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1
1
作者 冯秋实 张宝善 魏九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13,1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 目的 :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对总胆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近 2 0年来该科应用EST治疗总胆管结石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6 6例EST病例中治疗成功 45 7例 ,成功率 98%。结石未能排出4例 ,乳头切开后因合并症急诊开腹手术 5例。出血、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合并症 14例 ,合并症发生率 3%。结论 :EST治疗总胆管结石 ,不麻醉 ,不开腹 ,安全 ,有效 ,是目前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如有条件 ,当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总胆管结石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和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豫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68-69,71,共3页
目的初探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4trocar 位,切除胆囊后,经穿刺确认胆总管,然后在其前壁切开1.5~2.0cm的切口,以胆道镜探查并取净结石,直达胆道远端.放置T管,经右侧肋缘下锥孔引出.结果该组2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 目的初探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4trocar 位,切除胆囊后,经穿刺确认胆总管,然后在其前壁切开1.5~2.0cm的切口,以胆道镜探查并取净结石,直达胆道远端.放置T管,经右侧肋缘下锥孔引出.结果该组2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术后6d出院.经造影,T管于术后15~21 d拔除.无并发症,无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36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德忠 詹志林 +1 位作者 陈云 孔胜兵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0年12月实施的3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本院2007年5月~2010年12月实施的3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分别因胆道出血和取石失败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05~210 min,术中失血3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残余结石2例并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周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均无胆漏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均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LCBDE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71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范才军 何建峰 唐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657-1658,1660,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冰冻胆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2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失血20~60mL,住院时间5~9d,术后残余结石3例(4.3%),均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28~35d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LCBDE LCHTD
下载PDF
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25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彪 徐子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意义.方法:分析对临床诊断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常规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摄片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9月~2004年9月693例单纯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例中,2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占3.6%;其胆囊管直径与正常...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意义.方法:分析对临床诊断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常规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摄片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9月~2004年9月693例单纯胆囊炎或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例中,2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占3.6%;其胆囊管直径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避免再次手术和术后内镜乳头扩约肌切开术(EST)及内镜胆管引流(EBD).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及时发现无症状性胆总管结石,又可提供影像依据,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有一定推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术中造影 术中胆道造影 开腹胆囊切除术 经胆囊管插管 内镜胆管引流 扩约肌切开术 胆囊炎病人 2004年 2002年 临床资料 造影摄片 临床诊断 胆囊结石 再次手术 无症状性 医疗环境 单纯性 正常值
下载PDF
不典型壶腹周围癌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一例
6
作者 刘微 张翼飞 +2 位作者 何雅军 庞春梅 舒建昌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壶腹周围癌是起源于Vater壶腹2 cm以内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复杂,周围邻近多组织和血管,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故诊断困难。该文报道1例壶腹周围癌65岁女性患者,由于该患者基础疾病多,同时合... 壶腹周围癌是起源于Vater壶腹2 cm以内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解剖位置复杂,周围邻近多组织和血管,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故诊断困难。该文报道1例壶腹周围癌65岁女性患者,由于该患者基础疾病多,同时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诊断困难。该文对壶腹周围癌诊断困难原因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壶腹周围癌的认识,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癌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25
7
作者 马文贵 杨振琪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可显著提升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艾生波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结果治...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5.00%<31.25%);治疗组术后2周、1月、2月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17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春 范耀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1期4088-4090,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with choledochoscope,LTCBDE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或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with choledochoscope,LTCBDE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或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治疗。结果 157例手术成功(91.2%),发现胆总管结石103例,阴性探查54例,7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Ⅰ期缝合术,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用时95 min(65 min^240 min)。术后出现胆管残石2例,胆瘘7例,戳孔感染3例,出血1例。术后2 d^5 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5.1 d(4 d^7 d)。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继发性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镜 经胆囊管探查取石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付再彦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11期216-217,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思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思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纰外,余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盟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发生5例术后并发癍,包括胆漏、切口感染备2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观察维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列照维共发生13例并发瘟,包括胆漏4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切口感染7例,并发癍发生枣为27.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娃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舭总管结石过程小,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胍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不同取石路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进衡 王妍亭 +2 位作者 何晓璐 肖宏 尹思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经胆囊管路径和经胆总管路径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分别经胆囊管入路取石26例和直接切开胆总管取石32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或...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经胆囊管路径和经胆总管路径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分别经胆囊管入路取石26例和直接切开胆总管取石32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术中同期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胆总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量、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谷丙转氨酶、术后总胆红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对比,胆总管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量、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谷丙转氨酶、术后总胆红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胆总管的不同直径,选择合适的取石路径进入胆总管取净结石后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可行的,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胆囊管路径取石 经胆总管路径取石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
