG降低组子痫前期发生率[1.7%(21/1255)与6.5%(9/139),RR=3.87]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期 唐氏综合征 生物学标记 甲胎蛋白类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雌三醇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HBsAg,HCV-Ag和AFP在肝硬变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3
作者 翟守恒 刘俊彬 +2 位作者 刘云梅 张玲莉 杜志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 HBsAg,HCV-Ag 和 AFP 在抗肝癌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APA 法检测 HBsAg,HCV-Ag 和 AFP在肝硬变和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定位和分布.结果在 LC 组织中,HBsAg 为53.3%(16/30),HCV-Ag 为63.3%(19/30).AFP 为26.7%(8/3... 目的探讨 HBsAg,HCV-Ag 和 AFP 在抗肝癌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 APA 法检测 HBsAg,HCV-Ag 和 AFP在肝硬变和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定位和分布.结果在 LC 组织中,HBsAg 为53.3%(16/30),HCV-Ag 为63.3%(19/30).AFP 为26.7%(8/30);在 HCC 组织中,HBsAg 为17.5%(7/40),HCV-Ag 为52.5%(21/40),AFP 为45.0%(18/40);在癌周围组织(PCT)中,HBsAg 为65.6%(21/32),HCV-Ag 为50.0%(16/32),AFP 为3.1%(1/32);统计学处理显示,在 HCC 组织中,HBsAg 阳性率显著低于 LC(x^2=9.977,P<0.01)和 PCT(x^2=17.325,P<0.01);HCV-Ag 阳性率与 LC 和 PCT 无显著差异;AFP 阳性率显著高于PCF(x^2=16.048,P<0.01),与 LC 无显著差异.结论 HHsAg,HCV-Ag 和 AFP 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AFP 可能是 CTL 攻击的主要靶抗原.但血清中高浓度的 AFP可能阻断了 CTL 的作用.因此,用足量的抗 AFP 抗体来治疗AFP 阳性肝癌可能是一条有希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 治疗学
下载PDF
ROC曲线评价AFU及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惠 刘基铎 +3 位作者 周迎春 余崇镐 李红 陈海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二者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80例PHC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FP与AFU检测指标在两...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二者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80例PHC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FP与AFU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HC患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1、0.91。AFP、AFU对PHC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400μg/L、80U/L。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AFP与AFU联合检测优于AFP、AFU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肝细胞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Α-L-岩藻糖苷酶
下载PDF
AFP阳性胃癌的组织形态及其分型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祥周 石凤娟 +4 位作者 乐美兆 张佃乾 王春淑 赖仁胜 杨洪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3-295,I045,共4页
目的:探讨 A F P阳性胃癌的病理组织形态及其分型。方法:应用光镜、电镜、组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7 例 A F P阳性胃癌中临床病理资料较完整的63 例进行病理组织形态观察,并用2 例3 个月妊娠的胚胎胃肠组织以同样方... 目的:探讨 A F P阳性胃癌的病理组织形态及其分型。方法:应用光镜、电镜、组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7 例 A F P阳性胃癌中临床病理资料较完整的63 例进行病理组织形态观察,并用2 例3 个月妊娠的胚胎胃肠组织以同样方法行相关的对比研究。结果: A F P 阳性胃癌的发生率为62 % (87/1395 例) 。63 例中依据其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和肿瘤组织内癌细胞 A F P 染色阳性表达,并对比3 个月妊娠胚胎胃肠组织学的改变,将其组织学类型分为4 个亚型:肝样型22 例(349 % ) ,胎儿胃肠型15 例(238 % ) 和肝样型伴肠胚分化的混合型24 例(381 % ) 以及卵黄囊瘤样型2 例(32 % ) 。结论: A F P 阳性胃癌与普通型胃癌不同,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胃肿瘤 组织学 分类 AFP阳性
下载PDF
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肝细胞癌424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建淮 马曾辰 王建营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9-550,共2页
目的 探讨在有肝实质占位病变 (spaceoccupinglesion ,SOL)时甲胎蛋白 (AFP)低浓度阳性 (AFP 2 1~ 2 0 0 μg/L)肝细胞癌 (HCC)患者的临床诊断。 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 ... 目的 探讨在有肝实质占位病变 (spaceoccupinglesion ,SOL)时甲胎蛋白 (AFP)低浓度阳性 (AFP 2 1~ 2 0 0 μg/L)肝细胞癌 (HCC)患者的临床诊断。 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1993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 2 878例肝SOL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HCC组和非HCC组AFP的敏感性是 6 9 9% (16 5 0 /2 36 2 )和 8 9% (46 /5 16 ) ,特异性是 91 1% (470 /5 16 )和 30 1% (712 /2 36 2 ) ,阳性预测值是 97 3% (16 5 0 /16 96 )和 2 7% (46 /16 96 ) ,P值均小于 0 0 1。结论(1)在有肝SOL存在时 ,AFP低浓度升高也有重要诊断价值 ,并不需要等待AFP大于 2 0 0或 5 0 0 μg/L才能诊断HCC ;(2 )提出低甲胎蛋白浓度HCC的概念有利于在AFP较低浓度时作出HCC的早期诊断 ,可减少 18%AFP 2 1~ 2 0 0 μg/LHCC患者的漏诊 ;(3)用AFP大于 2 0 μg/L结合B型超声、CT等联合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诊断 甲胎蛋白类
