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指血液循环重建与血流通畅性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任志勇 范启申 +4 位作者 曹斌 牛惠生 王成琪 杜玲 李怀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血液循环重建和血流通畅性相关因素与再植成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显微血管移植动物实验、手指掌侧浅静脉显微解剖、断指再植血流平衡动力学研究、解痉与抗凝剂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断指高凝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微血管...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血液循环重建和血流通畅性相关因素与再植成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显微血管移植动物实验、手指掌侧浅静脉显微解剖、断指再植血流平衡动力学研究、解痉与抗凝剂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断指高凝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微血管移植可获得较高通畅率;手指掌侧浅静脉口径粗;断指再植吻合血管多,吻合的血管口径粗,血液循环危象发生率低;解痉与抗凝剂用于高凝状态病例,可获得较好效果。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获得断指再植较高成活率的关键,良好的血流再通和合理用药是保证再植手指血流通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血管吻合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血管吻合的技巧及关键点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春洁 韩波 朱桂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8,共8页
血管吻合的质量是决定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是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中存在血管选择、受区血管相关术中表现和血管吻合技术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及技巧。同时,术后对皮瓣危象、并发症进行判断和处理时也... 血管吻合的质量是决定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是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游离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应用中存在血管选择、受区血管相关术中表现和血管吻合技术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及技巧。同时,术后对皮瓣危象、并发症进行判断和处理时也有较多的关键点。笔者的团队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口腔颌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在口腔颌面颈部的血管吻合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针对口腔颌面缺损游离皮瓣修复中动静脉吻合的技巧、血管选择、血管危象的判断及处理等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血管吻合 血管危象 显微外科 修复重建外科 口腔颌面缺损
下载PDF
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血液动力学动物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穆兰花 刘元波 +6 位作者 张连清 杨红岩 晏小青 靳小雷 刘玉磊 黄磊 徐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为了明确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能力 ,以及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回流能力。方法 选择 2头小型猪 ,每头猪形成髂腰部皮瓣左右侧各 1个 ,共 4个 ,均为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轴型皮瓣。测量蒂部的压力、流量 ,分别与胸廓... 目的 为了明确胸廓内动脉远心端供血能力 ,以及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回流能力。方法 选择 2头小型猪 ,每头猪形成髂腰部皮瓣左右侧各 1个 ,共 4个 ,均为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轴型皮瓣。测量蒂部的压力、流量 ,分别与胸廓内动脉远近心端的压力相比较 ,将皮瓣蒂部的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行端端吻合的游离移植 ,测量吻合口于吻合后即刻、30、6 0min流量 ,测量皮瓣原位及吻合血管后皮瓣相应状态下包括术后 7d、14d的灌注值 (PU)。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胸廓内动脉远心端压力为近心端压力的 6 1%~ 6 5 % ,单独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可使 15cm× 30cm× 2cm游离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虽然胸廓内动脉远心端的压力较低 ,但具有足够的供血能力 ,胸廓内静脉远心端具有足够的回流能力 ;以旋髂深动静脉的直接皮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是理想的轴型皮瓣动物模型 ;建立了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游离皮瓣与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直接吻合的动物模型 ,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内动静脉远心端 血液动力学 动物模型 供血能力 血液回流能力 心脏冠状动脉搭桥
原文传递
隐匿性重要动脉损伤36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军 胡海 +1 位作者 林振宗 冯庆烈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 分析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收治隐匿性重要动脉损伤 36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早期诊断血管损伤 ,简捷有效的内固定 ,按损伤情况应用 Fogartyd导管取栓、血管修补、吻合、大隐静脉移植重建及放射介入技术球囊扩张导管阻塞... 目的 分析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收治隐匿性重要动脉损伤 36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早期诊断血管损伤 ,简捷有效的内固定 ,按损伤情况应用 Fogartyd导管取栓、血管修补、吻合、大隐静脉移植重建及放射介入技术球囊扩张导管阻塞动脉等处理方法。结果 优 :术后肢体血供正常、功能良好者 19例 ,占 5 2 .8%。可 :肢体部分肌肉坏死缺血性痉挛 ,跛行、足下垂 7例 ,小腿及足慢性骨髓炎、窦道 2例 ,占 2 5 .0 %。差 :肌肉坏死功能丧失 4例 ,占 11.1% ;肢体坏死截肢者 3例 ;肌肉坏死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 1例。结论 在处理四肢创伤的同时应高度警惕隐匿性重要动脉损伤。只有早期诊断、及时探查、即刻修复受损血管 ,才能够获得满意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动脉损伤 诊断 治疗 血管吻合 球囊扩张导管