12
作者 吴杰 舒细记 +3 位作者 胡伟 李红燕 贾业贵 王综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 (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急性胆源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日产Pentax彩色多谱勒线阵型内镜超声 ,对 15例符合急性胆源性腹痛临床表现 ,但经B超、CT检查而不能确诊的患者行EUS检查。结果 :EUS检...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 (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急性胆源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日产Pentax彩色多谱勒线阵型内镜超声 ,对 15例符合急性胆源性腹痛临床表现 ,但经B超、CT检查而不能确诊的患者行EUS检查。结果 :EUS检查 15例中 ,8例单纯胆总管单个结石、4例胆囊及胆总管泥沙结石、3例胆囊及胆总管浓缩胆汁 (果冻状 ) ,均得到手术证实。结论 :EUS对原因不明的急性胆源性腹痛是有诊断价值的 ,尤其对B超和CT检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不增宽的患者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 急性胆源性腹痛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关养时 陈旭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435-1436,共2页
目的对比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 目的对比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的疗效确切,创伤小,而且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LC联合胆管镜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缪锦超 刘赞伟 +3 位作者 黄家荣 林晓锋 施珊格 蔡世春 《现代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管镜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管镜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镜探查术式,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住院费用差异不显著(P>0.05);虽然2组Ig G、PCT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管镜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管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海敏 黄海 +1 位作者 李晓文 李晔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中存在胰腺炎的患者先行控制腹膜炎,... 目的探究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中存在胰腺炎的患者先行控制腹膜炎,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3 d行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费用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耗材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控制腹膜炎后行EST+LC治疗较LC+LCBD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所需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蛔虫嵌顿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志为 付德庄 +5 位作者 莫一我 金焰 朱秀芳 张新俊 乔欧 唐建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5-6,共2页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是胆总管结石和蛔虫嵌顿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为保留Oddi’s括约肌天然生理功能 ,降低EST所致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用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嵌顿 7例、胆总管蛔虫嵌顿残留 2例...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是胆总管结石和蛔虫嵌顿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为保留Oddi’s括约肌天然生理功能 ,降低EST所致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用内镜乳头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嵌顿 7例、胆总管蛔虫嵌顿残留 2例。结果 :胆总管 1次结石排净率 85 .7% ,排虫率 10 0 % ,ACST缓解率10 0 % ,无出血穿孔和死亡。结论 :EST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能不切开尽量不切开 ,能作小切开不作大切开 ,尽量保护Oddi’s括约肌这一天然生理屏障。EST与气囊扩张相结合可负补其不足 ,增加胆管插管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蛔虫嵌顿 小切口EST 球囊扩张 治疗
下载PDF
经胆囊管路径两镜或三镜并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世川 彭文彬 +3 位作者 郑琴月 刘进衡 陈安平 尹思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路径两镜(腹腔镜+胆道镜)或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并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路径两镜(腹腔镜+胆道镜)或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并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行经胆囊管路径两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缝合术的83例胆囊结石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经胆囊管路径两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一期缝合术(两镜组),42例行经胆囊管路径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一期缝合术(三镜组)。结果两镜组和三镜组的性别、年龄及术前胆总管直径、术前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1 d腹腔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轻型胰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两镜组(P<0.05),但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两镜组(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经胆囊管路径两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均安全、可行,但在具体选择两镜还是三镜联合应根据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和术中探查情况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经胆囊管路径 两镜 三镜 一期缝合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晋波 索运生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7期201-20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适应证、方法、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3月我科123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明确胆总管结石,腹腔镜镜下胆总管切开经纤维胆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适应证、方法、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3月我科123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明确胆总管结石,腹腔镜镜下胆总管切开经纤维胆管镜取石后,置T管引流102例,Ⅰ期缝合19例。结果121例成功行LCBDE,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40)min,住院时间6d~10d,T管引流4周~8周拔管。5例出现轻微胆瘘,保守治疗4d~10d治愈;残余结石15例,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管镜取出。病例随访6个月~22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LCBDE具有微创、低并发症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结石 胆总管探查 Ⅰ期缝合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全良 魏银庄 +1 位作者 韩辉 周进学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发症(感染、胆漏、组织损伤等)发生率、术后4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并继发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胆管取石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效果分析
20
作者 韦仕毅 韦明剑 蓝海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150-152,160,共4页
目的 探析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河池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 目的 探析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河池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观察组联合钬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3,P=0.012)。治疗前,两组应激指标水平、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包括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非结合胆红素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其结石清除率明显提升,患者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水平得到改善,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钬激光 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