原文传递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闻炳基 罗荣城 +5 位作者 丁雪梅 王传斌 季晨阳 李朝龙 章廉 张亚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90-791,共2页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分别选择肝癌患者 (96例 )、肝硬化患者(30例 )、肝炎患者 (2 0例 )及正常健康人 (2 0名 ) ,测定各自血清TPS、AFP水平 ,以病理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 ,诊断...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分别选择肝癌患者 (96例 )、肝硬化患者(30例 )、肝炎患者 (2 0例 )及正常健康人 (2 0名 ) ,测定各自血清TPS、AFP水平 ,以病理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诊断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 ,诊断灵敏度TPS为 89 6 % ,AFP为 73 0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甲胎蛋白类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诊断 TPS
下载PDF
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在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廖世秀 王应太 +3 位作者 叶国玲 刘琪 席梅英 杨艳丽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胎盘产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妊娠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病例组)和131例妊娠正常胎儿孕妇... 目的:探讨胎儿胎盘产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妊娠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病例组)和131例妊娠正常胎儿孕妇(对照组)的外周血、羊水及脐血中AFP、uE3和β-hCG水平。结果:病例组孕妇外周血、羊水和脐血中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uE3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孕妇外周血中AFP、u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雌三醇 唐氏综合征 产前诊断 胎儿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洪生 吴湖炳 +1 位作者 王全师 王巧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AFP升高患者123例,皆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C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AFP升高患者123例,皆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诊断及临床随访而确诊。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检验。结果123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者111例^18F-FDG PE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78例,其灵敏度为70.3%(78/11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97例,灵敏度提高至87.4%(97/111,χ^2=9.744,P=0.002)。^18F—FDG PET/CT诊断肝癌复发和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87.0%(107/123)、98.0%(97/99)和41.7%(10/24)。9例高分化肝细胞癌患者均确诊为肿瘤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其肿瘤复发和(或)转移5例,灵敏度(5/9)明显低于总体灵敏度(87.4%;χ^2=6.616,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检测原发性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高分化肝细胞癌可能出现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瘤 甲胎蛋白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母体血清学指标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晓童 蒋敏 孔祥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晚孕期危及母儿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前,随着人工终止妊娠术、引产术、剖宫产术分娩等子宫手术增多,使妊娠妇女胎盘植入发生率随之上升。由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产前诊断较为困难。目前,...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晚孕期危及母儿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前,随着人工终止妊娠术、引产术、剖宫产术分娩等子宫手术增多,使妊娠妇女胎盘植入发生率随之上升。由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产前诊断较为困难。目前,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母体血清学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甲胎蛋白(AFP)、妊娠相关蛋白(PAPP)-A、胎儿游离DNA(cffDNA)、胎盘游离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以及多项母体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等。临床对于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采取母体血清学指标检测,具有创伤小、可重复等优势。笔者拟就产前母体血清学指标预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 侵入性 母体血清学标志物 肌酸激酶 甲胎蛋白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孕妇
原文传递
联苯双酯、小柴胡汤联合治疗肝硬化病甲胎蛋白阳性者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琳 李晓辉 +1 位作者 赵月英 赵健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 观察联苯双酯 (DDB)、小柴胡汤 (SS)联合治疗肝硬化病甲胎蛋白阳性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4 1例肝硬化病甲胎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DDB及SS加减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 目的 观察联苯双酯 (DDB)、小柴胡汤 (SS)联合治疗肝硬化病甲胎蛋白阳性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4 1例肝硬化病甲胎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DDB及SS加减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甲胎蛋白值的下调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DDB及SS加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甲胎蛋白类 联苯化合物 联苯双酯 小架胡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负载甲胎蛋白、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肽后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建巍 蔡美英 +3 位作者 魏大鹏 黄健 王霞 秦力维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话化为肝细胞癌(HCC)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并特异性杀伤HCC细胞。方法 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HLA-A2~... 