下载PDF
神经吻合术与乳腺癌术后即刻TRAM皮瓣乳房再造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长虎 张朝林 +2 位作者 胡小霞 余建军 胡志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2092-2094,共3页
目的: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下腹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即刻乳房再造的方法,并探讨神经吻合对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I期应用单蒂或双蒂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乳房再造,单蒂TRAM乳房再造18... 目的: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下腹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即刻乳房再造的方法,并探讨神经吻合对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I期应用单蒂或双蒂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乳房再造,单蒂TRAM乳房再造18例,双蒂TRAM乳房再造4例,游离TRAM乳房再造1例,对4例患者进行了神经吻合术,对7例患者进行了血管吻合术。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2-72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行神经吻合的患者再造乳房皮肤感觉较没有行神经吻合者好,患者对再造乳房满意度高。结论:乳腺癌术后I期乳房再造能同时满足肿瘤的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并且神经吻合术可以一定程度恢复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再造 下腹横型腹直肌肌皮瓣 神经吻合术 血管吻合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手指血管吻合的手术技巧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满意 刘会仁 刘德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57-358,共2页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的手术经验。方法(1)对103指断指利用线的摩擦力使血管内膜外翻;(2)两针并用,交替出针,利用针的导向作用使血管内膜外翻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修复手指血管。结果再植103指中99指成活,成功率为96.11%...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中血管吻合的手术经验。方法(1)对103指断指利用线的摩擦力使血管内膜外翻;(2)两针并用,交替出针,利用针的导向作用使血管内膜外翻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修复手指血管。结果再植103指中99指成活,成功率为96.11%,效果满意。结论这两种吻合血管的方法可靠,明显好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血管吻合 手术技巧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肾移植管道吻合改良新技术
7
作者 陈海 杨亦彬 +2 位作者 梁国标 杨旸 容松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评价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同体移植,以Sprague Dawley(SD)大鼠作为供、受体,手术技术采用原位移植法,血管及输尿管各采用新式吻合法,即供体左肾动、静脉与受体左肾(切除后)动、静脉均行端...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评价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同体移植,以Sprague Dawley(SD)大鼠作为供、受体,手术技术采用原位移植法,血管及输尿管各采用新式吻合法,即供体左肾动、静脉与受体左肾(切除后)动、静脉均行端端连续外翻式吻合,末端不打结。输尿管采用新式端端吻合法,间断缝针。共施行移植手术常规技术组及改良新技术组各20对,记录各期手术时间,术后连续观测体重及肾功能,第28天处死老鼠检查移植肾及吻合口情况。结果与常规血管吻合技术相比,采用改良新技术的供体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受体总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移植术后肾功能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后常规技术组出现2例血管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而改良新技术组无并发症;术后28 d改良新技术组动、静脉吻合口通畅无狭窄,输尿管吻合口无狭窄和瘘,而常规技术组1例动脉吻合口堵塞、2例输尿管狭窄。结论采用血管端端连续外翻式无结吻合、输尿管新式端端间断吻合改良新技术,有效避免了吻合口狭窄与瘘,提高了成功率,是一个很好的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大鼠 动物模型 血管吻合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吕竟成 郭宇文 +3 位作者 张磊 王志鹏 张健 朱一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究在成人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影响手术难度的受者及供肾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终末期肾病并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83例。以肾移植手术时间作... 目的探究在成人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影响手术难度的受者及供肾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终末期肾病并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83例。以肾移植手术时间作为评价手术难度的指标,同时收集可能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受者年龄、体重指数、移植前透析方式、血脂水平、皮下脂肪厚度、血管吻合方式及供肾长度、供肾体积等,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评价上述指标与手术难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受者方面,高体重指数(P=0.006)、移植前腹膜透析(P=0.035)、血清胆固醇(P=0.016)及甘油三酯(P<0.001)水平较高、皮下脂肪较厚(P=0.032)及待吻合血管存在钙化(P<0.001)均会导致肾移植手术难度增加,进而延长手术时间;在供肾方面,移植肾长度(P<0.001)及体积(P<0.001)越大,肾移植手术时间越长。同时,移植肾与受者多支血管复杂吻合的手术难度相比单支髂内及单支髂外动脉吻合均更高(P=0.005),手术时间更长。结论受者移植前肥胖程度、透析方式、血脂水平、供肾大小及血管吻合方式均是影响肾移植手术难度的因素。对于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肾移植手术难度可能较高、时间相对较长,临床可选择更具肾移植手术经验的医师进行手术,以缩短手术时间,甚至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肾透析 手术难度 肥胖 血管吻合
原文传递
撕脱头皮再植吻合血管数目的血管造影检测
9
作者 张芳 杨颖涛 +2 位作者 刘林嶓 管生 王永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通过介入方法行单侧颞浅动脉血管造影术,观察能达到保证头皮血供的动脉最低数目。方法:用介入技术,行单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造影(6例),于正侧位观察头皮的动脉血供。经颈外动脉造影时,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分... 目的:通过介入方法行单侧颞浅动脉血管造影术,观察能达到保证头皮血供的动脉最低数目。方法:用介入技术,行单侧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造影(6例),于正侧位观察头皮的动脉血供。经颈外动脉造影时,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分别在正位片上测量经颞浅动脉顶支的造影剂显示的最远点。结果:颞浅动脉的额支、顶支、枕动脉主干以及眶上动脉分支走形基本平行,各终末端在头顶部最密集。在生理状态下和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显影的至远点距正中线的夹角分别为(7.81±0.76)°和(20.91±1.76)°(t=26.310,P<0.001)。按压对侧颞浅动脉搏动点时,单侧颞浅动脉顶支的血供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皮血管交联成网,单侧颞浅动脉与双侧多组动脉交通。行吻合单侧颞浅动脉的头皮再植术,是治疗头皮撕脱伤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撕脱伤 吻合血管 动脉造影
下载PDF
吻合血管术后迟发性血管危象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潮桐 李敬矿 +1 位作者 李庆瑜 谢广中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术后发生迟发性血管危象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方法统计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间94例吻合血管手术,21例于术后7~13d发生血管危象,在常规处理血管危象的基础上,结合发生血管危象的组织或指体的伤口,若有感染,则放弃手术探查...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术后发生迟发性血管危象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方法统计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间94例吻合血管手术,21例于术后7~13d发生血管危象,在常规处理血管危象的基础上,结合发生血管危象的组织或指体的伤口,若有感染,则放弃手术探查,采用加强抗感染治疗。伤口无感染且未能缓解者,予手术探查。结果21例迟发性血管危象存活16例,失败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13例成功,3例失败而手术探查5例,3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迟发性血管危象与术后感染有极大的关系,彻底的清创,可避免感染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控制迟发性血管危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血管术 术后 迟发性血管危象 原因 对策
原文传递
主干蒂与穿支蒂穿支皮瓣血流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育凤 归来 +4 位作者 张智勇 牛峰 黄绿萍 张继 李慧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研究主干蒂与穿支蒂穿支皮瓣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选成年小型猪4只,雌雄各2只,体重23.0±2.0kg。设计自身对照的以两侧腹壁上动脉主干血管或其穿支为蒂的腹部横行皮瓣,一组为逆行解剖血管蒂至腹壁上动脉主干的穿支皮瓣;一组... 目的研究主干蒂与穿支蒂穿支皮瓣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选成年小型猪4只,雌雄各2只,体重23.0±2.0kg。设计自身对照的以两侧腹壁上动脉主干血管或其穿支为蒂的腹部横行皮瓣,一组为逆行解剖血管蒂至腹壁上动脉主干的穿支皮瓣;一组为腹壁上血管腹直肌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于术后2h,1、2和3周分别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皮瓣皮肤的血流灌注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腹壁上动脉的血流速度。术后1周计算皮瓣成活面积。3周时处死动物行氧化铅凝胶动脉灌注皮瓣造影。结果术后2h、1周时主干蒂穿支皮瓣较穿支蒂穿支皮瓣水肿严重;两组皮瓣的皮肤血流灌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3周两组皮瓣皮肤的血液灌注量、皮瓣的坏死面积(主干蒂穿支皮瓣组19.73%±3.21%;穿支蒂穿支皮瓣组19.81%±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h、1周时主干蒂穿支皮瓣组的腹壁上动脉平均流速减慢,与另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3周时两组接近。3周时皮瓣造影显示主干蒂穿支皮瓣组的腹壁上血管有新生血管。结论1主干为血管蒂的穿支皮瓣血流动力学表现在术后1周皮瓣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但不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2血管主干至其他组织的或受区血管的分支结扎不能对皮瓣起到超灌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血流动力学 穿支血管吻合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游离皮瓣的血管处理:264例股前外侧皮瓣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波 任振虎 +2 位作者 王铠 陈梅 吴汉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比较吻合2条静脉和吻合1条静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之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病人260例(264块皮瓣)。随... 目的比较吻合2条静脉和吻合1条静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之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病人260例(264块皮瓣)。随机将26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38例患者(140块皮瓣),吻合1条动脉、1条静脉;对照组,122例患者(124块皮瓣),吻合1条动脉、2条静脉。结果264块皮瓣成活259块,坏死5块,成活率98.1%。实验组发生静脉危象6例,抢救成功4例;对照组发生静脉危象5例,抢救成功2例。两组的静脉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动脉危象。