目的 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话化为肝细胞癌(HCC)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并特异性杀伤HCC细胞。方法 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HLA-A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高纯度DC。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成为HCC特异性CTL。结果 诱导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17.6~21.5pg/ml),其中以第7天为最高(21.5pg/ml),经DC和DC负载AFP表位肽后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水平均比在IL-2条件下培养的未活化淋巴细胞高,L929细胞死亡百分率分别为80.6%和11.6%;经DC和DC负载AFP表位肽后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分别为20.5 pg/ml和46.9 pg/ml,经DC活化后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大于3。活化后的淋巴细胞不但特异性杀伤HLA-A2^+的HCC细胞HenG2和负载AFP表位肽的T2细胞,而且还不同程度杀伤HLA-A3^+HCC细胞Alexander和其它表型HCC细胞,对NK细胞敏感的靶细胞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 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 负载hAFPHLA-A2限制性CTL九肽的DC对表达AFP HCC的研究和治疗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DC CTL 甲胎蛋白 特异性杀伤 肝细胞癌 HCC 免疫学
原文传递
肝癌特异性p53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继华 彭吉润 +3 位作者 曹宗献 张佑彬 冷希圣 杜如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 构建一种肝癌细胞靶向性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用于肝癌的促凋亡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 (α fe toprotein ,AFP)启动子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 UF5上 ;... 目的 构建一种肝癌细胞靶向性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用于肝癌的促凋亡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 (α fe toprotein ,AFP)启动子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 UF5上 ;再通过平端连接的方法 ,构建成含甲胎蛋白启动子和人野生型p5 3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 (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rAAV)质粒rAAV AFP 5 3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greenfluorescenceprotein)的质粒rAAV AFP GFP。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受人甲胎蛋白启动子调控表达人野生型p5 3基因的质粒系统。结论从理论上说 ,我们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质粒rAAV AFP p5 3,可以特异性地转染到肝癌细胞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P53基因 甲胎蛋白类 启动区 肝癌
原文传递
C-myc、p53基因和AFP在家兔诱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华 吴小红 +2 位作者 谢忠忱 刘亚千 李春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1-234,i001,共5页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 目的获得家兔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脏肿瘤的形态学资料,探讨Cmyc、p53基因和甲胎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取5例家兔多结节肝癌的肿瘤性结节25个,瘤旁肝组织每例1块,进行一般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查Cmyc、p53基因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和结论25个结节中,良性增生10个,高分化肝细胞癌11个,中分化肝细胞癌4个。家兔肝细胞癌的发生与Cmyc基因、AFP的过表达和p53基因的突变有关。参照肿瘤诱发过程中,增生性肝硬化、腺瘤样增生、高分化癌、中分化癌的变化顺序,在所检测的三种标志物中,Cmyc蛋白为最早出现的肿瘤标志物,p53基因突变相对较晚出现,AFP在恶性肿瘤结节中的表达率最高(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P53基因 C-MYC 肝细胞癌 结节 表达 肝癌 家兔 分化 发生
下载PDF
血清TSGF、CA125、CEA和AFP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敏 赵洁 燕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8-29,31,共3页
目的研究与卵巢癌相关的血清中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化比色法、AXSYM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3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0例健康女... 目的研究与卵巢癌相关的血清中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化比色法、AXSYM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3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的TSGF、CA125、CEA及AFP含量。结果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4种肿瘤标志水平均高于正常人和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GF敏感性最高达81.3%,特异性CA125最高达90.0%,与TS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9,P〈O.01),有效性CA125最高为85.8%。各种组合检测中,以TSGF+CA125+CEA+AFP组获得的敏感性最高,为95.8%,但特异性和有效性较低,特异性和有效性CA125+AFP为最高,但敏感性太低,仅为81.3%。综合考虑,以TSGF+CA125+AFP3项组合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4种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TSGF+CA125+AFP组合后可明显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CA-125抗原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振江 王秀文 +3 位作者 张丽华 周秀艳 戴殿禄 闫金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及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PHC患者血清VEGF及AFP含量,分析VEGF、AFP及二者联合检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及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PHC患者血清VEGF及AFP含量,分析VEGF、AFP及二者联合检测与PHC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水平(pg/ml)PHC组(398.4±153.1)与肝硬化组(178.6±97.5)和健康对照组(166.8±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和AFP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3%/73.29%)和(80.64%/83.87%),VEGF和AFP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91.81%)和准确度(90.40%)。PH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PHC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明显升高(P<0.05),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PH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甲胎蛋白类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霖 刘振红 +9 位作者 徐军 刘佳 郭静霞 赵静 宋永继 刘爱霞 张岚 戴亮 毛远丽 李伯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分析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探讨血清GP7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0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178例慢性肝炎或肝硬化(CH/LC)患者和194例原发性肝癌(PHC)... 目的分析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探讨血清GP73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0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178例慢性肝炎或肝硬化(CH/LC)患者和194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GP73,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AFP的水平。结果经Kruskal—Wallis检验正常对照组、CH/LC组和PHC组GP73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PHC组的GP73水平明显高于CH/LC组(P〈0.001)。以ROC曲线确诊PHC的GP73临界值为190.7ng/ml,AFP的临界值为35.2ng/ml,单项检测时,GP7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5%和86.6%,AFP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8.8%和83.7%。GP73和AFP联合检测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6%和81.5%。结论GP73对PHC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血清GP73联合AFP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PHC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原文传递
人肝癌与癌旁肝AFP阳性细胞形态的图象分析及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新立 史景泉 +1 位作者 王晓东 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免疫组化、双标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技术,研究了27例人体肝细胞癌与癌旁肝甲胎蛋白(AFP)阳性细胞的量化形态特征及以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率显示的增殖活性。主要结果显示:(1)AFP阳性与阴性癌及癌旁近癌... 采用免疫组化、双标免疫组化及图象分析技术,研究了27例人体肝细胞癌与癌旁肝甲胎蛋白(AFP)阳性细胞的量化形态特征及以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率显示的增殖活性。主要结果显示:(1)AFP阳性与阴性癌及癌旁近癌肝细胞间难以用量化形态标准区分(P>0.05);核面积与核浆比提示癌旁AFP阳性肝细胞可能是尚无表型转化的癌前细胞。(2)AFP阳性癌细胞PCNA的平均标记率(15.70%±6.25%)显著低于肝癌的平均标记率(P<0.01),表明大多数AFP阳性癌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3)癌旁近癌肝可见AFP与PCNA双标阳性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 增殖细胞核 抗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肝癌术后检测血液AFP mRNA及AFP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扬 吴孟超 +4 位作者 钱光相 张柏和 陈汉 傅继梁 黄长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患者血液甲种胎儿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lpha-fetoprote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AFP mRNA)及甲种胎儿蛋白(AFP)对判断肝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 RT-PCR检测-4例肝癌患者术后2周、4周及6周时周围静脉... 目的探讨检测患者血液甲种胎儿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lpha-fetoprotein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AFP mRNA)及甲种胎儿蛋白(AFP)对判断肝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巢式 RT-PCR检测-4例肝癌患者术后2周、4周及6周时周围静脉血液中 AFP mRNA 及 AFP 的变化,并随访1年。结果 34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术后6周时周围静脉血液中 AFP mRNA 仍呈阳性13例,术后6周内血液 AFP 持续阳性21例。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或发现转移性病灶13例,其中7例血液 AFP mRNA及 AFP 均为阳性。结论术后检测血液 AFP mRNA 及 AFP 可更有效地判断肝癌的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手术后 血液检验 AFP MRNA 甲胎蛋白类
原文传递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儿科肿瘤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秀军 张静 +3 位作者 沈铮 沈霞 吴晔明 施诚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异质体的检测在儿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刀豆素A对AFP亲和力的不同 ,采用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术检测AFP异质体。结果 恶性胚芽细胞肿瘤出现双波图像 ,且非结合型波 (NR波 ) >3 0 % ;恶...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异质体的检测在儿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刀豆素A对AFP亲和力的不同 ,采用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术检测AFP异质体。结果 恶性胚芽细胞肿瘤出现双波图像 ,且非结合型波 (NR波 ) >3 0 % ;恶性肝脏疾病也出现双波图像 ,但NR波<15 % ;良性胚芽细胞肿瘤可呈单波或双波图像 ,但NR波极小 ;良性肝脏疾病仅出现单波图像。结论 AFP异质体的检测能为儿童良、恶性肝脏疾病及良、恶性胚芽细胞肿瘤的术前鉴别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质体 儿科 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