实验组的显微操作时间为18—101min,平均47min;对照组为45—133rain,平均71min,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只吻合1条静脉、1条动脉可能并不会显著降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成活率,但可以显著缩短显微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微血管吻合 静脉血栓 头颈部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动脉搭桥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本瀚 赵东升 +3 位作者 张月高 汪靖 张长远 唐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外伤性脑梗塞锁骨下动脉-静脉-颈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脑梗塞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适应证。结果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肢体肌力由术前的0~1级逐渐恢复至3~4级。彩超复查示移...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外伤性脑梗塞锁骨下动脉-静脉-颈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脑梗塞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适应证。结果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肢体肌力由术前的0~1级逐渐恢复至3~4级。彩超复查示移植血管通畅良好。结论动脉搭桥术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搭桥 脑梗塞 适应证
下载PDF
犬股动脉磁吻合技术与传统吻合技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仕琪 雷鹏 +5 位作者 吕毅 关正 高睿 姚维杰 党国辛 刘艳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5-890,共6页
目的通过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实现动脉血管无缝线吻合的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比较磁性血管吻合环(以下简称磁环)较传统手工缝合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8-12月龄健康杂交犬12只,体重(16.5±... 目的通过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实现动脉血管无缝线吻合的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比较磁性血管吻合环(以下简称磁环)较传统手工缝合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8-12月龄健康杂交犬12只,体重(16.5±3.6)kg,每只犬左、右侧股动脉分别采用MCA(A组)与传统手工缝合方法(B组)行股动脉端端吻合。比较两组吻合手术时间、并发症、吻合口耐压强度;术后2、4、12、24周分别取3只动物大体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吻合口标本行HE、Masson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A组股动脉吻合时间(3.89±1.16)min,明显少于B组的(14.16±3.72)min(t=14.226,P=0.000);A组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B组(75%)(P=0.000);A组术后即刻、4周及12周吻合口耐压强度均〉280 mm Hg(1 mm Hg=0.133 kPa),B组分别为(140.11±15.23)、(180.31±24.55)和〉280 mm Hg,术后即刻及4周时A组均高于B组(P〈0.05),术后1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示,A组术后4周吻合口血管壁对位整齐光滑,血管腔内无异物残留,血管内膜覆盖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12周吻合口呈慢性炎性反应,少量淋巴细胞浸润;24周无明显炎性反应。术后B组股动脉吻合口有明显缝线异物残留与瘢痕形成,血管腔内凹凸不平,内膜不完整,吻合口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结论MCA较传统手工缝合动脉血管耗时少、并发症少、吻合口愈合质量更好,MCA可实现股动脉无缝线吻合且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磁性压榨式吻合技术 血管吻合
原文传递
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在两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缺损修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穆籣 刘岩 +7 位作者 毕晔 臧荟然 曹赛赛 汤慧 朱怡 陈玉杰 杨锴 王偲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显微吻合血管和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3月,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瘢痕挛缩、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别为48岁、62岁)行胸壁瘢痕切除松解、腋窝瘢痕切除松... 目的报道应用脱目镜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显微吻合血管和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3月,对2例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缺损、胸壁畸形、腋窝瘢痕挛缩、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别为48岁、62岁)行胸壁瘢痕切除松解、腋窝瘢痕切除松解、腹部皮瓣转移行乳房再造、胸壁畸形矫正、腋窝充填、静脉和淋巴管吻合术。术中应用脱目镜3D屏幕显微剥离穿支动、静脉并吻合血管和淋巴管;对2.5 mm静脉应用吻合器进行吻合(左侧腹壁下静脉与左胸背静脉远心端);对2.0 mm动脉(左腹壁下动脉与左胸背动脉远心端)以9-0线端端吻合。术中应用美蓝荧光行患侧上肢逆向淋巴显影,将腋窝彻底松解瘢痕后,将回流上肢的2条主要淋巴管断端(口径分别为0.2 mm及0.3 mm)与侧胸淋巴组织瓣中的静脉(口径0.5 mm)行端端吻合;吻合后,淋巴荧光示踪显示吻合通畅,观察术后疗效。已制定长期随访方案。结果术后2例患者恢复良好,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形态满意;患肢均感觉明显轻松,肿胀感减退,周径较术前减小约2.0 cm。结论脱目镜3D屏幕三维可视技术可用于血管和淋巴管的显微吻合,值得进一步应用,总结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技术(3D屏幕) 脱目镜 乳房再造 淋巴水肿 血管显微吻合 淋巴管吻合
原文传递
血管吻合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俊林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151-154,共4页
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在外科发展史上的一次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史上,被认为是继皮管整复术及轴型皮瓣后出现的第三次飞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能使以往无法解决的大型缺损一次性修复成功。血管吻合是显... 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在外科发展史上的一次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史上,被认为是继皮管整复术及轴型皮瓣后出现的第三次飞跃。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能使以往无法解决的大型缺损一次性修复成功。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基石,血管吻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手术的成败。血管吻合有缝合法、机械法、粘接法、激光法、高频电凝法等多种技术,而传统的端-端间断缝合技术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血管吻合方式,血管吻合器也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血管吻合 激光
下载PDF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健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手指末节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背侧静脉血管吻合方式实... 目的:研究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手指末节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背侧静脉血管吻合方式实施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方式实施断指再植治疗。比较两组断指成活情况、断指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断指血运。结果:两组断指成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均大于对照组,断指微循环检测值、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和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相比较而言,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断指的血运情况,促进断指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 背侧静脉血管吻合 末节断指 断指再植
下载PDF
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显微外科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润生 王春生 杨兆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 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例。结果实验成功率86.7%(26/30)。取供心时间(9.4±1.2)min,供心修取时间(14.8±1.2)min,受体手术时间(60.4±2.4)min,其中吻合时间(29.8±2.5)min。结论掌握小鼠心脏移植的显微外科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手术并发症,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脏移植 血管吻合术
下载PDF
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方法在显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欣 韩先顺 +2 位作者 郑前进 胡祥 陶圣祥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在显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至2020年在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4名学员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B...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在显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至2020年在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4名学员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T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显微外科规范化培训,并分别于培训后针对各组学员进行小血管吻合操作评分,同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评分。结果小血管吻合操作评分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的操作熟练度[(2.28±0.58)分比(1.47±0.51)分]、吻合质量[(2.28±0.52)分比(1.53±0.51)分]等评分和总分[(11.25±1.83)分比(7.63±1.64)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对小血管吻合培训感兴趣[(4.16±0.72)分比(3.09±0.89)分]、对教学课程安排满意度[(4.10±0.69)分比(2.93±0.80)分]等评分和总分[(19.38±1.58)分比(14.53±1.39)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TBL教学对学员进行显微外科规范化培训,有助于学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其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团队学习 小血管吻合 显微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
原文传递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大鼠腹主动脉无缝线吻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廷泽 邱超 +3 位作者 夏琰 程晓松 张波 许硕贵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2期22-28,共7页
目的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 目的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围血管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吻合口周围的炎性反应,术后6周取活体动物做CTA及血管彩超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吻合的血管通畅情况及血流量、血管直径,取术后1年吻合血管,纵向剖开血管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愈合情况。结果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组比传统缝合吻合组时间更短(P <0. 05),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新吻合方法吻合口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P <0. 05),两种吻合方法术后血管的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新型吻合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愈合更加光滑,血管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及狭窄。结论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方法比传统缝合方法简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炎性反应,减少吻合口狭窄及瘢痕增生,且拥有与传统方法相似的通畅率及血流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血管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 无缝线血管吻合 动脉吻合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